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东关小学杨小华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猜数游戏”。
教材简介:“猜数游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中的第五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等式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这样的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笑笑和淘气猜数游戏,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口头检验,形成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本节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打下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并能解简单的方程。本节课通过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学生列方程和解方程会有一定的困难,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会用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的方程。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所学过的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解下列方程。
X+5=115x=20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数游戏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好吗?(板书“猜数游戏”)
2.学生写老师随意猜。
请你们在心里想好一个数,把它记录在本子上,然后老师猜。(你想的数是17?你想的数是21?是39吗?)要是这样猜下去,一节课我也不一定能猜出来啊!看来我得拿出我的秘密武器了!
3.学生算教师猜。
把你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算一算等于多少?(教师问得数并说出学生心里想的数),怎么
1样?我的秘密武器厉害吧!谁还愿意和我做猜数游戏?(指几名学生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智慧老人和淘气也做了一个猜数游戏,咱们一起去看看吧。1.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能看懂这个游戏吗?智慧老人是怎么猜到答案的?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解读图中猜数游戏的规则。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能准确地猜到这个数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交流说方法。如用逆推的方法,根据一个数乘2再加20得到80的过程,用80先减去20,再除以2。在学生交流了各自方法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抓住了游戏中的什么等量关系?从而在游戏中突出等量关系。
3.引导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列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尝试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那列方程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生:找等量关系)同学们想想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生:淘气想的数×2+20=80),如果把淘气想的数看作“X”,那么X×2+20=80,那列方程之前,要先干什么?(生:解设)让学生尝试解方程,指名板演后,讲解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强调:在假设未知数是X时,已经写了“解”字,在解方程时,不用再写“解”字。4.与同伴做猜数游戏,列出方程并解答。
这个猜数游戏好不好玩?那现在和你的同桌做一个猜数游戏,好吗?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把心里想的数乘5,再减去20,等于多少填在方框里,让另一名同学用方程解答。
同桌1:把你心里想的数乘5再减去20,等于□。同桌2:方程:
(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成果)5.小结
今天我们用方程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学们说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有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板演步骤)
(1)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要先找到等量关系,这里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让学生独立解2x+20=80这个方程,并说一说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
2报板书。强调:在假设未知数是X时,已经写了“解”字,在解方程时,不用再写“解”字。(4)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辨一辨只列式不计算。
①比一个数乘3多5,等于20,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
3X-5=20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3题(1)、(2)题。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4题。(1)自主读题,获得信息。(2)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独立列方程解答,交流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猜数游戏来列方程解应用题,掌握了综合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更为简便,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的利用方程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
80-20=60淘气想的数×2+20=8060÷2=30解:设这个数为X。
X×2+20=802X+20=802X+20-20=80-20
2X=60
2X÷2=60÷2X=30
检验:2×30+20=80
X=30是方程的解。
猜数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3在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2教学难点:同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问题列出加法和减法。三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复习)
师:以前认识0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做了一个游戏,孩子们还记得吗?——猜猜我的右手有几只笔,当时老师手中一共拿了三只漂亮的铅笔,左手的铅笔给孩子们看,右手藏在背后,请孩子们来猜,当时是想难住我们的孩子,结果发现孩子们非常厉害,很快就猜到,老师很不甘心,这次我多拿点铅笔来,一定要难倒你们,看看,我一共带来了几只铅笔啊?(6只)这次非常多了,看看左手我拿了2只,猜猜右手藏了几只,看看谁的反应最快。(有小朋友要来猜一猜啦,孩子们的小耳朵应该(竖起来),仔细听他能不能猜对呢?发言的孩子请你说完整,大家才听得明白啊。)生:老师的右手藏了4只。
师:藏了4只?到底是不是4只呢?赞成的4只的孩子举手给老师看看,到底你们猜对没有呢?老师要拿出来了哦?想知道正确答案的孩子请坐直!生:就坐直。
师:哇,原来右手真的藏了4只铅笔啊,咦?你怎么知道右手藏了4只,你是怎么想的?生:6-2=4或者2+4=6师:原来你用了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加减法啊!老师还以为你们早忘记了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到底是怎么想的,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啊?生:铅笔(讲学具贴在黑板上)
师:请孩子们说完整,这是几只铅笔?生:6只铅笔。
师:一共6只铅笔,刚才老师左手拿出来的是几只?生:2只。师:移动2只铅笔到左边,这时候老师应该用手捂住右边剩下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6只铅笔,左边有2只,请问右边有几只?)
