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公共建筑的概念(6篇)

栏目:报告范文

公共建筑的概念篇1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专有权;共有权;成员权

在我国,迄今为止,目前关于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是2007年刚通过的物权法。使我国在建筑物区分所有上有了明确规定,对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和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1.1专有所有权的概念

专有所有权,又称“专有权”或“特别所有权”②。专有权是指区分所有人对建筑物的专有部分所享有的权利,专有权是一种所有权,区分所有人有权对专有部分进行占有、使用、收益、支配的权利,可以出租,也可以抵押或转让等。专有权是共有权和成员权的前提,假设一个区分所有人对区分建筑物没有享有专有权的话,那么他的共有权和成员权也只是一句空话。专有部分的范围界定了区分所有人所有权的权利界限,关于专有所有权的性质,通常认为这是一种空间所有权,我国台湾黄越钦认为,专有所有权并非对一有体物享有所有权,而是对由各种建筑材料所组成的空间享有的管理支配权,是一种空间权③。因此,作为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应当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和使用上独立性。

构造上的独立性,主要指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应与其他专有部分或者

共有部分相分隔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也就是物理上的独立性。其主要体现的是通过对专有部分空间范围的确定来实现区分所有人权利的明确性,各专有部分都能独立存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二、使用上的独立性,也就是利用上的独立性,各区分所有部分能够被

单独的使用,无须借助其他部分的帮助即可实现其作用,一栋建筑物的区分部分必须具有与一般建筑物同样的独立经济效用,能够满足区分所有人社会经济生活需要的功能。

虽然专有权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占有主要作用并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而存在,但它也只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一部分,必须与共有权部分结合起来行使,倘若只有专有所有权而没有共有权,那这栋建筑物也就不能算是区分所有的建筑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也就根本不会发生了。单独所有权不能脱离共有所有权部分转让或是设立负担,两者同时存在,转移时同时转移。由于专有所有权的特殊性,加上一栋建筑物可以分为多个专有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按份共有形式。

1.2共有所有权的概念

共有所有权,指区分所有人依据法律或管理规约的规定,对区分所有建筑物的共有部分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也称“共有部分持分权”或“持分共有所有权部分”④。与一般所有权相比,区分共有所有权的所有人在身份上具有复合性,即他们既是共有所有权人又是专有所有权人。而一般的共有所有权人身份则是单一的。从种类上相比,区分共有所有权人的分类更多一些,如法定共有权、约定共有权,全体共有权、部分共有权等,而一般共有权则仅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最后,区分所有共有权的标的物不能分割,与专有权成员权同时产生,同时消灭。一般共有所有权的标的物则可以请求分割。所以,区分所有共有权是一种特殊的共有所有权。

1.3建筑物区分所有人成员权的概念

在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情况下,以一栋建筑物为基础。各区分所有人在实行其专有部分所有权时,为实现其目的,会借用共用部分,各区分所有人在行使专有权利时,不得妨碍其他区分所有人对自身专有权的行使,而且不得违反全体区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各区分所有人形成了类似共同体的关系,为维持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相互间共同事务的管理与共用部分的使用收益的管理,就构成了一种由各区分所有人所组成的团体。借助这个团体的力量来管理相关事务,各区分所有人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于是成员权就应运而生。

成员权主要指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基于在一栋建筑物的构造、权利归属及使用上的不可分离的共同关系而产生的,作为建筑物的一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而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价值

2.1确认房屋产权,维护业主权利

随着现代住房的不断商品化,越来越多的居民都成为不动产的所有权人,通过对建筑物所有权制度的研究,可以明确区分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共有部分,并在此产生的共同关系。对国家来说,明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可以有效加强对区分建筑物的管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作用,对区分所有权人来说,则可以明确其在区分建筑物中的各种权利。

