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地理信息的定义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地理信息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Excel服务器;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不断进步,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加强信息管理非常关键。而信息系统是否先进、科学、完善,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Excel服务器的推出与应用,促进了电子表格软件集成化发展,为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结合企业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实际所需的单据、信息数据模板化,再加入Excel服务器之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Excel服务器Excel

服务器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是面向最终用户的,其集成了电子表格软件MSExcel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起一个网络数据业务协同工作环境[1]。在这个平台的运行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发挥Excel的优势和作用,把企业的各种数据信息设计成一定的模板,然后对工作流程进行定义,对表间公式进行定义等,操作上简易直观,有效实现了用户的信息管理目标,而且快速构建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这一点来看,Excel服务器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报表工具。Excel服务器软件由嵌入Excel的客户端组件、填报网站、管理控制台、数据库、服务器程5个部分组成。运行效率很高,有利于提高信息管理的水平。通过应用Excel服务器平台,即使没有IT专业人员,用户也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且能够根据企业经营发展,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信息管理的目标和趋势,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随时的调整、改变、增加,使得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发展进步的有效工具。这也是Excel服务器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2Excel服务器的具体特征

Excel服务区作为工具与平台,可为信息系统提供合理、有效的框架,但并没有对具体的业务模块进行预先设定,还应将自身的实际业务中应用的单据、表格等制成相应的模块加入至框架当中,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系统。

2.1操作简单

Excel服务器的操作界面非常简单、清晰,用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过于专业技术能力,其简单易学,因此,Excel服务器已经在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即使企业中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普通的员工也可以很轻松地进行Excel服务器的操作,而且毫无障碍。Excel服务器已经成为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有效工作的软件工具,只需要通过简单地培训或者自学,就可以顺利地进行操作,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2.2应用范围广

Excel服务器软件具有不固定性,应用非常灵活。根据企业信息管理的具体目标、业务的不同种类、不同的实际需要,可以灵活的构建信息平台,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不管是企业生产管理还是业务管理,或者是全方位管理,都可以按需应用。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2.3安全性高、效率高

Excel服务器以MS、SQL等作为系统数据库,权限管理上非常丰富,安全设置也比较健全。Excel服务器具有大型数据库的优势。如:安全管理、事务管理、并发控制、高质高效等。此外,Excel服务器上的数据能够存储到数据库中,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同时也能够对其他程序产生的数据进行读取,从而完成Excel服务器的具体报表。

2.4更新速度快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3]。对于Excel服务器来说,其在实际应用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更新,这也是其重要特征。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化发展,信息数据的不断更新,信息管理的目标也在不断地进行了调整,信息管理系统也随之不断改进并完善。Excel服务器更新速度较快,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其操作性越来越灵活,与信息管理系统同步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3Excel服务器下信息管理系统

3.1对使用者权限进行定义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来说,其基本信息包括:建立的部门、用户;基础数据信息;业务单据;与统计数据;汇总数据;查询等等。根据企业信息管理和业务内容,建立所需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表间公式,完成Excel表格的设计、填写、统一、查询等具体工作[4]。用户通过应用表间公式,能够对企业业务范围内的任何业务数据的使用权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用。从而制作成Ex-cel模板,一般来说,模板可以对多个表间公式进行定义。这对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提高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减少工作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模板中主要包含表样与填表规定,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将模板分为3种类型,即基础数据、业务单据、台账与统计报表。在对使用者权限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应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到系统当中,选择菜单栏中的模板-新建模板,将新建模板的窗口调出,还应选取新的表单模板,将其名称定义为客户登记表,之后将初始的填报权限设置为设备组-材料员与各单元-设备员。然后对最终查阅权限进行设置,即为单元长、设备员,只允许其对自己的部门进行查看,其他人可查看全部,还可建立相同的模板。

3.2信息管理Web化

用户在使用Excel服务器的过程中,根据业务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对Excel服务器进行模板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也提高了[5]。而对于远程办公用户和企业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等情况来说ESWeb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通过应用此系统,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对各种报表、数据信息,采用Excel服务器表间公式,进行及时修改,实现了公司企业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及时交流和沟通,相关数据、表格资料的准确度提高,时效性增强,也实现了信息管理Web化。

3.3实现了数据集成化发展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外部信息数据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用户使用效率的关键。通过应用Excel服务器,能够把现存的OA、CRM、等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化发展,Excel服务器与这些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从而获得集成数据,有效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应用价值[6]。在对数据进行录入的过程中,主要由设备员、单元长等专业人员将管理员制作的模板作为基础进行填写,其主要是利用Excel表格进行制作,还可在其中自动生成相应的函数功能。在填写基础数据的过程中,主要由设备员、单元长进行,还可利用Excel表格函数中带有的导入功能将已有的数据表进行导入。其中的模板应包含:第一,基础数据类型为客户登记表、材料表、分类表等。第二,业务单据类型为计划表、订单表、入库表等。