师:非常棒,大家鼓励他一下,棒棒,你真棒,也!他的回答非常的完整,一共有几个,左边有几个,还剩下几个,这个数学问题提得真的太棒了。这个数学问题怎么列算式呢?生:6-2=4师:(板书)打开捂住的手悄悄看看,右边是不是藏了4个啊?看来孩子们计算非常正确,真是一群聪明的帮孩子。咦?看到这些铅笔,我突然想到了其他的数学问题,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生:左边有2只铅笔,右边有4只铅笔,请问一共有几只铅笔?
师:哇,我们班的孩子真的非常厉害,用这些铅笔就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数学问题,我还想用猜铅笔的游戏难倒你们,看来老师是太低估孩子们了,刚才这个数学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列算式孩子们应该不可能不会吧?大家一起说好啦。生:2+4=6师:(板书)孩子们真是太厉害啦,用一幅图就列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算式真是厉害啊。2同桌协作探究师;刚才是老师想难倒你们,就是我来藏,你们来藏,孩子们想不想和同桌玩一玩这个游戏?老师等会请孩子们拿出学具里面的6只小棒放在桌子上,学具盒收下去,现在开始。生:迅速拿出小棒。
师:我们来玩猜小棒的游戏,像刚才老师那样,一只手拿几只小棒,请同桌小朋友来猜另一只手里有几只小棒,但是,老师要布置一个任务了,这是数学课,孩子们不能只顾着玩游戏,老师希望你们能像数学家一样有模有样的做研究,怎样研究呢?老师给同桌的两个孩子发了一张纸,纸上有一个表格,和老师的屏幕上一样的表格,孩子们每猜一次,就看看小朋友的右手,自己是不是猜对了,如果你猜对了,就骄傲的拿出铅笔在表格的左边写上同桌小朋友左手的铅笔的个数,右边的格子里填上你猜对的铅笔的个数,孩子们看啊,老师准备的表格真是长啊,足够你们玩很多次猜数游戏了,不过为了难倒你的同桌,请不要重复,比如,第一次我左手拿着一只铅笔,第二次我就不出一只铅笔了,我多出点铅笔,来考考他,老师友情提醒啦:做游戏时,请你们悄悄的,不要打扰其他组小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我们要比一比看看哪组小朋友最像数学家,比一比哪些孩子猜得最快,填的最多。老师等会要在投影上展示你们这些小数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生:同桌开始猜数游戏,并开始记录。3成果展示
师:时间到,请我们的数学家停止你们的研究,一二三生:请坐端
师:真是一群听话的小数学家们,研究了这么久肯定很累了,我们静下心来欣赏下小小数学家们研究的成果好不好?小耳朵生:竖起来。
师:这组小数学家做了好多次猜数游戏啊,记录了这么多,看来他们猜得特别快,真是反应快啊,老师觉得他们的表格看着不清楚,我来总结下大家的记录好了(PPT展示),我也有张记录表格(黑板板书)。左边是1,右边就是5,左边是2,右边是几啊?4,左边是3,右边的大家一起说3,左边是4,右边是2,左边是5,右边是1,,咦?没有了吗?好奇怪,我们只学习了1,2,3,4,5,6,吗?还学习了什么数字啊?有一个特别的数字它是0,它表示没有,猜数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左手拿0只铅笔来让你们猜啊?(用手示范游戏)生:可以,左手是0只,那么右手就是6只。
师:那我可不可以左手拿6只,那么猜猜我右手有几只呢?(用手示范游戏)师:(记录完整)仔细观察这个表格,里面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这排是从0-6,右边这排是从6-0,每一排的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6.4找朋友
师:你们能记住这些加起来等于6的一组一组的数字吗?生:能
师:你们说能就能吗?要考一考才知道,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记住了这些两个两个的数字,就肯定能找到好朋友,老师这里有苹果宝宝,每个苹果宝宝里都有一个数字,请你去找好朋友,你们两个的数字加起来等于6,那么你们就是好朋友,请几位同学上来做可爱的苹果宝宝。游戏开始(播放音乐:找朋友)
生:孩子们开始热闹的寻找和自己能组成6的好朋友。
师:时间到,我们来看看他们找到好朋友没有呢?0号苹果宝宝你找到好朋友了吗?生:我的好朋友是6号苹果宝宝。师:同学们0号苹果宝宝找对好朋友没有啊?你们怎么知道找对了,怎么想的?怎么列算式的?
