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海洋主题餐厅设计方案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海洋主题餐厅设计方案范文篇1

上海,沿苏州河有着众多的创意产业园,“周家桥创意中心”,“E仓”“莫干山M50”、“四行仓库”等,它们给城市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气息,老里弄新风隋的新天地,泰康路田子坊、思南公馆,它们给城市注入了强烈的生活激情,而此次我们要说的三个新地标则代表着三种形态的城市中心,外滩源是城市的码头,红坊是城市的花园,800秀是城市的广场,正如吉伯德所说“把城市中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它必须给人一种最文雅的感觉,高度组织的空间,好的建筑气氛,给人最强烈的印象。”

寻找“外滩源”

一个半世纪前上海外滩的发轫之所――黄浦江与苏州河水岸的交汇处,如今根基于此的。洛克・外滩源”,不管是地理位置条件还是都会时尚层面,都不得不成为我们梳理上海文化之根的首席。

“洛克・外滩源”东临圆明园路和33号公园绿地,西靠虎丘路,北滩苏州河路,南达北京东路。

亲近凝固的音乐

地块内众多历史建筑已是一大文化特色,而其历史入驻单位及将来承载的社会新角色,更是让它充满无限迷幻色彩。

安培洋行大楼,圆明园路97号通和洋行设计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建于1907年。未来一,二层将作为国际奢华零售品牌旗舰店,三,四层定位高级餐厅(目前高端中餐“慧公馆”已入驻)。

圆明园公寓,圆明园路115号。爱尔德洋行设计,四层砖木混合结构为典型的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建于1904年前后。未来将建成国际奢华品牌旗舰店和高级餐厅。

哈密大楼,圆明园路149号。新马海洋行设计,新古典折衷主义风格,建于1927年。预期未来1、2楼将集中安排奢侈品零售,3、4、5楼为商业办公用途,6楼以上为星级餐厅。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圆明园路133号。美籍华人李锦沛设计,既有现代建筑体型轮廓,又具丰富的中国建筑特色,建于1933年。

协进大楼圆明园路169号。会差建筑绘图事务所设计,折衷主义风格,建于1923年。未来则将规划成集奢华零售,高档办公时尚餐饮为一身的商业体。

兰心大楼,圆明园路185号。通和洋行设计,整体为折衷风格,局部具新古典主义风格,建于1927年。未来将恢复与其历史初始功能相同的高端办公精品商业和私人会所的使用功能。

真光广学大楼,为真光大楼(圆明园路209号)和浸信会广学大楼(虎丘路128号)两栋连体楼。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风格,1930年竣工使用。

光陆大楼,虎丘路146号。鸿达洋行设计(匈牙利),法式建筑,1928年竣工。

中实大楼,北京东路130号(原址为大英书信馆)。通和洋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和折衷式建筑的结合,建于1929年。

融入生活的美学

地块以上海外滩美术馆为其文化集中点,这样与外滩18画廊,沪申画廊形成外滩三足鼎立的艺术共享地。

上海外濉美术馆源于19世纪中期英国皇家亚洲文会所创建的“上海博物院”(虎丘路20号,英资公和洋行设计建筑师Tugwison,属于装饰艺术风格)。它曾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最具活动力的东方学研究中心。2007年,著名英籍建筑设计师DaMdChipperfield以尊重和保存建筑的历史遗产为首要考虑,重新塑造其简洁优雅而功能完善的内部空间,创建了新的上海外滩美术。

自开幕以来,展览《蔡国强农民达芬奇》,通过中国农民的创造力来表现人类永不停息的好奇心,发明和创造热情,同时也通过农民对现代化的追求,来追寻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感人的典型篇章,寄托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愿望,展览《2010・曾梵志》。结合绘画,雕刻和空间艺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艺术家从未展览和发表过的近作,并在多重层次上与建筑环境发生互动。《KMA光彩装置艺术“欢聚”》是为户外行人的参与而专门编排设计的媒体互动表演。展览《日以继夜》,邀请了九位国内外艺术家,一同探讨这座城市以及美术馆的历史和现状,为此次展览提供实地创作方案。

“红坊”,艺术大欢聚

位于淮海西路570号的红坊在印象中已经开了有些年头了,从最初仅有的雕塑艺术中心到现在形成了汇集艺术展览馆,画廊,设计室,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集公共文化艺术展示交流,艺术储备,艺术交易、艺术教育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平台。此次依旧把它列入新地标,一方面是2010年在此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这个重头展览的影响力,另―方面是它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真正让大众享受及参与到艺术生活中。

红坊文化艺术社区的前身是上钢十厂的厂区。在以上海市政府与民企公益合作韵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和民生现代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的基础上,红坊文化艺术社区还引人13家国内外顶尖画廊和艺术机构,如吸收中外艺术却植根中国本土作品的红桥画廊、集合国外当代艺术作品精髓的圣凌画廊以及集聚新巴洛克主义设计网格的欧洲玻璃艺术品的8ipek艺术沙龙等等。

