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3—02
一、引言
电力生产是一项危险性与复杂度极高的系统化工程,生产的特点使得电力生产的风险程度很高,由于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因子众多,对于生产参与人员、电网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对于此类企业而言,重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对于风险进行评估、预测,从而展开经济有效的危险预防手段,降低生产危险度,通过风险分析管理建立健全事故超前防范体系,对于危险进行预防,致力于电力系统的长期维稳,保持该项生产过程的长治久安。
面向我国电力行业,本文对于现有安全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结合风险管理思想与电力生产实际,以电力安全法为基石,提出一种高操作性能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电力工程生产过程整体安全等级的提升,对于传统生产过程的“事后分析”的现状进行了革新,提高预警预报的措施效率,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概念与流程
(一)风险管理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切实达到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的最大化。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对发电企业管理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得以改进,从而让发电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二)风险管理程序
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其过程流程十分清晰,主要包括教育培训以及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评估与处理共六大步骤。下面对于每个步骤进行分析:
1、风险管理教育培训。进行理论学习,统一人员认识,提高整体思想水平。丰富培训内容,涵盖业务水平、业务技能、风险的意识、辨识以及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风险识别。此步骤要求对于事故未发生时,通过各项方式对于当前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综合的考虑,挖掘风险存在的根源。识别过程涵盖事故种类、核心环节、风险日常监控常规内容以及控制主要措施等方面。
3、风险衡量。此步骤估算了特定风险出现的概率,预计造成损失程度以及范围。这个流程主要是以先进计算技术为基础,同时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进行辅助判断的基本过程。
4、风险控制。完成风险进行了识别以及衡量过程,接着通过风险管理人员对于综合方案方法进行择优处理选择,形成了面向风险的控制过程。控制方式和主要内容有作业前展开风险辨识工作、进行指导书编写以及完善重点措施等方面。
5、风险评估。本项工作是整个管理的另一核心步骤,评估对象涵盖广泛,评估手段多样。需要对于每个专业及单位存在的风险内容对应程度进行评估,评估还包括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过程与结果、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等方面。评价手段既能够进行综合安全评估,还能展开周期或者非周期的专项分析以及现场排查等各项工作。
6、风险处理。风险处理由两个主要环节构成,即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对反馈的响应。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
(一)现场作业风险管理
现场作业风险管理指的是预先对于现场作业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1、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行为,其中包括违章指挥与操作、不遵守劳动纪律,这类行为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2)生产现场工具状态,若现场的电力设备年久失修、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品以及仪器仪表质量存在问题等,同样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3)生产环境,环境存在威胁时,例如作业空间复杂、距带电设备近、存在腐蚀性气体、遭遇雨雪等情况下,同样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4)管理方面,对于管理者而言,若存在失误、违章指挥以及交叉混乱等行为时,也会出现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因此要对于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度以及暴露率这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对于风险等级进行判断,基于此来进行相应控制措施的开展。
2、对于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方式
(1)工作安全分析法。这种方式是把某个作业活动分散进行,对于每个分散流程中和整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子进行识别,识别工作需要对于工作活动的所有信息以及涵盖的各类风险因子进行全面处理。
本方法对于处理员工危险行为、生产环境失常、管理方面的风险因子识别这三个方面非常适用,其识别工作的识别过程充分,满足电力企业的需要,因此本方法时现场作业风险识别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方法。
(2)基本分析法。这种方式是把某个作业活动按照不同的“作业活动信息”,对于生产过程风险因子、危险化学品、职业病以及企业职工伤亡等各个方面来展开相应的分类整理,把每种活动存在的风险因子分别进行分析归纳。此法在员工危险行为、生产环境失常、管理方面的风险因子识别方面行之有效。
(3)现场勘察法。这种方式是对于作业或设备现场展开具体实际的巡视工作,对于现场存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整理。这种方法对于员工行为以及生产现场工具状态危险这两项情况十分适用。
(4)安全检查表法。这种方式是基于某项作业活动、装置和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程,依据行业规范和规定,借鉴事故案例,基于系统研究成果,整理作业历程,对于全部风险因子均进行归纳整合,对于检查项目进行认定,最后把全部信息按序制表,为检查以及评审工作的展开提供极大的便利。这种方法对生产现场工具状态和管理方面危险这两项情况而言行之有效。
3、对于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PE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程度进行评价。三项指标值指的是S、P、E,其中S表示因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P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使得特定结果产生的概率;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确定SPE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评价过程的严重度S定义过程是参考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进行的,上述规程中面向人身、设备以及电网事故等级给出了划分标准,所以说这项方法是关于现场作业危险因素导致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影响的整体性评价方法,实用价值极大。
(2)LEC半定量评价法。此类危险评价手段的是针对作业环境存在潜在危险的场合展开的评价。与SPE类似,也采用LEC三项指标乘积的方式来对于伤亡风险进行评论。其中,L表示事故的发生概率;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C表示危险事故形成的损失。确定LEC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危险性的评价参数D。