当住宅成为个人所有的生活资料时,明确其权利归属是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获得安全保障的必要条件,也是买卖、租赁或抵押住宅,以充分发挥住宅的经济效用的必要法律条件。另外,专用部分和共用部分的划分是合理确定住宅所有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住宅所有人在使用、维修和管理建筑物共用部分的一切法律关系,都要基于这种划分来确定。

2.2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现实社会中,往往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都把广告宣传做得很足,但真正的情况却与广告上相距很大,欺骗了消费者,在研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后,消费者可以明确的要求房地产开发商确定专有部分跟共有部分,对物业公司也可由业主们共同决定,消费者可以按现行法律进行建筑面积登记,物业管理费也可以按建筑面积交,至于房屋绿地缩水,消费者可以跟开发商在合同里里约定。若是违约需承担责任,那么就可以把面积计算的问题透明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树立开发商的诚信形象,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用法律规定划分住宅建筑物的专用部分和共用部分的统一标准,是促进房屋销售透明度的必要措施。

2.3对立法的指导意义

我国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最初规定,是建设部1989年颁布的《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又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对于共有部分的维护、使用,以及造成损害的责任等都规定得较为具体。然而,仍难以完全解决区分所有的建筑物管理问题。但这些都属于部门规章或条例,缺乏权威性法律,2007年10月的《物权法》规定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问题,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立法上的巨大进步,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物权法上规定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细节上做的还不够,还须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区分所有权制度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对以后更进一步完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3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3.1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名称

我国新近颁布的《物权法》第六章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跟其他国家不一样,我国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上加了“业主的”三个字,在我国实际情况中,通常将商品房的所有权人称为业主,业主的房屋统称为物业,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都有阐述,所以这一添加是立法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出的,但该种做法是否合理呢?

首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民法的一种基本制度,添加了“业主的”之后意思将会变得不严谨,而且它过于繁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本身的意义将变得不明确,不符合法律概念明确性、简洁性的要求。其次,“业主”又称产业所有者,“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就变成“产业所有者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里,除了区分所有建筑物准有部分的所有权人外,还有区分所有人将专有部分出租给他人使用的状况,此时房屋的使用人称为“专有部分占有人”⑤,而专有部分占有人并不是所有权人,因此不能称为业主,可见,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前面添加“业主的”三字是不符合区分所有权基本法理的,它不能囊括专有部分所有权人以外的非专有部分所有人的情况。

3.2制定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的必要性

从我国《物权法》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立法模式是属于“民法模式”的,主要指在民法典中设专章或专节规定若干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条款,并以此调整区分所有建筑物法律关系。但这种模式有显著的缺陷,首先,规范的细致性不够,难以详尽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相关内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属于一种复合形态的不动产所有权,其内容也远比一般的不动产所有权复杂,而我国的《物权法》以一章十三条的规定来描述显然是不够的。其次,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现代民法的不动产所有权之一,在具有“物法性”要素的同时更具有“人法性”的要素,主要是成员权,这些大量的管理规约有一定的公法性、强制性的性质,将如此多的公法性规范融入到民法中,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性质。所以,这是基于此,采取民法模式主要是弊大于利的,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都采取了将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单独立法的模式,也是代表着今后区分所有权立法的基本趋势。所以,建议我国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完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立法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华彬.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5:105-107.[2]王利民.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J].当代法学,2006,(20):5.

[3]陈华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83-93.

[4]陈华彬.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J].中外法学,2006,(1):64-65.

[5]陈鑫.建筑物区分所有权[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7-18.

[6]吕群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共有权之立法构想[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

[7]张能盛.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①徐惠兵:男(1977-),华侨大学法学院2007级在职法律硕士生,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②王利民:物权本论[M].法律出版社,2005:186.

