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然拼读;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自然拼读,是借助26个字母的发音,5个元音字母与前一个辅音字母相拼进行操作的一种英语拼读法。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自然拼读法呢?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自然拼读法的含义
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普遍应用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自然拼读法的原理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即这些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而不是它们的名称音,如在自然拼读法中,辅音字母b代表/b/,而不是读/bi:/;元音字母组合ai,ay等代表/ei/),以及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关系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能正确地读出来;或者,想到一个英语单词,就能按照规律正确地拼写出来,即做到见其形状,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二、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的掌握需要学生在掌握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地反复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做到“看词读音”“听音拼词”。那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通过怎样的教学措施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拼读法呢?
1.掌握26个英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常见发音
自然拼读法的基础就是熟练掌握英语26个英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常见发音。教师要适时地把这些发音逐步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地领悟字母与字母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这些字母音分为辅音和元音,其中包括单辅音(p,d,k...)、辅音字母组合(ch,sh,th...)、短元音(a,e,i...)、长元音(ai,ei,ie...)和其他元音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短元音(a,e,i,o,u)每个都有两个发音,所以要提醒学生格外注意这五个音。
Lioyd(1992)建议将字母音分为七组:
①s,a,t,I,p,n
②c/k,e,h,r,m,d
③g,o,u,i,f,b
④ai,j,oa,ie,ee,or
⑤z,w,ng,v,littleoo,longoo
⑥y,x,ch,sh,voicedth,unvoicedth/θ/
⑦qu,ou,oi,ue,er,ar.
这样的优点在于,完成第一组的学习后就可以进行英语单词拼音练习,如pin,is,sat。另外,将相似发音b,p等划分到不同的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区分它们。
2.英语单词拼读教学
英语单词的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单词发音的基础,同时,熟练掌握此方法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牢固掌握26个英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常见发音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去拼读“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类的字母组合成的单词。如,is,an,it等等,及sat,pin,say等等。然后再逐渐地拼出双元音或多音节的单词,循序渐进。
教师一定要多给学生提供单词拼读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地反复练习中,自己悟出其中的奥妙。
3.英语单词拼写教学
英语单词的拼写教学一般分为三步:(1)听,也就是听清老师所读单词的音素。(2)辨,即根据老师的英语读音,辨出其中的因素。(3)写,学生根据自己所辨别出来的因素正确地拼写出单词。在拼写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穿插常用的拼读规则,即同一字母在不同字母前不同的发音,帮助学生正确地拼写单词。
拼写教育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把字母及字母组合的音转变为形的过程,此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英语单词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4.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但是,如果长期把字母与发音的规则单独隔离出来,枯燥无味,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适当地开展英语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和学习自然拼读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建议先从简单的单词拼读开始,如学习了p[pi:]之后,就可让学生认读单词[pe?藿(r)],再到一些简单易懂的句子,如Eastorwest,homeisbest等押韵句子。然后逐渐地过渡到一些小故事类的短文阅读。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逐渐感知自然拼读法所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单词量,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总之,自然拼读法入门简单,成功地掌握自然拼读法能有效帮助小学生认读单词和拼写单词,进而提高学生的单词量及英语阅读和口语水平,但是如何更好地将自然拼读运用到小学教学中,还需要广大的基础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和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文音译,《汉语拼音方案》,自动转写,威妥玛-翟里斯式,WG2PY
中图分类号:H083;H125.19;H125.2;H1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6.003
Abstract: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ofbroadcastChinese,peopleoftenneedtotranslatethepresentChinesepersonalnames,placenamesandotherpropernamesintootherlanguagesinPinyinstyle,andalso,torewritenamestranslatedinotherstylesinthepasttoPinyin.ThispapersummariestherewritingrulesaccordingtotherespectiverelationshipbetweenWGandPY,designsarulebasedsoftwarenamedWG2PYtorewritetheWGnamesinnovel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intoPYones.
