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内涵、原因及影响
1.内涵:一般而言,所谓“极”即力量中心,是一个综合国力的概念,它包括:(1)经济上在世界中占有一定比重,且具有较重大影响。(2)政治和外交上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和号召力。(3)军事上有较强实力(包括核力量)并在关键时候能使用。(4)有较大的国土面积,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一定数量的人口和较强的科技力量。(5)有较为独特的文化感召力,较高的国民文化素质。
2.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3.影响:(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2)它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关系趋于缓和。(3)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的标志
1.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冷战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且它们都和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动有关系。
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的瞩目;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近期面临欧债危机的困扰);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趋势,经济得到强劲发展。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看,这三种变化所起的作用是矛盾的:前两种变化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后一种变化则加强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但这三种变化自从1999年以来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和逆转性的变化。
从发达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情况来看,目前以及今后几年,美国的经济力量非欧、日所能比,但美、欧、日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将缩小,欧洲经济一体化进展给欧洲带来的整合力将逐渐发挥出来(虽然现在碰到些困难)。这些决定了美、欧、日之间经济力量的不平衡性并不像它们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势头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的―个重要特点:多极化的发展并不仅仅限于在发达国家之间。甚至并不仅仅限于大国之间。冷战后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在一个长时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这使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能够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虽有新的表现,但它未能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二次大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和地区战争以及伴之而来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定,主要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发展中国家为战场的,这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未能得到应有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世界虽然仍不太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总体局势趋于缓和。这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总量的规模已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对中国发展的评价或者过于夸张,或者失之贬抑,都不符合实际情况。除中国外,东亚经济目前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时期。东欧和拉美则处于经济振兴前的准备阶段。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经济总体在发展(近几年持续低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在发展。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即使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也难以维持一枝独秀的局面。21世纪世界经济是全球化、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将同时发展,无论亚洲、欧洲还是美洲,发展都还不平衡,但都不可能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21世纪既不是亚洲的世纪,也不是美国的世纪,而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共处、合作与竞争的多极化世纪。
2.反对单极世界的呼声日趋高涨
除了客观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层面的原因外,世界多极化涉及的另一方面原因则和世界各国政府、人民和社会团体为反对单极世界和霸权主义以及强权政治进行的斗争,同它们为争取多极世界所进行的努力,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利用世界力量失衡到处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科索沃战争以来,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表现得更为露骨,引起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警觉。一个由美国独霸的世界,不可能是和平与繁荣的世界。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是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违背的,从而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反对。例如俄罗斯在科索沃战争后表示,决不能允许美国人独断专行,必须要建立一个多极化世界。德国前总理科尔则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表示,世界将继续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他认为,亚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说明了这―点,并且,―个国家发号施令,另一些国家服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目前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既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也有对抗美国霸权主义扩张的意图。比如中美洲经济合作委员会、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都把美国排除在外。南方共同市场更有针对美国的因素。1999年8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领导人提出:中亚五国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我们必须共同致力于多极化。世界各国致力于建设―个多极世界的努力,对于美国实现单极世界的图谋无疑起了阻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世界将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上述两种战略、两种图谋的斗争与较量。
三、未来世界格局是不可抗拒的多极化
多极化趋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未来世界格局不可抗拒的多极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1.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不发生世界战争和世界形势趋缓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集中力量于本国的经济建设。20世纪90年代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今后本国经济的起飞创造了充足的条件。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收人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的新兴工业经济国家和地区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那时将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称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的世纪。
2.美国构筑的单极世界并未超越多极化的主导趋势
美国因缺乏公认的合法性而成不了世界警察,因缺乏偿债能力而成不了世界银行家,因自身不清白而成不了全球道德家。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一国独掌霸权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以美国为例,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美国与西方大国及其他重要力量的差距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继续缩小。军事上,美国面临严峻挑战,难以唯我独尊。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及其他先进武器足以构成对美国的致命威胁。而且,美国即使控制北约,也不可能高居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之上。如在欧洲事务上,美国长期进行多方干预,但迄今尚不能排斥欧盟和其他泛欧性组织,欧盟同美国经济上的激烈竞争长期存在,政治上也显示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在全球事务上,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尽管美国在一意孤行地谋求建立以其为霸主的单极世界,但事实是世界格局的单极化不能超越多极化的主导趋势。
3.大国关系调整,促进多极化发展趋势
中国、俄国与美国等大国关系进入相对稳定和良性互动为主的新阶段。俄美元首间的会晤和互访,确立了俄美新型战略关系,翻开了俄美关系的新一页。俄罗斯同北约的关系也得到提升,正式将19+1机制提升为20机制,这就意味着双方进入了新型合作关系的新阶段。中美之间也定期进行元首互访,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加强了磋商与合作,对维护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两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也进行了实质性和卓有成效的合作,美国第一次将东突定为恐怖组织,并采取措施切断其在美国的财源,推动中美建设关系向前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进入成熟、稳定的新阶段。同时,中国与欧盟、日本的关系也取得显著进展。
欧美关系逆向演变,裂痕也时有显现。2002年欧美矛盾全面爆发和激化,欧盟反对美国退出反导条例,并认为这将严重冲击世界安全体系,打乱世界战略力量平衡,从根本上损害欧洲的安全利益。欧盟还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独立防务能力,加速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为最终实现欧洲安全创造条件。在世界政治格局问题上,欧盟主张世界走向多极化并认为这是实现世界力量结构平衡与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础,反对美国推行单极独霸战略。在对待一些第三世界问题上,欧盟不认同美国对其所谓的无赖国家、邪恶轴心进行制裁、封锁、打击以至动武的霸道做法,甚至反美国之道而行之,同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发展关系、开展合作。这些表明,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抵制与牵制美国单边主义的主要力量之一。总之,大国关系的进展从根本上说是反映和适应了大国利益交汇增多和相互依存加深的客观现实与需要,其结果之一必将是促进多极化发展趋势。
4.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将加速政治多极化进程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世界金融;世界金融秩序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
一、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了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开辟了世界生产与交换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国际转移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凭借其高速的经济增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规模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特别是其传统产业最为理想的转移目的地。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国际产业出现了新的布局,表现为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在本国逐步消失,其空间存在集聚在中国伴随着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的转出,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而其传统产业则呈现出空洞化趋势。“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这一世界生产体系的长期格局,因中国的参与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一般工业品不再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出口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份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以往不同,这次产业国际转移主要是通过要素国际流动和要素集聚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促进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集聚,在这些国家形成某一种或几种产业,并面向世界生产和出口。要素集聚促成了生产型国家和消费型国家的形成,生产型国家集聚世界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消费型国家为生产型国家提供生产要素,进口产品来消费。由此,以往各国主要是使用本国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而现在则出现了各国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的集聚,并进行面向世界的生产和销售。因成功改革开放而获得高速发展的中国集聚了来自世界的大量资本、技术、标准、品牌、优秀人才、跨国生产经营网络等广义要素,在促进上述生产与交换新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而言,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都会出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这就使引入外国资金、技术促进本国经济建设成为必要。根据“起飞理论”和“金融主导模式”,巨额的国际资本是否会流向急缺资本的落后国家,关键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本盈利水平以及投资风险水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以亿计的国际资本之所以敢大胆地涌入并没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美利坚共和国,正在于那里有可观的资本回报和有保障的投资低风险。正是美国当时成功地引进了大批资本,美国支配美洲及世界经济的梦话在20世纪初就变为现实。目前,中国具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增长率持续居世界前列。不仅在投资安全方面有保证,而且在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中也能获得可靠的收益。2001年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了21.7%的世界最高增长率。至2001年6月底,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7万家,合同外资余额达710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余额超过3693亿美元。为此,中国应对吸引来的外资加以引导,使其投向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等,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一些国家用大量外资片面追求产业结构升级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过热使证券和房地产价格攀升出现的“泡沫经济”、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所形成的“泥沙经济”等。在技术引进方面,日本是―个成功的例子:1950―1975年间,日本引进了25777项外国技术,而支付外国专利费、技术指导费等仅有57.3亿美元左右,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这些技术则需1800―2000亿美元。大量的技术进口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引进外国技术方面成绩也十分显著,从1981年到1996年,我国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总计高达1.5万多项技术引进合同,引进技术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正是在此意义上,前总理朱基曾强调指出:“一定要把引进国外智力的政策一直坚持下去,并继续扩大,向纵深发展”。为此,中国引进技术应制订吸收性发展技术的战略,技术引进还应该注意积极消化、吸收、推广和扩散先进技术,同时更应着眼于对引进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本国的要求。反对盲目引进,浪费资金。
三、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金融体系危机,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的金融动荡。金融危机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质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也破坏了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中,以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破坏力和冲击力最大。在那场危机中,中国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积极采取了果断措施保证人民币币值不贬值,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虽然在危机中,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中国的措施有效阻扼了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稳定的破坏,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困难,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一,人民币升值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有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50%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所为。1999-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5.5%、47.9%、50.2%和52.2%。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的55%左右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出口和进料加工装配出口,即加工贸易出口。中国出口贸易量的下降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外商的利益,从而影响国际经济循环的现有秩序。二,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过去吸引外国投资的低廉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从而减缓国外对华直接投资的步伐,这既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会破坏当前世界经济的商品和资本的运行机制,引起世界经济的动荡。三,人民币升值将会使中国的通货紧缩形势进一步恶化,并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给中国经济的内部和外部平衡带来不良影响,最终将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还必然加剧世界金融的动荡。因此,中国政府以世界经济的大局为重,顶住内外压力,继续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再一次表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应用科技水平)的不平衡,相互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在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上升,而以非洲为代表的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则不断下降。第二,美、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始终随着各自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微调。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发展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相对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影响不断增强,但2l世纪初,随着欧、日等国知识经济的较快发展,美国与欧、日等国间的经济和科研水平差距又在逐步缩小。日本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忽视了科技自主创新和基础科技研究,导致日本经济与美国及欧盟经济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并使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下降;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日本实行以促进技术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计划,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有很大回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科技共同体和成员国政府的支持下,注意利用整体力量促进成员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追赶。由于三者都是世界上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因此三者的综合实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仍保持着较大优势,而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三“极”格局仍然存在。第三,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作用下,部分发展中大国或地区,如中国、拉美地区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有成为世界新的一极的趋势。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书波,谢治秀.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春秋,2000,3:59-61.
[2]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2:39-42.