公共建筑的概念篇2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设计;中国;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控制性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工作以引导为主,按照美学和空间艺术原则,从建筑单体和群体环境两个层面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控制的主要指标有建筑色彩、形式、体量、空间组合形式、轮廓线控制等。实际上,这些引导的准则中并不包含任何现代城市设计的考虑,城市设计应当更为关注建筑之间的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的营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缺乏实质的城市设计,且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往往不能落实,造成我国缺乏实质设计控制的局面。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设计体系

新加坡城市规划采用战略性的概念规划、实施性的总体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二级体系。概念规划在规划层次上相当于中国的总体规划,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原则,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计划,确定宏观的长期土地用途需求,平衡各种土地需求,确保土地供应充足,同时增强投资和商业信心,是一种终极规划,侧重于解决宏观层次的问题,属非法定规划。

总体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在规划层次上相当于中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属法定规划,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根据概念规划的宏观架构、策略编制总体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为各个地段做更详细的规划,包括土地售卖发展协调和发展管制,然后再编制5个规划大区(中区、东区、北区、东北区和西区)以及下属55个规划小区的规划,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

二、新加坡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

1.前瞻性。概念规划注重对城市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超前引导。例如,建设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CBD)的设想在1971年概念规划就提出了,同时也提出了在城市中央布局大型自然空间作为储水区,确立了新加坡城市的基本结构,还确定了新加坡地铁线路的总体结构,相关用地得到预留,直到1980年年底新加坡地铁才正式开工建设。

2.延续性。概念规划注重在城市发展结构、重大设施布局上的继承性,确保主要规划概念得到延续。如1971年概念规划提出的环状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的中央是水源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行为,以后的若干轮概念规划基本延续该规划结构,并且概念规划的意图在下层次的开发控制规划中也得到延续。

3.参与性。概念规划强调涉及城市发展的政府机构和部门的共同参与,将其意见纳入概念规划,同时还加强公众参与,并形成多样化和方便的参与渠道。

4.终极性。概念规划在规划模式上从以时间期限为主导转向以规模为主导。1971年概念规划还有20年的规划期限,在1981年、1991年重新修订概念规划时淡化了时间期限,逐步演变成不同的规模对应不同期限概念规划的模式。

三、新加坡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

1.关注空间使用,设计城市而非建筑

新加坡城市设计针对建筑元素本身的控制较少,而是对影响城市天际线的建筑附着物及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引导。新加坡城市设计关注步行,注重片区微循环,步行道建筑围层控制是城市设计关注步行从平面到立面的进步。总的来说,新加坡城市设计关注与城市相关的建筑因素控制,注重三维空间使用的舒适性。

2.公共界面良好

新加坡城市设计形式简短精炼,内容针对性强,图文并茂地表达了规划的技术管理意图,便于与公众和开发商交流。新加坡城市设计公共界面良好,网络公示及展览交流利于公众参与。新加坡城市设计不仅是便于民众监督的政府开发控制平台,也是政府针对开发商公开有效的管理依据,形成了良好的公共交流――政府决策――控制开发的行为链条。

3.严格的历史保护

在历史保护区,建筑围层、机电服务设施遮蔽和户外标识控制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以求在历史保护和城市开发中取得平衡。

4.管制方式刚柔并济

新加坡城市设计在强制的法定基础上,通过奖励建筑面积和现金引导开发行为考虑公共利益,以刚柔并济的方式控制客体开发行为。

四、新加坡城市设计理念在中国的实践

以哈尔滨市博物馆为例,它位于市南岗区一曼街253号。是欧陆遗风的典型地区之一,建于1929年,同时汇集了不同时期的典型建筑。近年来,按照保护区域传统风貌特色、塑造高品位城市文化景观区的总体规划要求,当地政府不惜人力物力,先后拆除了博物馆地区的电力大厦、华侨饭店等与区域风格不相协调的建筑,以期让规划与发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是,就在当地政府花费气力拆除旧建筑,对博物馆地区进行规划保护的同时,一栋极具现代气息的“国际饭店星莎购物中心”却拔地而起,据透露,当时作为国有企业的华侨饭店的拆除项目未经评估和招投标,这座新起的购物中心也没有经过规划审批。