整个地块呈U形,中间区域是一块公共的大型绿地,林立着各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环境非常舒适。住在附近的市民是最得利的,饭后的散步周日的休憩,边享受绿意的同时享受着艺术,雅致的紧。平日,工作于此的艺术家及设计师们的太门是对公众敞开的,相互之间的切磋和探讨,熏陶和感染,都是一种新形态的介入和界定。越来越多的画廊搬迁于此,更有慧眼者从这里收走艺术大家的作品,繁荣着艺术商业化的市场。

红坊没有北京798那样的名声和成熟的艺术氛围,所以总是在一阵热闹过后,回归几分冷清。上海也不像北京,公众对于艺术那么的执着,这里整体感觉始终就是温温的。这里更像是一个艺术公园,只为喜爱的人预留的自留地。

全城一起“秀”

常德路8009,800秀是上海的一个城市新客厅

整个园区由罗昂建筑成功改建,分为三大块,秀场长廊、休闲广场、创意办公。2009年9月,以“艺术与建筑”为主题的展览作为其“重生”的首场展览,之后2009年的上海创意产业周,2010年的上海国际服装周,2010年世博期间荷兰文他馆DCC的一些列活动都在那上演。

制造城市创意

海洋主题餐厅设计方案范文

2008年八大工业国高峰会,讨论全球暖化、油价高涨与粮食危机三个重要课题。开了几天的会,这群世界领袖没有提出任何一项完满的解决方案。油价为什么那么高?没共识。粮食分配不均怎么办?要重视。全球暖化要如何应付?大家必须合作。到了最后,我只记得这几位世界领袖吃了一顿很丰盛的晚餐。

主厨是第一位获得米其林星级评价的日本大厨中村胜宏(KatsuhiroNakamura),他设计的这顿晚宴还有个主题,叫做“北海道、大地与海洋的祝福”。整餐饭共有十八道菜,包括了鱼子酱、马粪海胆、苏格兰烟熏三文鱼、毛蟹汤、顶级和牛,以及黑松露配小乳羊,可谓极尽奢华之能事。从照片所见,十几位与会者坐在一间和式宴会厅里,举着小清酒杯彼此祝酒,显得十分愉快。

这餐国宴成了一次公关灾难。全世界还有数以亿计的人正在挨饿过日子,等着这几位富国首脑想出办法伸出援手;孰料他们虽然不能解决全球的饥荒问题,却很愿意用各式各样昂贵罕见的珍品去喂饱自己。这条小花边不只迅速盖过了那些平淡无味的会议内容,成了许多人对这趟高峰会的印象总结,甚至还被凶狠的英国传媒拿来当头条新闻。夸张点说,日本政府花了几亿美元搞的盛会几乎就毁在这餐饭上了。

2008.7.19

海洋主题餐厅设计方案范文

当年香厂路一带是一片大水塘,干涸后,形成一片空旷的荒地。清朝末年,厂甸庙会连续三年在这里举办,逐渐演变成市场。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京都市政公所”。京都市政公所组建机构后,立即实施“香厂模范新市区”的规划,主要是全面采纳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采用了最新市场经济手段操作。首先由市政公所出资,以香厂为中心,在周边规划区内,修建了十四条道路,拉通了电线、电话线及自来水管道等工程设施,各条道路均为沥青马路,在人行道上铺方砖,栽种德国进口的洋槐树,其中东西走向的主干路,横贯香厂的旷野,起名为香厂路;南北走向的主干路,因路上有“万明寺”的旧址,故名为万明路。在这两条路的交叉路口上,建立一个圆形的欧式中心广场。在这广场上,设置了北京第一处路灯和第一个交通岗亭。

香厂路一带建起了成片的二层西式小洋楼,两旁的洋槐树遮天盖日。夏天走在这条路上有清新凉爽之感。民国年间建筑的楼房,至今仍在这地区使用,老楼犹存。笔者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万明路上饭店住过一宿,自以为开了洋荤,可是未记住饭店的名字,也可能就是万明路和香厂路之间的“东方饭店”。

当年这里除了民间住房外,还兴建了化妆品公司、烟草公司、百货店、绸缎店、饭店、茶馆等百余家商店,非常兴隆,成为北京最新式商埠。

在香厂中心广场的东北角上,1917年建起了一座由英国人设计、占地约四亩、局部高七层的船式大洋楼,为面向广场中心的“香厂新世界”的建筑。它是仿照上海“大世界”的样式,内设剧场、影院、舞厅、曲艺厅、中西餐厅、娱乐厅、购物商场等,是北京当年最大的娱乐场所,也是全城最高的建筑。