[3]李扬.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1:69-71.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内容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涵盖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从基本内容来看,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首先表现为各国对外贸易观念上的创新。它具体包括:
1.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因此,贸易开放度成了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基本标志。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浪潮,而各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始是这场浪潮的排头浪。对外贸易作为最古老的对外联系方式在当代重新焕发了青春。2.客观估价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许多国家都重新认识了对外贸易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相继逐步放弃了“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旧的经济发展思路,越来越重视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更大程度上的融合。3.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贸易外交”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国际环境中,由于“贸易外交”的“和平性”和“发展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对外贸易在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并通过贸易促进、贸易限制和贸易制裁等方式来调节对外关系。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克林顿政府执政后,很快把对外贸易提到“美国安全的首要因素”的高度,并到处挥舞“贸易报复”、“贸易制裁”的大棒,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谋求所有的贸易伙伴对美更大规模地开放市场,并以此来调节和制约双边关系的其他方面。观念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规定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方向,而且还决定或影响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其他方面。
(二)格局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的创新上。它具体包括:
1.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进入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运行,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也进入了实质性的起步阶段。上述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基本目标的三大贸易集团的基本形成和相互对峙,标志着国际贸易集团化发展格局的初步确立。
2.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的趋势,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欧洲经济区正在实质性地考虑向东向南的延伸,北美4自由贸易区已经按照最新一轮“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的决议向全美洲扩展,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也有意向南美洲伸展。这种大型贸易集团对外扩展的趋势本身就是贸易集团化格局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全球贸易一体化的阶段性标志。它不仅表明了贸易集团化和贸易一体化之间的逻辑和历史联系,而且标志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国际贸易重心已经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的单一重心的格局。随着国际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国际贸易重心也相应出现了分散化的特征。但是,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重心有从多重重心逐步向亚太单一重心收缩的倾向。格局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典型标志,它标志着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标志。它具体包括:1.世界贸易组织的创设。根据“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从1995年1月1日起,新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临时适用”40余年的关贸总协定,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制度创新方面的最大成就,标志着国际贸易制度向完善迈出了十分艰难的实质性的一步。是因为:国际贸易从此有了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组织机构;比关贸总协定预期更大的权威性、更强的约束性和更高的运转效能,将更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协调和自由化发展;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的部分货物贸易(农产品和纺织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被真正纳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安排之中。2.区域协调的迅速增强。随着区域性贸易集团的纷纷建立,区域内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协调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制度的一个最大特征。区域内协调不仅起着在全球协调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和运行的条件下部分地发挥全球协调功能的作用,而且还直接推动了全球协调制度的创新。3.国别管理贸易制度的推广和流行。在美国带头推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贸易”制度后,“管理贸易”制度逐步成为流行于各国的基本的对外贸易制度。它构成了当代各国对外贸易制度上的共同的最鲜明的特征。制度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的本质特征,它构建了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框架。
(四)政策创新。
政策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内容。它具体包括:1.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逐步地相对地退入低潮。在全球性的自由和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在总体上有向自由化倾斜的趋势。保护主义势头尽管不减,但它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那个泛滥猖撅的高潮中回退下去。2.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政策和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从总体上看,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的单纯的关税措施和直接的非关税措施都在相对地和绝对地减少,其作用也在明显地减弱。但是,各种间接的非关税措施却依然阻碍着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步伐。而且,各种新型的非关税措施层出不穷,并开始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限制政策和措施的主体。3.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他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融合。由于贸易和其他经济领域包括某些非经济领域的联系日益增强,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影响到一国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目前,许多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明显的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倾向。4.区域内的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欢迎。共同的贸易政策往往意味着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它是区域内成员在获得共同保护承诺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由贸易利益的基本政策选择,因而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政策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观念创新、格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反映和具体化。
(五)构成创新。
贸易内容构成上的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具体包5括: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调整。它表现在: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制成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或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了新的多边贸易的范围,并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并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构成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最显著的方面之一,它清楚地揭示了当代国际贸易在内容构成上的本质特征。
(六)工具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还包括国际贸易工具的创新。它具体包括:1.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国际投资的增长和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知识产权的推动。2.现代通讯计算机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手段。这突出地表现在edi(电子数据交换)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遍的运用。而正在掀起的全球性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将进一步便利国际贸易数据的交换和处理。3.国际贸易惯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更科学地规范了国际贸易的全过程。国际商会《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生效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500号出版物)的实施以及其他机构有关贸易规则和惯例的变更都更便利了国际贸易的发展。4.运输方式的革命使国际贸易如虎添翼。集装箱运输的普及使传统的“港一港”运输逐渐让位于“门一门”运输,进一步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5.各国政府为促进或便利对外贸易发展而实施的各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和手段也是国际贸易工具创新的重要内容。如各种便利的和优惠的贸易融资方式、贸易信贷担保方式等。工具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了当代国际贸易在实现手段方面的巨大变革和创新。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现实基础,因而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贸易发展史清楚地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健康稳定的时期往往就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不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国际贸易就会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美苏对抗的“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把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政治和军事对抗的威胁之中,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冷战”的政治格局终于被打破。但是,由于旧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打破具有“突发性”,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无法形成,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新格局的酝酿和形成的“无格局”时期。在这个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突然没有了政治对手而表现出政治神经的从未有过的松驰,国际政治矛盾与对抗被暂时搁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在这个“无格局”时期,各国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未来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纷纷把注意力转向了经济贸易的发展方面。在国际间的双边和多边关6系上,经济贸易关系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所有这些都推动和促进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增强,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经济舞台和创新压力。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进程,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日益朝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发展体系。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最显著的特点。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国际贸易具有联结作用。国际经济从一开始就是通过贸易纽带联结的。正是由于国际贸易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的存在和发挥,整个国际经济才被融合为一个整体。其次,国际贸易具有渗透作用。它通过贸易与贸易有关的其他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的全面渗透,进一步把整个国际经济各个组部分和领域融合为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再次,国际贸易还具有导向作用。贸易往往是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先遣,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总是能够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包括其他政治、文化等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建立在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上。最后,国际贸易还起着助动作用。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助动作用,实际上还表现为对外贸易对一国更大规模和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助动。这种双重助动作用是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体系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规模变迁,当代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论在其基础还是在其表现形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基础看,单一政治联盟基础正在向以地缘经济联盟为主的多基础过渡。从表现形式看,相互依赖关系逐渐表现为包括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同时还不断产生着迫切要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协调各国政策与利益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以便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联结、渗透、导向和助动作用,国际贸易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辉煌成就。它不仅表现为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新技术应用上的突飞猛进。这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而且还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事实上,电子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和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推出,以现代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为内容的国际服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交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益壮大,既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又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组成部分。
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这不仅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缩短,更表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当代国际贸易构成的创新,而且还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其他领域和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和容纳当代国际生产力日益膨胀的需要,同时又能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更快地增长,当代国际贸易必须在观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四)当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外在强制。一7旦各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方面,那些一直被“冷战”状态所掩盖或淡化的经济发展间题便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尽管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但都面临着下列共同问题: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其二,如何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贸易收支的逆差?其三,如何实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国际间协调?如何合理地分割国际贸易利益。上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各国迫切希望对“冷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安排。这在客观上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起着外在强制的作用。作为这一强制作用的结果,各国开始了贸易观念的反思和创新,并就国际贸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国际宏观安排和微观实施进行着少有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全面创新得到了各国普遍的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
(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挠。第一个方面是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而又无法消除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突出的是两个:一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二难选择。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制度的摇摆不定,人为地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残缺与低效能。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所有的贸易行为,而且仅有的管辖能力还表现为“软约束”。这更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第二个方面是国际贸易又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制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上述两个方面的间题和困难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及其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它们从国际贸易的内在的最深层次上驱动着国际贸易自身的全面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动力之所在。
三、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般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近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它呈现出下列一些鲜明的特征:
首先,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全面性的和立体性的创新。如前所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括了从观念创新、格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同时,上述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的创新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紧密联系,而且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的创新也往往涉及许多更具体的方面和内容,共同构成了立体式的创新局面。这个全面的立体式的国际贸易创新局面可以概括为以观念创新为基础、以格局创新为突破、以制度创新为实质,通过政策创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具体体现的包含国际贸易各个方面,贯穿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创新。
其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分水岭。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手段或一种表现,它自然应该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继起性。但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由于它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在时间上便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并构成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国际贸易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分水岭。这个时间分水岭大致是1990一1995年。尽管国际贸易创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显地早于这一时期,而且,当代国际贸易8创新过程尚未结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过程、方面和内容基本上都发生在当代国际治格局大转换后的5年左右内。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期。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大发展时代的来临。
再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了开放与自由的主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崇尚开放与自由,努力挣脱7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近20年的禁锢,鲜明地高举起开放和自由的旗帜,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从观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格局创新到政策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开放与自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开放的创新、自由的创新,是对长期猖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的反击。它迎来了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发展的新时代。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对保护主义长期抗争的结果,而且也是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退让的结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创新方面。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可以被看成是自由主义的胜利,但是,承诺贸易集团成员共同一致的对外保护的合法性又表明了这种自由化的浅薄。因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决不意味着贸易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寿终正寝。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相对提高了贸易的自由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势头。
