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老师留了一篇关于从大自然及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作文。周日午饭后,我坐在写字台前冥思苦想,怎么也写不出来。这时,我家的小猫咪虎虎又跳到桌子上捣乱。“快走,姐姐正在写作业呢,一会儿再和你玩!”我正要把虎虎赶走,忽然发现它的眼睛和早晨不一样了。早晨明明是椭圆形的,像杏仁一样,怎么这会儿变成了一条细线呢?是不是生病了?
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你自己帮着虎虎找找原因吧,我看这是虎虎在帮着你写作文呢!”妈妈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我赶紧跑到书房把动物百科全书翻了出来。原来猫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猫眼睛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呢?原来,猫眼睛瞳孔很大,负责瞳孔收缩的肌肉很发达,收缩特别强烈。猫这种一日三变的功能就是借助于瞳孔强大的张缩能力完成的。它能调整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强弱,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都具有重要意义。猫眼这种能调节光量和迅速变化的特殊本领,和许多夜行性动物是一样的。哈!秘密被我发现了。
摄影爱好者爸爸还给我补充道:“其实照相机镜头上光圈的作用和猫眼的瞳孔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用来改变通光孔径的大小,调节光量的。人眼睛的瞳孔也有这样的作用,如果瞳孔不调节光量,光就要损伤眼底部至关重要的视网膜。人眼睛的瞳孔在阳光下虽然会缩小,但是因为人眼瞳孔的括约肌是均匀地长在瞳孔的周围,缩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缩小了。因此,在强光下时间长了会感到不舒服。有人滑雪时戴上有色眼镜,就是为了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
原来大自然中隐藏着这么多秘密啊!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妈妈的眼睛是双眼皮,炯炯有神,很漂亮。
妈妈眼睛总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回家。快走到家的时候,我发现身后跟着两个高大威猛的大人。我想:他们肯定不怀好意。于是,就加快了脚步。到了家门口,我立刻掏出钥匙,打开门进去。真是天助我也,妈妈竟然在家,我真是喜出望外。于是,我用家门里的猫眼机看了一下,发现那两个人呢竟然还站在门口。我用脑一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先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给妈妈听,只见妈妈眼珠子一转,马上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拿出手机对着门外装腔作势说:“喂,是公安局吗?我们这儿有两个坏人,请马上派人来抓!”我又用猫眼机一看,那两个人早已夹着尾巴,慌张地逃走了。这时,妈妈脸上透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妈妈的眼睛里写着勤劳。每天早上,她就早早地起床,洗衣服,做早点,整理房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和我,这么多人的冷暖都装在了妈妈的眼睛里。为了全家的幸福,妈妈付出了很多。
妈妈的眼睛里透露着对我的殷殷期望。
有一次,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因为我的马虎,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题。我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满心的不愉快全写在了脸上。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事,露出了一丝惋惜之情。我扑在妈妈怀里痛苦了一场。妈妈用手轻轻抚摸着我,安慰我说:“跌倒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再爬起来,继续努力,不然,就真的要落伍了。”再看妈妈的眼睛,她的眼神是那样坚定,自信!我顿时停住了哭泣,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取得好成绩向妈妈汇报!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失落的时候,妈妈就是用这样的目光鼓励我勇往直前。看到妈妈的眼睛,让我懂得了自信就有力量,努力就有汇报!
妈妈的眼睛像一盏明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为我引路。我在妈妈的关注下,一天天长大……
精选眼睛作文600字三篇
【精选】妈妈眼睛作文600字3篇
线描教学计划
描春节的作文
眼睛读后感
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题记
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前的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但现在,我认为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它也会欺骗你。
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方,有七天没尝过米饭。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了一些米来煮饭,快要熟时,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当颜回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说:“食物要献给尊长后才能进食,怎么能自己先吃呢?”颜回连忙解释:“我是因为看见有煤灰掉进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
眼睛所见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如果只相信自己所见到的,同样的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有一个游戏,盯着一个汉字,时间越长,你越会觉得这个字怎么这么陌生。泰戈尔说过:“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世界
欺骗我们。”用眼睛看世界,却发现社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一些善的突然间变成了恶,一些错的突然间却是对的,看见了自己,却常常感到了不真实。
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空间中有两条线段AB、CD,请判断哪一条更长?如果仅凭眼睛分辨,错觉会告诉你错误的答案。事实上,拿出一把刻度尺,它会告诉你,这两条线段一样长。对于太多的事物,我们的肉眼无能为力。
我一直认为,事物的判断,要用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户怎么能辨别呢?真正看到事物的是心。眼睛将我们看到的事物反映到心里,反馈给大脑,用思维去分辨,用心去体会。但眼睛这扇窗户也应时刻保持明亮,少了它,心灵的窗户便打不开了,这或许就是一种残缺。
泰戈尔《飞鸟集》中“我听见有些东西在我心的忧闷后面萧萧作响,我不能看见它们”,我们面对了太多虚幻的事物,不如转过头,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深处最美的声音。
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别让眼睛欺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