Keywords:Chinesetransliteration,ChinesePinyinPlan,autorewriting,WG,WG2PY
一背景介绍
在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际标准的汉语罗马字母拼写法之前,在国内外的翻译、通信、交通诸领域,汉语人名英译采用的旧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很不统一,比较流行的有威妥玛式、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1]。为了顺应汉语规范化的基本国策和专名音译的大趋势,不仅要在现在和将来的汉C英翻译工作中将汉语人名翻译成规范的汉语拼音,还要将以前用旧方案翻译的人名转写成汉语拼音。但人工转写往往费时费力且很容易出错,转写的差错造成翻译质量低下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新语文政策也刚推行不久,本地人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认同还不一致,中文音译时并没有完全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台湾地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同于大陆一套汉语拼音走天下,存在着多种拼音系统[2],其中文音译的不一致现象和混乱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中文译音的汉语拼音化的基本国策是既定的,这个趋势谁也逆转不了。事实上,1958年,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后不久,国际标准化组织就已经决定首先在地名音译上采用《汉语拼音方案》[3]。之后,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发出通知,以“汉语拼音”的拼法作为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和地名的国际标准[4]。到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汉语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世界各国对此反应不一。法国等欧洲国家率先响应,各国的出版物和图书馆很快就采用了汉语拼音。但是美国迟迟没有采用,直到1998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才决定改用拼音,并准备以三年时间,花费几千万美元,把馆藏70万部中文图书的目录全部改成拼音[5]。近年来,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力度的增加、各国孔子学院的设立以及语言信息标准化的需要,汉语拼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于历史所遗留的非汉语拼音式的中文音译罗马字母拼写式,都存在一个转写的问题。然而,诚如前面所述,人工转写往往费时费力且很容易出错。
本文根据威妥玛-翟里斯汉字标音体系(WG,见下文)与汉语拼音汉字标音体系(PY,见下文)的对应关系,总结了自动转写的转写规则,开发了基于规则的威妥玛式拼音自动转写为汉语拼音的软件WG2PY,并自动转写了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6]中的译音字,取得了很高的正确率,实验数据也具有一定的覆盖率。
二自动转写实现
1.定义
拼音字――一组以某种汉字标音体系中的音素为标准而组成的音素序列(音节)。如hsin为威妥玛-翟里斯标音体系中的一个拼音字;xin为汉语拼音标音体系中的一个拼音字。
拼音词――一组以某种汉字标音体系中的音节为标准而组成的词级音素序列。如ch’ünfangp’u为威妥玛-翟里斯标音体系中的一个拼音词;qunfangpu(“群芳谱”)为汉语拼音标音体系中的一个拼音词。
WG――威妥玛-翟里斯汉字标音体系。指以英国人威妥玛(T.F.Wade)所创建的汉字标音体系为基础后经翟里斯(Giles)修订的汉字标音体系,用该体系标音的拼音字和拼音词常见于1979年前出版的各种中文典籍英译著作或者未采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外国人所写的英文著述,用以音译中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中的汉字。
PY――汉语拼音汉字标音体系。指以汉语拼音方案为蓝本的汉字标音体系,用该体系标音的拼音字和拼音词常见于1979年后出版的各种中文典籍英译著作或者已采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外国人所写的英文著述,用以音译中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中的汉字。
同音字――WG中不同音节对应相同PY中某一音节的拼音字互称“同音字”,如WG中che对应于PY中的zhe,WG中的cheh也对应于PY中的zhe,则che和cheh互称同音字。
2.自动转写软件WG2PY
功能:将威妥玛-翟里斯汉字标音体系的拼音字自动转写为汉语拼音汉字标音体系的拼音字。
处理模块及算法:程序由切字处理、转写处理和后处理(输出)三个模块构成。
切字处理模块:从给定的拼音词中根据“WG2PY拼音字切字底表”采用正向最大匹配法切分出正确的拼音字(包括连字符处理、所有格撇号处理等)。流程为:(1)输入一个待转换的WG串S1,和已转换的PY串S2;(2)如果S1为空串,转6;(3)从S1的左边复制一个子串W作为候选词,W尽可能长,但长度不超过Max_WG(设定为10);(4)如果在切字底表中找到W,则将W转换为相应的拼音串,并将其加到S2的右边。并且从S1的左边去掉W,转(2);(5)去掉W中最后一个WG串,转(4);(6)结束。
转写处理模块:根据基础规则、转写规则和补充规则对切好的拼音字进行转写,基础规则见“WG2PY基础规则库”,转写规则见“WG2PY转写规则库”,补充规则见“WG2PY补充规则库”。
后处理(输出)模块:包括大小写、连字符、撇号的处理等。具体如下:(1)大小写的转写规则:如果一个输入的WG串的首字母是小字母,那么它的转换后的PY串的首字母也转换为小写字母,反之亦然;(2)连字符处理规则:如果一具WG串中是连字符“”加上元音字母(如a、e、o),那么转写成PY串则转写为撇号“’”加上元音字母(如a、e、o),其他情况直接去掉连字符“”,在PY串中不保留任何痕迹;(3)所有格撇号处理规则:只需要把“’s”放到切字底表中,采用正向最大匹配法,即可做正确切分。
三实验内容与结果
1.WG2PY拼音字切字底表
“WG2PY拼音字切字底表”是采用正向最大匹配法切字的基础。根据WG与PY的声母、韵母对应关系,我们参照威妥玛《语言自迩集》[7]中的“音节总表(SoundTable)”和“北京话音节表(ThePekingSyllabary)”拼出了420个基本拼音字,后根据WG的“轻音”规则(见下文)拼出了277个同音字,这420个拼音字和277个同音字共同构成了“WG2PY拼音字切字底表”。
2.WG2PY规则
WG2PY规则由基础规则、转写规则和补充规则组成,分别建立“WG2PY基础规则库”“WG2PY转写规则库”和“WG2PY补充规则库”。