最后,发达国家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加者。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特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首先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在国际政治发生根本性变迁后,与此关系最为紧密的西方发达国家既出于争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又出于维护共同的国际利益,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和深入发展,并直接成为各个创新领域和方面的主要参加者。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一直操纵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全过程,把握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些又保障了发达国家最终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最大受益者。从发展趋势看,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在时间上还会顺延一段时期,在内容上可能还会扩展,但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的渗透和融合,尤其是在制度创新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方面可能还会有新的突破,如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与联合等。在创新的手段和方式上,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何合作的诚意。与此同时,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许多特点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发达国家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被进一步地突出出来,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所有这些方面,都要求密切关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以便及时加以分析和概括。
四、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影响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和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趋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总体影响。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着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推动着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带动了当代国际经济的大调整、大转变。它表明国际经济前一竞争时代的结束和新的竞争时代的到来。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实力正在发生变化,整个世界经济正在进行着重新的分解和组合,正在构建着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
其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正在孕育着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在国际政治“无格局”状态中,国际贸易创新实际上成了各国积蓄和显示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国国际地位重新排定的过程。从历史上看,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利益与矛盾最终都会表现为国际间的政治利益与矛盾,甚至还会表现为极端形式的直接的军事对抗。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这4次具有世界意义的战争,基本上都源于当时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利益方面的矛盾,并且在事实上划分了世界政治的不同发展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正在充分地展示被旧的国际政治格局所掩盖的国际间的各种深刻的经济贸易利益矛盾和斗争,并依此重新划分和集结国际政治力量,孕育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和基本框架。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贸易自身发展的影响。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它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大发展时代的到来。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辉煌时期只存在于六七十年代,在其余大部分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缓慢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受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支配的陈旧的际贸易念、国际贸易制度的缺乏或不健全,国际贸易政策的强烈的保护性和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稳定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兴起和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上述诸因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制约作用。加上较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贸易可望迎来一段相对繁荣的发展时期。
其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充分显示了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激励着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并更有效地发挥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实际上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际经济大发展,它表明国际贸易这种最古老的国际经济形式仍然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同时,它又使世界各国都更注视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化,更重视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带动。
其三,国际贸易政策与利益的区域协调和全球协调将成为制约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核心间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所形成的以集团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一经确立,将有一个相当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利益能够得到自动的协调,相反,在新格局、新制度下,它们还将长期存在,并迫切需要解决。它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
其四,当代国标贸易创新强化了国际贸易竞争,国际间的贸易利益方面的矛盾和斗争将会更加激烈和白热化。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各国的注意力从政治转向经济贸易的产物,它本身就预示着一个更为激烈的经济贸易竞争时代的到来。事实上,随着各国注意力的转移,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立即上升为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其矛盾也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矛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争取和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最大限度地占有国际贸易利益,不惜使用各种强硬手段,甚至以国家关系相威胁,逼其贸易伙伴就范,就是最好的证明。
教学中如何实现此五大核心素养?笔者以岳麓版必修Ⅰ《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为例,
试作阐述。
岳麓版必修Ⅰ《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阐述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过程,包括“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四课。该单元内容特点:
1.认识的复杂性。世界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通过较量、博弈后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结构。而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力量的此消彼长,这既有历史原因,亦有现实因素。二战后的世界,各种力量在崛起、聚合、分化中演变,正如本单元标题――复杂多样。从复杂多样的世界中去梳理、认识、阐释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对高一学生要来说,实属不易。
2.内容的时事性。本单元内容与时事联系紧密,如巴以问题、美俄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南海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等等,学生希望能从本单元找寻到诸问题的源头。这是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点。
3.中外的关联性。人教版和人民版独立设计单元讲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其中人教版有两课、人民版有三课。岳麓版调整了课标的内容次序,将新中国外交置入本单元中的第三课,分五个子目展现了新中国三个时期外交的突出成就和特点,意在使学生从国际的视野去认识新中国外交,理解新中国外交在二战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中不断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原因,体现中外历史的关联性。
(一)关键概念:极、格局、冷战
本单元的概念众多,为能宏观地、全方位地把握单元内容,对“极”“格局”“冷战”三个概念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极”?极有对抗、排斥、端等意思。在国际关系中,“极(polarity)指的是行为体的数量以及它们的实力分配状况,因此体现着国际体系的结构”。①极是国际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一般认为,作为世界格局中的“极”,一般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中的某些要求: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二是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三是领导集团较为得力,战略和政策运用比较得当,能得到国内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作用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事务或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成为一个“力量中心”,能在自己周围吸引住若干友好的支持国。②
何为“格局”?乃一种结构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徐蓝教授认为:“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如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等等。”③
何为“冷战”?岳麓版教材定义: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人战争等。由此看出,冷战的主体是美苏及其同盟,冷战的状态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全方位的对抗。“美苏双方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敌对政策和具体措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终于形成了政治、经济、地缘政治版图和军事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④
那么,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对此问题,学生常易混淆,甚至认为两极格局就是冷战。实事上,“极”支撑着结构,是“格局”的支点;格局是由极形成的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局面;“冷战”为两极格局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图1所示。
(二)关键问题
1.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战后对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现行三个版本教材的叙述为:
岳麓版: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
人民版: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三个版本共同说明了社会制度的不同,此外,岳麓版还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不同,人教版和人民版强调了国家利益。无论怎样,三个版本都是将社会制度的对立放在了首要原因。但是,二战前两国便存在着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什么二战中还可以发展成盟友?二战后美苏走向对峙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教学中需向学生阐释清楚。
二战后期,战时盟国的领导人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平衡的基础上,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划分战后世界政治版图,这就是雅尔塔体系。它们所划定的势力范围,成为日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地缘政治基础。所以,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据统计,1939~1945年间美国钢总产量为5.11亿吨,石油产量为14.6亿吨。193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2%,1945年增长到60%。①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②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早在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就明显表达出要求建立一个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二战后的美国,正据此蓝图构建世界秩序。“美国凭借它在经济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主导着二战后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制定。美国先后打出了三张牌:政治上成立了联合国;经济上建立了个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现在的世贸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军事上拼凑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过3个五年计划,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在东部地区建起了重工业和军火为生产基地。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仅次于美国”。④同时,战争还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在亚洲,进驻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通过苏联辽阔的领土,东西两条军事分界线连成一体,成为具有优越地缘政治优势的强国。
战后的苏联一方面要保留战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这便与美国要领导世界、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相矛盾。于是,美苏从战时的同盟走向了战后的对峙。故意识形态对美苏对峙的促成作用并不大,即便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家利益的争夺也会导致美苏的各种“对抗”。所以,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对峙的根本原因,即国家利益是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是表。只有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等一系列的对峙行为,以及这样的对峙对二战后直至当今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2.如何从世界的视角认识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教材依时序分五个子目讲述新中国外交,略显零碎。教学中,教师应分时段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梳理并总结各时期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新中国外交展现的是新中国从被拒之于国际大门外到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重要角色之一的历程。其变化的缘由,除自身力量的发展外,还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连。明确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外交政策的制定,应将新中国的外交置于国际形势中去认识(如图2~4)。⑤
二战后,世界形成美苏及其两大阵营的格局,后随着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新中国的外交正是在这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不断调整和走向成熟的。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原则同苏联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国际形势,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何“一边倒”向苏联?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什么?进一步认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第二阶段:70年代的外交。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意义重大。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联合国的讲坛上从此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了。为中国的外交展现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是中国对外关系上的一个突破;其次,这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步。①从此,新中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其中,重点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国际背景,说明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突出体现国家利益是新中国外交的最高准则。
第三阶段:新时期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广泛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此时期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取代原先的斗争外交,在国际事务和双边关系中,更多地使用包括经济合作、政治合作、军事合作、社会交往等合作的态度来开展外交工作。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例如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等,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同时,外交政策偏向于采取更理性、更和平的态度来解决外交纠纷。②
有学者将新中国外交总结为三种形态:立国外交(1949~1978)、建国外交(1978~2012)和强国外交(2012年的中共十后)。1949~1978年的立国外交关注的是国家安全与政权稳定。由于前30年特定的国内外环境,现实利益考量与意识形态因素的互相交织深刻影响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实施。此时,中国外交需要不停地在维护与迁就霸权、和平共处与以斗争求共存、现实利益考量与意识形态因素关照、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痛苦地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国外交,其意指中国外交主要是为建设国家服务的,一切围绕经济建设,外交工作开始转变为推进国内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求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共十以来的强国外交,就是基于国家利益、自身实力的认知与国际形势的判断,推进一种旨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使国家全面强大的外交形态。①
从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可看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成熟和智慧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确实影响了中国外交决策,学生易理解“一边倒”只是因为意识形态,教师应充分阐释这一问题。其实,现实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之间是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甚至互为因果的。例如,中国作出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对外决策,就既有传统的地缘安全一类的现实利益考虑,也与中国希望尽到社会主义大家庭革命分工责任这一意识形态考虑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二者是互相影响的。因为,中国要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同样,如果朝鲜的安全在中国的帮助下得到保障,中国也就能够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站稳脚跟,身上的社会主义烙印会更加鲜明,也更能得到阵营盟主和成员的认可,而这反过来又会加强中国的国家安全系数。抗美援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国对自身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意识形态的固化,起到了一种催化自我认同的作用。②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决策的主要准则。当今,源于两大制度对立的意识形态对现实外交的影响甚微。
3.怎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岳麓版教材在本单元设计了两课有关多极化的内容,一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是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材较多地说明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对此,首先要明确何为多极化?多极,即是多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化,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只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国际事务的主导权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从核心区域不断向地区扩散,影响世界格局形成的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种因素。③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二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前,随着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第三世界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它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仍是世界格局的主体。只是,表面上铁板一块的两大阵营,已经开始出现松动。一是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恢复,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动摇。二是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走向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旧的世界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尚在建立中,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任何一个中心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相辅相成,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五个力量中心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有怎样的关系?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经济全球化为政治多极化提供了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使多极化进程呈现出曲折性和复杂性。政治多极化的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而其制度保障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多极化,它直接构成了支撑政治多极化的经济依托。④
1.找寻历史发展的基本逻辑
历史逻辑即是认识历史是怎样展开的。本专题的核心主题是国际格局,虽课标和教材内容仅涉及二战后至21世纪初,但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应引导学生从较长的时段去探寻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源头,从纵向上去梳理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显得尤为必要。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才逐渐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那么,国际格局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教学中,学生可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和图6,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寻国际格局发展的基本逻辑。