像这样违反常规的拆除风波多次见诸报端,城市规划弊病与日俱增,规划与发展的博弈越演越烈,被称为迷局背后的商业较量成为了城市规划背后的断臂之痛。

一位研究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直言,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规划重中之重是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城市规划随着领导岗位的调离朝令夕改,领导权力未平衡使用,城市建设越来越不伦不类,规划的不连续性成为了现在城市建设的现状。一个城市不仅要发展,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权力的约束是重中之重。这需要列出一张长远规划清单、一张领导责任分配表。城市规划需要“防微杜渐”,使得城市的规划能够长期持续可控制。

从现实看来,新加坡城市设计管理体制确实值得效仿。另一位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也透露出这样的看法。他坦言:“城市规划正是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目前许多城市的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职能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一方面,政府对规划管得过多过细,而实际结果是规划往往跟着主要领导人的好恶而不断变化,规划推倒重来的例子不在少数,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例如,很多城市都成立了规划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这看起来是重视了规划,但实际上是造成了不要规划和规划的不连续性。主要领导人(如规划委员会主任)的变动就有可能引起对某一地域规划的重构和破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规划的可塑性太大,缺乏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也使得政府对规划的控制和管理失灵。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院长认为,城市规划更多的在于政策,而不在技术层面。这里既有制度方面的问题,也有决策者对于市场规律下的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问题,更有干部考核机制和规划师与决策者沟通机制的问题。

结束语

新加坡结合自身环境特点形成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导则控制体系。新加坡城市设计内容充满现代城市设计的思考,从建筑与城市融合的角度出发,针对建筑间联系以及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引导,从而提高了居民和游客的步行便利性、视觉舒适性及城市活力等。新加坡城市设计针对专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控制,促进了景观的整体协调和风格统一,同时在重点区域放宽限制,促进灵活性,张弛有度,保证设计整体水平的同时激发个性设计。

参考文献:

[1]张.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探[D].天津大学,2011.

[2]温军鹰.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公共建筑的概念篇3

关键词:绿色设计概念建筑分析探讨节能环保

1建筑设计中概念设计概述

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而概念设计则是在工程建设中体现先进思想的关键。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外资建筑公司进入到中国的建筑市场,在合作与竞争中,使得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与国际建筑理念相互碰撞。近些年,随着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以及低碳生态社区和城市的理念逐步的推广和完善,这些都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国内长时间粗放型经济建设后所面临的资源短缺所需的必然改变,也是发达国家地区经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后,回过头来认识到的消费型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所起的冲突后,就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环境,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建筑理念的一种抉择。尤其经过多年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获得国际的认可,因此绿色建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给普通百姓带来切实的良好感受。

2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发展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化的新思潮和新方法。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公害空间,拆除后能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并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年-2018年中国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

实现绿色建筑,是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新问题,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新方向,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参与。

3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建筑设计领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观念的具体体现就是回归三原则的设计思想。三原则即:节约资源、节能资源以及回归资源。其中,适用是对建筑最基本的功能要求,也是最本质的要求,不同的建筑功能适用于不同人的各种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未来人们需求的发展变化对建筑的灵活性要求,即经济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应该以效益代替。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所以对效益的追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反映在建筑设计上,就是要追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美观应从多个方面考虑,文化和地域的不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观,真正的美观应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建筑审美的新要求,应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特征,还应该反映出自然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美学特征。

对于正在经历着规模空前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的建筑行业来说,对适用、经济、美观的核心精神应当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到我们的建设中来,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最能起到带头作用的建筑类型,更应该将这三原则作为建筑创作的原则之一进行规划和设计。

要做出节约型的建筑,建筑的内外造型应该与建造的场地相协调,建筑的平剖面的布置,应以建筑的功能为出发点,建筑设计时,还应该纳入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节约材料的同时还能节省制作的经费。同时应该考虑的还有建筑的使用效率和技术经济,从而使得建筑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和土地。