“WG2PY基础规则库”中共有规则49条,分为Consonants(21条)、BasicVowels(8条)、BasicRetroflexSyllables(4条)、BasicSibilantSyllables(4条)、SemivowelInitials(3条)和BasicFinals(9条)。基本对应于《汉语拼音方案》中所有的声母表和韵母表。
“WG2PY转写规则库”中共有规则420条,对应于“WG2PY拼音字切字底表”中的420个基本拼音字(音节)。
“WG2PY补充规则库”中现有规则109条,分为“轻音”和“固化”两部分:轻音是指WG中ng和h的发音规则,其中和ng相关的规则有10条,和h相关的规则有59条;固化是指不符合上述所有转写规则但又在外文音译中已经固定下来的中文译音,如Peking>Peking(“北京”),chow>zhou(“州”,用于地名),king>jing(“京”,用于地名),kiang>jiang(“江”,用于地名)等,目前已收录40条规则。
3.测试语料
这里的语料不是指原文全文或整句,而只是WG拼音词(字)和PY拼音词(字)。这些拼音词(字)的获取可以从1979年以前出版的各种中文典籍英译著作或者未采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外国人所写的英文著述中获得。本实验中我们选用清人沈复所著、林语堂先生英译的小说《浮生六记》,从中获取WG拼音词322条,涉及拼音字235个(字型而非字例)。
4.实验结果
以转写正确率作为实验结果的评价指标,正确率计算公式如下:
经WG2PY转写后生成的235个PY拼音字中,转写正确的拼音字字数为207个,全部测试拼音字字数为235个,转写正确率为88.09%。
同时,我们以覆盖率作为实验内容的有效性评价指标,覆盖率计算公式如下:
覆盖率=全部测试拼音字字数/拼音字表中的拼音字总数
“拼音字表中的拼音字总数”是指“WG2PY拼音字切字底表”中的拼音字字数,为420+277个,因此覆盖率为33.72%。
四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结果中覆盖率偏低
这是由于在我们目前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下,1979年以前出版的各种中文典籍英译著作或者未采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外国人所写的英文著述较难获取,因此从中提取测试拼音字的难度较大。
2.转写错误分析
实验中转写错误的拼音字共有28例,其错误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撇号处理。WG2PY的转写过程中的撇号出现有三种情况――(1)WG中的送气符,如Ch’ao,这种送气符会出现在声母p、k、t、ch、ts和tz与跟在它们后面的元音之间,即p’、k’、t’、ch’、ts’和tz’;在PY中无送气符号。(2)PY中的隔音符,如Xi’an,这种隔音符会出现在汉语拼音a、o和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从而使音节的界限发生了混淆的时候;在WG中的隔音符是以连字符“”的形式出现的,如yüan。转写时Ch’ao要转写成Zhao,yüan要转写成yu’an。但实际文本中送气符的使用较为混乱,经常会出现该用送气符的时候没有用,而不该使用送气符的时候却用了的情况①。撇号出现的第三种情况比较棘手,即(3)拼音字后接名词所有格的符号时,如WangHsüchou’s。理论上讲,任何音节后面都可以跟名词所有格,当然也包括声母p、t、k、ch、ts和tz。当所有格的撇号出现在这六个声母之后时就会和送气符相混淆②。如WangHsüchou’s转写结果应为WangXuzhou’s。实验中出现因送气符而产生的转写错误拼音字例有5例。
第二类:ü和u的处理。WG中ü和u的使用也较为混乱,实际语料中经常会出现该用u的时候用了ü,而该用ü的时候却用了u的情况,以后者居多(是不是因为输入时键盘上没有直接的ü的输入键的缘故?)。而PY中ü和u的情况也比较特殊,详见《汉语拼音方案》。实验中出现因ü和u混用而产生的转写错误拼音字例有2例。
第三类:译者的错误。这主要体现在译者本身的汉语发音水平上。译者在将中文音译为WG时尚无通用的普通话,而当时的北京官话还没有到现在的普通话这样普及的程度,因此,译者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口音和方言,他在翻译作品中中国人名、地名时就会依据自己的口音来进行翻译。林语堂先生是福建人,因此在他的口音中有明显的闽方言的特征,如将“zhai(斋)”读成“zai(灾)”,将“bai(白)”读成“bo(伯)”等。因此在《浮生六记》中他将“李白”音译成“LiPo”,将“赵省斋”音译为“ChaoShengtsai”。那么,WG2PY在转写时就只能根据规则将“LiPo”转写成“LiBo”,将“ChaoShengtsai”转写成“ZhaoShengzai”,造成了转写错误。实验中出现因译者口音而产生的转写错误拼音字例有21例。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见,WG2PY在进行WG转写时除了译者的口音因素之外,送气符时用时不用和ü、u的混用是造成转写错误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两点新的思路:(1)通过分析转写错误中译者的口音因素,可以进行译者的方言研究;(2)除去译者因素,软件的转写错误率只有7/235=3%,也就是说转写正确率可达97%。如此高的正确率一方面使我们对该转写系统抱有很大的应用期望,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尽快想办法消除这3%的错误率。
目前只是实现了WG到PY的自动转写,下一步工作是实现其他拉丁字母化拼音法如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到汉语拼音的自动转写以及它们的一体化。同时,面向大数据的真实文本中WG拼音词的自动识别与提取也应成为后续研究的一大内容。
注释
①事实上,送气符和隔音符的符号并不相同,前者为“‘”而后者为“’”。但可能由于“‘”在计算机录入时需切换到全拼状态等原因,在正式印刷品中WG的送气符也用“’”表示,所以造成了混乱。
②查“汉字拼音字切字底表”中的420条音节,没有六个声母出现在音节末尾的情况。因此当音节以s结尾时,就判定其为名词所有格形式,只做切字而不做转写。
参考文献
[1]吴鸿适.关于科学技术名词术语翻译规范化的问题[J].中国翻译,1998(3):27-31.
[2]吾云.台湾“拼音大战”的历史[N].北京晚报,2016-01-22(43).
[3]李宇明.中华文化迈向国际新步伐――写在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国际标准(ISO7098:2015)修订出版之时[N].光明日报,2016-05-01(07).
[4]戴金旺.“拉丁字母”和“罗马字母”[J].科技术语研究,2006(1):44-46.
