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朱涵煜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心血来潮,大半夜爬起来等着看日出。等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无聊,我开始玩儿火柴了。“刺啦”一根火柴点燃了,小小的火焰跳动着,它散发着光和热。几秒钟后,它熄灭了。于是,我又点燃了第二根、第三根……每一团火焰都是那么美,令我感动不已。(这里的描写过于简单。火柴那小小的火焰,就是美的风景。这个细节既是引发“我”思考的缘由,又是下文抒情的基础,就应详写。)
太阳出来了,像一个大红灯笼,挂在空中,很美。可是,没有淡蓝的光晕,我也感受不到它的暖意。(用太阳来反衬火柴的小小火苗,想法很好,但是缺少将两者进行对比的句子,不利于主题的表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你蓦然回首的时候,你是否发现了身边的风景。一点火焰虽比不上太阳的宏伟,但它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美,令人为之心暖,似心中最柔软的一处被触动。(与上文的衔接不太自然。这一段突然写到“风景”,感觉有点儿生硬,如能巧妙地引出对于风景的感悟,就不那么牵强了。)
“黄金有价玉无价。”看到黄金,会感到震撼夺目,摄人心魄。而玉给人以流水汩汩、清凉滋润的感觉。(这两句想表达什么?)从繁重中摆脱,转移心灵的视线,你会发现,生活处处皆风景。因为总是追求着远处的风景,极力地奔跑着,所以常常与身边的风景擦肩而过。放慢脚步,你会发现更美的风景,或许是一棵岩石下的小草,或许是一朵已凋零的花……
升格指导:
小作者能从日常小事中得到感悟,明白了深刻的道理,是很难得的。文章先摆出一个富有哲理的名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就是全文的主旨句。然后从夜里看日出而点火柴,引出火柴的火焰就是小小的风景,并在此基础上抒发个人的感悟:“生活处处皆风景。”文章的思路还算清晰,表达的主题也耐人寻味,但是也出现一些失误:1.题目没有自拟;2.开头写得太多,没有分段;3.内容简单,缺少细节描写;4.过渡不够自然;5.结尾太长,不精练。
升格
留心小小的风景
朱涵煜
心血来潮,我大半夜爬起来,想看日出。(开篇简洁。似与风景无关,其实暗含伏笔。)
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也没见太阳露面。因为无聊,我拿出火柴来玩儿着。“刺啦”一根火柴点燃了,小小的火焰跳动着,散发着光和热。(一现“小小”,引起注意。)几秒钟后,它熄灭了。我又点燃一根火柴,它的光是红色的,有些微黄。仔细看,会发现火焰的边缘是淡淡的蓝色,好美好美。它也在欢快地跳动着,炫耀着自己的美。不过,很快,它也灭了。我又划着一根火柴,“刺啦”火焰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下子蹦到我的面前,那橘黄的火焰温暖着我,驱走了这冬夜的寒气。它没有因为自己生命的短暂而萎靡不振,恰恰相反,它在骄傲地跳动着,摇曳着优美的身姿。(对于小小火焰的描写,观察细腻,语言优美。)我就这样划着火柴,第四根,第五根……在等待日出的那个漆黑、寒冷而又寂寞的冬日清晨,这些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微微跳动的火焰,为我带来了光明、温暖和感动。(二现“小小”,引人深思。)
太阳出来了,像一个大红灯笼,挂在空中,很美。可是,它离我那么遥远,而且,我感觉不到它的温暖。(对比手法,烘托了火焰的小、暖、美。)
看着那遥不可及的朝阳,再看看地下凌乱的火柴柄,我突然发现火柴的小小火焰与美丽的朝阳相比(三现“小小”,加以强调),它的美毫不逊色!然而,我们往往对日出之类的风景情有独钟,而对于那些微小的风景却常常熟视无睹。因此,不远万里去观赏名山大川的人不计其数,而在自家庭院里留心观察的人却寥寥无几。(切入题旨,语言耐人寻味。)
以前我就是这样,从没有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值得“欣赏”的,每天面对着家人、老师和同学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打发着一成不变的日子,枯燥、无聊到了极点。总之,生活中没有什么“风景”。
可火柴小小的火焰唤醒了我麻木的心。(四现“小小”,联系实际。)我试着用心去观察和体会,第一次发现校园是那么美丽,同学是那么热情,父母是那么慈爱……(结合自己的经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哲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词人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风景之优劣本不在大小,我们缺少的乃是这种发现的眼睛和回首的态度,只顾着寻寻觅觅,却不知错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引用,为下文蓄势。)
请放慢你的脚步,留心身边的风景。无论是岩石下刚露头的小草,还是母亲做饭时那氤氲的烟气,无不令人怦然心动!(水到渠成,巧妙点题。)
只要用心,再小,也是风景!(总结全文,再次点题。语言极富哲理。)
1、碧波荡漾碧:青绿色。波:波浪。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2、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3、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4、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5、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6、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7、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8、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9、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10、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11、风景油画:风景油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称为风景油画。
12、峰峦雄伟:指山峰或山峦雄壮而宏伟。
13、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14、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15、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豪放的语言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舰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
在讲初三《思想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宏伟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同学们想一想:虎门销烟,,辛亥革命;同学们听一听:‘五四’怒吼,‘八一’枪声,芦沟惊雷!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都在做着同一个强国梦,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奋发追求,寻找强国路。这个梦,好久好久!这条路,好长好长!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国之路,正在向这个宏伟目标挺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以一个中心主旨贯通,承上启下,从时间到空间,从静态到动态,从对比到印证,层次清晰,描绘出一幅悲壮感人、恢宏奇伟的历史巨卷。加之句群以对称的词组沟通句子脉络,犹如连绵不断、响遏行云的战歌,传达出一种强劲的节奏,造就出一种雄健高昂的豪壮气势,启人心扉,长人精神,促人猛醒,催人奋进。
2.柔婉的语言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
如在讲上例“怎样才能实现宏伟目标”时,我进一步阐述:“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今天的奋斗。强国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虽然困难多,毕竟在克服;虽然路遥远,毕竟脚踏地;虽然是梦想,毕竟能实现。”
这一语句,通过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抒情格调,反复强调和逐层烘托出实现宏伟目标的希望、决心和感情,用语言声调描绘出奋斗之歌的多层次旋律,使学生在逶逶迤迤的情绪意蕴中,加深并巩固教材内容的深刻意义。
3.灵秀的语言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绮美娟秀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使教学情景交融、丝丝入扣、灿烂可观。正所谓“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
4.回环的语言回环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教学中一句优美的话语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把这些彩色的珍珠两端串结成圆圆的项链,就是回环。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它结构严密、上递下接、语势连绵、音律流畅,用之则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授初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复习提问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学生答,略)接着,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做指导,这条正确的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宏·伟·目·标的提出依据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决定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保证。”
这段语句,每句内部意思衔接,揭示了“宏伟目标——基本路线”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含义深刻,精辟警策。加之结构整齐匀称,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传递出和谐统一的美的节奏,使学生听后情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