游人站在屋顶花园上,全城景色历历在目。新世界屋顶公园向观众开放。游人只要买一张票进入,可在各层楼内随意欣赏电影、戏剧、曲艺杂耍等节目。特别是夏日,在上面一览北京夜景,晚风吹来,暑气皆无。由于“新世界”标新立异,开风气之先,当年在北京家喻户晓,颇受市民欢迎,因此游人云集,盛况空前。“新世界”里边的电梯、暖气、电扇和“哈哈镜”等新鲜玩意儿,令民初的北京人大开眼界。当年“竹枝词”说“香厂翻成新世界,如云仕女杂流民。七层楼阁冲霄起,我馆茶寮百味陈。”“风吹名字满城香,簇簇争游是此场……”当年场内人声鼎沸,水泄不通,甚至发生挤死游客的事件,后来不得不由巡警厅出面控制进出人数。

在香厂广场中心东北角的对面西北角上,就是1918年11月2日开业的“东方饭店”。其建筑是U字形,一半为两层,屋顶有花园,设奇花异草,经营冷饮西点,并有免费露天电影;一半为三居,一层有接待大厅和餐厅,有管理用房,二层和三层皆为客房。东方饭店四面有门,天井院内花岗岩铺院,光可照人,正门为“万明路7号”,是饭店注册地址,南、西门皆为香厂路。

一楼餐厅内有200餐位,一日四餐,以法式大菜为主,兼有俄式菜肴,另设有洋酒、冰淇淋等。二、三楼内皆为客房,是仿照欧美国家高级饭店的布置。楼梯宽阔,电梯、楼道、室内均为实木地板、电灯、电话、电扇、暖气、抽水马桶、沐浴冷热水等。并为住店客人提供汽车服务,在火车站与饭店之间,免费接送住店客人。当时上海《晶报》评论京城饭店中:“最著名者除六国饭店、北京饭店外,则为香厂之东方饭店、东城之大陆饭店、长安饭店。”“东方饭店设备较沪精良,每室有电话,超过沪远矣。”

1918年开业的东方饭店,是目前国内开业最早、档次最高的、现代意义上的民办资本自营的饭店。因此,东方饭店在中国饭店史上的地位是十分独特的,它不仅在饭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与民国历史尤其是1928年以前的民国历史密切相关。民国历届国会期间,南方各省议员皆集中在此下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如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东方饭店的座上宾。

民国初期,东方饭店是和北京饭店、六国饭店齐名的京城三大饭店之一,颇受民国上流社会特别是文化界人士的欢迎,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它见证了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许多重大事件。解放后,该店成为北京市政府招待所,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种政治会议的代表。东方饭店的厨师多次应邀到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北戴河等地提供餐饮服务。

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都在东方饭店留下足迹。1919年6月11日下午。被称为“的总司令”的陈独秀,约上高一涵、王兴拱(北大理科教员)、陈演生、邓初四人,带着自己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到“新世界”对面的东方饭店晚餐。饭后,陈独秀、邓初、高一涵三人登上“新世界”屋顶花园,当时下一层的露台上正放映电影。他们就趁此机会,把传单从上面撒了下去。由于被暗探跟踪,陈独秀刚走出“新世界”,便在东方饭店前被捕。此事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远在长沙的还专为此事写出评论文章。

中国文化史上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汉语拼音字母的发明。1924年至1925年,黎锦熙先生应钱玄同之邀,与赵元仕、刘半农等著名学者,每月都在东方饭店聚会,研究探讨汉字拼音问题,终于发明了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案,并由北洋政府正式公布。后来由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正式公布实施。中国从此开始了汉字注音字母化进程。1958年在《当前文字的任务》报告中说:“在谈到现在拼音方案的时候,不能不承认他们的功劳。”

鲁迅先生1912年进京后,在绍兴会馆居住达11年之久。为构思写作,与友人聚会,他经常光顾离会馆附近的东方饭店。1926年春,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联手进攻驻守北京的冯玉祥。兵临城下时,鲁迅先生把自己的母亲、原配夫人朱安、学生许广平以及在他借宿的几个朋友一同接到东方饭店避难。过两天看到没有发生什么事,又把母亲等送回家去。自己仍在东方饭店专心写作《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

1935年初,张学良携赵四小姐来京看望赛金花。当时赛金花住在天桥居易里的一间平房内,因交不起房租,被众多报纸大肆喧染。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请赛金花在东方饭店吃西餐,以示问候,还接济了她一些银元,以维持生活。

1921年,国画大师刘海棠因做了中国画模特的第一人,被当地军阀孙传芳以“伤风败俗”的罪名通缉。当年12月,刘海棠为避迫害来京住进东方饭店,埋头作画,筹备画展,两个月后,受蔡元培聘请,去北大授美学课时,才从东方饭店搬出。

  • 上一篇:海洋产业发展现状范例(3篇)
  • 下一篇:<微型课概念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