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曲线运动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曲线运动范文

“曲线运动”不仅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理运动,而且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和能力发展承载点。在“曲线运动”的内容编排上,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首先从曲线运动的条件与特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开始讲起,这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础;第二单元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揭示平抛运动的规律;第三单元则引入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并分析其基本规律;第四单元大量举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讲述离心运动。而现行鲁科版高中物理课本中除了“思考与讨论”外,还增添了“做一做”“科学漫步”“STS”等,使教材栏目设置更丰富,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为善于动脑思考的学生提供思考平台。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解决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曲线运动”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借用感性认知培养理性分析

二、建立物理知识点间的联系

要完全掌握“曲线运动”的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单独理解显然是不合适的,要将新知识与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对比,实现触类旁通,在巩固以往知识的前提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曲线运动”的新知识,使旧知识与新知识融合起来,形成知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比如可以把“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纵向对比,“曲线运动”中线速度与角速度,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其中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但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将新知识有效同化,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处理问题的实践中准确找到同化固定点,以此可以鼓励学生以类似的方法多总结、多思考,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会上一个新台阶。可通过下表说明以上阐述的问题。

三、运用实验方法与多媒体加强理解

为了体现物理新课标中的学习要求,教材中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法与装置供老师与学生选择,目的是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根据自身条件,发挥自己的创新性,通过自身的认知水平设计实验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增强学生的兴趣与体验度。如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先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特点,利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进一步探究平抛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特点,这种实验与层层推进的逻辑方法(演绎归纳法)收到良好效果,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形成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其科学素质的培养。此外将数学与物理这两门基础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新课标提到的“飞机投弹”、“火车转弯”与“反斗转盘”的实际拍摄视频,增强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后来抛物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学习激发动机与兴趣,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材料,打好理性分析的基础。

四、通过知识模型教学,强化核心知识教学

曲线运动范文

看曲线的切线,切线向上就说明速度为正(要求向上为正方向),如果此时切向的斜率越大说明加速度越大,就是加速运动。相反亦反之。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时,关键是看物体所受合力或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若两方向共线就是直线运动,不共线就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来源:文章屋网)

曲线运动范文篇3

试题(2008年江苏高考题)在场强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在O点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任意位置P(x,y)的速率v.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ym.

(3)当在上述磁场中加一竖直向上场强为E(E>mg/q)的匀强电场时,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后获得的最大速率vm.

从题图中来看,该运动轨迹看起来像一段圆弧.到底是什么运动?该题中是否有条件是多余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1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曲线运动的力学基础

物体的运动与力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有怎样的力就有怎样的运动.物体受合力为零,则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物体做匀变速运动.若初速度与恒力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与恒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物体受合力大小不变,与速度方向垂直,且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在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曲线运动问题中,带电粒子一般受一到两个恒力,即重力、电场力,此两个力的合力也为恒力;另外一个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不但大小在变,方向也在变.怎样处理物体的受力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曲线运动的运动学基础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更多的运动,各分运动都可看着是独立进行的,他们互不影响,物体的合运动则为相互独立的分运动叠加的结果,此为运动的的独立性.如平抛运动就是在重力作用下,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曲线运动的力学和运动学分析

(1)该题中小球做什么运动?

分析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作用下小球向下运动,洛伦兹力使其沿逆时针方向偏转,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小球能回到原来的高度,速度仍为零并进行下一次运动.

(2)如何看待物体的初速度呢?

分析由于物体初速度为零,该速度可以看作是水平向左v1和水平向右v2的相等速度的合成.(根据需要也可以看做其它速度的合成.)

(3)为什么要水平分解呢?

分析只要v1大小合适,其对应的洛伦兹力就可以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于是水平方向以v1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分速度v2所对应的洛伦兹力始终与v2方向垂直,该力会使得小球以速率v2做另一个独立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粒子参与了两个独立的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匀速圆周运动.合运动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同时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圆心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轨迹形成图2:(即半径为R的圆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圆上的一点以速率v2匀速转动所形成的轨迹.)

4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曲线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

有一个半径为R1的轮子,沿一条直线运动,其中一条半径上的定点P在轮子滚动时行成的轨迹为摆线,如果该定点P到圆心的距离R2小于半径R1,P点形成的轨迹为短幅摆线;如果定点P在轮子的边缘(R2=R1),P点形成的轨迹为平摆线(如图2);如果该定点P到圆心的距离R2大于半径R1,P点形成的轨迹为长幅摆线(如图7).

如果轮子以速度v1匀速滚动,则P点的匀速转动的速率v2=R2R1v1,P点的合速度为v1和v2的矢量合成(注意:v2的方向时刻在变)

5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曲线运动与运动相关问题的解题过程

如何以运动学来解决这一类问题?以下例题(盐城市第三次调研题进行改编)进行分析.

例题如图3所示,空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着负y方向,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指向纸内.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出发开始计时,沿-y方向以初速度v0=EB射入场区.求:

(1)带电粒子能够到达离x轴最远的距离?

(2)从开始到t=2餸Bq的时间内,粒子沿x轴运动的距离S?

解决方法(1)设粒子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F1(实际为电场力),找一个分速度v1,其对应的洛伦兹力大小为f1并与F1方向相反.即f1与F1二力平衡,于是v1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1沿x方向)

F1=Eq,

f1=Bqv1,

F1=f1,

v1=EB.

(2)由实际速度v0和分速度v1确定另一个分速度v2,其对应的洛伦兹力为f2.

由矢量图(图4)可知

v2=2EB,

f2=Bqv2.

(3)以洛伦兹力f2为向心力,以速率v2做匀速圆周,其半径R2,再由v2的初始速和半径R2度确定其圆心的初始位置.(如图5)

R2=mv2qB=2mEqB2.

(4)确定滚动圆的半径R1.(图6)

R1=v1v2R2=mEqB2.

(5)当圆以速度v1沿x轴匀速滚动时可以确定粒子(P点)的速度、位置、运动轨迹等.(图7)

所以:(1)带电粒子能够到达离x轴最远的距离

ym=(1+22)R=(1+2)mEB2q.

  • 上一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下一篇:<个人三等功申报材料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