3.4数据项进行定义

基于Excel服务器下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一份计划数据来说,单元格内的数据有的只能出现一次,有的可以多次出现。一般的数据就只能出现一次,重复性数据就可以多次出现,虽然单元格的内容不一样,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性。在应用中,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在Excel模板上对需要定义的单一数据项区域进行选定,单机鼠标选出定义单一数据项的内容,以左侧单元格进行命名,然后对必须填写的项目进行选择,根据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创建。对于多项重复的数据项进行定义,也是同样的程序。从而完成数据项的定义。对于一份计划来说,部分单元格内的记录数据仅仅能出现一次。但是个别的单元格可以使记录数据多次重复出现。由于单一的数据项在表单中仅仅可以出现一次,但重复的数据项可在表单中被允许多次进行填写。实现方式:在订单的模板中将单一数据项进行定义并选取相应的区域之后,利用鼠标右键单机定义单一数据项,之后左侧的单元格对其进行命名,选取必须填写的项目,还应将填写的规范作为基础,重新创建即可。对于重复数据项的定义方式来说,两者的方式基本类似。但在对其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应选取数据区域可向下拓展选项。主要是因为每一份计划中不一定都会有4条记录项,可能还会有多条的记录项,这便需要将数据的填写区域向下进行拓展。

3.5对数据进行管理

根据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数据,需要建立不同的Excel模板,但是为了达到实际的效果,还需要把各个表格联系起来。这也是Excel服务器的最大优势之一。通过利用表间公式,对相应的数据项进行提取,根据已经定义好的公式,进行相关数据的准确填写,其他数据就会自动填充到表格之中,不同表格之间的数据会进行自动匹配,完成了数据的高效管理,在当各项模板完全建立完成之后,应确保各个表单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关系,这也是Excel服务器具备最大的特征:表间公式。利用表间公式将对应的数据项进行提取,将相关定义作为基础填写公式,例如填写相应的客户名称,还应与客户名称的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数据项互相对应,之后便会自动填充至表单中。

4结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对于企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Excel服务器下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越来越快,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是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更是企业生产水平得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实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牛余朋,曲从善,关放,元原,高慧,张琳.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平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1:63-64.

[2]季元叶.基于Excel服务器定制开发小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9:59-61.

[3]孙伟.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信息管理系统[J].长沙大学学报,2015,05:54-57.

[4]孙尚敏.基于Excel服务器的保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6,24:118-119.

[5]谌桂枝.浅论Excel服务器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4,07:176-177.

地理信息的定义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信息污染;消解;信息优控;优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097—0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媒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络正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信仰教育也深处多元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激荡的信息大海之中,相对闭合的教育环境不复存在。大学生不仅接受着来自教育者的影响,也会主动在外部环境中接受教育和寻求自我教育。然而,信息量和传播渠道的剧增,以及教育者与大学生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都有可能引起教育活动偏离预期目标,导致信息异化,滋生“信息污染”现象,从而使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际效能或作用总体上面临被消解的危险。

一、“信息污染”释义

“信息污染”问题是自从有了人类历史,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以来就客观存在的。然而,对于什么是“信息污染”,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学者们更多地从“信息污染”现象的成因和后果之间的关联性作为切入点进行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六个:邱五芳、金武刚、李维海、张怀涛和倪延年一致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资源中混入干扰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信息污染”现象的产生源于外部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渗入。韩丽凤、柳青认为“信息污染是指无价值与错讹的信息泛滥并造成危害的现象”,[1]点明了“信息污染”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过量的、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不良信息存在的结果。谭水华则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信息传播过程诸多环节或要素的影响作用,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采集和传递未形成规范和制度,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加工基本处于低级阶段等等,由此引致的信息失实、重复、过载、堵塞、误导而造成的信息混乱、失灵、甚至失效现象”。[2]徐光复、鲍林涛从信息量与信息处理能力的角度提出,“由于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导致各种意见、判断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事实的现象称为‘信息污染’。”[3]李志义从一般意义的信息传播入手,指出“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它正带来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信息污染。”[4]此外,他还就具体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污染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界定,“信息污染,是指在人们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虚假、冗余、过剩、老化、等不良信息,影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和损失的现象。”[5]

可见,关于“信息污染”的定义,从学者们各自的表述来看,既存在差异,也有着共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对“信息污染”现象做出更加准确的界定。首先,学者们普遍认同“信息污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污染始终离不开信息传播,离开了信息传播,信息污染就失去了滋生蔓延的土壤。其次,“信息污染”现象的形成与发展是有规律的,“信息源的虚假、信息传播中的异化、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都是“信息污染”运动的一般规律。”[6]最后,“信息污染”表现为对传播活动的危害性。人类的传播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要促进某种结果的实现,信息的传递必须与特定的传播目的密切相关,一旦不相关或甚至背离传播目的的信息被接受,则会造成信息传递障碍,带来负面效能——“信息污染”。

