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影视教学范例(12篇)

栏目:报告范文

影视教学范文篇1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我们的教学要求着力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要逐步提升他们查找、鉴别史料,分析史料中有用信息的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更是对他们的自主学习,以及今后的终身学习产生有益的帮助。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依旧有许多的学生缺乏这样的历史意识,在课堂回答时,仍然把自己的判断、结论归纳为猜的”蒙的”,反映出了一种极为幼稚、不成熟的思想。考虑到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同时由于影视作品的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笔者经过实践认为,采用影视教学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利用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1.从思维冲突中追寻本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思维出现冲突的状况。出现思维冲突是学生学习中很自然的一个现象,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切入口,但如何利用好这契机呢?例如,在学习巴黎和会”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代表在会议期间的风采,我播放了影视片《我的1919》中的某些片段,给学生们展现了中国代表团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演说及其为争回国家所做出的努力,顾维钧当时的演说是这样的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山东,山东的3600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是不是极端的?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就连当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也给了他相当高的评价。正当学生们为顾维钧的发言感到振奋,认为中国代表团一定能在和会上争回山东的的时候,却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听到这样的旁白:在最高会议上日本代表发出警告,山东问题如果不按日本的主张办理,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英法首脑立即支持了日本,威尔逊总统犹豫了,在反复权衡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后,他终于牺牲中国,支持了日本。”为什么是这个结果?由于对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和中国国内的情况了解不深,并对国际间的一些外交事务的处理会涉及到的各自利益的这种复杂关系,学生的认识水平比较多的还是处于非白即黑”的阶段,所以,他们的思维出现了困惑,产生了冲突,教师正好利用这样的疑惑,帮助学生分析由于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而使中国在国际地位中处于弱国的地位。从而使学生了解了为什么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一方面欣赏顾维钧的风采,另一方面却依旧没有给予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正义要求,只是因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打着和平会议旗号的巴黎和会,其实只是几个大国的分赃会议。我正是利用了学生思维中出现的冲突,引导他们最终找回了历史的本源,并在这样的一次次冲突、找寻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2.剥开迷雾,认清本质

历史事件的发生相互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前因后果的关系,而这些历史事件间的相互关系有时看似是偶然的,其实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能无法理清这种因果关系,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剥开层层的迷雾。比如在讲到鸦片战争的起因时,常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发生虎门销烟这个事件,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呢?言下之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虎门销烟这件事吗?当时,许多同学都回答是的”,显然学生们是把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归为虎门销烟这个事件了,把必然会爆发的这场战争归于一个偶发性的事件上。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领会到战争的必然性,我播放了一段《晚清悲歌》的视频,其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当历史跨进了十九世纪,西方列强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他们仗着坚船利炮,纷纷向海外扩张,几乎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了他们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的战场。这群贪婪的殖民强盗,首先是英国把地大物博的中国当作了理想的掠夺对象。与此同时,大清帝国犹如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紫禁城中的统治者茫然不晓世界大事,依然紧闭国门,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从这段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十九世纪的英国欲意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然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英国的这一企图无法得到满足,鸦片贸易所获得的一些利润是无法满足英国的野心的,所以英国必然会用枪炮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在所难免的了,而虎门销烟这个事件只是他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一个借口,是一根导火线。只有把这一层层的迷雾剥开后,我们才能带领学生愈来愈认清历史的本质。

影视教学范文篇2

影视文学在三年制成人教育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是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一样,当作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来规划和安排的。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影视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中外影视史上主要艺术思潮与艺术运动,分析鉴赏各个阶段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等。使学生对影视文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在掌握影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对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使学员能够进行比较专业的影视文学批评和影视评论文章的写作,进而让学员深刻理解作为影视艺术之构成部分的文学剧本,更好地理解文学,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因为影视文学事实上是一个纷繁复杂、内涵丰富的大范畴。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着许多实际问题和障碍。美国著名学者弗兰克•托马苏洛指出了影视课程可能采取的5种途径和角度,即“美学文本角度、技术角度、产业经济角度、社会文化角度、史学角度”。[2]弗兰克的划分基本涉及涵盖了电影学的方方面面,但受课时、讲授者本人研究兴趣等因素的限制,教学中要兼及这5种途径和角度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结合开设成人教育影视文学课程的特点,制定了该课程的讲授途径和视角,即以技术演进角度为基础,以社会/文化角度、美学/文本角度切入为主导,也力所能及兼顾产业/经济角度、史学角度等。

二、让合适、优良的教科书成为独立思考的基础和“跳板”

良好的教材是讲授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具备的条件。伴随着我国影视教育的逐渐普及,各式各样的影视教科书大量涌现,仅以影视文学为例,其教材版本已多达60余种。面对众多的教材,选择教材的标准应符合课程的基本教学定位和目标,应针对院系专业、学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应尽量做到“以教材为主线,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对于影视文学的阐释却会随着社会文化浪潮的嬗变而不断地迅速调整和变化,针对相对固定的教材,可适量地增加一些新的观点,让学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跳出教材,甚至质疑教材。如对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商业电影阐释,有的教材简略地将其介绍阐释为“庸俗的小市民电影”。针对这一观点的保守和偏执,可以放映一些20世纪30年代商业电影的具体片目,适当补充有关背景资料———上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大都市上海商业繁盛发展的状况,让学员思考和讨论“电影与观众、商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也许可以较好地突破和超越相对稳定的教材固有阐释。美国著名电影教育专家罗伯特•卡尔菲曾指出:“教材必须能够促进思考,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真正的理解,教学才能摆脱老套模式。被动地阅读一些陈述内容不会产生深刻且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只有从几个层面深入教材内容:从事例入手,同时对事例提出疑问,探求更深广的内涵,将新的信息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掌握真正的概念和技巧。”[3]

