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我们星期六的迎中秋活动。
景老师说:“这周星期六,为了迎接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们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大家就穿学校的礼服吧,带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月饼。”老师又说:“有汉服的,可以带上,没有的也不强求。”景老师一说完,一些同学就开始兴奋地讨论起自己的汉服和月饼。可我却一直保持冷静,因为我汉服两边的挂饰掉了,裙子也很短,总而言之我觉得我的汉服一点也不好看。
放学时小任告诉我,她的汉服裙子很长,袖子也很大。我回家把事讲给妈妈听,妈妈说穿不穿汉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愉快地去参加这一次中秋活动,用心去感受传统节日的礼仪和文化。
我真期待这一次中秋活动啊!
中秋活动讲话稿
中秋活动策划书
中秋活动欢迎词
中秋活动计划
中秋活动邀请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六(2)班这个由57名同学组成的大家庭于前一天下午举办了中秋联欢活动。墙壁早就悬挂上了关于中秋的图片、资料,桌上堆满了各色可口的月饼,欢声笑语,让会场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主持人一首李商隐的凄美诗句拉开了联欢活动的序幕。
瞧,这边李凌同学刚绘声绘色地介绍完中秋节的来历,那边孙之楠同学又惟妙惟肖地讲起了中秋的神话故事,其他几位同学还分别说起各地民间习俗,什么“中秋祭月”啦,“钱塘观潮”啦,“夜放河灯”啦……大家一会儿聚精会神倾听,一会儿又热烈鼓掌表示感谢。
中秋自然离不了赏月。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诗歌联诵的形式来“赏”月。只见黄展笺同学不慌不忙地走到了台前,大声朗诵起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徐辉祖同学一面吟诵一面摇头晃脑,还真有点诗人的气质。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抢上台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此时大家的情思。不知是谁索性唱起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用手打着节拍跟着低声吟唱起来。是啊,月在天上,月在水中,月更在人的心里。
到了吃月饼的时候了,同学们迅速把包装打开。月饼有苏式的,有广式的;有凤梨馅的,有巧克力馅的,有豆沙馅的……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大家用刀把月饼切成四块,一块留给自己品尝,三块送给同学分享,同时又得到其他同学的回馈。会场上顿时香气四溢,友情浓浓,一股股暖流在同学们心中涌动。
9月29日下午,学校让每一个班开展“诵中秋诗文,品美味月饼”的主题活动。
我们先做好准备工作:1个组8张桌子,切好的月饼放在桌子中间。
现在我们开始朗诵“中秋诗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人背诵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有同学朗诵了《嫦娥奔月》的传说……
诗文朗诵后,我们开始吃月饼。一些离月饼盘子很远的同学就站起来抢……我们组的月饼太好吃了。有玉米味的、有粥馅的、有凤梨馅、还有鲍鱼的,等等,应有尽有,同学们个个都争先恐后的选着自己喜欢的味道,津津有味的边吃边议论着自己所选月饼的味道,并且和对方交换着品尝,看着同学们个个都满足而快乐的样子,老师也欣慰的笑了。“今天的月饼特别的好吃,平时我在家里都没有完整的吃完一个月饼,今天居然吃了两个整的,”我刚说完,同学们都附和着说:“我也是。”
同学们正吃的高兴的时候,王校长来了,来看看我们班的活动搞得怎么样,一进教室,王校长就说:“同学们,在学校吃月饼和在家里吃月饼有什么区别呀!”
陈奕伟说:“在班里吃更热闹。”
严诗珏说:“这些月饼更香,和同学们一起吃更开心。”
我说:“和同学们一起吃味道更特别,每个月饼都特别香,可能是人多的原因,抢着吃就更香了。”同学们都七嘴八舌的抢着说。
王校长听了我们说的话,笑容满面……
之后,我们又开始朗诵诗文。冉舒杨讲了《玉兔的故事》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关于月亮和嫦娥的故事……
这次的庆中秋活动真让我们难忘,希望年年的中秋都和同学们一起品尝月饼,朗诵有关中秋的诗文,在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快乐的成长。
“秋风萧瑟雨更浓,叶子秋香色不同”,“全家老少同相聚,美不堪言似神仙”。这样的一句句同学们创作的诗句在耳边回响。
虽然中秋节已过,但是这次活动又仿佛让我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中秋节那天,大家坐在一起享受着动听的诗词,品尝着月饼的美味,又仿佛在和李白一起抒发着“永结无情游,相其邈云汉”的情怀,又好像看见了“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的美景。
月儿圆,人团圆,好诗不断,美味不断。
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温馨的日子……那一天晚上一个大圆盘高高挂在天空上,引起了无数诗人的感叹李白也发出共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现出自己当时对故乡的思念……从这些不难看出月亮是人们寄托相思的的东西,即使相隔千里的的人见不到彼此只要心里有彼此还是可以一起看同一轮明月……中秋佳节,同学们聚在一堂,喜迎中秋节。