(3)MES半定量评价法。此类危险评价手段的是在LEC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LEC法的评价范围单单是针对人身风险,因此本MES法在对于人身风险展开评价的基础上,评价还包括了财产损失方面的风险。此法基于风险的MES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现场作业人员事故以及财产损失危险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M表示当前控制措施维持的状态;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S表示一旦发生事故形成的后果。确定MES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
(二)电网设备风险管理
本项管理是指对于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每个时期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预先识别工作,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这类管理面向设备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存在的缺陷、自然灾害等各项风险因子,这些已有或隐含的风险因子会诱发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缺陷或者事故。因此,能够给予事故发生频率、探测度以及严重度来对于风险等级进行合理有效的估测与评价,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方式主要有FMEA和PHA两种
(1)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以工程的可靠性为基础,对于系统、设备以及产品其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分析展开的条件是系统、设备以及产品可分,进行较小子系统的再次划分,针对其所有系统与单元,通过预先制定的策略展开调查分析按,对于所有故障模式进行排查,对于各项故障的影响进行逐条分析,为预防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保证整个生产体系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FMEA能够有效地解决已投运设备存在风险的分析问题,当前电网企业普遍采用这种方式。
(2)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PHA)。这种方式是在系统设计之前,就对于隐含其中的风险类型、风险因子、产生条件以及风险后果等各个方面尽心理论上的分析,其对于投运前新设备的危险分析十分适用。
2、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FD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SFD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电网设备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其中S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F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特定后果的可能性;D表示事故的被探测率。确定SFD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此种评价法是对于设备中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关于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各个方面影响的全面分析。
(2)风险矩阵法。此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对于设备和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子均能展开有效的分析评价,适用效果优良,普及度高。此法通过两项已知因子来推算第三项,先计算得到二维风险矩阵,每个因子值确定过程是给予函数递增和参考实际问题两种方式的结合,接着在矩阵内部对于两项因子进行判断,最终选取其中的行列交叉值。此种方式由于是对于已知因子确定计算矩阵,能够对于系统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把握,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
(3)雷达图结构法。这种方法在对于风险因子的综合处理时经常使用,该图包含一系列的多维坐标,坐标的维度代表设备部件的个数。
(三)风险控制
1、总要求
风险控制要求针对现场作业以及设备两项风险展开分析与评价,对于所得结果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作为各项生产活动开展的依据和参考,此外每个部门应形成各自的风险数据库,标明所有潜在的危险位置,能够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风险政策
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的评价工作而言,经常是根据SPE法进行的。而设备类的风险则是给予SFD法,风险控制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有着以下原则:最小一级风险会保持现有手段不变;一般二级时则在1级基础上对于重点部位加强控制作用;较高三级风险时,在二级基础上有必要时重新设计控制措施;四级及以上的高风险时,强制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重新设计,必须降低风险等级。
3、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为了降低现场作业风险等级,提高相关产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1)改善技术安全等级,从本质上根除设备的潜在危险,保证环境安全。
(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监管力度,实施劳动保护,开展员工防护工作,减小人员危险行为以及管理失常,避免人身伤亡。
(3)大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人的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
(4)在控制手段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危险产生概率与暴露率来控制事故发生。
4、设备风险控制
对于设备风险的控制方面,可以采用规避风险、转移风险与预防风险等手段,同时在控制手段的制定过程中,结合事故频度值与探测度值来控制设备故障率。
(四)风险监督评价
对于风险监督评价而言,其核心内容如下:
1、安全目标满足度。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4、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展开定期评价。
5、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针对“两措”计划,对于其制定、开展情况展开监督。
6、按照《安全生产监督规定》,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规程以及制度等的实际执行力度。
四、结论
本文利用风险管理理论针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思想,能有效结合安全技术与管理,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事故的反应速度,减小管理成本,增强安全防护体系性能,提升用户对于安全的控制能力。随着风险分析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改变了封闭、滞后传统管理方式,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用电管理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抓好安全用电管理,提高用户安全用电意识,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防止及避免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既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有利于用户的安全生产和生活。本文就供电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电用户安全用电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新用户进网前源头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杜绝新建电气设备不合格、安装不规范所带来的事故隐患,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1、供电企业在接到新用户用电申请后,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考虑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定供电方案。重要用户应尽量考虑双电源供电,并事先考虑在可能发生电气事故而造成供电中断时,如何向重要负荷提供保安电力。在必要时,应向用户提出自行安装备用电源的要求。2、用户自建的受电端变电所、低压线路等电气设计图纸应由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经供电企业审核合格。3、用户电气装置应委托有相应的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供电企业应与用户、施工单位应共同进行中间检查。中间检查的重点是检查电气安装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共同对施工质量进行竣工检查,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及事故隐患由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以免给日后的运行带来后患。