三、精选观摩影片,从“讲授作品”到“研讨文本”,双向互动

影视文学教学中,首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即在浩如烟海的中外影视作品中进行鉴别、遴选。学生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影片的遍览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将电影史上的“珍珠”挑选出来,即精心选择观摩影片,再用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把它们作为一些互有关联的“珠子”串起来,呈献给学生。在这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充当的是“把关人”的角色。[4]23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观看。有教育专家指出:“在这个传媒操纵的时代,我们急需掌握评判的能力以抵制各种各样媒体强大的攻势,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向学生灌输从书上生搬硬套的想法。明智的做法是:不折不扣地理解,敏锐地探察盲点和隐藏的细节,最后还需要批判、疑问、质疑……我们必须停止讲授作品,而要开始研究文本。”[2]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强调作品的年代,这就意味着必须重视和关注文本不同层面、角度的释意。学员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会有多种多样的反应和感受。教师这时不应采用教科书上的一家之言束缚学生,而应让学员展开对影片的讨论,启发和鼓励学员把自己独特、鲜活的感受尽可能自由地表达出来。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对文本的重视和探讨是富有意义和卓有成效的。每次观摩完一部影片,教师都要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员不是跟着教科书“鹦鹉学舌”,而是各抒己见,真正实现了以“我心、我思”读电影。优秀的影视作品会在讨论中从僵硬的阐释嬗变为鲜活的思想和启迪。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项工作。第一,精选影视欣赏节目。按照电影/电视、国际/国内、大片/低成本电影、艺术片/商业片、历史片/现代剧等标准,选择涵盖面广、代表性强的影视作品组成一个欣赏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影视欣赏节目库,储备世界上著名的影视节目约1000部(集)。第二,深研模式。认真分析好莱坞电影类型片生产模式,以2课时100分钟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限,按照时间分布、情节设置、高潮设置的不同要求,将影视文学课设置为12个片段。各片段之间纵向深入,不同片段间横向展开。浅中深三个层面结合,即将浅显的背景知识介绍、影视节目观看与中层的学生讨论、影视信息传播与深层的学术研究、理论分析三个层面结合在一起。6大手段相互结合,即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解说等6大手段融合在一起。首尾两端衔接好,即上课有导入语、下课有提示语,中间有时间显示,把握好教学节奏。采取总分总三大结构,即映前介绍,映后问答,答后评说。3次重复5个环节,即每2次课放映3次节目,每次都有背景介绍、图片欣赏、片段观看、我问你答、教师总评5个环节。第三,持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将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力求整体完备与细节完美的有机结合。建构类型片似的影视文学教学模式,既在理论上可行,又在实践中可以操作。从可行性上讲,类型片与教学模式是异曲同工的。类型就是历史规定性的积淀。类型片是随着电影的大量生产以及对观众的意见反馈整理后,总结出的受观众喜爱的十几种有着固定模式的影片,并且每一种类型都有其成功的范例可以学习。这种电影的创作模式,对电视节目的编排和电视品牌栏目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启迪作用。同样,类型片对于影视文学教学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以教师为主导,横向拓展、纵向训练,全面提升学员的影视艺术鉴赏评论能力

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被动、单向的课堂关系,对学生的独立、自主思维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是启发式教学应有之义。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专家的精深理解与学生常识理解之间提供沟通、印证和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参考专家观点自我思考,直至摆脱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使学识和见解不断增长。初涉影视专业的学生大都具备敏锐的感受力、独特的思考力,但系统的知识构成、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深刻的洞见却是他们所缺少的。针对这一实际,课题组成员在课程规划上,以影视文学为中心,又相应地增设了相关拓展课程。比如中外电影史论、港台电影简评等课程,一方面在作品作者方面进行扩展与补充,另一方面在理论、评论等角度加以强化和深化。教学中相关时代的文化艺术思潮是把握和理解一部影视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是积极、多元讨论的触媒。之后则是专业的鉴赏品味、品评讨论水准的点“睛”环节,即相对理论化的概括和提升。我们在面授教学中,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少量课堂交流和讨论。自学阶段,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引路人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者,鼓励学员开拓更多的个人兴趣点和研究方向,发挥学生阅读原著、课外自学的积极主动性,由学员自己去探索、充实和归纳具体研究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是针对一个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与交流。这个阶段学员们应该具有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介入的状态,探讨的话题更多的是学员们大量课下阅读、观摩品味、独立思考和质疑所带来的。

五、注重课堂与课外、学习与练习、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促进

影视专业教育与传统基础学科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实践操作性,这就要求学员必须既动脑又动手。教师遵循预习、学习、复习连续互动的模式,在课堂上讲解和阐述基础知识点,给学生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最后的理论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有限时间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得到拓展和深化,对于提高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此外,需要特别关注和努力探索的是,要积极鼓励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影视剧本,创作、拍摄DV短片等创作实践活动。活动中学员自然会把平时学到的知识、领悟到的体会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和动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障碍,学员会积极地反观影视作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收获和创新会更多。他们自发成立了影视创作小组,在业余时间创作、拍摄作品和DV短片,动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课堂与课外、学习与练习、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及互动促发。让学员积累较好的影视理论学养,又不断提升学员的创作与动手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学习、反思、创作的良性循环。以上是我们对学员培养的最终目标。

六、目前影视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视教学范文篇3

传统的音乐教学单一枯燥,通常情况下,音乐教师照本宣科,用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就讲完一节课。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兴起使得音乐教学更加丰富,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当教师在对一些抽象、枯燥的定义和知识点以及一些难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音乐播放出来,从影视音乐中抽取知识点,进而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下载更多的影视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放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聆听优美音乐旋律的同时学习到知识。

(二)将影视音乐有机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影视音乐是一项综合艺术,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人们在生活、学习还是娱乐中,它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在这种时态下,音乐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将影视音乐有机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使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进而促进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融入影视音乐的音乐教学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学习过程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影视音乐能够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感性,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欣赏美妙的旋律,感受鲜明的节奏变化,进而自我描绘音乐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同时还能对创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内涵加以体会。而且对于人们来说,欣赏音乐的重要手段就是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手段对于业余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想要透彻地了解一部音乐作品,紧靠联想和想象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又是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视音乐来对学生进行锻炼。而影视音乐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感性主要是指视唱练耳的感性化。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技能理论课程,它主要是利用视唱和音乐听记来对学生的音乐感觉进行训练,进而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感受能力。所以为了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就可以对影视音乐加以充分利用。也就是说,在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的时候,让学生在一定的记忆基础上对一首旋律进行听记,如果需要听记的旋律比较陌生,那么学生听起来就会很费力,但是教师如果为学生提供一首耳熟能详的影视主题曲或者插曲,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听记的氛围中,同时也能够更轻松地完成听记,进而促进学生视听能力和思维感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演唱一些影视金曲的时候,因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影视作品的相关画面,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用心的体悟,找到演唱的感觉,从而让自身的演唱带有强烈的感情。其次,通过影视音乐导入声乐的学习。因为对于音乐来说,声乐更优于乐器,这可以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中得到体现。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多收录一些经典的影视曲目,这些影视曲目往往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即使经过时代的变迁,仍然经久不衰,这就说明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影视曲目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能够勾起学生的回忆,这样更容易学习和演唱。就比如《我爱你,中国》这一首影视曲目,该首音乐作品可以说是有一段历史的,对于当前喜爱流行歌曲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歌曲可以算“老古董”了,但是这一首音乐作品却仍然能够被当前的人们喜爱,这是因为电影内容带给人们感动,唤起了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这样的影视音乐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进而使得他们投入到声乐学习中。

