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我跟妈妈说了这两件事,还吐槽,放假就放假,为什么上午要早上课?每天晚上作业就很多了,再加上要背英语,语文,政治,历史等等,晚上要到很晚才能睡觉,明天早上要是7:00就要到学校,实在是太早了。妈妈对我说:“你想想看,你早上起床早了,你的老师是不是也要早点起床?你老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的学习啊!古话说的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不仅你辛苦,你们的老师也很辛苦。你看看你们班,将近50个人,他每天都要关心着你们的学习。明天就是教师节,你要好好感谢一下你的老师。”
于是我就问妈妈,我该送什么给老师呢?妈妈说:“你现在的老师都是男老师,送花不像样子。送贺卡你也不会做,还不如在明天周测的时候,考一个好分数。”我想,是呀。我们语数英老师都是男老师。而且天天强调我们的学习,还不如在明天周测的时候考一个好分数,我开心,老师也开心。于是我就回房间拿着书复习去了。
在老师心中,贵重的不是那些礼物,也不是我们嘴上的心意,而是我们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忆孔夫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以自己为实例,在细微小事中传授了儒学,诠释了“德行”;思藤野先生抛去偏见歧视,尽职尽责,以教诲谆谆,来医治学生之心,无愧“教师”;叹张桂梅校长打破“重男轻女”,用双脑,靠双手,凭己力,让山村女孩看见了辽阔的天空……
教师是园丁,是引路者,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他(她)们因自己的职业而不再普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着这样的信念,于是他们不停歇,从清晨到黄昏。无数个白昼,手捧课本,黑板白字;无数个夜晚,伏案疾书,片刻不停。
三尺讲台后,是站到静脉曲张的双腿,义务教科书后,是讲到干裂破皮的嘴唇。一只纤纤素手,在粉笔的白尘中,逐渐粗糙;一头乌黑秀发,在日夜的操劳里,变得稀疏;一双清澈眼眸,在电灯的阴影下,慢慢浑浊。
是否,双脚磨平了讲台?是否,红墨氤氲了手指?是否,与学生的故事无尽无穷?
我记得,那句话,用心良苦;那碗药,虽苦尤甜;那张照片,尽是不舍与期望,那片树荫,我们在下乘凉;那些人,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恩师。
先生授我以诗书,我报先生以何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期待,能看见他们沧桑皱纹下的笑容,我渴望,能回报他们的师恩似海。
我要向所有黑板前镀着光的身影说:“您辛苦了!”
我要向所有花丛后擦拭汗水的老师说:“节日快乐!”
捧花,踏叶,迎风,感师恩……
短短六年光阴,逝如水,一生中有太多过客,“老师”这个词或许会渐渐随微风从我脑海中飘散,金秋九月,内心深处微微泛暖,成长的痕迹一一映现,师恩漫溢。
生活中无处不含老师的痕迹:案头孤灯代表老师的奉献,夜空明月是老师的挂念,耳畔微风是老师的叮嘱……扪心自问,可曾留意?
我更认为,老师是黑暗中的一支烛光,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路,照亮我们的心,一支蜡烛,虽微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别人,耗尽自己。这无私奉献,令人永不忘。
带着苦涩离开小学,师说:“孩子应该长大了,以后的路要自己走。”我无语。扛着梦想我步入初中,老师说:“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好前途的。”我亦无语。师如渡船者,我如渡船客,师叮咛,我是无语,独上岸,未给留言,孤船,渡者,伴夜眠。
师为花,非牡丹,牡丹过于高贵;非百合,百合香气过于浓烈;亦非莲花,莲花过于孤高。老师如康乃馨,花淡雅,色暖,香气沁心;学生犹如满天星,花虽小但聚,给人团聚之感。在这漫天星辰中,哪一颗没有您的心血,哪一颗没有您的辛劳,那一颗没有您的笑影。
多情的九月迎来了我初中第一个教师节,踏着满地的黄金,手捧鲜花,感谢辛勤劳累的老师,曙光下,您的桌前多了一束满天星,在有星的夜晚,我们陪着您;人生路上,我们心中藏着一株康乃馨,在有雨的路上,有您陪着我。
夜凉如水,感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