[5]周有光.21世纪的华语和华文[M].北京:三联书店,2002:1-3.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与课程改革前的小学英语教材相比,课改后的教材其内容含量和单词量都增加了很多。记忆单词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头疼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靠死记硬背记单词,其效果可想而知。长此下去,不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下降,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将受到不小的打击。笔者认为,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利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进行语音和单词教学,是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
二、自然拼读法概述
自然拼读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即这些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而不是它们的名称音,如在自然拼读法中,辅音字母b代表/b/,而不是读/bi:/;元音字母组合ai、ay等代表/eI/),以及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关系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能读出来;或者,想到一个单词,就能按照规律拼写出来,即做到见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英语为官方语的国家和地区,自然拼读法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必修内容。学生学会了此法,掌握了发音与拼写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自己进行阅读,学习和记忆单词就会事半功倍。正如自然拼读法教学专家Blevins(1996)认为的那样,自然拼读法包含了字母音和形之间的关系,是向学生讲授英语中最普遍的音形关系,使之能够解读或拼读单词。这种解读单词的能力是阅读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自然拼读法的优越性
(一)有效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低年级(一般从二年级起)的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用拼音朗读和阅读的能力基本形成。由于汉语拼音中有许多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如英语中的辅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都很相似,汉语拼音的ao与英语中的元音/a/的发音基本相同,等等,及早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语音教学,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二)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
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采用的都是音素(phonemic)教学,但前者学习48个音素,是以另外一套书面符号来代表音素。这对小学生而言,无疑加重了负担。自然拼读法则学习国际音标48个音素中的44个,是以字母和字母组合来代表音素,学习者只要记忆一套符号(英语字母)即可。这样就可以弥补因学习国际音标而需兼顾音、形两组符号的缺陷。掌握了自然拼读法,小学生就可以不需要借助音标就能认读单词,从而少学一套符号,减轻学习负担。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自然拼读法完全可以取代国际音标的教学。
(三)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
教学实践研究发现,自然拼读法是任何年龄、任何学生学习单词最快、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学生只要掌握了单词中字母的发音,学习单词就再也不用靠模仿来记住单词的发音,可以做到见词可读;了解了英语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关系,即可利用这些规律记住单词的拼写,做到听音可写。
(四)促进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单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单词是由一些单元(字母或字母组合)构成的,也能让他们理解字母的音与形的一致性。据研究表明85%的英语单词能够通过字母音形对应的规则来拼写。学生在掌握了英语字母的这种音形对应关系之后,就能很快地进行单词的拼读与拼写。英语的拼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当学生拼读与拼写单词的能力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程度后,就可以很快地进行阅读教学,在大量的阅读中扩充单词,熟悉语法,培养语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
四、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自然拼读法是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笔者提出如下教学步骤的建议:
(一)字母及字母组合读音教学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这些字母音可分为两大类:辅音和元音。辅音包括单辅音(p,d,k...)、辅音字母组合(ch,sh,th...),元音包括短元音(a,e,i...)、长元音(ai,ee,ie...)和其他元音(er,or,oi...)等。
教师在教学前应拟定一个计划,决定这些字母的教学次序。一般按照先辅音后元音的顺序进行,因为学生有了汉语拼音的基础,学习辅音是较为容易的。
Lloyd(1992)建议将字母音分为七组,即:
1.s,a,t,i,p,n
2.c/k,e,h,r,m,d
3.g,o,u,l,f,b
4.ai,j,oa,ie,ee,or
5.z,w,ng,v,littleoo,longoo
6.y,x,ch,sh,voicedth,unvoicedth/θ/
7.qu,ou,oi,ue,er,ar
这种分组方式的优点是:在学完第一组字母音之后,就可进行单词拼读与拼写的练习,如at,is,pin,sat;也有利于区分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母,因为b和d、m和n等都不在同一组中。
(二)拼读教学