(三)结语

影视教学范文1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文影视片;教师角色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英语教学的方式呈现了多样化。充分利用英文影视片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适应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英文影视片呈现的是真实交际情景,教学从真实语境出发,身临其境的感觉能让学生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增强对语言的记忆,而影视片中语言的权威性使习得的语言更加准确、自然。真实情景的教学打破了利用文本传授语言知识和培训语言技能的教学框架,教学的中心与重心得到了有效的转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英文影视片情境中教学,被赋予了多重角色。

一、理论阐述

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是继认知建构主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情景、互动和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巨大作用,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共同体中社会对话的过程,知识具有建构性、情景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英文影视片教学是在真实情景中进行的教学,体现了情景教学的理念。情景教学理论所倡导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应与真实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要“合理地”“边缘性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并愿意随时准备完成呈现的任务。

二、英文影视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1.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设计者

影视片创设建构主义的情景化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在目的语的语境中进一步提高语用能力。语言学习是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教师要根据影视片的内容、语言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引领性,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指向性的预习,可以阅读影片的介绍,原著简易读物或是查阅影评,借以达到教学前的接纳,内化部分新知并与先知建立相关联系,利于课堂学习时高效的意义构建。

2.语言习得的指导者

英文影视片教学是对文本教学所缺乏真实语境强有力的补充。面对真实的情景授课,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多元的认知加工策略,发展新的学习风格,尽快进入建构主义的“情景”之中学习。教师要着眼于影视片不同情景对词语选择的影响、语义理解和语用掌握,指导学生学会不同语境中说话人如何表达,例如怎样说见面语、道别语、抱歉语和婉转语等。影视片是学习目的语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直观教材,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丰富的非语言行为,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都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行为方式,及时讲解非语言行为的内涵,促使学生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有机结合,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互动中的促进者

课堂互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教师要促进学生与影视片之间进行互动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从不同认知角度进行互动协商,通过互动加快语言生成,主动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语用能力,逐步掌握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在互动中,还要促进学生改变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意识到在当下的学习情景中,自己是语言学习实践的主体,他们的主体意识越强,语言习得投入的程度就越高,便于顺利进行自我建构语言知识和技能。

4.文化建构的中介者

教师作为中介者的作用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进步,学会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况和社会变化以及掌握应付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艺术价值高的经典影视片是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社会与文化形象的反映。影视片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东西文化桥梁的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史,识别、包容教育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生活态度差异以及语言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共享多元文化,取其精华,存其真谛,提高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和适应能力,推进文化和语言体系的重构。

5.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教师在评价时,要以学生心智发展为原则,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利于学生心智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目前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引导并督促他们果断采用新的学习方法。无论是信息获取加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还是学习策略的使用,教师都要给予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建立学习过程档案,记录下每次评价的结果,掌握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发展的状况,使之成为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可靠依据。

英语影视片教学为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真实语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认知过程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语言知识与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的获得和发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随着英语教改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会在教学重心从“教”向“学”的转移过程中更加多样,无论是课前的教学设计者,还是课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及评价者,教师的角色要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做出更快、更准确的调整,从而满足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影视教学范文篇5

一、影视教学法完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塑造学生品格的目的,让学生热爱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于文字以及语言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也成为现代语文教学中最本质的一个目标,而好的影视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审美价值,这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再契合不过,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影视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英雄》这部影片进行教学,如《荆轲刺秦王》与《英雄》讲述的都是关于刺客的故事,且刺杀的主角都是秦王,通过影片中情节与人物的展现,学生可以更加理解樊於期、高渐离、荆轲这些人物之间的大义,同时通过《英雄》影片中秦王形象的塑造,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个人物的毒辣狠绝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刺客,还是秦王本身都是英雄的化身。

二、影视教学法突破教学难点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教学效率比较低,且语文教学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使得语文教学难点始终无法突破,但是影视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与影视形象为表现手段,因此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同时借助直观、立体的教学资料,将更有利于实现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在这里笔者以写作教学为例,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影视教学法,由于影片画面是通过镜头的剪接呈现出来的,因此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必定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影视画面的观察,感受这种空间感和时间感的变化,而长此以往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就会更加注重对于事物的观察与探索,进而在事件中获得新的体验与感受,这可以帮助学生写出更加具有感染力的文章,这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影视教学法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两种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是记忆能力,另外一种是阅读能力,首先理解记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进而通过知识的积累,形成内在能力的激发,这对于语文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运用影视教学法,通过视觉神经与听觉神经的刺激,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学习《一剪梅》这首李清照的诗歌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影视教学法,为学生播放邓丽君《月满西楼》这首歌曲,学生配合着歌曲与画面,很快就可以理解背诵这首诗歌,这就是一种加快记忆与理解的教学方式。其次是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体现,而影视资料因大量负载的原因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复合刺激,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更好的摄取文章精华,通过外在表现与内在剖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影视教学范文

【关键词】AFTEREFFECTS影视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34-01

软件教学是比较机械化的任务,教师教授软件,学生学会使用即可。但是在设计行业中,设计软件的教学工作有了难度更大的任务,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只是最基本的一步,最重要的,需要学生在熟练应用软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制作出有创新意识,赏心悦目的作品。

相对于平面设计,影视教学的技术性会稍微强一些,这一方面是教学中的优势,同时又是弱势。平面设计软件简单易学,因此会使用的人很多。但是国内的优秀平面设计师仍然寥寥无计,这说明在平面设计范畴,学习软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设计思想。

但是目前发展如火如荼的CG行业,比如MAYA,3DMAX等三维动画制作相关行业,作品水平更多的依赖于设计者的技术掌握程度,即使制作动画的设计师在艺术方面的素养不是很高,照样可以制作出非常优秀的作品,因此有很多人即使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美术基础教育仍然是三维设计行业中的佼佼者。

AFTEREFFECTS是一个难度介于平面设计和三维设计之间的设计软件,一方面,它要求设计师掌握较高的技术,另一方面又要求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素养,细腻的表现能力。

随着教学中重点问题的逐步明确,教师必须制作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制作水平:

1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气氛

按照常理,对于没有学习过AE影视视频设计的同学,影视设计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课程。这些源于同学们对于时尚的喜爱,许多他们喜爱的明星都会拍各种风格的MTV,电影,电视等,这些源自内心的对时尚的摹仿和期待都是学习的动力所在。