二、“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消解

地理信息的定义范文

在互联网经济的大形势下,在新一代网络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需要明确各自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和法律责任,这是任何一家企业不可回避的。下面是由近年来海淀法院审理的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甲乙双方的辩护始末。

当用户隐私遭遇信息披露

著作权人要求网络接入服务商因未履行用户信息义务而承担赔偿责任,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浙江甲公司获得某电视剧著作权人韩国S公司的许可,享有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其发现A网站提供了该电视剧的在线点播服务,通过技术手段锁定涉案网站提供涉案电视剧的服务器IP地址,并查明该号段属于某电信公司乙分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管控。

甲公司主张,在向乙公司发出律师函后,该公司拒绝提供该IP地址实际使用人的信息,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立即断开涉案网站提供涉案电视剧的服务器连接,停止帮助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

被告乙公司辩称,本案侵权人应为涉案网站的经营者或管理者,而非其公司。公司收到律师函后,涉案网站一直无法打开。公司通过ping命令查到涉案网站IP地址为74.82.63.102,该地址不属于其公司管辖范围,所以没有断开义务。原告发出的《律师函》并未附随著作权权属证明,仅为S公司的《授权书》,未提供S公司对涉案影片的著作权证明和原告对涉案影片依法享有播映权和著作权的权属证明。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甲乙双方经过陈述后,海淀法院的审理、判决结果,也将成为处理此类信息纠纷的重要范本。

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乙公司提供是网络接入服务,而非网络内容服务。而对于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在何种情况下应履行对IP实际使用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形式,以及如无正当理由未履行该义务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等问题,法律法规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

不妨对照一下法律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3条、第25条虽对披露涉嫌侵权的用户信息做出了规定,但并未将著作权人作为权利主体,也难以认为其中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包括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仅规定了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予提供,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承担侵权责任,但义务主体也仅局限于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对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是否有披露义务未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于权利人是否可以要求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披露侵权IP地址的实际使用人信息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不得不承认,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让个人隐私和信息披露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复杂。

在P2P技术广泛适用的今天,著作权人很难要求P2P软件的开发者承担侵权责任,一般只能通过追究提供上传资源的用户承担直接侵权责任,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而著作权人若要相关用户,必须通过锁定IP地址的方式,进而向掌握该IP地址对应的真实用户信息的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提出披露信息的要求。考虑到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和用户隐私、信息的平衡保护,在某IP地址涉及较大规模侵权的嫌疑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应负有对该IP地址用户信息的披露义务和协助调查义务。但出于防止权利滥用、避免过度增加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负担以及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等考虑,这种披露义务的履行并非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依据权利人的通知而直接向其披露,而应通过权利人提讼要求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披露,由法院下达披露命令的方式解决,或者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为查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涉嫌侵权的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

本案中,乙公司虽未按照甲公司的通知要求在诉前向其披露相关IP地址的实际使用者信息,但庭审中其依据法院的要求提供了该IP地址的实际使用者,应认为已经以合理方式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的律师函后,通过核实,发现甲公司提供的网址对应的IP地址有误,并非乙公司的控制号段。在此情况下,乙公司与甲公司联系,告知不能提供注册信息。虽乙公司对甲公司律师函的要求有所误解,但仍应认为乙公司尽到了合理的注意和协助义务。况且,乙公司在本院要求下,已向法庭披露了相关IP地址的实际使用人。所以,海淀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浙江甲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原告浙江甲公司不服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乙公司在P2P技术背景下负有侵权用户信息的披露义务,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著作权人发现侵权信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警告或者索要侵权行为人网络注册资料时,不能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的,视为未提出警告或者未提出索要请求。

最终的结果如何呢?由于浙江甲公司当时不能恰当提供涉案作品著作权权属证明等,乙公司对浙江甲公司有关的告知请求有权予以拒绝。其由此主张乙公司承担间接侵权责任,法院不予支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信息披露的权利不能滥用

从法律解释角度分析,我国现行有关网络服务商披露义务的规定仅限于网络内容服务商,并不包括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考虑目前技术发展的实际,认定网络接入服务商负有信息披露义务更为合理。所以,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网络服务商应包括网络内容服务商和网络接入服务商两类。但是,网络服务商负有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数据信息的义务,非具法定情形或经用户同意而擅自披露用户信息,既是违约行为,也是侵权行为。个人信息保护不周,既不符合充分保障个人权益的法治要求,也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任何权利都有滥用的可能,权利人要求披露权利的行使也不例外。

为避免权利的滥用,使得网络用户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网络面纱被随意掀开而危及言论自由和匿名言论的价值,同时不致给网络服务商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立法和司法应为权利人行使披露权利设定书面披露通知以及实质条件的较高门槛。如果权利人未发出书面披露通知,或者披露通知未附有权利证明及能够证明存在侵权事实的必要证据和保证陈述为实的承诺等,应认为网络服务商有合理理由拒绝披露,不承担侵权责任。

  • 上一篇: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范例(3篇)
  • 下一篇:工厂个人转正总结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