4建筑设计的概念设计创新理念

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也是创造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物,是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全新理念。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不难看出,由于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识强烈,但实现的设计方案却严重脱离设计原则,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建筑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这些所谓的设计创新是万万不可取的。

建筑设计普遍倡导的重要问题就是科学理论是否系统化和规范化。其中,美国的科学家库恩在其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中指出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我们要不断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的水平,还要不断反映出其个性、地域以及民族的审美趣味性,这样才能将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以此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出我国所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风采,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能够更好地富有国际意义。

5结束语

建筑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设计中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都善于运用概念设计,将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统一到结构设计中,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统筹整体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问题,以实现整个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人类的思维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新作品的产生来说,新想法的产生往往更加关键。目前我国社会对建筑设计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参考文献:

[1]张鹏.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途径[J].科技传播,2011(16).

公共建筑的概念篇4

【关键词】抗震概念;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运用

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抗震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念设计是否具备足够的科学性,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开始之前,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建设地址进行科学的选择,并且对建筑的平面图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要加强对高层建筑内部结构的重视,根据建筑结构延性的特点对建筑抗震性的薄弱部分进行重点施工改造,以便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能够真正满足使用者想需求。

一、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运用情况概述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较为常见的种类,如果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不佳,无法应对剧烈地震,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加强对抗震概念的关注,对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抗震概念的设计工作根据以往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当前的科学理论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案进行改良,能够保障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得到提升。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并增强建筑细部构造建设水平,建筑抗震概念的设计既包括对高层建筑建设位置进行勘察,也包括建筑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设计方案的考察,还包括研究建筑设计人员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想,以便了解建筑的最终设计方案,制定出符合建筑实际要求的抗震设计概念。要对历次地震灾害的具体破坏性进行总结,并根据抗震设计的经验对抗震概念进行完善,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工作当中,概念的设计环节比相关参数的计算更加重要。在对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全局出发对建筑的结构进行科学的改造,并且结合建筑在重大地震灾害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抗震概念的准则进行制定,只有做好了高层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工作,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二、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科学的选择高层建筑建设地址

地震灾害的发生并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但是,高层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筑建设地点在历史上发生地震的强度和次数进行地震发生可能性的估测,要选择历史上发生地震次数较少或不曾发生地震的地质作为高层建筑的建设地址,并且对该地区的地质状况进行调查,要选取地质条件较为坚硬的地区或周边缺少大型河流和湖波的地区作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地点,以此保证高层建筑具备良好的抗震基础。要尽可能选择粘土作为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土质,并且在检测建筑抗震性能的过程中选择间隔58m的点作为高层建筑的检测距离,要在高层建筑抗震检测的过程中做好参数的记录,尤其是建筑外部凸起部分的检测要加强重视程度【2】。研究表明,高层建筑外部凸起部分的抗震性能需要较凹陷部分的抗震性能强1.84倍,因此,要对高层建筑外部突出部位的抗震设施进行加强处理。

(二)降低高层建筑的外部能量输入

要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场地覆盖层的重视,尽可能选取较为轻薄的材质作为施工场地的覆盖层,要根据国家科研机构制定的标准对覆盖面的厚度进行控制,从施工场地的地面到坚硬场地上面的面积需要进行覆盖面的处理,岩石是较为多见的坚硬场地的种类,场地的剪切波必须保证速度在500m/s以上【3】,在施工场地的土质较为坚硬的区域和硬夹层区域,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不能采取同一般岩石施工相同的方法。在土质较为疏松的区域,要运用T0=4H/V作为公式,如果土质的整体含量较大,要运用T0=β4H/V作为公式。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岩层处理经验,如果建筑属性为柔性建筑,要注意对土质密度较大的区域进行震害检测,保证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能够尽可能多的对岩石材质构成影响,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