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人心浮动又是此时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能让学生立足于兴趣并且遇到问题能够有耐心的解决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于是在开学之前,教师有必要搜集了很多当前学生喜欢的影视明星拍摄的广告、MTV做为教学资料,比如有章子怡为VISA拍摄的信用卡广告,周杰伦的MTV做为教学主要的讲解资料,结合着世界各国的优秀广告获奖作品穿插着观看,这样会先在兴趣上对大家做一些引导,很多学生看了非常激动,有了想要学习的欲望。

2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有目的、有系统的、有步骤的提出教学要求

最初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比较简单,只要学生学会使用软件即可,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软件的程度不断的得到提高,这时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了。

比如,在学生做过三次视频的制作之后,就要开始考虑版式设计的问题了,画面上的演员怎样安排出场顺序,在舞台上怎样排列是最佳方案,文字与图形的设计组合风格要与整个视频风格相同,这些要求是逐步提出的,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过程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会有利于学生每次作业都有重点问题得已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基础变得愈加重要,尤其是学生在制作MTV字幕设计时,字幕出场形式,字体风格、字号设置等等有时会比画面特效本身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步骤的引导是教学关键。

3补充电影剪辑的基础知识

要想设计制作出水平较高的作品,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素养,比如平面设计中的版式设计,影视设计中的剪辑知识,音频设计中的声音运用等等。

高职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视频设计制作,必须补充一些关于电影的基础知识才能使课程顺利进行下去,因此在学生基本掌握了AFTEREFFECTS的软件技术后,我特地准备了相关的剪辑影片的知识,如镜头的概念,镜头的应用,蒙太奇剪辑技术、蒙太奇实际应用解析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剪辑的知识后,作业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4以优秀的作品做为学习的导向

临摹在美术学习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不单中国如此,国外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等都是小时候跟随画师先临摹作品,渐渐积累了经验,有了较好的美术功底再帮助老师创作作品直至独立门户。

于是在教学中,我首先使学生明白依葫芦画瓢是学习的最佳方法,临摹不是照抄,是集精华于一身。例如,在水墨字教学中,首先,我教会学生如何制作水墨字,如何控制效果,练习作业并不以技术为考核要点,如何使画面与水墨字结合产生空灵的效果才是教学重点,这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觉自动的思考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果。

另外,我在教学中一直强调,学设计要强调学会欣赏优秀作品。要在广泛博览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学会欣赏。

欣赏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的观看,而是带着学习的目的和研究的眼光观看。优秀的作品需要良好的构思和足够好的技术来实现,眼高才能手低,只有欣赏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看过足够多的优秀作品,才能明白创作思路,设计出有个性的作品。

影视教学范文1篇7

首先从时代的发展来看。自电影电视诞生之日至今,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视艺术因具有对各项艺术形式兼容并蓄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的特点,而代替书面纸质文字成为人们认识人类文化和外在世界的新宠。当代初中生更是在屏幕面前长大的一代。但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如何甄别优劣,提高初中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力,就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其次从当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环境来看。虽然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设备已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中学相比依然差距巨大。多媒体教室数量少,设施不完备;电脑网络不普及,信息闭塞;学校图书数量有限,内容陈旧;学生家庭读书氛围缺失,存书量几乎为零,学生不读书,或者只阅读娱乐肤浅的低级杂志。综合来看,在农村初中,自主搜集信息的条件不具备,阅读名著的条件不具备,语文教学仅局限于一书一室一校,环境狭隘逼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试举一例:一道初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请同学们谈谈对流行词汇“菜鸟”“山寨”的理解。大多数同学的答案为,“菜鸟”是“一种鸟的名子”,“山寨”是“山里的村寨”。

为什么这在城市的孩子看来很低级的语言现象张13就来的词汇成了农村孩子眼中的“西洋景”?农村初中生视野狭窄知识匮乏,落后于整个时代的何止是一拍两拍?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在提高语言素养,拓宽知识面上具有强大的功能。第三从学生的个人需求来看。影视艺术富有丰富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声光图结合的多感官刺激能短时间吸引好玩爱动的初中生的有意注意,优化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引影视艺术入课堂,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在熏陶情感,养成性格方面更具有纸质文字所不具备的魅力因素。第四从人才的培养来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从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而影视艺术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是很好的审美教育的题材。另外影视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的立体反映,更能促进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文化品位的形成。第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学科具有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又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影视艺术中蕴涵着丰富的语言信息、文学作品的情节和魅力、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能给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影视教育的方式

1、播放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电影或片段,与作品的书面文字作对比鉴赏。在两者的映衬对比中,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书面文字的兴趣,帮助形象化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能够加深对作品各项艺术特色的理解和体会。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数量众多。仅初中阶段课内外涉及到的名著,就有《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红楼梦》、《西游记》等,被搬上屏幕。这些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很强的观赏性,对学生在影视节目的选择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上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播放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科技知识、人物专访等专题片,作为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这样既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文字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的印象,同时还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仅以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知识片《百家讲坛——杜甫草堂之谜5》就是很好的教学辅助素材。在这节片子里,康震为诗歌的解读作了很完整的背景铺设,并通过对比解读了杜甫的济世情怀。它独具的学者风格和把诗歌放在宏大的背景下阅读的大家风范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生活无处不语文”的大语文观。

3、根据单元题材播放相关内容的经典影片。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战争题材编选,在单元学习后,可以播放战争题材的经典影片作为教学的补充和延展。当战火烽烟在屏幕上蔓延四起时,人的生命弱如草芥的形象诠释,能让学生对战争的残酷,血与火的真实意义有更切肤入骨的体会。

4、在写作教学方面,播放相关的影视音像能够创设情境引导思维。央视大型记录片《森林之歌一竞生》和《家园:云横秦岭》,色彩鲜明、音乐优美、解说词华丽厚重、画面生动活泼轻盈平静,全景立体展现了森林之美、自然之美,是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写作创设观察的情景的好素材。《家园》中金丝猴争夺猴王和幼猴天折的设定故事更是学生写作童话的好范本。

5、在听说教学方面播放有关的影视资料,可以作为引起学生进行讨论的媒介,也可以作为说话表达的例子。

影视教学范文

关键词:英美影视作品视听教学兴趣积极性选择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听”作为人类语言交际方式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成为英语教学中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视听课也成为一门日益重要的课程。但由于其牵涉到的学科较多,如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修辞、文化背景等诸多语言学学科,视听教学的难度也大大提高,如何上好视听课成为目前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听力水平不高是视听课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

