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的田径赛事进行深入分析,对伦敦奥运会后的世界田坛竞技实力格局及中国田径运动的竞技实力现状进行评述,通过对中国田径运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田径竞技实力格局
一、从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看世界田坛竞技实力格局的现状
第30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在伦敦碗体育场经过10天的激烈角逐,共有24个国家分享了全部47枚金牌,42个国家获得奖牌,刷新了五项世界纪录。与上届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金牌的国家有22个,获得奖牌的国家有38个的情况相比,这届奥运会田径比赛比北京奥运会获金牌国家数多了2个,获奖牌国家数多了4个。从获金牌和奖牌国家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田径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处于动态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主要与各个国家对田径运动的重视程度以及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有关,现代田径运动的竞争日趋激烈,形成了奖牌分流的态势。田径运动作为奥运会金牌数最多的基础性大项,田径比赛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每一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水平都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世界各国田径运动竞技实力的发展水平,并从各国所获金牌和奖牌情况,分析出北京奥运会后世界田径运动竞技实力的格局发展现状。
短跑项目对于美国队来说历来都是优势项目,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统治着世界田坛的短跑项目。从100米到400米,美国队在此前几届奥运会、世锦赛中,很少让金牌旁落。但在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短跑项目受到了牙买加人强有力冲击,美国队首次在男、女100米、200米、4×100米的六个项目的争夺上一无所获。本届奥运会上,牙买加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短跑第一强国,男子100米的比赛,博尔特毫无悬念的夺冠,而美国队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的只是铜牌;男子200米的比赛,曾经在2004年雅典夺冠的克劳福德在博尔特面前也是显得苍白无力,只能获得银牌;女子100米牙买加三人组包揽了前三名,女子200米美国队的费利克斯在强大的牙买加人面前也只是获得一枚银牌,这样的成绩在历届奥运会上是不曾发生的事情。另外,在男、女4×100米的比赛中,美国队竟然都离奇般的掉棒。但是从整个田径的综合实力来看,美国人仍然是当今第一田径强国。美国队获得7金9银7铜的成绩,列田径金牌榜的榜首,奖牌数只比列金牌榜二、三位的俄罗斯、牙买加的奖牌总和少6块。在中短距离项目上美国队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在男子400米与男子400米栏的比赛中,美国人包揽了6枚奖牌,在男子4×400米接力、女子4×400米接力也是以绝对优势夺冠,这样的突出优势还是能显示出美国人在短跑项目上的雄厚底蕴。当然在短跑直道项目上,美国队还有女子100米栏的冠军作为安慰,另外女子铁饼和男子十项全能的金牌也是由美国队获得。
二、我国田径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对应策略
(一)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全力以赴抓好优势项目
着眼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按照中国田径在北京奥运会以及以往大型比赛的参赛成绩和比赛效果,田径管理中心应继续将男子110米栏、女子马拉松、竞走、女子链球以及女子铅球列为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进行重点保障。
(二)加强教练员培训工作,重视项目特征和训练参赛规律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练员的水平、能力和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运动员训练质量和该项目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只有优秀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田径管理中心必须从全方位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提高教练员的能力和执教水平。教练员要不断接受专业理论的培训,不同项目或同一项目的教练员之间要相互交流,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提高教练执教水平。
(三)深化竞赛制度改革,提高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当前中国田径如何让一些在奖牌甚至金牌边缘徘徊、有潜力运动员实现运动成绩和比赛名次有质的提高,是中国田径亟待解决的问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的调控和参赛能力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需要教练员、运动员长期的比赛来学习和积累,因此要适时地把最佳竞技状态在关键比赛中调控出来,这就需要运动员多参加大型比赛,积累比赛经验,适应大型田径比赛的现场气氛、提高全天候作战以及连续参赛的能力。
三、结论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的田径项目整体赛事进行深入剖析,表明当今世界田径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处于动态多元化发展格局,但中国田径的现状依旧是个别项目实力突出,整体依旧在低水平徘徊,落后世界先进水平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由于田径作为一个基础性大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水平质变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必须做好坚持不懈从长计议的准备。在离伦敦奥运会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中国田径必须冷静分析,认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员在今后国际大赛上的竞技实力和参赛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格:伦敦奥运会是一届充满快乐和荣誉的运动会[EB/OL].http://.cn.2012.8.12.
[2]新华社社评:永恒的经典,历史的丰碑[EB/OL].http://.2008.08.23.
[3]盘点北京奥运中国田径:积分比历届有所进步[EB/OL].http://.2008.08.25.
[4]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奥运争光科技行动计划[Z].2003.