“当代时代的所谓秩序源于近400年前在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召开的会议。”①1618年在欧洲爆发了一场由各种政治和宗教相互交织的“三十年战争”,1648年10月《西荷和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结束。《西荷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等共同构成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英国是维护大局稳定的总体均势的捍卫者,另一捍卫者主要是法国,它操纵的中欧地区均势,旨在防止统一的德国崛起为欧洲的头号强国。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确定的以平等、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解决国际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17世纪巧妙地缔造了威斯特伐利亚和平的谈判者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为一个全球适用的体系奠定基础。”②不过,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只是欧洲的体系,并未真正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格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大陆均势,随着欧洲各国力量的变化,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体系走向了瓦解。1814年打败拿破仑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建立了欧洲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即维也纳体系。该体系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五国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这些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开始用‘会议外交’的方法,通过五大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仲裁与协商解决,从而保持欧洲的协调,维护大国的利益、和平与均势。”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组织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建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它呈现的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美国、日本、苏联等国际行为体为代表的多极结构,并留有欧洲大国均势的痕迹”。④在这个体系中,英、法代表的西欧是凡尔赛体系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通过国际联盟,行使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德意日法西斯的上台和英法的各怀鬼胎,原有的均势逐渐被打破,最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催化了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最终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二战的结束,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所取代。
以“冷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两极格局下,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第三世界力量的不断成长,导致了两极格局的走向动摇,多极化的趋势显现。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诚然,世界多极化的实现还需要长期与复杂的过程,但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通过如上的梳理,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每一次国际关系变化置于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环境中,认识其变化的原因,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理解世界格局演变历程,总结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变动和发展趋势,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
2.探讨历史事物发展的本质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面貌及发展变化中的根本性质,即事物的本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除了宏观、全面地把握国际格局发展的历程外,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国际格局进程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通过纵横联系,对国际格局演变进行全面、客观地论述,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基于此,本单元可进一步探讨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推动其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
国际格局经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其中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确立的是欧洲区域的格局,对其他大洲影响尚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以欧洲为中心,但已成为影响世界的格局。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宣告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的结束,美苏通过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方式实现全球性的对峙。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由此看出,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是:权力中心不断变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力量不断增多。
那么,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①而最为根本的是力量对比的变化。纵观国际格局演变的过程,都是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一定时期的格局体系“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某一大国的实力强大到足以称霸的水平;二是从前的二流国家想跻身列强行列,从而导致其他大国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直到达成新的平衡或爆发一场全面战争”。②随着各方力量的变化,力量发展方不满足于原有的格局,新旧力量间产生矛盾,从而引发战争。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都是因为国家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而战争本身又一次改变着力量的对比。所以,战争结束后,一个新的体系或格局建立起来。
例如,三十年战争,虽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其实质是由于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周边丹麦、瑞典等国纷纷崛起,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于是三十年战争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为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战争结束后,通过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德意志分裂,荷兰独立,西班牙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瑞典兴起,法国获得了欧洲霸主,欧洲构建了一种新的力量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直至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3.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国际秩序的产生、发展和规律,形成对国际格局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具有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价值观。
从新中国被孤立封锁到成为国际舞台的重要一角、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无不体现出人类走向更为高度的国际政治文明:包容、理性、多元、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外交的包容与开放。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是新中国经过长期反复斗争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另一方面又通过发展自己来影响世界”。③但贯穿始终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提倡、主张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标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中国的角色发生了从被排斥者和挑战者到成为参与建设者的转换。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作为参与建设国际秩序者的作用更为明显。”①新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建设国际政治秩序,还主动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从体系外的改造者转变为体系内的建设者,更加关注‘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合作性建设’、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利益,并且适时提出共同致力于‘和谐世界’的构想。”②说明新中国能够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包容与开放的外交情怀,表现出大国外交的文明与责任。
国际矛盾解决方式更趋理性。自人类历史发展以来,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性的战争虽也从未间断过,但在解决国际矛盾与冲突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和条约的方式,特别是确立了以平等、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之后,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通过各种力量的较量与妥协,最后形成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说明交流沟通成为解决国际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
国际力量的发展更为多元。“多元”并不仅仅指国家的数量多,还包括国际机构、非国家行为体、地区大国和组织以及跨国公司。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虽依然是当今国际体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继续保持着强大实力与影响力,但相对实力已有所下降。“欧洲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和国际秩序的重要塑造者,尤其是在软权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进入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将当前的国际体系描述为三维棋盘。最上面一层是目前仍为单极的军事实力。中间是多极的经济层,有欧盟、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最下面一层由跨国非国家行为体组成,这些参与者大多在政府的控制范围以外运作。”④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或一种力量可以解决的,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家或国家团体越来越多,国家、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加强。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已成为一个村落,国与国双向开放,各国之间的关联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各类国际组织的建立,使投资、贸易和产权等有了严格的国际游戏规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局部战争不可避免,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也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较长时期里国际斗争的焦点,但和平与发展是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关键词】历史趋向国家体系(国际体系)全球问题全球体系霸权治理全球共同治理
【作者简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当今世界是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的世界。从社会历史形态角度考察,两个体系均源自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盛,是在同一个历史起点上延伸出来的两个并行历史趋向发展的结果。这两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趋向,一个是民族、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向,一个是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这两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趋向在近数百年内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有自己的特质,但始终存在着互动的联系,成为我们研究当今国际环境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面。当今世界各国对外关系发展都面临如何统筹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两个大局的问题,对中国而言尤为突出,因而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认识,以便在发展对外关系时准确地把握好对这两个体系的统筹配置,形成合力,争取对外关系发展的更大主动性。这方面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拟着重讨论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局面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是如何造就的,以便增强统筹两个大局的自觉性。
一、两个体系世界的历史起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大工业的兴盛,人类社会出现了并行发展而又联系互动的两个历史趋向。这个判断最早是由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民族问题角度提出来的。他说:“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两个历史趋向的科学论断,是我们认识当今世界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局面的重要理论起点。如果说第一个历史趋向简言之可以表述为民族、民族国家的历史趋向,那么第二个历史趋向可以简言之为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历史趋向,因而才能造就“国际统一的形成”。
按现代国家意义,第一个历史趋向涉及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民族形成;二是民族国家建立;三是国家属性确认;四是国家体系(即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国家属性确认的意义尤为重大。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固有而非外界赋予的属性,决定了国家之间原则上平等而不具有从属性,是国家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让与性,表现为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国家通过派生的治权按意志实现国家对内的有效治理和对外的有效合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盛,现代民族在欧洲首先陆续形成。列宁说:“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伴随民族运动发展的是欧洲各地在反对民族压迫斗争中陆续建立起民族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是欧洲各民族的根本利益,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需要有统一市场,需要在国家法律保护下有序地发展,这不仅要求各民族实现自己的独立,而且要依靠国家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需要民族和国家的高度统一和结合。列宁说:“民族国家无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好条件。”为结束欧洲30年战争而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认了国家属性,确认了国家原则是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国家间关系进入一个新历史时期的开端。在国家属性确认以前,国家形态早就有了,已有数千年历史,但相对于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国家形态,诸如古希腊城邦体系,帝国体系,中世纪欧洲国家体系等,国际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国家组成的,是一个国家体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体系,按其本质属性是一个自保体系。国家体系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世界范围内国家形态、国家间关系发生伟大变革的开始,而且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扩展到全世界,按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尽管异常曲折,但依然造就了今天世界两个体系并存而又互动发展的现实。
在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出国界、拓展世界市场的历史趋向上,欧洲新兴民族国家成了强有力的推手。随着远洋航海业“地理大发现”奇迹的出现,这些欧洲列强用洋枪、火炮、铁舰把民族征服、民族压迫推向世界各地,将包括南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亚洲的在内的世界极大部分地区先后沦为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欧洲殖民者从占领的殖民地、附属国中掠夺了巨额财富、矿产资源及人力,促使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发展,成为欧洲迅速崛起的巨大动力,同时也改造了被占领的殖民地、附属国,破坏了当地长期存在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取而代之的是都市的、工业化的和技术的社会。这种社会在世界各地如野火一样扩展开来。千千万万欧洲人涌到世界各地去,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机会,既是冒险家,又是新事业的开拓者,在所到地区落户,建立自己的社区,建立自己的产业,形成新的阶级。而当地的本土居民,在工业化、商业化的大潮中也逐渐产生新的阶级,并萌发新的民族觉醒,兴起了新的资产阶级民族运动,为了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由欧洲移民所形成的美利坚民族为了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从1775年开始在华盛顿领导下经历了长达8年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受美国独立影响,从1808年开始,中美洲和南美洲有13个国家经历了长达20年反抗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先后取得了独立。这表明到19世纪,民族、民族国家历史趋向,伴随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依然在发展,而且呈现了向全球延伸的趋向。然而,这个历史趋向,在19世纪末以前是以殖民化对非殖民化的双向发展过程中推进的,即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沦为殖民地,而同时又不断有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但是直到19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前,欧洲以外的世界逐渐被殖民化是一个基本趋向。
伴随民族、民族国家历史趋向全球延伸前进的另一个历史趋向是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趋向,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也如列宁所说的“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这个历史趋向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世界市场的全球拓展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世界性流通,而且带来了货币的世界性流通,使欧洲列强如英国、法国等国的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造就了货币互换、国际借贷,建立了国际收付、结算制度,建立了金融市场,形成了国际金融体系。在欧洲列强国别经济不断增强的同时,世界经济的面貌逐渐显露出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世界经历了“世界经济紧密联结成为一个单一的、相互依赖的整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中心是欧洲,另一个中心是美国;各种冲击的力量从欧洲向外扩展,把地球上一片片尚未被发现的大陆展现在欧洲人面前,供他们去探险和渗入;并把各个有人定居和无人定居的、处于殖民地的和独立地位的大陆,同已在前一时期征服了大部分欧洲和北美的工商业资本连接起来”。,同时也将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等连接起来,展示了“把世界一切国家牢牢地结成一个体系”的漫漫历程。
二、传统的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均衡无法应对
全球体系生长所提出的挑战
随着各国的资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等的逐步连接起来,随着“世界经济紧密联结成为一个单一的、相互依赖的整体”进程,亦即随着全球体系的持续生长,传统的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均衡日益显示出无法应对由此伴随发生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不是世界“全球化”后才有的,而是在全球化生长过程中就累积和暴露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突出的“全球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突出的“全球问题”有两个。
第一个是传统的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均衡无法为新兴国家崛起提供生长的空间。
尽管国家体系和全球体系同时在生长,但是国家体系作为本质上的自保体系,其关注点一直局限于国家体系的生长,认为只要寻求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均衡,就能维护世界的稳定,就能寻求自己的发展。当时欧洲列强都这样认为。尽管美国独立以后,国家体已经越出欧洲,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体系内的国际力量结构仍然主要是欧洲的国际力量结构,国际格局仍以欧洲格局为主体。具有当代意义的国际格局是在19世纪初席卷整个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战胜国于1814年-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为标志,形成了英、俄、奥、普、法在欧洲的均势,史称维也纳格局。维也纳格局建立后的近百年内,欧洲未发生全面战争,开创了百年和平。亨利•基辛格说这是一个“导致稳定的国际体系”。
然而,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内部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不断涌现的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了欧洲各国大工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了欧洲列强间力量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尤其是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及以后的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变化。到1871年以后,随着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近代意大利的形成,不仅改变了维也纳会议以来欧洲的均势,而且助长了这两个国家的军国主义倾向。这两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满足于它们取得的成就”,需要寻求新的生长空间。1871年以后甚至出现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三国同盟”主导的欧洲格局,到19世纪末德国取代法国成了欧洲盟主。法国不仅无法同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工业大国德国挑战,而且甚至找不到一个在外交上可以平衡德国力量的盟国。尽管欧洲力量结构的非均衡状态持续加剧,“欧洲的国家体系达到了极点”,然而欧洲列强在欧洲以外的世界的扩展、占领和控制,使欧洲大国仍有可能“在多面的外交联盟和同盟的体系中寻求安全”。“虽然经常使用战争威胁,但是在这一体系还处于灵活的情况下,这一体系使敌对的竞争者之间,进行和平的调整”,“在1871年以后的四十年中,大国之间没有进行过战争”。但是随着世界领土的瓜分完毕,需要重新瓜分、寻求生长空间的新兴大国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07年,为了对抗德国,法国与英国、俄国联手建立“三国协约”,使欧洲分裂为同盟国与协约国的两极体系。这种两极对抗终因1911至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个问题是传统的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均衡无法为避免经济危机转化为全面危机提供有效途径,传统办法也无法解决“全球问题”。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历史上任何战争不管其规模多大,多么惨烈,都是地区性、局部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人类社会有了战争以后第一次出现的世界性战争,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发展,世界各国利益也显现出了全球化趋向,政治也出现了全球化趋向,如何协调全球利益,应对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已经史无前例地提上人类社会的议程,需要人类提出新的思维,作出新的战略判断。然而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现实,尽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付出了沉痛代价,但依然停留在传统思维。为结束大战而召开的巴黎和会,不仅成了战胜国的分赃会议,而且并未为如何协调全球利益作出任何努力,被称为“凡尔赛体系”的战后国际格局,依然是欧洲格局。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凡尔赛体系”的不足,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并未表明国际格局已摆脱以欧洲为中心的特征。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国际格局改变带来了新的因素,但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大海中的一颗红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斗争,依然主导着国际格局的趋向,重新崛起的德国与意大利与在东方的日本联手,终于形成了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这就是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解决如何应对国际力量结构不均衡发展可能引发的问题,未能为新兴大国崛起提供生长的空间,国家体系依然具有极大的脆弱性。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没有开辟如何避免经济危机转化为全面危机的途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自从1825年在英国首次爆发后,不断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1847年第一次发生由英国的经济危机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生长,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的形成呈现出统一的趋势,即经济危机在一个国家的爆发,立即会在短期内蔓延到所有的或大多数国家,甚至会波及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几乎每隔8至10年重演一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变成了全球化的最初信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表明在战争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状态下,世界性经济危机演变为世界性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的全面危机可能性也并非危言耸听或杞人忧天。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正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表现,并最终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惨绝人寰的灾难。