众所周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以及语音语调的变化等。由于在中学期间较少开设英语听力课程,同时学生及教师为了应付高考也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英语书面的训练当中,对于听力的训练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大学英语教学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教学重点,当学生步入到大学课堂后,一下子无法适应这种改变,可能就会产生担心、焦虑甚至畏惧的心理,提高听力水平可谓难上加难。

二、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弊端

外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但长期以来,教师把多听作为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唯一途径,因此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一直都是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显得被动,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学效果低。目前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很费功夫且成效低。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教学内容灌给学生。

听力课教学可以分为单一音频和视、音频相结合两种方式。我们传统的听力课采用听录音的方式。磁带只有声音,没有文字和图像,缺乏可视性。试想一下,长期把学生置于听录音,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怎么能不感到麻木和乏味,长此以往,有可能会导致学生身心疲倦,使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产生厌倦感。

三、英美影视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想改变学生听力水平较低的状况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去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改变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凡是能够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

电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看电影成为如今青少年特别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活动来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厌恶感,反而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英美影视作品进入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了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聚精会神、做到眼看、耳听、心想。

心理学告诉我们: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应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留有主动活动的余地,让学生在思考性的练习中发展思维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事实证明,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掉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力,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必须要培养他们对听力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电影生动形象,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是当今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课堂上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聚精会神。如笔者曾给学生观看了影片《小鬼当家》(HomeAlone),影片中的小男主人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战胜坏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狮子王》(LionKing)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材料。影片中辛巴如何克服恐怖和逆境,与邪恶贪婪的刀疤对抗以及影片中充满温情的故事、幽默易懂的对白,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娱乐相结合的乐趣,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英文影视作品,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高校英语的视听课训练以英美影视作品为主要内容,已经越来越普及,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方面的能力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教学效果。

四、英美影视作品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英语的视听课上为学生放映英语原版电影,希望借此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如何将英美的影视片很好地运用到英语视听课的教学当中并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听说课上采取观看英美影片以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办法有其两面性,虽然这样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据调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虽然也爱看英文电影,但他们通常是根据中文字幕来理解影片的内容,在观看的过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影片内容上,忘记了要通过观看影片来学习英语的目的。因此,视听课上影片的选择是极其非常重要的。选对了,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可能日增益上;选择不当,则有可能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一)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来选择课堂放映的影视作品

1.对于新入学的学生笔者推荐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电影,由于此类电影的画面对语言说明能力强,有助于通过原版电影的画面情节猜出语言的含义,避免学习中因听不懂、看不懂而去寻求字典等其他手段帮助而导致的疲劳现象。

2.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视听训练,此时可以逐步提高课堂的难度,除了学习英语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推荐带有大量诙谐的英文对白,运用大量的美国本土俚语的电影。在放映电影前,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与电影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影片中所涉及的俚语等,帮助学生理解电影内容。

(二)注重所选资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否起促进作用

作为教材的英美影视作品首先应选择那些具有鲜明主题和情节较为简单、通俗的影片。在视听课上选择观看影片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因此不能让情节喧宾夺主。过于惊险刺激的影片会让学生模糊重点,分散他们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学习语言的注意力,导致单纯的猎奇和娱乐。而且在影片的选择上我们还要注意影片长度的控制,不宜过长。我们上课的时间有限,一部影片如果太长,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讲解、重复、联系等实践,就可能造成无法完成教学进度,如果把一次影片分成太多次来放映,学生容易遗忘,头尾难以衔接,则有可能导致学生兴趣降低,影响教学效果。当然,不是每部影片的长度都能够刚好达到我们课时的要求,要解决这类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截取法,即从影片中截取重点部分,省掉一些不必要的花絮等。当然在删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场景的独立性,不能因为截取而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Arthur,P.Whyusevideo?Ateacher’sperspective.VSELT,2.4,1999.

[2]卞喜玉.英美影视片与英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1995.

[3]鞠晶,李莉.英语视听说教学初探.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

影视教学范文篇9

一、影视教育的内涵

教师教育中的影视教育是教师作为学习者,利用现代超媒体技术,以诉诸视听的影视作品和教学视频作为辅助手段,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其专业发展水平的新型教育模式。作为集合视觉、听觉两大接收信息系统的教育媒介,影视教育以其展示内容和手段的及时、丰富、深刻、生动形象等特点,成为一面反映教育教学实况、折射教育真理的镜子。教师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和影视教育所具有的功能相契合,这就使影视教育可以为教师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影视教育集声、文、色、形、像于一体,其具有针对性、契合性、生动性和梦幻性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它能增加知识的信息容量,充实内容,丰富形象,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线性传输的方式,使教学信息的传输层次多样化、突破教学时空的局限性,拥有更加开放的空间,更利于学习者运用多种感官完整准确地理解知识,迅捷地获取知识信息,尤其对于作为学习者的教师,这种模式更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更有助于教师学习。

二、教师教育中影视教育对教师学习的影响

1.改变教师的学习理念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学习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人们的学习理念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不得不去思考该树立什么样的学习理念,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演愈烈,这都促使教师对自身学习观念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影视教育作为一种依托于超媒体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更能够使教师认识到只有将其自身的社会生存与职业发展需求作为学习的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掌握现代化学习技能,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才不会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

2.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多是被动的、接受式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难以体现。超媒体技术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方式,转变了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扭转了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中教师被动学习的局面。灵便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工具来促进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这样不仅能缓解学习资源短缺问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学习场合、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使教师的具体学习需求得到最优化的满足。

3.改变教师的学习内容

影视教育中的材料丰富多样,电影、电视等视频通常集中于教师专业情意方面的传递;而教学、课程视频则显得更详细、可操作性更强,亦可模仿,对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能力的指导意义更强;另外还有类似于纪录片的支教学生的生活视频同样对教师情感的激发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络中更新及时的海量视频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视频,不但可以给教师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还能传播现代教学技能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教育中影视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的学习受到了更多、更严格的考验。教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之外,还肩负着多种社会责任。工作中、生活中以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让教师常常感到应接不暇,学习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再加上年龄的增长,各种因素导致学习效果越来越差,种种方面都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实现省时、高效的学习活动,以便减轻负担。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超媒体技术这一有效学习工具,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进度和效率,以便能够适应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这种超媒体技术中最简捷直接的当属影视教育,其对教师学习的实效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反映出来:

1.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学习负担

教师的学习负担来自两个方面:(1)源于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任务,比如写学习反思日记;(2)来自对学习任务的亲身体验所带来的心理负担,这种体验存在个体差异。由于教师的知识基础、能力、兴趣不同,相同的学习任务,带给教师的感受是不同的。在进行影视教育时,教师可通过视频的播放来传递所要学的内容,以这种轻松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播放结束时可以第一时间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成果跟踪,而且这种感悟式的体验会比直白的回忆、编写反思日记的方式要更真切!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办事、发展的能力。总之,学习能力就是“会学”。只有“会学”,才能“学会”,才能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对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在通过这种影视教育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从中锻炼自己对于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掌握,并获得更多优秀的教育方式,最终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3.推动教师自主学习的开展

影视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影视文化;小学生;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因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可塑性特别强。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德育纲要》中明确要求:“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在信息社会,影视文化这一大众化的现代传媒手段,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小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这样说过:“未成年人的认知与成年人的认知是有着质的不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认知结构也各有各的特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具有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初具个性倾向性三个特点,但也存在初、中、晚各个时期的不同。”[1]小学生对于生动形象、活泼多变、色彩艳丽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很多小学生每天都会收看电视以及看手机、电脑上的小视频。“有声有色”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小学生现实生活中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一、影视文化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影响

1.影视文化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正面影响

(1)拓宽品德认知。影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有时胜过教师的苦口婆心。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能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乐于接受其中蕴含的知识。例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跟着唐僧去西游》《奥林匹克的故乡》等,可以向学生介绍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纪录片影视作品,让学生从中领略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这些经典的影视文化,增长了小学生的见识,丰富着他们的品德认知,强化了学习效果,对他们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无痕的作用。(2)体验品德情感。品德情感主要是通过感受体验来实现的。情感体验,真切地影响着小学生品德情感的形成。影视文化那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夸张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维的情感体德育广角验,给小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激发他们的品德情感。例如,教学《过去的故事》,在课堂上直接播放动画电影《王二小的故事》,能让学生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拉近与英雄人物的距离,感受英雄人物的英勇气概。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为小学生品德情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3)培养品德意志。影视文化作为传播文化的工具,传播着大量信息。影视作品中传达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小学生良好品德意志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时,可以播放《隐形的翅膀》电影片段。这部电影讲述了15岁的志华不幸被高压电击中失去了双臂。但面对坎坷的命运,志华收起眼泪,自强不息,重新上学,并刻苦学习游泳。她勇敢坚强,获得了残运会冠军,并顺利取得残奥会的参赛资格。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与事业有成的“残疾人明星”连线,进行现场对话,感受这些“残疾人明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顽强意志。(4)影响品德行为。影视文化所传播的信息,或多或少会在小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印象。小学生对影视文化作品中的人、事、物,会有自己的判断,也会有同学之间的交流。他们也会“追星”,崇拜并模仿自己的榜样。教学《我心中的那颗星》,会发现小学生眼中的那颗星,绝大多数是通过影视文化认识的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科学家明星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影视文化,引导学生感受“明星”们的人格魅力、“背后的故事”以及精神力量,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影视文化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1)“影视保姆”浪费时间。影视文化,在对小学生品德教育上,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影视传媒是小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电视、电脑和手机,是孩子的保姆。”在这玩笑的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品德教育的缺失。其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80后的家长们除了工作之外,业余时间几乎都在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整天与影视传媒黏在一起,以此来消磨时光。“隔代”的祖父母,是名至实归的“退休一代”。观看影视作品,也成为祖父母一辈常见的休闲方式。小学生回到家,受祖辈、父辈影响,就自然被影视传媒俘虏了。“影视保姆”消磨着小学生的宝贵时间,以至于影响着小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2)不良行为损害健康。长期长时间观看影视节目,对小学生视力的伤害不容置疑。有些小学生在观看影视节目的时候,长时间窝在沙发里或者直接躺在床上,缺少运动及锻炼。不良的坐姿,会影响小学生的脊椎正常发育。有的小学生还模仿大人的样子,边看影视节目,边吃爆米花等零食。这些不良的行为,容易让小学生堆积脂肪,影响身体健康。(3)低俗节目侵蚀思想。行为科学理论指出,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为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影视作品以低俗的手段来迎合观众娱乐、消遣的心理。低俗影视节目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在黄林会主编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当我们目睹电影、电视剧、言情故事中,在那些少男少女的青春恋情终于柳暗花明,那些孤胆英雄终于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凡夫俗子竟然也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对我们的人生经验进行了理想化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一种被文化文本制造出来的欢乐。”[2]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正处于品德形成期,对事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不良的影视文化环境中,小学生往往会迷失自己。近日有媒体曝光,有一名六年级的女生,不爱学习,爱穿各种奇装异服,爱做直播网红。当有一些网友留言问她“你怎么不做作业”时,她居然回答“我长得这么美,还需要做作业吗?”小学生有这样的表现,令人痛心,这和影视文化的误导是密切相关的。(4)沉迷影视影响行为。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暴力、色情等低俗镜头,成为小学生模仿的对象,成为小学生误入歧途或出现行为偏差的重要诱因之一。被暴力、色情等低俗镜头误导的小学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暴力、色情等不良行为倾向。河北省少管所对100名未成年人犯的调查表明,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就是参照暴力片中的犯罪情节进行简单的“复制”。[3]

二、影视文化影响下小学生品德教育提升的策略

在影视文化已经悄然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生活的今天,如何正确应用影视文化,发挥其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有利作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1.社会关爱,净化影视文

化影视文化影响着小学生的品德形成,这不但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为给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非常重视影视文化的源头问题,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的管理》等规定,从政策上把控,有效遏制了一些少儿不宜的影视节目的传播。很多地方电视台开设了少儿频道和教育频道。对电影中出现的“少儿不宜”等低俗画面,也明令禁止。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仍有大批低劣的影视文化作品产生。甚至有些粗俗的内容,出现在小学生最喜欢看的儿童动画片中。影视传媒,应该给小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文化环境,要有益于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每一个媒体管理者和工作者,要做有良心的影视文化事业,要多一份爱心和责任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着力注重让影视作品思想性与娱乐性兼俱。

2.家庭重视,提高品德素养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的言行和价值观,对小学生起着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当家庭成员对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时候,小学生难免也会迷上影视媒介。好的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品德发展的思想动向,要注重选择有利于孩子品德教育的影视作品。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影视文化价值观,以身作则,选择收看充满正能量的影视作品,为孩子树立榜样。家庭成员也可以拥有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亲子阅读、远足野营、关爱老人等有意义的家庭活动。

3.教师关注,加强价值引领

在学校,教师更多关注小学生的在校情况,常常忽视了在校六小时后的家庭生活指导。事实上,很多时候教师很忙,忙得无暇顾及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如果教师能指导家长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选择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效减少影视文化对小学生的负能量影响。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生活中的引路人,加强对他们的影视文化价值导向引领,推荐适合学生观看的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教师应该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与孩子共同探讨他们感兴趣的影视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引入适当的影视片段欣赏,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优秀影视作品推荐活动,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影视文化鉴赏能力,让更多的优秀影视作品在学生中流传。教师要利用优秀影视文化的正能量作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正面引导,为学生品德的健康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王杰.幼儿电视教育功能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03(9).

