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初学者素描画教学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初学者素描画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素描;几何形体;静物

素描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写生训练,学习造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在学生的素描教学中,要分步骤做起,一般素描的课程分为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头像、人头像、半身像等。

下面,我仅就几何形体上的一些有关问题,以及它的深入——素描静物,在教学中应如何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的一些方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素描几何形体

素描几何形体的结构问题是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而又最为基本的研究课题,因为素描写生是以再现对象的真实性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不同的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形体特征。要想将对象画得自然准确,就离不开对对象形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表达。

形体结构是一个外与内的紧密结合体。是学生掌握素描技巧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做到正确地把握形体结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要我们花费很大的力气来研究的。它不单纯是打轮廓、涂调子、找大关系,表现的是空间的三维体态,塑造体感、量感、空间感和作品的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把造型立足点放在现实的有机体的空间形体结构上和整体和谐的形式经营上。

基本的几何形体大致可分为四类,即方体、圆柱体、球体、椎体。在我门刻画上面的几何形体的时候,不仅强调对客观形体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对形体的一个主动的把握,锻炼对形的一个感受和表现。物体的比例关系也是同样重要的,它是学画者应不遗余力进行研究,并且需好好掌握的,比例关系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在写生中的每一步进展都涉及到一个确定正确比例的问题。如从大的外形到局部结构之间的比例,形体之间的长短比例,明暗层次的比例关系,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以及黑白灰构成上的比例关系也是通过比较来判断其是否正确。在学习中,常常需依据自己现场测得的各部位的比例,且不可套用某种定式来进行绘画,这样获得的效果才会更好。

在具体画几何形体的时候,在我以往的练习中,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绘制一组几何形体的时候,要观察它的整体构造,比例关系,摆放的位置关系,还有透视的关系。然后定出上下左右点,画出整体的辅助线。画出大致的轮廓。然后画出各个物体的线形的结构,明确物体之间的位置,还有比例的关系,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是很重要的,抓住了这点,才能使所画的物体有空间感,有层次的区分。接下来是区分出各物体之间的明暗关系,把物体的明暗用重线和调子表现出来,确定明暗交界线的位置。这一点,是使我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明确的绘画的顺序,很好的理清下一步将要画什么,怎么画。在初学者当中,有很多画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感觉没有了头绪,不知如何继续下去,所以做画时一定要有所秩序。

在平时的几何形体的绘画时,还容易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画调子的明暗问题,也就是黑白灰的处理。初学者往往把兴趣过多地集中在中间色的表达上,常见的毛病有:由于缺乏素描明暗关系对比与黑白灰关系的理顺,从而出现某个亮部的局部色块画得太重,远看像抹了一块黑一样;本应画得灰一点的局部,由于画得过于暗了,色调上画得太过了,使得画面出现“脏”和“灰”的感觉。如此看来,懂得黑白技巧比懂得明暗五调子更重要,因为只知明暗五调子这个规律,不知道黑白技巧,那么五大调子可能就会束缚住你的手脚。所以黑白对比的这种绘画形式语言,在画面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几何形体,是素描的一个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打好一个坚实的底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过程越困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相反就要使学生在学习绘画的时候找到一定的要点,来领悟,而不是照本宣科,跟随大溜。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更有激情,通过把握形体,进而创造形体、创造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

初学者素描画教学范文

关键词:素描;概念;再认识

引言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动向都受到他曾经的经历或生活阅历的影响。正如我们观察一幅素描作品,第一眼的第一种感觉就会情不自禁地受到一种概念的惯性思维的影响,这样的概念使人产生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并把这个概念当作一种标准或一种习惯,因而这样的习惯导致实验色彩的新的现实,忽视了人的感观存在。同时,这样约定俗成的素描概念违背了造型艺术多元化的结构和本质,它对素描的外延概念认识不够透彻,导致逻辑不清晰,影响了对素描最本质的参透。人们已经逐渐将素描看作一项独特的绘画形式来对待,逐渐改变对其概念的认识,更多的艺术家也从传统的素描概念和表现形式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在观念和表现形式上延伸了素描的含义。