回顾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显示的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危机惨象和世界性危机惨象,可以发现,随着“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联系的体系”,不仅利益越来越全球化,而且问题也越来越全球化。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体系性问题,而这种体系性问题既与国家体系、世界经济体系有关,但又不完全是这两个体系的问题,是一个新的体系性问题。然而,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新的体系性问题,当时人们都在思考,却没有科学的结论。尽管一个全球性体系已经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人们还没有清晰认识。
那么什么是全球体系?就其存在形态而言,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体系,不仅有国家行为体,还有非国家行为体,甚至自然人,都是全球体系中的行为者。不仅如此,还涉及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各种行为体在自然状态下自我组织、自我生长,会使全球体系由于各种各样原因累积起各种各样问题,会演变成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演变成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因为全球体系不仅是比国家体系、世界经济体系更高层次上的体系,而且就其发展本质而言,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体系,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体系,是一个谁都无法抗拒外部世界影响的体系。各民族之间在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产生了世界各国各方面的互动发展,产生了世界各国境内外各方面的互动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全球体系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全球体系生长、发展和存在的基础。国家体系本质上是一个自保体系,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性是在全球体系中发生、发展的,但在全球体系生长、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基本行为体的角色,发挥了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然,尽管国家体系对全球体系的生长和发展具有相当巨大的制约作用,但是全球体系最终一定会要求国家体系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道路。列宁说:“民族国家无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好条件。”市场经济在一国内部发展是如此,超越国界的发展也是如此。全球体系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同样要求民族国家为自己提供“最好条件”。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1920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国家体系所能提供的不是“最好条件”,而是越来越糟糕的条件,最终酿成30年代大危机:
(1)世界市场不仅已被欧美列强瓜分完毕,而且被分割的区域之间越来越呈封闭状态。在欧美列强的殖民体系内,各自有自己的生产和销售链,有各自的财政、金融货币体系,有各自的标准规范和法律体系,甚至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体系,一句话,就是有各自封闭性的“世界”体系,整个世界是一个被割裂的世界。在经济发展较好的状况下,各个被分割的市场之间还有贸易往来;但在经济危机发生的状况下,各自便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生产过剩危机的恶化,并导致全球性大危机。
(2)在大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的分裂进一步加剧。1821年英国率先在世界上实行金本位制后逐步形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本位制逐步瓦解。在大危机爆发的背景下,世界分裂为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日元区和德国统治下的外汇控制区,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不复存在。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各国政府如困兽犹斗,各行其是。然而很少有国家能从危机中挣扎出来。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因此先后走上了大规模重新武装的道路,为刺激集团体系内部经济的复苏,寻找出路,使一个分裂的世界变成了武装对峙的世界,世界逐步形成两个武装集团,即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和“民主国家”(以英国、法国和美国为首)。
(3)在大危机冲击下,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广大殖民地附属国地区陷入重大的苦难,加速了当地民族重新觉醒的进程,“由于危机使城市工人、贫农和农业工人更激进,民族主义和革命运动得到新的支持者的基地”,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主义体系最终瓦解准备了物质力量。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显示的全面性、综合性、全球性特征,显示了全球体系生长、发展所已经达到的水平,要求解决“全球问题”必须有新的全球治理办法。然而,人们对此不仅没有认识,没有这种觉悟,而且也根本没有这种愿望,致使新的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由此而造成的战争惨烈、战争破坏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甚。用传统办法、用传统思维来解决新世界面临的问题,结果只能是如此。
三、各国外交均面临如何统筹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两个大局的考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是国家体系发展还是全球体系发展都受到下列因素的推动,从而造就了两个体系并存又互动的世界。第一个因素是国家体系全球化。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被压迫民族的普遍觉醒,民族运动迅速席卷全球,到20世纪60年代,延续几个世纪的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使随着资本主义方式萌芽、兴盛而出现的民族、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趋向,在政治方面达到了全球化高度,使国家体系真正成为全球性体系。这个新高度的出现,使殖民体系的再现成为不可能,也为全球体系的生长、发展突破了一个传统的瓶颈,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广大空间。
第二个因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甚至出现了世界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概念,意思是说工业化时代已经结束。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确切,事实是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航空航天技术产业、海洋科技产业等)推动了战后经济与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技术革命提供的成就也使全球往来更便捷、更快速,“天涯若比邻”已成为事实,以至于人们可以用“全球村落”来表述世界的接近。
第三个因素是重建全球性霸权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以政治、军事上的两大集团对峙为特征的,一个以美国为头,一个以前苏联为首,实际上代表了两种重建霸权治理世界的理念。不管美国说其对世界的目标是一种“领导地位”还是一种“慈善的霸权”,美国断言世界只能由美国领导,对此谁也不能提出挑战。为了维护世界霸权,美国提出了一系列秩序、机制、制度和规则为其服务,包括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形成军事条约网,无论其使用“大棒”威慑还是使用“胡萝卜”诱导都是为此服务的,本质上依然是一种霸权治理,但是也确实代表了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的理念。
为了治理大战后的世界,在大战结束时,美国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对世界发展的理解提出了三个方案:政治方案、贸易方案和金融方案。政治方案就是建立联合国,由于该方案有一个对世界事务的五大国否决机制,前苏联没有否定美国的方案,从而使现在的俄罗斯依然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前苏联认为美国的贸易方案(即“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后改名为WTO)和金融方案(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自己不利,因而没有参与,以至于现在的俄罗斯还不是WTO的成员。战后按美国方案而建立的联合国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这些体系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有控制的开放性,二是越来越完善的规则性,三是新兴国家有适当的生长空间。因而这些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了战前所面临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并导致了全球体系的出现,带来了更为持久的经济繁荣。尽管这些体系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根本上有利于维护美国霸权,有利于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和管理,但经过战后几十年多次的变革和调整,仍然适应了国际正常交往的基本需要。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秩序、制度、机制和规则已经相当发达,几乎涉及国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体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状态,从根本上说这体现了现代世界的进步,为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切变化都是在国际体系框架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国际体系内主导性的国际力量,关注的着力点重在调节国家间的对立、对抗,修复力量、权力结构的失衡,警惕新兴力量对霸权大国地位的挑战,维护现存的国际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虽然有诸多创新,但由于其根本上依然是一种霸权治理,由此而引发或被掩盖的全球问题也越来越多。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动国家体系全球化和全球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还有其他因素,例如多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人类对和平发展的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意识的增长,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与撞击,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从而造就了当今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果说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那么前苏联的解体则是全球体系出现的重要标志。然而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对全球体系的认识,首先是从全球性问题中逐步感受到的。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知识界发现各国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不仅日益增多,而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诸如气候变暖、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锐减,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土壤退化和荒漠化,人炸,粮食短缺,走私与泛滥,国际恐怖主义等,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当时普遍认为这是工业化的后果。由来自不同国家科学家参与的罗马俱乐部则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人类困境”和“增长的极限”,表达了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后果的严重关切和担忧,表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正面临新的瓶颈。国际知识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面对日益增多、不断恶化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必须考虑世界的整体性,全球的一体性。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提出“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表明不管人们如何描绘世界的多样化,都应以“一个世界”来表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都应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共同威胁,须要用全球共同治理来应对。然而直到“冷战”结束后,这一切仍未被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所重视。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关键词:执政文化;建设;国际
执政文化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存在与发展的维系和支撑。由执政党建立、培育和推行的执政文化,是政党统治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导,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出现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形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等新特点。这是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的新形势下,世情产生新的深刻变化背景,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和总体把握。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升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产生新的深刻变化的世情,对执政文化建设提出的崭新要求。
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面对的国际新形势,把执政文化建设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最终增强执政能力,提升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是适应和应对世情的深刻变化,适应和应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需要,也是加强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一、面对新时期世情产生的新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集中体现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到来,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
(一)面对日益明显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并没有出现多极格局,但是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开始谋求独霸全球的战略,其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企图遭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抵制。近年来欧盟一体化整合进程逐渐加速,在政治方面其整合目标是各成员国用一个声音说话,其对世界未来政治走向的影响日益剧增。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废墟上破旧立新,由于其不甘于长期屈居在美国的阴影之下,外交战略逐渐由对美国的追随战略转向积极进取外交,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在休克疗法失败后,俄罗斯采取了务实稳健的经济政策,普京及其继任者重视经济发展,并且强调务实外交,以最大限度维护俄国家利益为总原则,为国家复兴服务,目前其大国地位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较快,实力有所增强,是促使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维护世界和平和改革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构建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力量都要维护自身的国家与民族利益,而不是转向屈从于他国利益。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多种力量的博弈和对比。格局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极化,但是多极化格局,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取决于多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博弈、对比。
世界政治格局由二极向一超多强的转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苏联解体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将其执政实践置于科学执政理论指导下,从而丧失了执政地位。这告诫我们,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从而为党的肌体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把执政实践置于科学执政理论指导之下,客观真实地判断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党控制全局能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稳妥、更科学、更坚实有力地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党的历史重任。
(二)面对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促使各国经济进行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建立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基础之上,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饱尝贫穷落后的悲苦。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使世界政治产生了深刻变化,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也必然产生相应变化。这对党的执政实践提出了新挑战,表现为:由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超国界机构的干预,国家权力相对缩小;由于超国界机构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未来政治体系中的巨大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使得政府行使国家时,政治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更科学有效有利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更谨慎稳妥科学地避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高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党的执政实践活动能够更迅捷科学有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使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三)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发展生产的根本途径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生产管理。而这两者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素质,才能改善生产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科学技术在近代得到全面发展以后,日益呈现出加速化、综合化、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特点。
在新科技革命的支撑、生产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经济竞争的推进等背景下,21世纪必然是知识经济世纪。其主要特征是:知识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资源,成为了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伴随着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而到来,它具有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特征。
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这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国际背景下,意味着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用是否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是否为科技发展扫除了体制机制障碍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面临以下困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升级难度较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科技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优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克服艰难险阻,摆脱上述困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更迅捷、更及时、更科学地认清体制机制中的弊端,更有效、更有利、更合理地制定铲除弊端的科学方法和配套措施,更严谨、更稳妥、更科学地执行这些方法和措施,公正、公平、公开地评价这些行动的效率、效果、效能,并且建立畅通高效的结果反馈机制;由前一改革阶段的结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各领域改革间的统筹协调措施以及改革的步骤和方法,更科学合理、有效完善地进行下一阶段改革;从而将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利、更有效、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来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四)面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是现代文化的取向,这也是整个世界在全球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并且是发展的可能结果。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彼此间认知、整合的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同时,文化的民族自觉性也在全球化刺激下日益高涨,本土文化在民族感情影响下和全球化形成了强烈互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要适应全球化浪潮大趋势,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和活力,不仅要容忍与其他文化共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之间的对话,不断地从其他文化汲取所需要的养分,以求壮大自身。这一点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增强执政能力,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且从中发掘出最本质的,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加深和加速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真正融入全球的共同发展,不断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精华和优点,使得世界范围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可以为我国所用。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遏制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西化图谋;最终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强有力地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向深层次领域的延伸,世界形势的新深刻变化必然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如果不针对这种变化进一步进行加强,就难以更好地指导党的执政实践,难以适应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党的执政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两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首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新时期世界形势产生新的深刻变化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拓宽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视野。其次,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执政人才队伍,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体党员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敢于并且善于学习世界范围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为执政文化建设开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元中.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竞争力[J].传承,2007(6).
