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市儿童保健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儿童保健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出生缺陷儿童的致残率,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城市区,通过对儿童的系统化管理,使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城区儿童的健康水平。但是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相对滞后,对我市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以往我市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为村医负责制,即儿童体检由村医负责。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农村的儿童保健工作不能健康开展,甚至有些行政村这项工作形同虚设,儿童保健工作普而不及的现象普遍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1村医本身不具备儿童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儿童体检质量,致使体弱儿和小儿四病不能及时筛查出来。
1.2村卫生所受到医疗卫生市场化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卫生所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单纯以经济利益为重,不做或不愿意负责公共卫生工作,94年文件规定的保健保偿提供的服务费,仅仅是现在物价规定的服务费的五分之一,各级政府又不给足够的补贴,造成村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3村级保健服务机构从服务场所到保健设备、辅助检查等都不能满足儿童保健服务需要。
1.4村医普遍存在保健意识和大局意识淡化,对群众的保健知识宣传不够,也造成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差。
经过多年实践看,在村级推行儿童保健工作难度大,成本高。究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模式的不合理,造成农村的保健服务不到位,保健服务质量低,保健工作失去实际意义。
2建立新的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规范保健管理
鉴于目前农村儿童健康保健服务不到位,工作质量低的现状,2008年我们决定改变原有的农村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把原来由村医承担的儿童健康检查集中到乡镇卫生院由专业科室承担。并使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可使农村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充分保证。具体要求如下:
2.1在农村卫生院设立妇幼保健科,工作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具体为:
(1)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2)负责本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检查(包括集体儿童和散居儿童);
(3)负责辖区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
(4)负责“三网监测”、“三项报告”和妇幼工作数据的统计.整理.上报工作;
(5)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管理工作;
儿童的健康检查集中到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科后,村医生的工作职责:
(1)负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的上报工作;
(2)负责孕产妇的上报工作;
(3)协助妇幼保健科完成儿童健康检查工作;
2.2人员配备
需要2-3人从事这项工作,要求中专以上学历,获得职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热爱妇幼保健工作的人员担任。
2.3配齐必要的保健设备。
2.4对居住偏远的儿童,妇幼大夫定期深入到村进行体检。
3改变模式,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
3.1政府可以由分散投入转变成集中投入,即减少了开销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3.2为儿童保健服务的主体由村医变成了乡镇级医生,保健服务质量会大幅度的提高。
3.3在卫生院设立保健科,可以使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充分体现保健服务的实际意义,使群众受益。
3.4各镇区卫生院领导认识到通过开展保健工作,能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4新的管理模式的试点实践
为使这项工作开展的稳妥、有序并收到预期效果,我们选择通远堡、四门子、宝山、边门做试点单位。通远堡医院是个综合性医院,年分娩量较大,交通条件较好,代表大的乡镇;四门子医院较小,不是助产单位,交通条件不好,是小乡镇的代表。宝山和边门为各片区代表,有助产单位,分娩量不大。试点工作得到了乡镇政府和乡镇卫生院的支持和配合,试点工作开展顺利。
5结果
2008年年底,我们对基层保健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表2。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龋齿;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06-02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齿病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行为习惯等相关。为了了解本地区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笔者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随机抽查2678名儿童进行龋齿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2678名儿童,年龄3~6岁,公立幼儿园1398名,男童706名,女童692名,私立幼儿园1280名,男童646名,女童634名。其中农村儿童为1185人,城市儿童为1493人。
1.2龋齿的诊断
由口腔医生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齿的好发部位用探针做重点检查后作出诊断。以可探到龋洞为诊断龋齿的指标,不分度,只统计乳牙龋齿数。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l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公私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龋齿患病率为31%,私立幼儿园为38%,公私立幼儿园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
2.2各年龄组龋齿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患儿乳牙龋齿发生较为普遍。发生时间早,发展迅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
2.3农村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不系统,常规卫生知识都比较清楚,如早晨一般都会刷牙,但晚上养成刷牙习惯的没有早晨多,对饭后漱口习惯与定期检查牙齿的知晓程度不高,农村父母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3。
3讨论
3.1公、私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存在差异
公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私立幼儿园,见表1,私立幼儿园保健管理不够规范,其主要原因是以盈利为目的,为节省开支,不雇用保健医生,龋齿防治知识了解少,卫生保健尤其是口腔保健方面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从而导致这些现象滋生。
