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自媒体发展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自媒体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papi酱走红自媒体演进

一、引言

2016年,一个“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第一网红”papi酱出现在公众面前并迅速燃爆了朋友圈。其逗趣的表情、犀利的语言以及搞怪的声音吸引了大批粉丝,深受网民追捧。自此,人们认识了网络新名词――“网红”,并对“网红”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红”现象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创业思维、消费模式以及逻辑认知等,这也得益于当前自媒体的高度发展。微信、微博、博客以及论坛等平台,让人人都有直播并成为网红的机会,最大化地调动了全民参与媒体文化的主动性[1]。

二、自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对媒体概念认知大多来源于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以及党报等传统媒体。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自媒体”应运而生并不断地发展。顾名思义,自媒体指的是个人通过手机等高科技工具制作的诸如短视频以及图片等对外传播信息的形式,这些内容大多是个人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的。因此,其内容更具平民化、不规范性、多样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而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也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声音。

三、从papi酱走红分析自媒体的演进与发展

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产生巨大的连锁效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papi酱为例,上线不到一年的papiu品牌估值为1.2亿元,其本人的首秀出场费也高达2000万元。这些劲爆的数据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红经济和互联网思维的思考。随之而来的则是大批网红的诞生,例如王大锤、270夫妇以及谷阿莫等。其中,作为知名自媒体平台之一的陌陌2016年三季度利润超过2300万美元,其估值更是超过40亿美元。因此,“网红”背景下的自媒体也在不断地演进与发展,其过程与经济及其自身特点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将从以papi酱为代表的自媒体特点来分析自媒体的演进与发展[2]。

(一)注重发展粉丝

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粉丝的支持,自媒体也不例外。只有最大化地利用粉丝经济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小米总裁雷军的粉丝数量超过1000多万,他通过自媒体平台的大量信息,促使了小米的粉丝不断地刷新小米手机的销量记录。而截至目前,papi酱的粉丝数量已超过2000万。超高的人气除了给自媒体平台带来大量的流量之外,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广告等附加效益。比如,papi酱的广告被炒到亿元,其相应的广告竞拍门票价格也被炒到8000元一张。因此,未来的自媒体在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必将更加注重粉丝的发展。

(二)注重言语规范性

自媒体的平民化特点决定了自媒体在内容格式以及文笔等的不规范,但并不代表言语可以随便化。papi酱在自媒体内容上大量的使用污秽词语,严重地污染了网络环境,进而遭到了广电总局的勒令整改。同样,著名演员郝蕾在微博上辱骂河南人的事情遭到了网友一致批评和抵制。因此,自媒体的内容不规范不等于个人可以随便使用暴力以及黄色等言语。随着网络监督体系的完善,自媒体内容也应当更加规范,这也要依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和自我约束等。只有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自媒体内容才会更加的规范,自媒体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自媒体内容接地气、幽默以及简洁

自媒体是个人媒体,因此,自媒体的内容只有做到更加地接地气,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随着整容技术的进步,美女实现了量产,从而让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人们不再过分关注颜值,而更加注重内涵与气质。Papi酱的外貌本身并不出众,但其能够在短短半年内获得如此超高人气,也得益于其自媒体内容的草根本质。Papi酱通过叙述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身边事以及社会热点等,进而引发粉丝的共鸣。此外,现代人压力比较大,而papi酱视频在叙事过程的中幽默诙谐,放松了人们的心情,缓解了都市人的压力。最后,基于快节奏的生活,现代人的心态都比较浮躁,缺乏耐心,他们大多无法完整地看完时长超过20分钟以上的内容,而papi酱的视频基本上在5分钟左右,迎合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基于以上三点特性,papi酱能够在半年时间内快速地拥有千万级粉丝。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发展必然要尊重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以及追求等因素,在内容上设计上要更加人性化,才不至于被市场所淘汰[3]。

四、结语

总之,从papi酱的走红分析可以得出,未来自媒体在注重发展粉丝的同时,在内容上要做到规范,要弘扬正能量。只有做到内容接地气、语言诙谐幽默以及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充分迎合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需求,才能最大化地吸引人气,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宪龙.以小见大:自媒体的深度财经观察[J].军事记者,2014(12):60.

自媒体发展范文

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最广的除了黄海波被抓之外,就是申音和罗振宇的分手,后者之所以引发不小的关注,主要缘于“罗辑思维”的影响力。作为自媒体人仰视的榜样,申音和罗振宇的分手已经给一些自媒体人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罗辑思维”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这一波自媒体热潮,如今两个人的分道扬镳是否预示着自媒体盛宴,甚至是新媒体盛宴的落幕?