2、吴秀,严以振,查英青.科学技术与社会[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晓德,张晓芒.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雷厚礼.中国共产党执政学[M].人民出版社,2007.
5、黄明哲.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
以金砖四国为代表,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四国,这四国中除俄罗斯以外都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而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国力大幅下降,经济全面衰退,本已退出了国际霸权的争夺序列,但是,其凭借着国内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基础以及政府领导人的经济复苏政策,使得俄罗斯迅速崛起,成为了新兴经济体的主要代表之一。金砖四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经济发展正处于非常强势的劲头,但是,四国在国际政治与地区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与其经济力量不对称,另外其他一些新兴的经济体和地区联盟纷纷表达了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中一超多强局面的不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旧有体系开始对欲颠覆其格局的因素展开政治攻势,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其根源在于经济,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厂,对美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而致使美国、日本等借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施压,欲阻挡或延缓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新兴经济体移动的事实却也不可否认。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地区联盟必定被全球化所淹没,这是资本市场化的内在要求,而在国际格局中单极化现状也必将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超多强局面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格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以深入人心,成为与世界的共识,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旧有国际政治格局体系的冲击,大国之间的博弈也必将越来越激烈并且白热化,局部冲突、货币战争、市场壁垒、资源争夺等国际问题将会频繁发生,不过,由于大国之间经济融合度的深入以及相互之间军事力量的增强,全面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甚微。新兴经济体在世界政治进程以及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其突出表现便在于传统掌控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组织G8转变为更为全面的G20,这代表着一种认可,一种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世界平衡与稳定中所发挥出的巨大力量的认同。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转变,让全球政治关系更加复杂与多变,可以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走向以及经济重心的移动,国际政治格局也必将因此而发生剧烈变化。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将会重新洗牌,其根本内因就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有曲折也有进步,其总的特点便是在曲折中前进,社会大生产分工以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奠定了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在科技技术以及生产劳动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加深,并互相渗透,在商品原料、加工、生产、流动、分配等各个环节的联系日趋紧密,最终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的走向在向全球化靠拢的大方向下,还呈现如下形式: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求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二战以来国际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凸出表现,它建立在全球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以利益最优化为主要原则建立的全球性的劳动分配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未来世界经济必将出现较大的波动,不过在和平与发展的主基调下,对世界经济体系具有较大的破坏的动荡出现几率较小,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便是危机与机遇并存。其原因包括:1.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具有一定的冲击。目前,传统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增速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或者开始衰退,人力资源成本较高,跨国公司开始将工业生产转移至新兴经济体之中,以寻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新兴经济体开始大规模完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其经济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原材料、关税、国家补贴支持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入驻。另外,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政策具有较大活力,其经济增长束缚较小,最终使得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长期维持在较高的速度。新兴经济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与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经济的衰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者之间开始在世界分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竞争,这给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地位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使得其不得不对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进行阻碍,以维持传统经济大国的地位。2.新型科技技术的发展,将全球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各国在商品经济的各个环节进行互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商品经济的各个环节的分工中,开始从整体上进行最优化比较,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老牌资本主义大国与新兴国家虽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但同时,两者之间的互补也越来越强烈。资本主义大国在科学技术以及资本力量、管理经验、海外分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新兴国家则具有人力资源成本低,国内自然资源、原材料丰富,国家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互补空间,互补合作则两利,反之则两害,两者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然会以经济合作为主要策略。
(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历史发展过程上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其最为主要的特点,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指各国或地区间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同,也指在整体经济实力上的不平衡,另外,经济发展增速也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世界经济重心的运动必将导致国际经济秩序的颠覆性调整,同时也将导致国际关系的重新洗牌调整。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步不同,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大分工中占得有力先机,处于世界经济的上游阶段,而发展国国家由于国家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较差,最终沦为发达国家的代工厂、原料来源地或者产品倾销地。在未来经济结构中,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增速较大,并且大有赶超发达国家之势,但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新型经济体国家。并且在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国际贸易等环节也仍将占据主导地位。2.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的不同,逐渐开始分化。发展中国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被发达国家进行过殖民和掠夺,无论是经济殖民或者政治殖民,最终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衰退,成为资本附庸。不过,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以及国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奉行的经济政策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发展中国家之间增长的差距也十分悬殊。一些政局较稳定,经济政策也十分适合国情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而许多政局不稳、经济政策不当,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国内外政治环境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则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在世界分工中沦为最为下游的地步。
(三)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了历史机遇,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最终迈入世界分工的中上游阶段。早期世界经济发展中以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主要代表其经济发展十分抢眼,并最终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序列。而在现阶段,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更加巨大,尤其以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四国为主要代表,合称“金砖四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其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同时国家对地区的影响力也开始增大,尤其是在关乎世界经济稳定以及增长的国际事务中,其所获得的权利与地位也开始上升。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开始在传统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是否融入现有旧经济体制之中,新兴经济体对传统资本体系注入活力还是祈祷颠覆作用,其最终还并未表明态度,但是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规律来看,政治必将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式。单极化的现状完全不能满足其他经济大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要求,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也必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越加明显。
三、世界经济走向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将所有国家都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之中,使各国、地区之间的贸易规则不断趋于一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政治经济态势。经济全球化除了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以外,还将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一)新兴经济体借经济全球化制衡美国的单极化态势
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尤其是在科技、国际贸易管理以及资金等方面都具有完全的主导优势。美国借二战以来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制定了许多国际贸易规则,并且以经济手段操纵国际经济政治组织,以巩固其超级大国地位。以美国为首的传统经济军事政治强国将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贸易规则之上,导致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其中的机遇,并开始抓住机遇奋力直追,最终不断发展崛起,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以及地区政治军事力量的变化,新兴经济体也借全球化的态势不断壮大己身。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政治力量的对称,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度提高必然要求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一趋势将促进地区大国力量的崛起,冲击美国的单极化世界。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纵观当前世界,地区经济的加强必将使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同一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必将更加频发和紧密,同时,在经济关系的促进下,也将使得地区各方面交流进一步加深,包括人口流动、资本交流、政治军事、文化交流等,最终迈向区域一体化。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加将极大地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欧盟和东盟为例,欧盟成员基本上都属于发达国家序列,地区之间在经济贸易不断深化、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的现代,其早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以增加地区总体竞争力,其突出表现便是货币一体化以及政治管理的一体化。欧盟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联合体,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当前多极化政治格局的重要环节。而东盟成员在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联系日益紧密,不过在政治化进程中却困难重重,全球化贸易时代的到来,将促使地区经济贸易的深化发展。在未来,东盟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必将形成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重要地区政治力量而参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新分配事务。
(三)政治重心将随着经济重心的移动而转移
政治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崛起,其本身所具备的经济活力也早已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大国,其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所承担的责任也更加巨大,因此,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必将要求更多的国际政治权利以保护其经济增速。这就必然导致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传统大国为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而不得不去阻碍新兴国家的崛起,其政治重心以及焦点都将会放在新兴国家身上,并且其国际策略也大都将围绕新兴国家来制定,这就必然导致国际政治重心朝新型经济体国家移动。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发展增速长期以来都保持较高速度,国内政治稳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经济总量也超越传统的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力量的膨胀,使得其在东盟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国际政治秩序和地区政治秩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使得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国际政治势力开始围堵中国的和平崛起,最终导致国际政治重心朝向西太平洋移动。
(四)国际性政治联盟出现
国际政治联盟的出现是以地区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目前国际性政治联盟主要包括非盟、欧盟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为了营造地区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开始有意识地形成一些政治联盟,以保障区域政治稳定,协调地区政治、经济矛盾。国际性政治联盟的出现对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联盟以经济联合为基础,以政治为手段,不断内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开始积极谋求联盟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以保障自身的国际安全和经济发展态势。
(五)大国之间合作与对话将会成为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方式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大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密切,任何一方经济受到损害,都将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大国军事力量的增加也使得大国之间不可能轻易使用武力,因此,合作与交流将会成为未来大国之间政治博弈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安全将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在未来,大国之间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而经济安全则将成为大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围绕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与竞争压力,大国将会形成一定的关税壁垒或者地区贸易保护政策,并且贸易战争、反倾销调查、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也将更加频繁地使用,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大国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方式将以经济手段为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基调,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变化,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将会充分地使用经济手段来实现其政治目的。3.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大点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以及经济、文化等合作都将以经济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在保障自身经济安全的同时,尽量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贸易主导权。
(六)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走向将导致国际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论文摘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深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动荡。20世纪末发生了科索沃战争,新世纪伊始又引发了阿富汗战火,现在巴以冲突又愈演愈烈。而这些事件都是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多极化趋势深化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就使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思考这样一个关系全人类命运和世界文明走向的重大课题——全球化、多极化与和平、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全球化、多极化是否有利于把人类引向和平与发展?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化”一词成为国际社会应用最普遍的概念之一。所谓全球化,主要指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系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渐消除各种壁垒和阻碍,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纳入一个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关联性和依赖性也由此增强。经济全球化包括信息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等,其核心是资本和金融市场全球化。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流的全球化趋势在今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它决不是始于今天。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它就已开始了自己的历程,只不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更加突出及其趋势大大加强而已。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不断扩大产品的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所以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端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时.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开始了它的又一轮加速发展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也就成为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那么,为什么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向世人显示出它的汹涌澎湃之势呢?