当学生掌握了一组字母音后(看到一个字母,就能自然地读出来),就可以进行拼读教学了。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见词读音能力的基础,如果学生能够流利地拼读单词,对其日后的阅读和口语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拼读应由两个音的拼读开始,如is,an,ti,sa等,然后再进行三个音的拼读操练,如sat,tap,sit,tip,sin,pin等,再慢慢过渡到多音节词的拼读。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拼读的机会,教师可用已学的字母组成单词,制成海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也可将单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拼读。经过大量的拼读练习,学生见词读音的能力就能逐渐提高。
(三)书写教学
字母的书写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规范、整洁的书写习惯。书写教学的方法与平时的字母书写教学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四)拼写教学
利用自然拼读法来教学字母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掌握通过其音形一致的规律去记忆单词的方法,而拼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了解如何把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转变成形。一旦学生掌握了此方法,记忆单词就变得容易多了。拼写教学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听音。教师以先快后慢的语速说出一个单词,重复几次。目的是让学生听清单词中所含的音素。
2.辨音。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辨明并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素。如,第一个音素是什么?下一个音素是什么?最后一个音素是什么?……
3.写音。当学生能正确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素后,教师则开始指导学生把听到的音转变成形,写下来。
(五)阅读教学
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记忆力好,又有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他们能够很快地掌握字母的发音,但是如果不引导他们将字母与发音的对应规律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运用的话,就容易遗忘。此外,小学生长时间面对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符号,学习的兴趣会慢慢地消退。因此,适时开展阅读教学很有必要。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应从辨认单词开始,然后到句子阅读,再过渡到一些简易故事的阅读。例如,学了a//后,就让学生整体认读单词apple;学完第一组字母(s,a,i,t,n,p)后,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读音来朗读Itisanapple.Itisanant.等句子,并利用图片或实物来导入句子的意义。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押韵的句子,让学生朗读与阅读,例如:Adogisonalog.Abigpigisinabin.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内化英语拼写与读音的对应规则,还能将单词的形、音、义结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五、运用自然拼读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证活动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不会太长,而且拼读、拼写训练又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操练。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有必要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兴趣,降低焦虑。如,可利用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导入字母读音;利用小学生具有在做中学(learnbydoing)的天性,将每个音素配上动作,帮助记忆。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组织唱歌、吟韵律诗、念绕口令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练、唱中练、吟中练、念中练。
(二)坚持及时复习巩固与应用
一般说来,小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遗忘,应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拼读和拼写教学,提高学生接触字母读音的频率,并将之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相联系。通过长期接触与归纳,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进而熟悉这些规则,以期将来能够灵活运用。
(三)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外的教学经验
自然拼读法在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国港台地区也很流行。网络上相关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键入“phonics教学"、“Howtoteachphonics"或“自然拼读法”、“字母拼读法”等关键词,就可以查到无数与之相关的内容。但是国外的经验多是建立在母语教学的基础上,有些做法未必适合我们的教学。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国外学生只要会读文章中的词,一般就知道其意思,而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因为自然拼读法并不能为学生提供生词的意思,对文章中的生词即使是通过音形规律会读,也不能明其义。因此,在运用自然拼读法的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经验,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