生:0+6=6或者6+0=6师:真是聪明的苹果宝宝,请你们两个好朋友手牵手下去吧,谢谢你们苹果宝宝,我们来看看1号苹果宝宝,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怎么想的?怎么列算式?2号苹果宝宝?咦?3号苹果宝宝,你怎么没有找到好朋友啊?3号苹果宝宝的好朋友是谁啊?生:是3,师:哦?原来3+3就=6啊,老师忘记了,原来我也有一个苹果宝宝,我就是3号苹果宝宝啊,你好,很高兴和你做好朋友。请孩子们下去吧,非常感谢我们可爱的苹果宝宝。看来同学们确实已经记住了这些能组成6的数字,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们。一节课就记住这么多东西真是了不起,我们给自己鼓励一下,棒棒,我们真棒!也!5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一种猜数游戏,我认识了苹果宝宝,知道了加在一起等于6的两个苹果宝宝是好朋友,我还知道了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四
教学评价和反思
这堂课是建立在孩子们已经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要求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已经培养到一定程度,学会了和同伴协作游戏,学会了边游戏边记录的方法,但是这些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数学教学就应该试着多给孩子们感悟和体验的空间,让他们像小小数学家一样去发现,可能孩子们会比我们预计的要聪明要能干。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很有限,我的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语言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好胜心,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1教学目标
1、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加减法的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乐趣。评论(0)2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4人,人数虽少但学习的氛围却很强烈,孩子们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在计算方面多数学生有一定基础,但对加减法的意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计算学习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根据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注重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设计有梯度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评论(0)3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板书课题:《猜数游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看谁猜得又快又对。评论(0)活动2【活动】探求新知
活动一:猜一猜
1、师:老师手里有一些漂亮的小蜡人,注意看老师左手有几个,(4个)右手呢?(2个)(做合起来的动作)你们猜现在老师手里一共有几个小蜡人?(6个)你是怎么猜到的?学生可能会说: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
•4之后是
5、6,一共有6颗棋子。
•4加1等于5,5在加1等于6.等等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的游戏过程吗?-生可能会说出4+2=6或2+4=6,师随机板书。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巩固加法意义)
2、师:还想继续玩吗?这次换个玩法看谁还能猜中。老师手里还是那6个小蜡人,数一数我左手有几个(2个),请你来猜一猜我右手里有几个小蜡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
•从6里一个一个的减
6、5、4,所以猜出是。
•先画6个圆表示这6个蜡人,划掉其中的2个圆表示左手的2个,就剩下右手的4个。
•因为2+4=6,所以6-2=4。
(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老师根据回答随机写出6-2=4的算式。
师:这个算式又是什么意思?