(三)高层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取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规则性评价需综合考虑几何布局、结构设计以及使用等因素,总的要求是平面布置、质量和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局宜规则、对称,立面变化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的突变。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平面不规则包括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三、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具体运用

在进行结构方案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使得抗侧力体系对称分布,减轻房屋重量且保持重量分布较为均匀,以减小地震的扭转影响。结构布置应有利于加大抗扭刚度和提高抗倾覆能力。因此,应特别注意抗侧刚度大的抗震墙、芯筒的位置,力求居中或对称,在结构布置一些抗震墙,可以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和抗倾覆能力。在进行结构的竖向布置时,应尽可能使其竖向刚度、强度变化均匀,

避免出现薄弱层,并应尽可能降低房屋的重心。在地震中,第一道防线先行屈服或破坏,因此要求构成第一道防线的部分应当是不负担或少负担竖向荷载的构件,如填充墙、轴压比小的抗震墙、柱或筒体等。在纯框架结构中,梁应先于柱屈服,即“强柱弱梁”型框架。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取决于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发挥,因此应保证关键构件、关键部位具有适当的强度和足够的延性水平。在平面上,应该在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的构件延性着重提高。对于偏心结构,应该对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端构件的延性进行特别的加大。对于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体系,应着重提高第一道防线中构件的延性。在同一构件中,应着重提高关键杆件的延性。在进行抗震结构材料的选择时,应该注重抗震结构材料的性能,主要要求如下:具有较好的连接性、较好的延性、构件的连接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延性系数高“、强度/重力”比值大、匀质性好。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高层建筑使用不同材料的结构类型,依其抗震性能优劣而排序为: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钢混合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

结束语:抗震概念设计是提升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设计工作,深入的分析抗震概念的重要意义,并从高层建筑具体施工和结构设计方面对抗震概念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对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郭继武.建筑抗震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公共建筑的概念篇5

【关键字】绿色建筑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

1、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

绿色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包括室内外环境分析与设计,其中室内的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等为室内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绿化设计、公共设施集约化设计等为室外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

(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居住者的身心愉悦、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概念设计在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降低建筑能耗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设施增多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与破坏。通过利用现场资源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将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区划分归类,如将具有同样使用功能的区域设计安排在指定的空间内,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而室内空气的对流畅通又降低了用户对空调等设备的依赖;利用自然资源还可以完成室内的防潮、除湿、换气等事项,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2)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从宏观方面而言,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和设计以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重要的出发点,实现建筑工程的科技性、经济性、地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此笔者将重点对室外环境中的绿化设计进行一些分析。这种绿化设计通常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及窗台绿化等。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屋顶的绿化设计就是对特定范围内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及生活意境的创造。据研究,城市建筑物植被每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热的视觉中将白天的温度降低2~3度,这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能使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同时还吸附了浮尘颗粒,降低了大气污染。

(3)建筑材料的选择。根据有效场地选择来减少材料的需求量,并就地选材或在允许的地方使用旧材料,这样省却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费用,减少了能耗和浪费。在使用新材料时要首先选择最低消耗、而且具有再生性、可持续生产并能回收的材料。例如在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考虑增加可再生、可回收的木材材料的使用率;就地选取本地区的青石资源,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和修桥、补路等,不仅美化了建筑环境,而且营造了地方特色,还节约了资源。

2、绿色建筑节能概念设计

依照当地气候条件,认真研究节能减排及能源利用技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耗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概念设计可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绿色室内设计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保持着原材料的质朴本色,因此能够就地取材,即选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是可回收的材料,对塑料、玻璃和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再生的利用。

4、绿色建筑智能概念设计

绿色建筑智能化概念设计可利用温度、湿度以及风力等自然条件设计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以保障室内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通过完善的智能化概念设计以促进绿色建筑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5、绿色建筑节水概念设计

