360作文网

习惯成自然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习惯成自然范文

习惯了用手托着脑袋的姿势,习惯了抬头望着蔚蓝天空一角的感觉,习惯了例行我们的承诺,习惯了跟在你身后满校园乱跑的生活,习惯了有你在的日子,习惯了在诺大世界搜索你微薄身影的心情……当一切都习以为常的时候,手挫伤了,天下雨了,承诺被遗忘了,你也远去了。曾以为自己可以抱着回忆细数我们过去的点滴,但在那一幕幕回放的银幕上,却直愣愣地写着空虚”二字,这时才想起笑自己的傻,笑自己的痴……

手好了,可是忘记托着脑袋;天放晴了,可是没空抬头看天;回忆起来的承诺,也懒于去履行了;你回来了,也只是相视一笑走过去了……日复以夜,习惯又一次成为自然……

习惯成自然范文

我们是提倡大家发扬好的习惯而去改掉坏的习惯的。

然而,凡事都是说着比做着容易。高尔基曾经谈到: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我们总说要改掉坏习惯又没有恒心,习惯不是一会儿就有的,也得逐渐样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是需要用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同学的难处了——没有毅力给自己长期施加一种强制力。然而坏习惯是不需要这种强制力的,所以养成一种坏习惯比养成一种好习惯容易得多。

但是如果我们有毅力,有恒心,时时警觉,时时克制自己。时间久了,习惯一经养成就会自然而然的沿袭下去,这便是习惯成自然”了。不用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做去,这就养成了终生受用的好习惯了。

习惯成自然范文篇3

关键词:行为习惯榜样示范家校联系鼓励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小学生就像一幅没有涂色的图画,着什么样的颜色?是怎样的一幅图片?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抓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小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我们一直探究的问题。

一、从生活抓起,以小事养习惯

生活细节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多孩子有良好的愿望,希望为班级争光,但是他们往往眼高手低,常常把目标定得很高,做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最常说的话是:“不就是一张废纸么,为什么要我去捡?”“我不就是拿别人的笔用了一下么。”“墙上画一点点要什么紧啊!”

可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需从点点滴滴抓起。记得有一次做完操,经过楼梯口,我发现有一张非常扎眼的纸在那随风飘荡,一个个学生走过去却没有人捡起,后来班里一位很不起眼的小女孩把它捡了起来,其他人没有一点愧疚的感觉。利用晨会课,我表扬了这位小女孩,而且鼓励班里的学生要像她一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次、两次……很多次过后,班里的学生看到别人位置上的纸能主动捡起了,在楼梯口乱窜的人也少了,追逐打闹的人也变得安静了……原来有的时候老师只要抓住一些小事,对学生稍做提示,学生接受起来还是蛮快的。

二、榜样示范,促进养成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生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学生都以老师和班里的学生为自己的参照对象,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通常会出现的思想就是:“某某也是这样做的,”“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因此,我们平时应该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如要求男生不留长发,勤剪指甲,我自己就坚持衣着整洁,注意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和个人卫生。看到学生的小花猫脸,我赶紧帮她清洗干净,久而久之,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下有了改变。还要树立、宣扬学生典型,每周评选出班级卫生小明星、班级礼貌小明星等,这样学生就有了参照对象,学习起来更有目标。

三、家校联系,让行为成习惯

通过家长开放活动、定期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家教合作交流,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我校还开通了校信通,教师通过家长网校和家长取得联系,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老师、学校沟通。如此方便的平台不仅使老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而且使家校联系变得更方便快捷。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从开学就不做作业,家长很重视,但是又不可能天天陪着上课,那么怎么办呢?于是家长就通过电话联系老师,每天监督该学生在家的表现,并及时向老师反映,老师也经常打电话给家长,有松懈的时候提醒家长不放松,有进步及时通知家长,给予适当表扬。这样双方配合,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好的改观,我们共同见证了他的进步,但是我们不会松懈。

四、建立鼓励机制,让卓越成自然

  •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3篇)
  •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年度工作总结(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