1高职院校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面临的问题

素与色、描与绘构成了当代素描的几种因素,当代素描既可以绘在纸上又可以在其他媒介材料中出现。但是素描绝非简单的草稿和模型,也不是最后完成的作品的准备,素描不是绘画艺术的点缀,它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1.1高职艺术设计对素描概念的阐述

《素描实践与鉴赏》中提到:“教学中素描、色彩、速写等绘画类课程作为艺术类的基础课,承担着各种造型艺术的课题,有着普通广泛的基础功能,并容纳了一整套规律和法则,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的科学原理而成为众多艺术样式如国画、油画雕塑与各类工艺设计等专业自身基础训练的手段。”

作为绘画艺术的现实展现形式,素描艺术通常依托一些基本要素的组合进而构造出的具体形象。例如,通过对明暗和光影的把握对具体事物的造型和形状进行把握。这些看似和素描无关的绘画技巧其实统一被看作是“素描性”。因此,广义的素描应该是,在绘画领域,只要具备素描的基本特性,无论何种表现形式,不论在何种材质上的绘画作品,都可以归纳到素描的艺术体系中。同时,绘画工具的选取也不是唯一定义素描作品的标准。除了铅笔和炭笔等单色的典型的素描绘画作品外,石版画、彩色铅笔和水彩等铜版画中的非常用的材料的作品也可以将其定义为素描作品。

1.2高职院校中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素描被视为绘画艺术的入门的基础,素描也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并成为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较为推广的一门基础学科,作为艺术基础,素描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艺术造型能力。而国内的高职院校对素描教学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观念上的认识,由于只停留在造型的观念当中使得学生很难在基层素描的训练中培养想象和创新的能力,相反却过分依赖于自然物象的外在形式。这样的现象与真正的教学目的十分不符,同时对于后续的艺术学习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过程。因此,很多业内人士对专业课与基础素描教学的关系作用以及最终意义产生很多的质疑,素描教学过分强调造型技术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艺术性,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素描概念的认识。但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意识到了这样种现象,并重新对素描概念进行再认识,使得素描的真正含义在艺术专业的教学中真正有其具体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2.1专业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对素描提升整体考察水平

在素描教学中对整体考察的认知就是把目光聚集在一个明确的全局影像,剔除琐碎的部分信息并且忽视对象的细微变化。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双眼如果仅仅聚集在一些局部、部分的细微变化上,这样下去,势必会使得注意力在繁琐的碎片细节中迷失,画画的琐碎性就会很凸出。所以,不管是面临是什么样的对象,均是要抓大放小,着眼于全局。同时教师要明确素描教学目标,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不同的徒手绘动手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教学目标还要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对素描概念的认知方面、对学习方法的体验方面、对能力培养的方法方面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最终使素描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2.2培养学生对形的感知和良好的习惯

学生画画最重要的是要在脑海中形成自身特有的对形象的感知,然后清楚地认识与理解结构,刻画出关于形象的内在逻辑联系,此乃提升塑型水平的前提要件。应该如何观察结构呢?应该透过表面的浅显了解内部本质。这样就能正确地表达出诸如研究衬布、骨骼肌肉等方面,所以塑型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使学生们避免盲目照搬所画的对象,从而从深层上把握透视、“五大调子”以及“体分三面”这三大规律。素描训练要达到的目标,除了训练出好的画画手法之外,更主要的是锻炼出一种艺术的思维。画画者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这样的发现:比较这一方式不但运用在画画初始阶段的抓形打轮廓阶段,而且,伴随塑型水平的逐步提升,比较这一方式也不断越挖越深。

2.3在教学中强调构图的和谐性与塑性水平的提升

构图是有形式感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构图的时候,必须要学会考察画画对象所处的位置,以自己的所见所感把他们组成一个整体。与此同时,构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构图必须要遵循的准则是要使一个作品看上去是有节奏并且平衡的。对于临摹作品,需要理性看待,不是让你全盘照搬,而是要表现出自己的特性,把它同写生相结合。临摹大师们的经典作品有利于开拓自己的眼界,使得思维更加活跃、头脑更加聪颖,最终提升画画的整体水平。但是,临摹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必须避免过多盲目的临摹。

2.4教学中注重素描中熟能生巧的教学内涵

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起初,了解并熟练掌握素描的基本定义与基本理论;之后,进行绘画的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素描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本身在教师学生时应严格要求自身,勤学苦练,画得多多益善。