中国属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节约用水是现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应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绿色建筑供水、排水、卫浴用水、建筑物周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都是排水设计的一个重点。绿色建筑内部需要大力提倡并推广节水型器具的设计与应用,在进水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设计建设建筑区域中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开发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性水用于绿地的灌溉等利用途径;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给水系统,并按照室内水用途分别设置水表,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科学设计冷热水以及开水供应系统,或者是采用分质供水。

6、绿色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节能设计

建筑体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城市从单一的地上空间趋于向地上地下综合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地下厚实的土层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使得地下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因此,可设计成一种节约制冷与采暖耗能的最经济有效的建筑形式,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自身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以体现建筑的“绿色”化,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场所,满足居住人群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原则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个关键,并将其贯穿于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功能设定以及建筑材料和技术选用、设备安装乃至建筑工程完工后的营运、维护等进程之中,充分把握概念设计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人、自然与建筑物三者之间的互动。

1、整体及环境优先

在设计中,绿色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与周边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因此,力求所谓的最佳环境效益,就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关心与尊重。如对当地文脉的保持、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等,加强对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技术、材料的重视及利用,搞好建筑环境的绿化,降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运用独特的美学原则以充分展示建筑体的时代精神。

2、简省高效

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就是要体现对能源节省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运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等诸多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并加强建筑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预见性研究,使近期规划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为建筑物后期扩展和建造留下充分的余地。

3、健康舒适

在保证适用性的基础上,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透光等,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保证住户工作及生活、学习环境的绿色、健康。

三、结束语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加强绿色建筑的普及与推广。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讨力求达到绿色建筑概念设计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建筑节能设计管理的职能,建立良好的设计环境和政策支撑,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于绿色建筑概念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30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陈宇峰.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8(3):3-4.

公共建筑的概念篇6

【关键词】办公建筑开放空间无锡透平叶片厂有机融合

一,引文

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经营为获取利润,要求人们集中起来,在机器的帮助下进行批量生产。“集中”、“大规模”不仅是工业生产,也是办公模式的特征。当时的公司文化建立在机械生产哲学上,办公室为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可以集中监控的场地。而在新经济时代下,公司文化发生很大的转变,专业服务和对外联系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工作管理模式也从监视型、观察型转为成果检验型。市场竞争力必定鼓励更高效的空间利用和高品质的工作环境。这也要求我们不仅仅客观地压缩实体空间的建造量,更重要的是要创建适宜的工作场所。

二,园林式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策略

1,城市――区域――建筑

模式因场所而变,因文化而变,因时代而变。它们都是人为的,都是依赖于文化,始终组成了建筑和城市的实体物质。模式这种变化的多样化特点注定模式的研究是一项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它促使模式语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适应不同时期人们对绿色办公建筑的需求。在本设计中,设计师首先要充分认知场地周边建筑及环境的特点,从这些环境条件出发来进行设计,建筑的群体布局便不是自我表现的产物,而是在对周边城市环境的细致分析之后,从如何优化区域环境整体的质量这个命题出发而自然得到的一个结果。

2,与周围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机融合

办公组织结构以及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建筑技术的发展决定构造与环境,自然采光和办公组织结构决定了空间设计:隔离或开放在以非正式沟通方式为主的现代办公理念中,办公大楼转变为城市公共办公景观,部分公共景观和私人区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的定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知名企业的形象定位为本项目带来如下设计难点:大型企业办公楼的形象标志性;城市设计提出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要求;企业提出的提升办公品质的要求。因此本设计的总体构思遵循“新概念空间建筑和园林式办公场所”的设计原则,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通过多种空间、景观和建筑设计手法的融合、穿插与互为影响,营造了专属于透平叶片厂基地总体设计的“新概念场所”精神,这座建筑与众不同,“新概念场所”的建筑空间也揭示着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工艺对工厂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创作实践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百万等级核电特大叶片制造基地及航空锻件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简称无锡叶片)厂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内,西邻惠山大道,北接北环路,南临规划道路,东与白屈港水道相邻,新征土地为园区工业规划用地。厂区周围各类工程管线配套较为齐全(主要包括:供水、排水、雨水、供电、通信等),厂址三面临路,一方接水,且西侧惠山大道为园区主干道,外部交通非常便利,建厂条件良好。

