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林业经营生态影响监测管理措施
林业森林经营一切生产活动的运行,势必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区《森林认证》生态环境影响监测项目要求,对林业经营操作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项目,提出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措施,对保持优良森林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针对严重影响项目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1、育苗管理
选择本地种源,品种多且宜成活的种子进行育苗,减少无性系种源繁殖,如果已经引种,应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并且没有产生负面影响的;种植本地树种基本不会发生不适应的情况,通过长期的引种试验可以提高树种的适应能力,对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采取紧急应变措施,例如保温。良种壮苗是造林之本,壮苗则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还能提高林木产量,因此,应选用良种培育的一级苗木进行造林(一级苗木标准是:苗干通直,色泽正常,木质化程度好,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顶芽饱满健壮,根系舒展)。苗木出圃运输到栽植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保证苗木质量。
2、林政管理
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林地林木管理办法》,倡导禁猎活动的开展,林政稽查队、局木材检查站及林场所护林队积极开展工作,加大重点区域的巡查密度,深入村屯进行明察暗访,在检查站和主要道口设卡堵截。各单位成立管护中队,按施业区面积分片包沟落实管护责任制,并组织机动巡查小组不定时上道巡查,形成了多渠道保护和监管森林资源良好管理氛围。
3、护林防火管理
要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建立健全防火机构,落实防火措施,做好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工作,建立有效的防火制度,如:护林防火承包责任制,入山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尤其是防火期间,凡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减少一切火源的进入。
4、病虫鼠害管理
建立《杀虫剂药品清单》(包括:名称、有效成分)、《药品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数量)、《药品采购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到货日期、采购数量、药品质量)、《药品入库、出库记录》(包括:名称、入库日期、入库数量、出库日期、出库数量、库存数量)。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一是加大预测预报力度,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加大防治的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针对我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禁止使用剧毒或残留期长的杀虫剂。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
5、林木采伐、抚育管理
1.1可以维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是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加快森林自然更新、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岭南八局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也是内蒙古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是幼、中龄林面积大,但质量不高,单位蓄积量低,生态功能差。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建设稳定健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满足社会对森林多功能的需求,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逐步使林分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林内可燃物载量减少,病腐木减少,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增强,增强森林抗性,充分发挥森林有益功能,保护了生态环境,保障森林安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为落实发展、民生、环境三同时原则的需要,让天然次生林资源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必须紧扣发展、服务发展、优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切实做到保障民生,保护环境。由于天然次生林资源大多位于农、林、牧交错地带,经营管护区内农、牧、林矛盾较为突出,加之保护和经营管理对象较为分散,给日常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必须进行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实现林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天然次生林集约经营管理措施
2.1加强林地资源封育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资源的封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面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积极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满足人们对林地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满足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对林地的需求,争取区域林地资源整体效益最大化,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封育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工程区域实行封山育林,在主要路口设立标志牌,重要地段设立围栏,制定管护制度,确定专人管护,确保特殊树种培育项目成果不受破坏;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盗伐和私拉盗运等毁坏天然林资源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防治,建立健全森防制度,严格禁止防火期野外用火,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加强森林检疫和防疫。加强特殊树种资源保护,对特殊树种集中分布区实行挂牌保护,专人巡山保护,落实专人看管。
2.2因地制宜、确定森林抚育对象
森林抚育对象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划定的限伐区和商品林经营区内亟待抚育的幼龄林和中龄林。按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并结合具体林分和林木生长特点,抚育间伐的作业方式可采用透光伐和生态疏伐等方式。
2.3对稀疏林分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
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的林隙中营造珍稀树种,采取“先造后抚”的措施。根据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补植方式,均匀补植或局部补植。均匀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小,且分布相对均匀的低效林;局部补植方式用于林隙面积较大、形状各异,分布极不均匀的林分。在疏林地或低产林分中实施林冠下人工更新,不仅能够摸索、总结人天混培育模式,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示范带动适宜地区大规模培育特殊树种,促进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发展,为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做出一定贡献,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2.4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受益当代、功及千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森林防火是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耗资工程,因此,极大制约森林防火的投入。实际上,从灾害经济学的观点看,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森林资源的安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由减少的灾害损失来体现。进行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森林资源的破坏,具有抢险救灾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天保”工程的成败。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防火管理
林业资源是人类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林业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储备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生态系统能力,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稳定性,必须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森林防火措施。
1林业资源管理理念
林业资源是木材来源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林业资源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产要求。林业资源还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生态系统良好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林业资源管理对森林资源发展非常重要。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林业资源的产权管理以两种制度进行分配,分别是人民所有和部分集体所有。这种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弊端,缺少创造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因此,当前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借鉴先进科学理论进行改善,提高人类资源保护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森林的破环[1]。
2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森林资源分类标准进行明确规范,部分地区不考虑生态因素和森林功能因素,将经济效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忽略生态环境的利益,放大了森林资源开采的要求,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这类现象发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建立有效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是重要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加强监督体系建立也是必须的。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功能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加强林业企业森林开采过程中的监督,加强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关系,强化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2]。
3林业资源防火管理措施分析
3.1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一定的生态损失。因此,为了减少森林火灾事件的发生,加强森林防火意识,提高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通过森林防火知识海报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知识。其次,可以通过森林防火知识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还可以通过对森林附近居民发放防火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在森林防火知识宣传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化、普及化、针对性、创新性等原则。此外,还可以加强防火标识设立和添加火源回收箱等方式,强化人们的森林防火观念,最大程度上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3.2强化防火认知,落实防火责任
森林防火不仅是森林保护有关部门的工作,鉴于森林火灾的破坏力之强,人民群众和其他部门也应该具备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共同保护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是必不可少,只有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防火工作实行到位。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时刻具有监督、严密监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加强高效、实效的森林防火运行制度。
3.3加强防火教育制度制定
建立健全的防火教育制度能够切实做到防火教育工作的普及,有效的保证防火工作的贯彻落实。防火教育制度制定过程中,坚持反复宣传与连续宣传的有机结合,加强突击宣传与持续宣传的配合,提高专业化宣传水平,加强公众化宣传的力度,在防火宣传中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加强警示教育效果,提高防火教育制度的可行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效益重要作用,因此,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以及森林防火措施对整个森林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沈阳.浅议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途径及措施[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