且不论自媒体商业化之路如何,笔者这里更想聊聊自媒体的格局。

曾几何时,媒体人空有一腔热血,但却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事实上,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很高的层级,较难实现)。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当传统媒体被互联网所颠覆时,媒体人纷纷离家出走,创办自有的媒体品牌,申音和罗振宇就是其中一员,而且是成功的一员。在一大波自媒体袭来的时候,传统媒体的分化和被颠覆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这一大势似乎还算不上是大势。

先驱总是不可避免地成为先烈,这对于“罗辑思维”来说,最终似乎也没有逃脱这一魔咒。申音和罗振宇的黄金搭档成就了“罗辑思维”,他们因此也为媒体人转型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自媒体。“罗辑思维”无疑是成功的: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收入嘛,过千万是肯定的。尽管业内对于申音和罗振宇的分家众说纷纭,但笔者更相信金错刀的说法:商业化。

营收过千万的“罗辑思维”已经算是成功者了,假如再扩大10倍,数亿营收,这个数与传统媒体相比,仍然是九牛一毛。当然,拿一个自媒体和一个传统的媒体集团相比,有失公平,但“罗辑思维”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复制性。但即便拿所有的自媒体营收和传统媒体比,估计也是杯水车薪。

这便是组织的力量。相对而言,自媒体单打独斗的模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其营收自然相当有限,而传统的媒体集团则不同,他们是集合一群有聪明才智的人共同打造,这种合力所造就的是组织的力量。而在很大程度上,组织是具备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而自媒体人则不同。

“如果把一条狗拉进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然后在黄金时间连播它一个月,这之后,这条狗就成为中国的一条名狗。”这是白岩松在他的《痛并快乐着》中的比喻。但“罗辑思维”离了罗振宇,还是“罗辑思维”吗?

且不说央视如何,即便如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的能量,也不是一般的视频网站或视频自媒体所能比拟。这一格局,在一些大的平面媒体或者网络媒体中,同样如此。自媒体更像是“小而美”,大的传统媒体平台则更像是“大而全”。当然,这么说并非意味着传统媒体依然无法颠覆或超越,从“罗辑思维”来看,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许多电视台的精品栏目,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警告。

事实上,传统媒体转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颠覆的过程。传统媒体也在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优化内容也好,打造平台也罢,这些努力可谓不成功,便成仁。可以想见的是,在这一道路上,必然会有不少传统媒体倒下,而涅重生的或许将主宰未来的媒体业。

自媒体发展范文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是客观事实

“新媒体”和“全媒体”,是近几年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两个概念。一般而言,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均被定义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及其他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形态则被定义为新媒体。也可以说,“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或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为特点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全媒体”则是目前出现的各种传播方式的总和。

全媒体时代,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媒体人也非常关注。在新闻界,如果说201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么,可以将其命名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年。实际上,二者的融合发展并非从今年才开始。

目前,融合发展至少呈现出三种方式:一是传统媒体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自己,二是新兴媒体借助传统媒体发展自己,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机构联合发展。这些发展方式,无论是否是有意为之,在实践中均已存在。因此,现在要解决的,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有或无”的问题,而是融合发展“快或慢”“好或坏”的问题。

二、应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优势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需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新兴媒体的成功或许更多的是依靠电商等盈利模式,而不在于新闻传播本身。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成功的新媒体,并没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内容生产,而是建立了一种网络社交过程中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盈利模式。与之相反,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新闻内容生产,其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新闻传播的基础和优势。因此,就新闻传播功能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新兴媒体要强化传播功能,需要寻求传统媒体作为合作伙伴,由此看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当然,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的方式与读者的新需求不适应,二是传播的话语表达与读者的新需求不适应,三是采编人员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与读者的新需求不适应。但这些既是传统媒体受到的挑战,也是传统媒体改革创新的动力、方向和潜力。

传统媒体具有新闻内容生产优势,是权威信息、原创信息的生产者、供应者,也是权威信息供应的主渠道,这些优势在全媒体时代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上能紧跟时展的步伐,这些优势仍然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传统媒体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才能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发展前景更有信心,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既是党和政府实施领导的工具,是宣传和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具,是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工具;同时也是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生动实践的工具,是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工具,是人民群众获取权威信息的工具,是人民群众反映意见诉求的工具。当前新闻媒体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和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员工工资、发行量和收视率等经济效益问题。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新闻媒体在市场压力下“腿子发软”,在网络的裹胁中迷失方向;也容易让一些媒体人在社会的尊重和倚重下自我陶醉,以“无冕之王”自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色认识和主体意识,在新闻采写和报道中,有时只考虑轰动效应,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忽略新闻报道是否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新闻媒体在推动改革创新、加快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必须在新闻传播多渠道格局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必须在舆论多元格局中发挥权威信息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示范作用,必须在构建新的传播秩序中发挥新闻伦理道义优势。

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是先进生产工具,传统媒体要深刻认识并积极运用它;如果驾驭不好,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就会被削弱。正如高速公路在给我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往往也比普通公路、石子路更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简单地抱怨和排斥高速公路,而是要通过把握交通规律、完善交通制度、维护交通秩序,更好地规避高速公路带来的的交通风险。传统媒体也要在积极运用的实践中认识并驾驭好互联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其与新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方式方面的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媒体的融合发展。

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是当务之急。一方面,现在一些传统媒体的传播大多处于“闭环运行”的状态,缺少对社会评价、受众反馈的科学评估,客观上不利于表达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当前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话语体系差异,如果简单地用文件语言、会议语言、机关语言、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往往会出现不愿听、听不进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的传播和表达应该有论理思维,既说结论又讲道理,善于借物说理、借情说理、借事说理,善于论理、陈情、讲故事,这样的沟通才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总之,传统媒体是权威新闻信息的生产者、提供者,优势非常明显,只要运用好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思维和理念、新的技术和机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 上一篇:乡镇财务管理制度范例(3篇)
  • 下一篇:自媒体传播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