从15世纪中期开始到16世纪初期,达・芬奇创造了很多圣母像,¨-此类画像实质是为了在后期的油画作品所进行的训练。不过,这些类似习作的画像丝毫没有因是草图而有一丝懈怠,画中的女子脸庞既美丽又严谨,极富有诗意。达・芬奇下笔如有神,连草图都是这么气度非凡。在这幅画中,圣母微微左倾头,柔顺的秀发顺势垂到了脸颊旁边和肩膀下面,仿佛伸手就能碰到。在明媚光线的照射下,通过低垂的眼眸,睫毛下面的阴影清晰可见,微妙的嘴角有着同蒙娜丽莎一样的笑容。我们似乎就完全置身于圣母那谦卑温柔的光芒中了。从此处可见,达・芬奇对光影、空气的探究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他在不断的绘画锻炼中,将投射的影和光的强弱之间的关联表现得淋漓尽致。绘画者以科学探索的理念为中心,利用圆球体受光会发生变化这一基本原理,把形象从明过渡到暗的变化是具有持续性的,仿佛烟雾一样,把圣母的谦逊温柔的面容成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达・芬奇画笔下的素描手法有利于平面的形象展现出立体的感觉,摆脱了纷乱的色彩,直接将物体形象的世界呈现在绘画家的眼眸中。

通过这张精美的圣母图像,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没有纷乱复杂的色彩,但是,素描自身的气质与独特性质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达・芬奇细微的从明到暗的过渡,再结合“薄雾法”,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既可摸又可触的人物与环境,于是,真正繁盛的文艺复兴时期来临了。所以,面临对象的时候,关于光影、构成、黑白以及明暗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变得异常重要。显而易见的是,达・芬奇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点,他在解决以上问题的时候,以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内心为大家带来了视觉艺术表现性的历史性变化。

理所当然,色彩的一大优势是可以不断地将无限可能性进行整合,使得画面整齐划一。与色彩的表现力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素描就简单多了,但是它的无限可能性为大家带来了更美的视觉效果。所以艺术教学中要强调素描的基本定义比色彩更重要,因为它包含的范围或是内容都更为广泛。通常来说,素描以其独特的朴素与温柔支撑了画面中极为重要的视觉框架。由此可见,因为素描起了铺垫的重要作用,这才让达・芬奇的画如此的荡气回肠,富有感染力。

初学者素描画教学范文

(一)线结构造型

素描教学的基础符号是线条,素描教学的基本手段就是线条的运用,通过线条来把握物象的形体结构关系。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掌握形体结构关系和线条的应用。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形体结构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形体和形体之间的比例、透视关系。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造型语言应注重线条的运用,而我们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却常常忽视线条造型训练的重要性。线条在绘画艺术中是最具生命力和表现性的绘画要素。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诫他的学生要画线条,多画线条,线条就是素描,就是一切,一切决定于形式。”与西方素描相对应的中国的线描造型艺术,其实就是古代中国艺术家的造型基本功训练,也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素描。在素描教学中对线条的表现极为重要,艺术家只有在对线条深入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才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他的绘画才能有一个质的提升。而在素描中线条的表现技法尤为重要,初学者应在描绘物象时使用直线,通过点成线、线成面的概念,沿着物象的形体结构才能描绘出物象,线条自身的变化和对比,也能产生虚实。虚实是客观对象在对比中产生的关系,以虚见实,以实见虚。在进行素描绘画时,虚实关系的处理能更显画面的空间关系,画面层次更加生动,这样虚实相间,画面才有变化。点、线、面的变化非常复杂多变,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过程其实也是虚实的转换过程。初学者通过线条的运用能更准确地表现对象的虚实关系,使整幅画面更显生动。