二、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运行管理责任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同用户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应在"公平合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各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根据用户受电电压、用电性质等特点,可将供用电合同划分为高压供用电合同、低压供用电合同、居民供用电合同三大类别。按照受电装置的形式,高压供用电合同可细分为双电源高压客户供用电合同、专线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环网柜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高压柜用户供用电合同、台架高压用户供用电合同;低压供用电合同可细分为低压专线用户供用电合同、低压客户供用电合同。对自备发电机的农电用户,还需签订自备电源使用协议,落实防止向电网倒供电的措施。
三、加强日常用电检查工作
(一)建立健全、稳定的用电检查人员队伍。对用电检查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必须严格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实行持用电检查证上岗制度;(二)明确用电检查人员工作责任。可组织各用电检查人员签订《客户安全用电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责任人的工作目标、任务、范围、内容;(三)根据事故规律和季节性的特点组织安全用电大检查,及时组织缺陷整改和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和落实各项预防事故措施;(四)用电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配电室(1)各种仪表、信号装置指示正常。(2)各种设备、各部接点无过热、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导体(线)无断股、裂纹、损失;熔断器接触良好;空气开关运行正常。(3)各种设备的瓷件清洁,无裂纹、损坏、放电痕迹等异常现象。(4)开关指示器位置正常。(5)室内温度无过高,无异音、异味现象;通风口无堵塞。(6)照明设备和防火设施完好;绝缘工具完好,试验合格。(7)建筑物、门、窗等无损坏;无渗、漏水现象;防小动物设施完好、有效。(8)各种标志齐全、清晰。(9)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无锈蚀、损坏等现象。2、变压器和变压器台(1)套管清洁,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2)油温、油色、油面正常,无异声、异味。(3)呼吸器正常、无堵塞现象。(4)各电气连接点无锈蚀,过热和烧损现象。(5)焊口无裂纹、渗油;接地良好。(6)各部密封无老化、开裂,缝隙无渗漏现象。(7)变压器台架高度符合规定,无锈蚀、倾斜、下沉;木构件无腐朽;砖、石结构台架无裂缝和倒塌的可能;地面安装的变压器,围栏完好。3、低压部分:(1)居民生活和商业用电:户内应安装总配电箱,配电箱内应装设有明显断点的开关、过流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开关;在TN-C系统内的单相用户必须三线进户,三相用电的应五线进户(相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保护零线在户外与低压电力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家用电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TT系统内的用户必须各自装设合格的接地装置,家用电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极可靠连接。(2)工业用电:配电箱(屏)内应装设有明显断点的开关、过流保护装置;TN-C系统内的工业用户应五线进户(三相火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保护零线在户外与低压电力网的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必须重复接地;TT系统内的工业用户必须装设漏电总保护和合格的接地装置,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接地极可靠连接;所有移动式用电设备应装设末级漏电保护,单相设备用三芯电缆连接,三相设备用四芯电缆连接;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装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设备线路符合规范,无乱拉乱接现象;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有自备发电机者应安装防倒供装置。(3)农田和鱼塘用电:农田和鱼塘用电严禁挂钩接线,必须在田头开关箱接线用电;打禾机、流动水泵及增氧机应有末级漏电保护,并采用四芯电缆连接,其中第四条芯在TN-C系统内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在TT系统内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农用电动机和电缆在使用前要进行绝缘试测,不合格者不得使用。(4)建筑工地用电:建筑工地用电要实行三级漏电保护和三相五线制供电,使用加锁的标准配电箱;对于农村小型私人住宅建筑用电应实行漏电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护,在TN-C系统内用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可靠连接,保护零线要重复接地;在TT系统内用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用电线路必须使用绝缘导线,临时线路必须按标准架设;禁止在排栅、拉头、钢筋、提升架上挂线,禁止使用爬地线;禁止随意使用铜线、铝线作保险丝;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装维修由持证电工负责。
【关键词】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安全管理
用电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企业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用电检查工作进行重视,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对用户的用电安全进行保证,加强其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用电检查是一种售后服务形式,因此,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能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开展用电检查的重要性
1.1开展用电检查管理是安全的保障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生产以及供电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用户的用电环节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导致用户用电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导致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同时,对安全问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2加强用电检查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