拟建综合楼位于厂区用地的西南角,东临航空锻件深加工厂房(预留),北临叶片生产厂房,南临厂区主入口,西南为主朝向布置,以利于最多的功能房间可得到良好日照,同时也为厂区主要城市景观朝向。车位集中设置在综合楼用地周围和地下。同时在面向厂区规划主入口处留出大面积绿化用地作为入口景观区。综合楼的建筑设计使用功能出发,利用基地东西方向较长的延展面,使建筑面对规划路充分展示,同时也为惠山路提供了最好的景观视角。建筑体量和厚度的控制与内院的设置一并作用,使内部房间达到最优的空间景观效果和自然采光通风。

1,功能组织

一层功能区大体分两个区,一层主入口部分和其东侧部分为对外功能区,西侧为内部办公区。对外功能区包括通高两层的入口大厅、展廊、展示厅、视频室、会见厅、外宾接待厅及相应的辅助功能区。内部办公区主要包括会议室、财务室、领导办公、制造计划部、采购部、技术中心、配套机房、质量管理部、保密室、监控保卫室、市场销售部和辅助功能房间。

二层功能区同样可分两个区,建筑东侧端部区域为公共区、其余部分为办公区。公共区域包括活动室、会议室、视频会议室、会见厅和接待室。办公区包括中小型会议室、领导办公、财务部、采购部、计划部、统计部、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保密室和市场销售部,还有相应的机房和辅助房间。

三层功能区较复合,建筑东端为大会议室,西端为图书室和档案室,中部包括了行政办公、领导办公、中小会议室、党群部、信息办、人力资源部、发展部、财务部和审计部,还有相应的机房和辅助房间。

各房间沿建筑相态合理布置,通过建筑的内部环廊和空中连廊紧密相连。

2,交通流线

结合功能分区和人员分流原则,确保使用方便,避免人流交叉,在主题的北部南部设有三个办公出入口,主楼垂直交通分别位于平面四个角部,满足各个方向的疏散要求。入口门厅处为主要交通核心。设置两部电梯和一部疏散楼梯。

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简洁美观,色彩沉稳大方,格调素雅,有文化气息。立面整体突显一种力度感,力求以一种雕塑感的设计手法突显建筑的现代气息。同时利用局部的退进和窗子的韵律变化,丰富建筑立面,使建筑在不失大气的同时又具有趣味感。建筑简洁无多余构件,造型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的动感效果。

建筑上部墙面采用深灰色金属涂料,下部采用浅灰色干挂石材,几种材料肌理及色彩的变化体现高雅而有节制的现代风格。

建筑入口突出的整体体量,突显了入口的大气感,突出的体量又与内部空间相穿插,使建筑空间与立面有机融合,让人进入后更感建筑的独特魅力所在。

建筑内部以明框玻璃为主,符合内部空间明快宜人的空间要求,内部独立的彩色体量,也是建筑给人留下过目不忘感受的特色之处。

4,景观与建筑的有机融合

建筑体量的特意性,建筑超长的形态和完整的体量保证了相对于城市的完整而大气的立面效果。建筑整体体量与周围厂房相适宜,使整体厂区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避免了以往厂区建筑的风格迥异,体量不协调的问题。“由外向内”地对办公建筑的自身进行调整,使其对现有建筑的关系进行整合弥合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缝隙,优化建筑所处区域内的城市空间,使之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强调特异性的建筑体量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

  • 上一篇:汛期工作情况汇报范例(3篇)
  • 下一篇:隧道工程安全守则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