因为这一时期,世界的潮流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轨道.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首先,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苏美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相互对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个世界力量中心和地区力量中心,各力量中心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了多层次、相互交叉、变化频繁的复杂组合。战争已不再是世界主要大国相互间取得自己利益的有效手段,经济科技已确立了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有意愿、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这样,由于美苏争霸而酿成世界大战的危险已不复存在。世界大战的可以避免性虽然并不表明天下完全太平,但毕竟提供了一个总体上和平的国际环境。可以使其他国家更着重于发展自身,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速自身的经济发展上。
其次资本主义侵略、掠夺的本性决定了其必然要对外扩张,但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等迫使它不得不放弃旧的用裸的战争手段去进行扩张的做法,而采用新的殖民主义方法。这种新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发达国家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以促进发展的名义,通过合作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手段及文化交流等其他手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控制,并输出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强烈地增长着的扩张本性迫使其不断强化和扩展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以经济交流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交流,从而促使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步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背景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
再次,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又迫切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以便于凸现其自身优势,发挥“后发效应”,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相互问的交流、接触与合作才可能实现。这种交流与合作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凭着互利发展的愿望才可能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为这种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时代环境。正是在这种适宜的环境下,不同类型国家间的交流、接触、合作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和平与发展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二、多极化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虽然这一进程异常艰难复杂,但这一趋势却是不可逆转。这是由新旧世界格局转换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所决定的。多极化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首先,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提供了良好的时代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新时期。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从而确立了正确的时代观。邓小平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一方面,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不仅不得人心,而且愈加力不从心。80年代以来,包括苏美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对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反对超级大国军备竞赛、反对战争的群众运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控制、左右、影响世界的能力在日益减弱。另一方面,广大第三世界的日益崛起壮大了世界的和平力量。第三世界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是不希望战争的,他们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所以,邓小平得出结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既是世界战略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又是90年代以来新旧世界格局转换的时代背景,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提供了良好的时代条件。
其次,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使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苏美争霸的空隙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给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以巨大的物质驱动。
随着日本、西欧的异军突起,在世界经济领域,已呈现出美国、西欧、日本的三足鼎立之势。美国凭借战后初期以绝对优势而建立的经济霸权,随着美元地位的下降和失去对世界石油的控制而丧失,美国控制世界经济事务的能力日益减弱。同时欧、日要同美国分享权力,享受平等地位,美国与欧、日的贸易战频繁发生。这就使得世界经济权力中心由美国独占逐渐向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中心转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实力雄厚,而北美、东亚和第三世界等区域集团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忽视,他们都将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极,世界经济权力中心已由美国独占走向多极。经济上的多极化必然会进一步推动政治上的多极化。
再次,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及国家集团日趋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如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地区冲突、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全球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在增强,许多区域性组织和国家集团的积极影响和作用都在提高。如东盟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政治安全保障为宗旨,作用不断扩大,地位明显升高;再如,非洲统一组织在加强非洲国家团结与合作、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国际组织和国家集团的发展中,洲际问的合作不断加强,涌现了许多跨洲际的国际组织或国家集团,如亚太经合组织、亚欧首脑会议等。各种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及国家集团的空前活跃,既是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具体体现,又对多极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全球化、多极化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现在世界虽然仍很不太平,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荡,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深化,整个世界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首先,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民族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和经济联合的程度日益加深。
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趋势已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了它的进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造成了商品、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将整个世界联成一体。这一切使各国之间相互渗透,交往、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种局面下,没有哪个国家能长久地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与世隔绝地谋求自己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全球化带来的人类共同利益的扩大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还面临许多超越国别和社会制度的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如人口增长,粮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与世界各国有关并且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或进一步恶化。不仅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动荡的国际局势不仅不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使之进一步恶化。所以,各国本着从整个人类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彼此尽可能地搁置争端、冲突和私利,从而为通过磋商、谈判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这种共同利益的强化也必然会加强人们追求和平的心理愿望,成为制约大规模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将会促进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再次。多极化趋势下的大国经济实力均衡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表明,由于政治经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当今世界大国经济实力绝对优势已经丧失。而日本、西欧的实力却大大增强。日本现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而且日本在许多科技领域都已经超过美国。欧元区的建立及欧元的流通表明欧洲各国在一体化的道路上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欧盟各国的经济实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经济实力,虽然现在在经济上已跌入谷底,无法与美国抗衡,但俄罗斯依旧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仍然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以发展的眼光视之,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教育与科技基础.一旦政治稳定、经济理顺之后,必将重振大国雄风。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也是不可忽视的。这种经济多极化趋势下的大国经济实力均衡化。虽然加深了大国间的矛盾,但也对矛盾的激化起着抑制作用,总体来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最后,多极化趋势下大国关系的新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关键词】政治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关系
一、政治的内涵和性质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作为上层建筑,要有一定经济基础作为经济条件,并且都有一个特定的经济内容;经济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或者到了一定高度,这将不可避免地转化成政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是被动决定的主体。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政治有巨大的作用,作用于经济,作用于社会,政治一定历史条件下甚至可以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速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生产为出发点,立足对社会生产和社会政治关系的研究,研究政治关系在整个社会的重要角色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也提供了政治经济中的“政治”,研究生产和生产力以及和上层建筑的的辩证运动关系,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的本质。
(二)当代的“政治”新内涵。
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对政治的本质以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揭示,为我们理解“政治”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当代经济全球化下的“政治”指的是什么?它是一个狭义的政治,是国家权力的主导思想和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的权力的运行机制。武汉大学的刘德厚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内涵,以及结合国内的社会,不同的全球性的人类关系,协调和控制不同性质的人的利益和全球性关系的方式或手段不同,把政治分为“强权形式的政治”,“经济形式的政治”和“文化形式的政治”。湖北大学刘建平教授抽象概括国际政治的理论有两种形式,“国际权力政治”和“国际经济政治”:前者主要是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和控制该国的政治关系,形成“国家权力政治,即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寻求实施的控制行为和意志的政治权力,从而获得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的政治利益。各国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与控制,形成“国际经济政治”,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对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外交,寻求自己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格局,以适应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丰富了当代政治内涵。
二、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
(一)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随着苏联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政治局势进入新的时期,国家将趋向多极化结构发展。首先,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既不能创造一个单极的世界,也不能长期保持这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其次,国际政治势力风起云涌。不仅是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区域化和集团也显现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以欧盟为楷模进行各种尝试,极大地促进了多样化。
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中国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一个“极点”,因为这是中国民族以世界各国为立场,中国正在建立一个新的使政治和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世界,也确保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
和平、发展、合作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变化就是从旧世界演变过来的,旧世界是一种战争革命的时代,其特点是冷战、对抗、暴力和冲突,这个时代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今天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时代,潮流中会有新旧的东西在较量,在斗争,新生的正确的有生命力事物必将代替旧的暴力的错误的落后的事物,这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占主导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大趋势。
国家世界中,首先是西方国家崛起,它们崛起的时候国家人数很少,几千万人,能有几亿人就很了不起了,他们掌握了世界的趋势也拥有了全世界的资源,虽然当时他们的崛起是发展的是可持续的。但是现在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他们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这是世界的主力军和力量。现在的国际力量主力军在亚洲,因此,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当前政治非常明显的大趋势。
三、中国的当前国际政治关系
(一)中美关系。
中美概括来说就是中美关系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美建交以来,中美之间就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分歧。我们两个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样,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这就决定两个国家之间必然有很多的矛盾分歧和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中美建交到现在,中美关系有了大发展。以前在美国的市场的商品是没有中国的商品,但是现在中国制造大量走进美国市场,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由于中美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这么多年来中美关系才有了巨大的发展。
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但是我们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这是中美双方很重要的论断。比如售武的问题,的问题,贸易摩擦问题。这些问题是相当长时间都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影响或者使两国关系停顿甚至完全倒退,这就说明双方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考虑了大局。
从宏观来看,保持和发展中美关系,使得两国关系能够继续向前推进,这符合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双方的关系好不仅有利于双方,而且有利于世界。
(二)中日关系。
中日概括来说就是中日关系和则两利损则俱损。把中日关系放在世界大变化的背景下来看,在今天中国的外交棋盘上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提升了。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说明了亚洲在崛起。亚洲崛起是经过五个大浪潮:战后第一个崛起的大陆是亚洲,在亚洲第一个崛起的浪潮是日本,日本人发明了出口导向型模式;第二个浪潮是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第三个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一些国家;第四次就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印度实行改革。在世界大变化的情况下,亚洲崛起的大趋势会改变世界的面貌,国家关系的重心在向太平洋亚太东移,在这个东移的过程中,中日关系好会使这个势头更好,中日关系坏会使这个势头受到影响。所以
中日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
日本的政策符合世界变化的大趋势,世界在变化,日本如此重视亚洲是一个新的现象,在今天世界大变化的时候,我们要提升日本在外交当中的作用,这样做对中日两国有好处,也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三)中俄关系。
中国不能失去俄罗斯这一重要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也长期需要中国,“两国关系紧张对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战略灾难”。中俄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有效率的合作机制将把两国关系继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已渐入两国民心。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各自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中国视俄为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俄也将中国作为最亲密的伙伴相待。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历届领导人的高度共识,更是两国的民意所在。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共同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和大项目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造福于两国人民、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对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完成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困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通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人“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问。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以及潜在的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
人们往往把处于变动之中的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力量对比状态,混同干世界格局所应具有的稳定的结构。实际L,格局的转换都需要时间,只是长短不同而已。何况这次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的,其涉及面之广,变化之深刻,影响之久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相对来说需要较长的转换时间。
(四)
由于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的表现,一个尖锐的问题突出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是否需要根本改变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
应当承认,近十年来,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之机,在世界上反复运用软、硬权力,大力构筑全球安全体系,强化在西方的领导地位,极力维护其霸权地位,科索沃战争的发动就是其典型的表现。
以历史和战略的视野审视现在和未来,多极格局虽未形成,多极化趋势却是历史大趋势。美国的战略构想与行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单极霸权是与世界发展所要求的多无化。多极化格局格格不入的。世界经济已经三极化,美国与欧、日的贸易战频发,欧、日要同美国分享权力,享受平等地位,美国经济也不可能永久持续高涨。我们决不能被美国的强势所迷惑。和平与发展确实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业已到了紧要时刻,但是,美国霸权的一时之得势,并不能改变世界大势。科索沃战争并不表明“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战略判断有误或己经需要改变。它只说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一个复杂与曲折的进程,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单极的强烈反弹正说明多极化是历史大趋势。世界大势仍然是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