(二)明暗调子造型

明暗调子素描主要借助线条与明暗来表现光作用于物体的体积和空间效果,人们常把它称之为多因素素描”。它是素描学习最关键的环节。在这一阶段要加强学生的光影和黑白灰意识,让学生了解明暗色调变化规律,增强立体观念和空间意识,让学生掌握明暗交界线、中间调子、高光、反光、投影等五大调子。素描的基本目的,是要在平面的空间里表现出立体的物象来。黑白灰、光感和明暗层次也是素描的重要表现手段。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主要以光感的强烈对比来突出整幅画面,在素描中用明暗来强调画面效果。初学者在画素描时,要注重整体的观察和理解,要通过不同面的构成,理解体面和体积的关系,塑造对象的形体特征,在进行素描写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面与面的转折与构成关系,注意面的大小关系、强弱关系、虚实关系,把每个面理解成是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以区别表现,突出主体,使每个面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平面技法在素描的运用中是非常广泛的,可以通过平面技法使学生了解到大体明暗,在进行素描写生时,作画者应该通过大块的平面的效果,把握好素描的大关系之后有助于自己进行深入刻画。对素描的明暗调子的认识和把握,是基础素描教学练习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基础素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素描明暗调子的表现技法,还要通过美术鉴赏和优秀素描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明暗调子表现的认识水平。

(三)线面结合造型

线面结合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素描表现形式,它结合了线结构”和明暗调子”的表现优点,强调主观感受,既注重物体严谨的结构关系,又强调物体丰富的明暗变化。在素描中线面结合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表现性。根据表现对象和作画者的主观感受,它既可以侧重线”为主面”为辅表现,也可以侧重面”为主线”为辅表现。线面结合造型”既能突出线”刻画物体结构和特征的表现力,又能发挥出面”表现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优势;既能快速作画,又能对局部精雕细琢。在人物素描中,以线”为主的结合法,很善于表现人物的形体特征、动态和表情。由线面结合的形式,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转变,比只有面与面或线与线的形态变化要丰富得多,因此,线面结合法非常适合表现人物素描。在中外优秀的人物素描作品中,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品绝大多数运用的是线面结合法”,使我们能感受到线条的丰富变化和极强的表现力。线面结合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基础素描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它,难度也很大。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对画面效果很强的整体控制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观表现意识。所以,这是基础素描教学的难点。

二、基础素描教学的训练方法

(一)关于临摹

临摹是学习绘画快速便捷的训练方法,它不仅是学习绘画技法的基础,也能够使临摹者更快、更直接地从前人的优秀作品中汲取经验、增加见识、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力,并理解绘画构图、风格、技巧等。而我们在基础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喜欢写生而不愿意临摹,有些教师则由着学生的性子也不安排临摹课。还有一些人认为临摹只不过是依葫芦画瓢,担心过多的临摹会压制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依赖感。殊不知它恰恰抛弃了学习绘画的一条捷径。事实上,每一位成功的画家在其学习绘画的初期阶段都经历过临习阶段,通过深入研究、借鉴、临习前人的优秀作品,从中汲取大量的营养集众家之所强,为日后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坚实基础。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我的第一位教师不是别的,而是《芥子园画谱》。”当然,我们在安排素描临摹课时,应该根据学生不同训练阶段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第一,初学者学习素描临摹是为了学习笔法,学习明暗关系,为起步做基础。第二,有了一定素描基础的学生临摹,是为了体会优秀作品中的艺术感觉,来汲取别人的精华,发现自己的不足。第三,学习遇到障碍的时候要及时地调整,有目的选择作品临摹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素描水平的提升。此外,临摹中外美术大师的作品时可以采用同画家不同的工具,去感受不同的工具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以及不同的笔触痕迹反映出的速度、情感的变化、空间及肌理不同方面的审美体现。因此,临摹是一种好的认识捷径,初学者应该通过对优秀作品进行理解及临摹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素描。

(二)关于写生

素描训练的关键还是写生,临摹只是辅助。因此,在进行素描临摹绘画时却不可忘了写生,写生可以更有效地对初学者的素描进行提高,通过写生可以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物象。素描写生能提高学生对物体造型把握的准确性,能增加学生对空间立体感和画面处理的感官认知。初学者在进行写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式去尝试对物象的表达,通过对不同工具的认识来提高自己的绘画兴趣。在进行素描绘画时,应该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不断进行对比,真实地反映物象。在素描写生进行到一个时间段,可以停下来去仔细欣赏一到两幅优秀素描作品,这样可以缓解一个人的审美疲劳。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法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基础素描的学习。

(三)关于创作

  •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节活动方案及内容[](3篇)
  • 下一篇: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整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