[2]黄林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

影视教学范文篇11

[关键词]前沿视阈影视概论

教材是一门学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教学和科研后所获成果的积淀和结晶,是被学界所认可的具有普及性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基本依据。但教材也有滞后性的不足,学界内的最前沿问题无法在教材中得到体现,这样既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入,也不利于促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从而无法加强学生基本的学术训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具有前沿视野,在教材教授过程中引入前沿问题,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和当下性。本文以影视概论教学为例,从影视概念和影视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前沿视野在教学过程的功能和意义。

一、影视概念:对象和媒介

对于影视的概念,现在的教材一般是这样界定的,“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和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这个概念包括了对内容对象(what)和传播媒介(whichchannel)的界定,对象包括了人类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电视,以及电视电影,媒介主要是银幕、屏幕,而当下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质疑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在内容对象上,有论者主张把动漫看作人类的第九艺术,看作具有自己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艺术门类,将其从电影这个第七艺术中剥离出来。这种观点为我们审视影视概念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加拿大动画大师麦克拉伦曾经说过,动画就像是上帝在创造世界,这句话深刻表达出了“动画”的本质含义和精髓所在。创造性的想象对动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虚幻与夸张是动画最为普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作为综合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动画的艺术内蕴并非这些相关艺术门类特点的简单相加。事实上,动画艺术的审美诉求超出了这些艺术门类的相加之和,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地、审美地把握世界和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表达方式。同电影中的真人真物不一样,动画中的人、物带有极强的虚拟性,其所拍摄的对象是运用造型手段以及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手法所建构出来的拟像、造像。这正是动画的特殊性所在,是动画语言系统的核心部分。动画并不过多地追求形象和动作的逼真,而是寻求表现空间的拓展和情感的新的表达。动画就是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在虚拟的世界里重新赋予生命和意义。因此,一些“超常规的动作”设计也就成了动画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以动画《海绵宝宝》为例,我们可以更为具体理解动画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罢工》中,章鱼哥带领海绵宝宝一起罢工,不愿意离开蟹堡王餐厅的海绵宝宝身体紧紧贴在了大门的玻璃上,章鱼哥拉开了他,但他的双手还停留在餐厅的大门上。章鱼哥再次拉开他,海绵宝宝的眼睛留在了玻璃上,深情地望着玻璃内的餐厅。章鱼哥第三次拉开海绵宝宝,海绵宝宝身体裂开,一颗心脏赫然跳动。动画用身体的肢解具象而层次地表现了海绵宝宝内心对餐厅的留恋之情。

在传播媒介上,当下学术界开始关注新媒体对传统影视概念带来的冲击。所谓“新媒体”,指的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基于通信技术的手机、基于数字广播技术的数字广播和数字电视,以及跨媒体的网络电视”,新媒体的产生给影视的传播带来新途径,也改变了影视的传统内涵。影视内涵中的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银幕和屏幕,而是加入了更多的渠道。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共同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11位导演围绕“青春”这一主题,拍摄了11部短片,在优酷网上发行,为我国电影的策划、制作和发行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通过引入当下学术界最新的对于传统影视概念的质疑,让学生意识到影视概念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提升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影视批评:奇观还是叙事

影视批评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面对当下的电影产业和具体影片要具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和阐释能力,要对今后的电影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教师在讲授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联系当下最前沿的影视创作现象,调动学生的理论付诸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观念。

当下人们处于视觉文化语境下,“目前居于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当下电影正在经历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转变,这在好莱坞大片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阿凡达》、《英雄》、《夜宴》、《十面埋伏》、《西风烈》等。

叙事电影强调叙事性(narration)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注重电影作为时间艺术的特征。电影如何展示情节、塑造人物、编写对白成为叙事电影基本的要求。因此,电影的叙事蒙太奇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因果逻辑关系安排画面,就成了叙事电影最为关键的所在。好莱坞经典电影经常利用“三S法”来组织故事情节,推动影片的叙事,即在故事的开始设置悬念(suspense),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惊奇(surprise),在高潮或结尾处则要给观众以最后的满足(satisfaction)。

奇观电影注重的是对景观、景象(spectacle)的展现。奇观电影的产生和视觉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模仿、复制到虚拟,从膜拜、展现到模拟,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在历史变迁和转型中逐渐与现实断裂,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人们的生活被图像所包围,依靠对景象的观看来理解和阐释世界。奇观电影通过对动作、身体、速度、场景等各类景观的呈现来满足人们视觉,给匮乏和缺席的观众提供在场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从叙事到奇观,蒙太奇组接和拼贴从理性原则转向了视觉的快乐原则,观众从过去的静观转向震惊,观众不再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享受叙事带来的愉悦和审美,而是接受影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如何看待这种电影范式的转变,特别是如何看待电影范式的转变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接受问题,就成为