3.2龋齿病发生的年龄特征
龋齿病不仅使牙齿缺损,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颌骨的炎症,甚至造成牙颌器官的后天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见表2。因此。提示人们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3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关系
调查发现,儿童龋齿、特别是乳牙的患病情况比较严重,且填充率较低,一方面与家长对儿童牙齿特别是乳牙龋齿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口腔保健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人们口腔保健意识淡薄,保健知识欠缺有一定关系。
4健康教育
在幼儿园选择一间30m2左右的、光线较暗的、有电源的房间作为检查室,各班儿童集中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聚光手电筒和视网膜检镜进行视力、立体视觉、眼位、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红光反射、屈光间质、屈光状态的检查,筛查方法及诊断参照《儿童眼病筛查》进行。筛查异常者发复查通知书,由幼儿园保健医生通知监护人携复查通知单带孩子到市级中心儿童眼科复查。
1统计学方法
资料来源于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的筛查日志和门诊日志,用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保健中心筛查数据表
通过培训,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开展规范的、专业化的幼儿园学前儿童眼病筛查工作。3年来,市属14个区(县)中有9个区(县)妇幼保健中心在市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参与了学前儿童眼病筛查工作,共筛查217184名学前儿童,筛查总异常率为8.69%(18876/217184)。9个区(县)妇幼保健中心中有5个中心开设了眼保健门诊,开设眼保健门诊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筛查异常率为11.79%(9538/80924),与市级中心的筛查异常率(11.99%,4886/407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82,P=0.3013)。另外4个尚未开设眼保健门诊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筛查异常率为7.80%(7452/95507),与市级中心的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234,P=0.0000)。有眼保健门诊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与没有门诊的中心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31,P=0.000)。
2.2复查情况
筛查异常者由幼儿园保健医生通知监护人携复查通知单带孩子到市级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眼科复查,3年中共11462名儿童到市级中心复查,复查率逐年增加。其中2009年为35.62%(1552/4357),2010年为58.79%(3583/6094),2011年为75.10%(6327/8425),总复查率为60.72%(11462/18876)。
3讨论
定期进行眼病筛查、培训基层儿童眼保健人员、儿童眼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是儿童眼保健的基本方式,其中眼病筛查是眼保健的基础。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段儿童眼病筛查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分为新生儿眼病筛查、婴幼儿眼病筛查、学前儿童眼病筛查,每个年龄段筛查出的眼病种类不同〔2〕。我国《托幼机构管理条例》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中均有规定:托儿所、幼儿园要为在园儿童提供五官保健服务,其中明确规定要为儿童进行弱视、屈光不正筛查。这就要求儿童保健工作者要提高眼保健的技术含量,为儿童进行客观的眼病筛查,才能提高筛查工作的有效性,保障眼保健工作的质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一些基层保健机构和幼儿园开展的在园儿童眼保健工作仅仅为了应付年终检查和考核,不重视异常儿童的复查和随访管理,筛查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很多机构仅为儿童提供主观的视力检查,往往使一些有眼病的儿童被忽略,儿童眼部疾患的漏诊情况不时出现。多年来的小儿眼科临床研究显示:与屈光不正有关的弱视在各类型弱视中居首位〔3〕,只做主观的视力检查则会使一些屈光参差的儿童漏诊。由于儿童弱视治疗的时效性,提高学前儿童眼保健工作的质量尤为重要,单纯的主观视力检查或者只进行筛查而不进行复查和矫治的眼保健工作基本没有意义。视力正常的儿童中也有一部分存在屈光不正的问题,尤其是散光眼。一项正常视力儿童屈光状态调查发现:散光眼所占比例为53.78%,其中轻度散光占44.54%,显著散光占9.24%〔4〕。儿童散光眼除了容易诱发近视状态及日后的近视化外,还包括为克服散光引起的视觉缺陷而导致一些特征性的用眼习惯,如歪头斜眼看电视、低头眼上翻等视觉行为。因此,视力正常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正常眼”,对这部分孩子视力和屈光状态的变化以及对视功能发育的影响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
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其中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是这一方针的基础,其目的是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面向基层、面向群体体现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它是必须坚持、不能偏离的妇幼卫生保健的工作原则。据此,2009年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市级儿童眼病筛查中心,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儿童眼病筛查和眼保健知识培训和宣教,加大儿童眼病筛查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儿童眼病筛查的认知程度,使筛查异常儿童的总体复查率从2009年的35.62%逐年提高至75.10%。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是保健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它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儿童眼保健需求,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只有石林和五华两个县(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在市级中心眼科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开展了规范的儿童眼病筛查、复查、矫治和视力康复工作,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迄今为止共有9个区(县)中心开始了儿童眼病筛查,其中5个区(县)中心开设了儿童眼保健门诊。有的区(县)妇幼保健中心在市级中心指导下,已经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并获得了2012年度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统计资料显示,开设儿童眼保健门诊的区(县)中心筛查异常率与市级中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82,P=0.3013),没有开设门诊的区(县)中心与开设眼保健门诊的区(县)中心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31,P=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