用电检查是一种售后服务的体现,因此,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将会直接影响到用电用户的安全,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优质的服务,要对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掌握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
2用电安全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多的用户在用电方面出现了很多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存在着很大的隐蔽性,因此,在用电检查管理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会非常多。
2.1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也导致了企业的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了对此项工作不重视的情况。用电检查的主体是电力企业,但是,执行这项工作的是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进行重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电力企业在工作中对用电检查工作的宣传力度很大,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没有切实执行的情况,因此,导致了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制定很多的管理方案的情况,但是由于工作中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用电检查管理方案经常存在着效果欠佳的情况。
2.2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用电检查工作中,对用户的供电行为要进行掌握,通常存在着很多的违法行为,在检查过程中对这些行为进行掌握,才能在以后处理过程中将其作为证据。用电检查管理中很多的证据会被用户进行掩盖,因此,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经常会存在检查过程中难以取证的情况,这样对证据会进行破坏,导致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损失的情况。
3加强用电管理的方法
3.1用电检要性的认识
电力企业、用电检查人员以及电力用户都要对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重视,同时,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步。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的管理人员和检查人员,同时,电力用户也会出现很多的新人,在认识程度上出现很大的差别,会导致用电检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影响。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在社会层面进行更好的体现,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
3.2用电检查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信息技术都进行了利用,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也进行了很好的利用,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用电检查工作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其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更加的全面,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查阅,对历史数据也能进行分析,能够帮助用电检查人员更好的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对用电检查计划的制定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3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高技能的人才
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要加大对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用电检查工作的培训,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提高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作业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用电检查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不断有新的科学管理政策出台,并能够有效实施。
3.4合理打击窃电现象
有效打击窃电现象可以更好地杜绝违章用电现象,有效提高用电客户的安全用电意识,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电力企业应当注重对供电辖区内的用电客户开展广泛的用电营业普查工作,并且建立健全供电区域内大容量工业用电客户的技术档案。除此之外,在合理打击窃电现象的同时,电力企业应当对管辖范围内100kVA及以上容量的用电客户每季度检查一次,并对个别有怀疑和用电量突然下降的客户进行不定期抽查。
4提高用电安全检查及管理水平的措施
4.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用电安全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成立专门的以领导组为指挥,高压检查组及各供电营业所为骨干的用电检查工作小组。各供电所负责各自供电辖区内的用电检查,高压检查组要不分昼夜24小时进行不定时的突击检查,工作组负责协调和组织用电检查工作,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4.2重视宣传工作,提高用户依法用电意识
供电企业要与相关的宣传部门取得联系,重视对用户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单方面的用电检查很难到达预期的目的,只有从思想上让用户接受了用电安全的理念,那么客户的会自然而然的放弃不合理用电的念头。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宣传媒介举办相应的宣传活动,从思想上提高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重点检查、明察暗访的形式来进行用电检查工作,对相关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快速的给予纠正。
4.3加强技术保障
供电企业每年要定期组织营业普查工作,确保掌握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每年均制定营业普查计划,并按照营业普查计划对客户的用电设备、行业分类、电价和用电负荷等情况进行检查;(2)充分利用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以及其他宣传资料等方法进行电力法规的宣传,引导用户能够自觉的依法用电:(3)经常组织不定期用电检查,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窃电行为。
4.4供电所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
供电所是电力企业的末端,却处在企业管理的最前沿,因此应加强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各个供电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和专业化来进行管理.对本供电营业区内的电力客户要确定出分管人员,明确分管人员的职责:(1)负责对其管辖客户的安全用电进行检查、监督、帮助和指导;(2)协助客户对电气设备搞好安全管理;(3)检查客户合同履行和内容执行情况以及其他工作。
5结束语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电能的安全供应。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用电管理方面要坚持服务用户的原则,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安全检查能够对用户用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也能对用户的用电安全性进行提高,保证安全用电以及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