论文摘要:当今,国际田径比赛日益增多,作为比赛执法者一田径裁判员的外语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当前我国田径裁判员外语能力的培养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方法。
随着国际间的体育交往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田径比赛将会在我国举行,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将于明年在北京召开。对于广大田径裁判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裁判员既是竞赛规则的执行者,又是比赛的组织者,公正、准确的裁判工作是各项运动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外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外语交际能力显然是田径裁判员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国际比赛中,根据《国际田联手册》的规定,当在解释规则中发生分歧时,应以英文版本的规则为准,这样作为一名裁判员就不应仅仅熟悉中文版的《田径规则》。也应具备阅读英文版《国际田联手册》能理解其规则精神的能力。
1国际间体育交往中田径裁判员具备外语交流能力的必要性
1.1大型田径比赛信息公告,主要使用英文和法文,除必要的注释外,很少使用举办国的文字。另外,竞赛总日程、田赛分组表、竞赛分组表、成绩公告及奖牌统计等都使用英文显示。
1.2大型田径比赛裁判组的裁判员,都不可避免的会用到英语。赛前控制中心的检录主裁判及裁判员。他们的任务是检录及根据规则的要求,检查运动员的服装、鞋、号码、背包等物品是否合格,并按时将运动员带入比赛场地。如果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提出异议,裁判员不可避免的要用英语与运动员交流。
赛后控制中心主裁判及裁判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用英语组织好运动员,确保发奖仪式、兴奋剂检查及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径赛的发令裁判员,经常会碰到外国运动员询问其参赛的组次和道次及有关项目的进展情况:若在比赛中遇到外国运动员犯规进行判罚时,其判罚原因需及时向犯规运动员作出解释,如运动员起跑犯规,应立即告知该运动员犯规原因和剩余的起跑机会。
田赛各组的主裁判及裁判员。在田径比赛项目中,也经常会遇到运动员询问比赛的顺序等情况。此外,裁判员还应在比赛前对比赛的注意事项,特定规程,如跳高项目的横杆升高计划等向运动员说明。
全能裁判长和裁判员。由于全能项目的特殊性,要求裁判员除检录和带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外,还要负责运动员各单项比赛之间休息时的管理工作。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比赛中配备一定数量的外语裁判员。可见外语对田径裁判员的重要性。
2一名合格的田径裁判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2.1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过硬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公正无私的职业道德,其次裁判员要热心裁判工作,牢固树立为运动员服务的思想,为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良好的条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裁判工作。
2.2理论素质
田径裁判员理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田径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田径裁判员必须熟练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这也是田径裁判员守则中提出的基本要求。要“精通”或“熟练掌握”,就必须认真学习、研究,通过实践总结,提出新的见解。要加强裁判艺术、技巧、方法的研究,以便于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更有效地运用于田径裁判的实际工作中去。田径竞赛规则伴随着田径运动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修改完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随着当今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积极努力地加强裁判员的田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利于裁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3业务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田径裁判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觉悟同时更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精通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具有较高的裁判理论水平;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和技术特点,并从实际出发采用可行的裁判方法,能根据规则精神处理比赛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随着国际、国内大型田径赛事的增多,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广泛使用,对竞赛裁判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许多相关科学、新的理论不断渗透到体育领域内,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设备已普遍应用于田径比赛中,如,全自动电子摄像计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激光测距仪等,从而加快了竞赛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即迅速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因此,田径裁判员必须用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来指导田径裁判上作,积极努力地了解、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实际操作方法,以适应目前大赛规格的要求。
2.4心理素质
由于田径运动竞赛的复杂性,对裁判工作质量的高标准要求,裁判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作为一名裁判员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裁判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自觉、积极地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以利于提高裁判上作质量。由于田径裁判员的工作特点,而要求其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很好地完成裁判工作任务。田径裁判员的果断性、坚定性是其在裁判上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它不在于其外表的严厉与否,而在于处理竞赛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坚决果断,还是优柔寡断。沉着、自制、耐心、细致和一贯的坚持性,是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又一表现形式。因此,在实际的裁判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反常情况,就需要有自制力,沉着、冷静地处理好各类事件。
2.5身体素质
由于田径比赛时间集中,裁判工作节奏快,对工作质量要求高,使得裁判员的身心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同时由于田径比赛常经受着风吹雨淋、烈日曝晒的侵袭,致使田径裁判员体力;id耗较大。所以,身体健康是田径裁判员必备的身体素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首先要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体能。这样,才能适应紧张激烈的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需要。
3田径英语裁判员的培养途径
3.1在重大国际比赛前举办短期强化训练班,加强外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规则、裁判法的学习,学习裁判员专业术语和国际田径机构的缩写等,帮助外语裁判员提高外语水平和裁判能力。由于外语听、说能力消退较快,平时大多数外语裁判员听、说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又少,藉此,帮助外语裁判员恢复和加强训练听、说能力,以适应裁判比赛工作的需要。
3.2多给外语水平高的田径裁判员提供执法田径比赛的机会,尤其是大型田径比赛,锻炼培养其裁判实践能力,丰富其临场实践经验,为担负起国际田径大赛的裁判工作做好准备。
3.3增加等级裁判考试中的外语测试份量。目前在我国田径裁判等级考试中外语要求偏低,在部级考试中约占总分的15%。这对提高我国田径裁判整体的英语水平不利。为提高我国田径裁判员尤其是部级田径裁判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应该在考试中增加英语试题的比重。
3.4是否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英语裁判的选拔考试。可放宽年龄和裁判资力的限制,吸收那些热爱田径事业外语水平高的非体育工作者参加选拔考试。如果这些人能加入到我国的田径裁判队伍中来,与其他裁判水平高而外语水平相对较低的裁判员起到互帮互带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田径裁判队伍的整体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对201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客观的总结出中国田径运动传统项目面临的后备人才不足、发展滞后的窘境,并提出加强潜力型项目的重视,转变中长跑训练及管理机制。
关键词田径世锦赛奖牌
一、国家田径队目前现状
(一)田径世锦赛奖牌榜情事分析
由表1、表2不难看出,中国竞技田径比赛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之大,在2011年大邱世锦赛中,李艳凤在女子铁饼中夺得金牌,刘翔及刘虹分别夺得男子110米栏和女子20公里竞走银牌,张文秀获得女子链球铜牌,中国队创造了18年以来的最佳战绩。2013年的比赛,传统优势项目女子投掷较为勉强的拿到两枚铜牌,男女20公里竞走摘得一枚银牌和铜牌,创造8年最差战绩,零金牌的今天似乎使这个体育大国的田径事业又跌入了低谷。究竟是人种的差别,还是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田径事业的前进道路一直停滞不前?