师:(边演示边说)老师左手有2个小蜡人,右手有4个小蜡人,一共有6个小蜡人,2加4等于6;老师手里一共有6个小蜡人,左手有2个,右手里就有4个,6减2等于4。(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两次都被猜中了。这次请一名同学上台来帮助老师完成下面的游戏,还是那6个小蜡人被他拿走了一些后,老师手里还剩3个,请你猜一猜被同学拿走了几个?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表示吗?
老师随机写出3+3=
6、6-3=3活动
二、玩一玩
1、师:同学们想不想都来玩玩这个游戏?同桌一组来个“猜数大赛”好不好?先从学具盒里拿出6根小棒或6个珠子,再仿照刚才的游戏方法,同桌轮换猜数,猜对的奖励一个花片还要用一个算式记录下游戏过程,游戏结束谁的花片多谁获胜。注意合作,不争不抢。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记录的算式与大家分享一下?(展台下展示)
指名展示,其他组补充。活动
三、填表格,找规律
师:老师这有一张表格,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表格)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评论(0)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1、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学生观察汇报。
2、填一填(课件演示)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画面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后,汇报。
3、分一分(出示课件)
师:把6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么放?到前面分一分,并说说你的理由。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评定。
4、算一算(课件出示算式)谁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得数。学生抢答。
评论(0)活动4【活动】评价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收获也一定很多。谁来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评论(0)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玩玩“猜数游戏”。
猜数游戏
导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导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导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导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4+2=66-2=4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5+1=66-1=5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7-4=7-3=7-5=1+6=2+5=
6-3=7-1=7-7=4+2=3+3=1+5=
四、活动四:找朋友
(一)出示图片:连一连
(二)教师提问:看一看,谁看明白了?(把加起来和是7的数连起来.)
说明:学生在连一连的时候,可能是把两个数相连,有可能是把三个数相连,只要加起来和是7就是正确.
五、活动五:小老鼠背土豆
(一)出示图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们看他来了.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哪?
(二)学生自编故事
你们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三)能根据他们编的数学故事列出数学算式吗?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四)小结: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却不劳动,偷东西吃,心里非常难过,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自食其力.探究活动夺金牌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目写在一块黑板上,并在最上面放上精制的金牌.
2.比赛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组做上边10题,另一组做下边10题,一
人做一题.
3.两组都从塔底开始做,一直到塔顶.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算得快且正确率高者得金牌.
注意事项
1.此游戏宜安排在新知系统认识之后,比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还可以让参赛的学生互相出题.
2.为公平合理,一轮比赛后,可交换比赛题目再赛一次,以两次的总分决胜负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平安小学:宋艳华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师:看老师手里有多少个棋子?(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拿出几颗,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有几颗棋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一些引导猜数)师:刚才同学们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一只手里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里有2颗棋子。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那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并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4
生一: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生二:4之后是
5、6,一共有6颗棋子。生三: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跟6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得数是6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师:现在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这只手里有几颗棋子(3颗),那么老师的另一只手里有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颗棋子,就还剩下3颗棋子。
生二: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的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
生三:可以列式算出来:6-3=3(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对,就给予鼓励)
2、分一分,填一填。
师:现在老师想把手里的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你有哪些分法?
生一:可以一只手里面放0颗,另一只手里面放6颗。生二:可以一只手里面放1颗,另一只手里面放5颗。生三:可以一只手里面放2颗,另一只手里面放4颗。
2/4
生四:可以一只手里面放3颗,另一只手里面放3颗。生五:可以一只手里面放4颗,另一只手里面放2颗。生六:可以一只手里面放5颗,另一只手里面放1颗。生七:可以一只手里面放6颗,另一只手里面放0颗。(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记录下来)
师:打开教材第34页,能根据你们的分法填好这个表格吗?试试看。
(学生填写表格,师巡视指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后汇报)组一:左边盘子里有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那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
1+5=66-5=16-1=52+4=66-4=26-2=43+3=66-3=3
五、教学反思。
3/4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6”的加减法,学生计算比较准确,效果较好。
4/4
猜词游戏作文
猜歌游戏主持词
猜游戏作文15篇
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数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