对美国战略的内涵及其推行的客观可能性必须作出切实的评价。美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力图在冷战后尤其是21世纪建立单极霸权,但是,美国建立霸权的主要途径并不是准备打大规模的世界战争,而是运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先发优势和制度化主导优势,确立经济霸权,进而推进军事、政治和文化霸权,其中包括主要对中小国家进行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来达到霸权的目标。为此,美国必然抗衡多极化,尽力推迟多极化。可是,美国的雄心与实力构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美国的霸权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构成了另一对难以解开的矛盾。布热津斯基说得十分透彻,美国因缺乏公认的合法性而成不了世界警察,因缺乏偿债能力而成不了世界银行家,因自身不清白而成不了全球道德家。他在《大棋局》一书中声称,从长远看,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一国独掌霸权力量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美国不仅是第一个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到2022年美国GDP在全球的份额可能降至1一15%,而欧洲、中固和日本等大国的份额将上升到与美同差不多的水平。全球经济不…可能由某个单一实体所主宰,就象本世纪美国曾做到的那样。这显然将产生深远的军事和政治影响。他指出,民意调查表明,只有一小部分美国人(13%)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间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压倒多数的美国人(74%)都赞同“美闰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此外,全球化对美国社会凝聚力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减弱作用。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廉价商品、投资、及跨国犯罪,使美国社会更加多元化和世界化,更加崇尚享乐主义,更加腐败堕落,难以激发为高代价、高风险的世界霸权所必须的国内政治共识,在信息化时代,任何国际干预造成的低水平伤亡,都会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对。美国在将国家资源转化为全球战略力量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在科索沃危机中要绕过联合国并使用武力,也可以说明美国左右联合国和国际事务能力的下降。美国为了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为了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在其全球战略的设讨中,着力调整同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重点搞好与欧、日、中、俄的关系,承认它们的力量和作用,借重它们。这样,责任和权利的新分配就能应对多极化趋势,美国不仅能把欧日稳定在其战略体系之内,而且能把中俄吸引进广泛的国际机制之中,从容面对极有可能出现的“一代人”之后的尴尬局面:美国必须把自己的“主导地位”移交给共同承担政治责任的全球多极体系核心。因此,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形成主要世界大国或集团间的完全敌对关系,换言之,不存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基本条件。大国关系调整的客观后果之一是促进多极化发展趋势。总之,就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内涵和作用而言,优势中有困难,霸权中有合作,单极中有多极。
冷战后,欧盟大国几度想独自解决欧洲的热点问题,力有未逮,最终由美国出面收拾局面。这充分说明,欧盟大国仍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两者的战略目标和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欧洲从实际出发,采取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式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但是,它们不是为美国战略效力的,它们的总体经济实力已略高于美国,它们的跨世纪战略是,推动欧盟不断扩大,确立欧盟东扩机制,在欧洲地区机制中增强自己的发言权,把以法德为主体的防务组织西欧联盟并进欧盟,加强欧洲军事联盟的力量,建成欧盟独立的防务体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使欧洲在北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掌握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实现“大欧洲”的计划,同时深化欧盟的一体化,通过发行欧元,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等,与美国争夺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领导权,在强化自重力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在国际上以“极化”战略来寻求建立大国间的均衡关系,把欧盟和中国的关系提高到欧美、欧加(拿大)、欧俄、欧日关系的水平,使欧中关系从美苏两极关系的派生性关系走向独立性关系,逐渐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真正的世界一极。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重新出现在欧洲中心地区,也使多极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明确无误地显现出来。在1999年8月召开的法国第七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希拉克总统在反思科索沃战争时,继续倡导建立多极化世界。他指出,只有在欧洲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实体后,才能建立起多极世界的体系。在这方面,欧元已经使欧洲跨出了“决定性一步”,而当务之急是开始欧洲建设的“第二大工程”——欧洲的共同防务,以便“共同在安全和外交方面分担责任”。他同时表示,“法国不接受一个地区性组织把自己当作一个‘参战联盟’,到处出面,包揽一切”,而所谓“世界宪兵”的角色,只能由联合国和安理会“授予”。〈世界报〉在报道希拉克讲话时用了这样的大标题:“希拉克勾勒法国抵制‘单极世界’的主线”。
1996年以来,日美关系重新定位,通过了两国防卫合作新指针,日本乘机把防卫范围扩大到“周边地区”,一再声称有权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不断提升武器装备,它们拥有的侦察卫星、空中加油机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远远超出最低限度的自卫需求。日本向海外派兵以及启动和平宪法的修改表明,“放弃战争”、“不保持军事力量”、“专守防卫”和“不承认集体自卫权”等原则将发生重大变动,再加上努力作出“国际贡献”,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种种迹象说明,日本正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力求成为政治大国。在未来5全10年内,日本走出经济低迷状态,就会加速向世界大国冲刺。
俄罗斯虽然在经济上已跌至谷底,仍不放弃“大国复兴”的雄心,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不断进逼中,步步为营,节节抵抗,以灵活多变的策略周旋于大国之间,以推进多极化和利用欧美间的缝隙,来寻求俄罗斯作为大国的生存空间。目前,俄罗斯仍旧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仍保有重大的政治影响,以历史的眼光观之,它具有大国意识和大国资源,有良好的教育与科技基础,一旦政治稳定、经济理顺之后,假以时日便能重振大国雄风。英国国际经济问题资深专栏作家哈米什喳克雷断言,“俄罗斯经济起飞的人力、物质和组织资源已万事俱备,因此,在今后25年内的某一时刻,这些资源将保证起飞成功。合理的猜测只能是,在2010年和2022年期间,俄罗斯将再次成为经济大国。无论现在和将来俄罗斯都是积极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国家。1999年8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强凋,国际社会在进人则世纪之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巩固的多极世界。他指出,建立巩固的多极世界是人类应对前途作出的战略选择。多极世界应以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全球所有国家的利益。他同时指出,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已提山一些重要倡议,目的是在民主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加强全球稳定和安全,提高联合国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处在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中的大网,全世界对于它将成为世界大国并无异议,只是对所需时间的估计有所不同。中国坚持国家根本利益,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坚持自己的既定战略,在国际上维护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反对霸权,广结善缘,在发展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是最坚定地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国家。
[论文摘要]冷战的结束终结了存在多年的两极格局,从此世界格局加速走向多极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二者已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深层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人们通过追溯世界经济的历史,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对其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化?而对于世界多极化,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某个表面,往往把世界多极化趋势与世界多极格局混为一谈,其实现阶段所说的世界多极化并不是指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而是指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虽然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但是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的超强实力四面出击?到处干预,企图建立起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世人摄于美国的超强实力和胡作非为,许多人悲观地认为当今世界就是美国霸权领导下的单极格局?事实上,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进行?这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到近年的朝核?伊核问题可以清楚看到,科战?伊战时期世界各大国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无可奈何,近年的朝核?伊核问题却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大国合作,回归多边主义?那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一?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某些基本力量的推动,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突破地缘政治的某些范畴,跨越国界,使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日渐加强,相互融合的一种历史趋势和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发展进一步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的国际关系与之相统一的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新的国际分工,资本在投资国之间大规模流动,各国政府降低人为壁垒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世界贸易组织主导贸易自由化趋势,国际金融市场把各国金融活动一体化和自由化?这是全球资源从相对集中走向分散化的历史过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这些要素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世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均衡化将更为突出?因此,国家要获取的经济权力再也不是由少数强国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而是一种多元化的权力和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权力?多极化则是对两极格局或单极格局的否定,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客观要求?多极化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任何国际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其必然导致联合国作用的增强?应该看到多极化趋势是矛盾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客观反映,矛盾发展不平衡规律要求当代大国综合实力对比必然由不平衡走向新的相对平衡?
二?全球化与多极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今时代,全球化方兴未艾,多极化也在加速发展,两者之间不是不相干的过程?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在这种关系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主要的方面,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则是次要的方面?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多极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1.美国想要借全球化为其单极霸权服务,结果世界各国却借全球化发展壮大进而抵制美国霸权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美国在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它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经济机构也是被它操纵的,国际经济方面的“游戏规则”是由它们制定的?毫无疑问,美国要利用这些优势为自己利益服务,要谋求通过经济全球化来加强和扩大经济霸权,推动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建立的旧国际经济秩序是劫贫济富的秩序,往往把只适合某一群甚至某一个发达国家利益的做法视为普遍规律而强加于全世界?例如,现行的国际规则片面强调商品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打破国家壁垒,而对同为生产要素的技术和劳动力的跨国界自由流动则听任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障碍,显然这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其结果是在相当大的范围里造成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现象”?但是物极必反,事物常常走向自己的反面?发展中国家卷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深,就越发感觉到保障自身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必要性?冷战以后的发展中国家就已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目标,并且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这一目标服务?东亚国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
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迅速发展,脱颖而出,形成了所谓的“新兴工业经济体”?由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不断坚持自己的利益,不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再加上欧美之间和美国内部的分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发言权增加了?这一趋势是有利于多极化而不利于单极化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主要大国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力量对比上进一步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2.世界各国通过区域经济联合或经济区域化方式壮大了自身实力,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据有关资料,目前全世界各种区域性?次区域性集团化组织已达110个,其中1/3是90年代之后成立的?西欧区域内的贸易已占欧盟各国对外贸易的七成?北美地区?亚洲地区?中东地区及前苏联地区的区内贸易在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亦有上升之势?据估算,近年全球区域内部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达一半左右?可以认为,区域经济联合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环节?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之下,许多国家和地区感到难以独力支撑,难于依靠单干应付新的挑战,因而希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作为依托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比较优势,以便更好地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地区为联盟的国家集团在区域协调合作中?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正日益得到发挥?如今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世界上许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东南亚联盟所发挥的作用就很说明问题?东盟各国过去几乎全面依附美国?现在形势大变,东盟由原来一个松散的政治合作组织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方面全面合作的强大联盟,其独立自主性显着加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大国更加重视它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同性,也就是说,削弱了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在经济领域强制推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近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成型,可以预见,建立在中日韩三国加快联合的基础上东亚一体化必然
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全球化的发展缩小了各国间的经济?科技差距,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发展和平衡综合国力的对比,推进多极化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来的高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各国间的经济差距,有利于落后国家的加速发展?据世贸组织相关统计,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用了58年才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一倍,美国则用了47年,德国用了43年,日本用了34年?但1966年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个新兴工业体为达成这一目标所用的时间皆大为缩短,韩国用了11年,智利用了10年,中国仅用了6年?并且这些时间间隔还在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在继续缩小?占世界人口1/3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1980-1995年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另据世行一份收集了80个国家过去40年的数据的研究报告,显示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穷人的收入随着经济的总体发展而同步增长?在全球生产总值中,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已从1960年占13.4%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23%?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发展成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虽然目前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但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在迅速改变?最近一些权威经济机构纷纷预测美国的GDP占世界经济GDP的比重已经达到顶点,下一步将盛极而衰,预计10年后,即2015年,美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由28.5%降至24.8%,有的预计甚至更低?目前亚?欧?美在GDP上三分天下?现在的欧盟所以还没有成为世界真正的一极,原因主要已不在经济而在政治与军事?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俄罗斯经济也恢复了增长并初步建立起了以能源和军事工业为核心的新工业体系?全球化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主要力量的分散化和均衡化?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美国着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力量结构?从而构成未来世界多极格局的基础?
4.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益诉求,多极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展开?一般而言,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的国家除了本身实力强大之外,也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较大程度的受益者?即使是发展程度比较滞后的国家也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国家利
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而要求不仅“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这又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新世纪以前两国都偏重引进外资,待到经济实力加强之后又都不约而同的强化了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在能源及原材料领域尤其如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和多极化是互相促进的?很难想象一个置身于全球化过程之外的闭关自守的国家能够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因此,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例如,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了“世界工厂”,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也由1990年的第九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三位?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和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
[参考文献]
〔1〕孙建设.多极化?全球化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
〔3〕吴嘉蓉.世界多极化是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