(二)奖牌难掩人才短缺
2013年莫斯科的赛场上,中国队的4枚奖牌全部出自传统优势项目竞走和女子投掷,它们依旧是中国军团争取奖牌的有力保证。然而,110米跨栏除了刘翔之外,男二号史冬鹏也接近退役的年龄,纪伟、尹靖和邢衍安都是昙花一现,被寄予厚望的谢文骏,甚至没有进入半决赛,中国110米栏目前无国际一线后备人才。遥想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马家军揽下3金的辉煌,昔日中国田径的“佼佼者”,如今却集体沉默,女子1500米、5000米、10000米3个项目没有一名中国选手参加,究其原因,是后备力量的不足,人才的短缺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与世界强国相比差距甚大
虽然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摘得奖牌总数87枚综合排名世界第二,但田径奖牌数仅占6.8%,这对于田径项目的奖牌数所占总比例15.6%的差距较大,世界田径强国美国、牙买加相比相差甚远。我国除了仅有的几个项目还能拼上一拼,其他项目就连进入决赛都相对较难。
二、世锦赛后启示
(一)传统优势项目今非昔比
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中长跑及竞走项目训练时的特殊性是,高水平运动员在一起集中训练,特别容易提高成绩。比赛成绩的提高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和其他项目相比更艰苦。中长跑传统项目在世锦赛上的缺席无疑是本届世锦赛最大的遗憾,最主要原因还是后备人才的短缺。后继无人是中国女子中长跑目前面临的窘境,总结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由于长跑项目训练确实艰苦,加之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数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项运动;另一方面,不少教练的训练手段明显过时,还停留在强硬的“家长式”粗暴管理上。
(二)世锦赛短跨跳项目丢掉金牌迎来希望
本届世锦赛上,虽然缺少了具备冲金实力的刘翔参加,中国在短跨跳项目上表现出了一个全面进步的趋势。中国选手在参加的6个跳跃项目中(除女子跳远、三级跳没我国选手参加外)全部进入决赛,但是很遗憾都没有进入前八,其中,董斌以1厘米之差无缘男子三级跳前八名,薛长瑞成为首位闯入世锦赛决赛的中国男子撑杆跳选手,张培萌、苏炳添更是创造了中国选手首次进入世锦赛男子100米半决赛的历史。最为遗憾和抢眼的是张培萌仅以0.009秒之差未能闯入百米决赛,但张培萌却创造了10秒00的新全国纪录。
三、备战北京田径世锦赛的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加强对短跨跳项目的重视
我国田径运动员想要在今后的比赛中有大的突破,就应该在短跑和技术类项目上加强重视。先进的训练团队、科学有效的训练内容、大赛经验的锻炼、选拔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以及足够的经费保障是关键。继续加强对短跨跳项目上的投入与重视是发展的必要。
(二)改进传统项目中长跑训练机制
田径中长跑项目在近年来无论从管理层面上,还是训练方面相对较散乱。改进传统强硬的训练模式,降低粗暴的训练方法,寻求以兴趣、信念为主的心理训练模式,尝试激发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积极性,将优秀运动员集中训练,形成竞争,以优带差提高成绩。
(三)保证传统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充沛,加强潜力项目的开发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运动项目、选拔优秀苗子,增加练习人群基数,努力拓展开发潜力项目如铅球、链球、跨栏等运动。保证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如竞走、女子中长跑等后备人才的充足,是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四)聘请国外优秀教练,提供队员出国比赛机会
长久以来,大赛中无法发挥正常比赛水平是制约中国田径发展的一大顽疾,适当聘请外籍优秀教练,加强与国内教练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提供外出比赛平台,增加运动员比赛经验,使运动员从心理上自信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田径协会方网站:.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