当下电影批评所面临的问题。奇观电影是建立在经济和文化相互消融的后现代文化基础上的,它重视片段的、无深度的景观,这和中国观众注重叙事性,关注电影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的审美习惯与期待视野还有着心理的隔膜。我们并不否认奇观电影中美轮美奂的画面、雄浑绮丽的景观、紧张刺激的动作所带来的视觉价值,但电影的叙事性以及背后隐含的人文哲思恐怕还是中国电影应该追寻的东西。叙事为本,兼顾奇观,把视觉的和心灵的震撼结合起来,是我国电影发展的道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老师可以通过11度青春系列电影、《阿凡达》、《英雄》、《夜宴》等具体电影文本的阐释来印证。作为一次成功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11度青春系列电影给人们展现了传播媒体(whichchannel)的重要性,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电影表现内容(what)重要性的例证。11度青春系列电影包括了《拳击手的秘密》、《哎》、《夕花朝拾》、《东奔西游》、《泡芙小姐的金鱼缸》、《江湖再见》、《李雷和韩梅梅》、《阿泽的夏天》、《老男孩》、《L.I》等作品,但现在被观众所熟知和津津乐道的只有《老男孩》。这其中原因就在于《老男孩》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和深刻的人文情怀,影片以青想的成长、挫折为主题,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灵与肉的错位,弥漫着淡淡的哀戚和浓浓的怀旧情绪,成为一代人集体理想的一次仪式化的展览。电影《阿凡达》在奥斯卡奖项的争夺中之所以输给《拆弹专家》,就在于绚烂、瑰丽的景观设计依然没有流畅的故事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更为震撼心灵。《夜宴》、《英雄》的故事毫无新意,只不过是对哈姆雷特复仇和荆轲刺秦故事的稍加修改,叙事蒙太奇的逻辑性和时间性的混乱使得电影叙事缺乏理性原则和理性结构。影片叙事设计既不是像链条那样环环相扣,也不是像小河中一块连一块的石头,观众可以顺藤摸瓜,或者像过河的人一样从一个石头跳到另一个石头来理解事件的连贯。影片事件的安排零散而断裂,观众记住的只是漫天黄叶中两个红衣女子的打斗,水平如镜的湖面上两个男子像蜻蜒一样的武功对决。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1936年的文章《讲故事的人》中慨叹道:“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讲故事这门艺术已是日薄西山。要碰到一个能很精彩地讲一则故事的人是难而又难了。”当时的本雅明敏锐地意识到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文化导致的大动荡,对讲故事传统的日渐衰落充满了惋惜之情和怀旧之感。正如本雅明所预测的那样,当下的文化正在经历从话语模式向图像模式的转变,电影也呈现出从叙事向景观的转型。但“故事”依然是电影重要的内核,讲一个好看精彩的故事依然是电影应具备的能力,合乎逻辑的情节,张弛有度的节奏,鲜明个性的人物,风趣哲理的对白,依然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当下依旧是一个需要故事的时代,而且比以前更加需要。

三、结语

影视教学范文篇12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影视英语;建构主义;情感过滤假设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播放英

语影视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针对当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即缺乏语言环境及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缺乏,采用影视英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引进影视材料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给学生原汁原味的生活口语,而且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语言听说训练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的学习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真正做到"视,听,说"相结合。

二、运用的理论基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1966年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

为,语言输出对于语言习得有促进作用,学习语言(或者任何其他知识)都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们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下构建自己的语言的,换言之,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景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所以学生应该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这样才能重组以前的知识结构,积极有效的建构新知识,老师通过影视手段,降真实的语言场景提供给学生,在视觉,画面,文字的直观作用下,学生更容易融入真实的语言场景中,通过练习重建知识结构。

Krasen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它认为三种因素与二语习得有关: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他指出低情感过滤即强动机,强自信心,弱焦虑较少阻碍或打断必要性输出,比高情感过滤更可取。动机直接影响了语言习得的效果,在当前的英语教学环境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如果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低下,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心理压力,附有焦虑情绪,而如果采用影视手段进行了听力教学,可以大大改善现状,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自信心也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影视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1,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通过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段音频来进行英语教学,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沉闷,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语篇语言学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包括语法,词汇知识,会话规则以及怎样运用和回答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和社会习俗,以及怎样恰当的使用这些语言,而交际能力的获得要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不断用语言进行操练,影视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场景,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仿,英文电影题材丰富,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感染力,在不知不觉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

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讲,跨文化交际最大的问题就是,异国的文化及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这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引发了很多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中的一部分,如果不对异国文化真正有所了解,就不能真正掌握好一门语言,通过看外国电影,可以了解西方各国风俗文化,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文化的不同可以潜移默化的移植到我们思维里去,从而更明白语言的差异,有利于帮助我们真正学习好一门外语,比如大家在看电影《阿甘正传》中,对一句台词记忆的很深"lifeis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isthenext",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为什么生活可以比作巧克力,不过如果你对美国的巧克力有所了解的话就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因为在美国巧克力的包装是不一样的,一盒通常有12或24块,每一块的颜色,形状,口感都不一样,在相同包装纸下,你很难预料下一块是什么样的,吃巧克力的过程就像我们生活一样,你很难预料明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做好的就是把握今天,过好今天。

3,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影视材料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素材,通过画面,声音及丰富的色彩充分调的了学生的听觉,感觉器官,为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篇语言学认为交际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并有效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场景中去完成语言任务,在看影视英语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给学生,在看电影之前首先针对电影内容设置几个问题给学生,放映完毕之后用自己的话回答,或者指定一些学生分角色扮演,或者只听声音不看画面,完成听力任务,即陶冶了情操,又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一举两得。英语的听说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听说的能力提高了,英语的交流才能自如,目前英语教学中学生不敢开口或者想说不知道怎么说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大都放一段音频,然后让学生回答,这样的方式枯燥没有意思,无法让学生注意力持续集中,而在影视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记住集中的名言佳句,甚至对一些实用的听说句型会记忆犹新,这样可以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兴趣倍增。

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英语教学过程中播放影视片断有很多优点,可是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1,播放的时间不合理。很多教师忽视了播放英语影视电影的正确方法,由于大学英语课时间有限,而播放英语影视的耗时性,他们并未把播放影视电影列入教学过程中必要部分,只是在课时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偶尔播放一两部电影,由于不带目的性,只是上课的一个补充,播放过程又是连贯的没有讲解和停顿,学生只是带娱乐的心态去欣赏,结果,一场好的电影看过之后除了故事情节之后什么都忘的一干而尽,没有起到听说训练的作用,浪费了可以利用的资源。

2,选材不当,播放之前,教师们会选择一些英语电影或美剧给学生们,这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是,选择的影片难度大于或低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或者与教材的相关度不够,同时在播放过程中,教师缺乏相关的讲解,这样播放电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播放中很多教师首选英语电影,其次是英语讲座,纪录片以及BBC或者VOA视频新闻。

3,讲授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讲解。笔者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会担心破坏影片的完整和故事的流畅性,很少会暂停电影,对中间的生词,表达法和文化差异做讲解,只有部分老师会在看电影之前对影视内容的文化背景做提前讲解。

五、方法和建议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互动,可以在播放过程中采取分段播放,全片播放,只放音频,只放视频,边放边看等多种方式,观看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让学生看后回答问题,复述电影内容,分角色扮演,分角色配音,或者分组讨论或者学唱主题曲等方式来进行互动。

2,在观看电影之前选择难度适中,内容积极向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像二十分钟的美剧就更好,教师在看之前对电影的背景和相关内容做介绍,在讲解过程中对出现的新句型,生僻的单词进行讲解,勿求贪多,尽可能多次重复,以增强记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将英语影视运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使在非外语的大环境中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外语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语言学习的态度并且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在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地道的语言,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增强活学活用的外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 上一篇:影视产业论文范例(3篇)
  • 下一篇:<网络安全核心技术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