“我来!我来!”声音在楼道走廊里久久回荡,上台演示的同学则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灯谜,有关于人名的、关于物品的,还有关于交通工具方面的……台上的同学还说:“猜对了有奖哦,不过我先不说”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紧缩眉头;有的摩拳擦掌;教室里里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被眼前的喜庆所感染了,也情不自禁地参加此次活动。只见灯谜上写着:“金树银树天上栽,红花紫花天上开。”看了灯谜后,我心想:“金树银树,红花紫花全在天上,不就是指焰火吗!”我猜出了答案,我高兴地一边跳一边喊:“我猜中了!台上同学随即向我扔了个月饼,接到月饼心里美滋滋的,又看了下一题:“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有两只角。”刚开始我没猜出来,突然我想到了见天上的明月,便嘀咕的说:“哦,原来是月亮!”接着我又看了第三道灯谜,上面写着:“胖墩,胖墩,只怕热,不怕冷,不吃肉,只吃笋。”我被难住了,心想:“这到底是什么呢?”这时,其他已经想出来了,便提示我说:“它可是我们的国宝哦!”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熊猫呀!大家有说有笑,欢呼声一直回荡在校园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读着这首诗时,便会想起中秋节。
我们小水滴作文培训中心在中秋节这天举办了一场博饼活动,所有的学员几乎都来了,再加上带孩子来的家长,真是热闹非凡。老师把我们分成四组,每组有十多个人,每组各有一个主持人,负责博饼细节,也可以裁决同学们所博的奖品是什么。我看桌子上摆满了保温杯、笔记本、课外书、热水壶等奖品。听说热水壶是要奖给状元的,而榜眼则是保温杯,这两个奖项的奖品都只有一个,看来等会儿博饼活动一定会很激烈的。
活动正式开始了,主持人拿出了一个大瓷碗,还有六个骰子,轮到博饼的人要把那六个骰子抛进瓷碗里,然后等骰子安静下来时看是什么级别,再向主持人领取相对应奖品。快要轮到我掷骰子了,我非常紧张,双手用力地捧着骰子,嘴里小声念叨:“上帝保佑!上帝保佑!上帝保佑!”我把眼睛闭得紧紧的,小心地抛出骰子,等我睁开眼睛一看,中了“举人”,得到一本漂亮的本子。虽然没有博得最高奖项——状元,但还是挺开心的,我自言自语地说:“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博到的。”
看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掷骰子,有的拿走了钢笔,有的拿走了月饼,我的心也跟着他们兴奋不已。又轮到我掷骰子了,我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再次小心翼翼地抛出骰子,这次我得到了榜眼,主持人奖给我一个保温杯,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虽然一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博得状元这个大奖项,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喜滋滋的,因为这次的博饼活动太有意思了。我想:下次如果再举办博饼活动,我一定还会参加。
今天,我不但懂得了什么叫博饼,也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这个中秋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节日。
中秋节的班会落下帷幕后,班内组织了活动,是猜谜语、接古诗上下句。他们也准备了糖作为奖品,本来我对此并不是很期待,甚至觉得不会有太多人响应这个活动,可事实上却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
一节课课后,我方直起身来,扭头向班后方的板报一看。只见是人头攒动,我十分惊讶,这个活动竟然这么受欢迎。伴随着好奇心我准备去一探究竟。只见不少男生将贴在板报上的便签纸向上翻起,露出背面的诗句来,然后不断地与其他诗句对比,念出声来。快速流连于不同的诗句之间,时而神情笃定,时而面露思索不知所措。当然不乏有人一副胸有成竹、大权在握地“揭榜”,去领奖了,可是不多时就能看到他垂着脑袋回来,悻悻重新把“榜”粘了上去。
我来到谜语一栏,随手翻起一张,只见上面写的是“同学们—好——,打一人物”我稍一思索便有了答案,这简直就是我们班最为出名的梗了,感叹我自己运气好的同时我赶忙摘了下来,生怕别人抢在我前。我找到肖钰涵,“这绝对说的是周中兴老师呀”说完后我情不自禁地模仿了下他上课时的对同学们的问好。肖钰涵看了看谜语,张了张嘴似乎有种欲说还休的架势,可能有点觉得题出的简单了,我摊了摊手,“一定记得给我糖啊”。随后留下了她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总的来讲我觉得这个活动十分的有趣,并且进行的也很顺利。希望这种发糖的活动多多益善。
今天早上,我前脚刚踏进班级的大门,后脚就飞快迈进来了,因为我发现,比我早到的同学竟都在看后面的墙,场面热闹极了。大家摩肩接踵但还是依旧注释着后面这扇墙,我很不解便放下书包,然后立马就冲到人群中一探究竟。
原来,同学们实在看后面贴在墙上的诗句,把便签纸往下一翻,就能看见一句诗,两两合一就能获得一个奖章,一个奖章可以换一根棒棒糖,两个可以第一次日记,诱惑实在太大了,我顿时想起昨天班会课上两位同学说了今天有活动,还说要拼诗句和猜谜语,想通了这一点我便加入了其中,开始马不停蹄的翻找,最后,我获得了三个奖章,换了一颗糖并抵了一篇日记。
最后我退出了人群,在远处看了一眼,有感而发:真是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