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第二次教一年级,虽说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实际上自己心里并不是非常踏实的,很多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不能确定自己的教法就一定好,课堂效率就一定高。然而,在同轨的四个老师中,只有我一个人教过一年级,而且又是骨干教师,无可奈何之下,我居然成为了她们的“师傅”,想来实在汗颜,“徒弟”中甚至有人比我的教龄还长呢!可是,既然挂了这个名,也只能尽力而为了,于是,“师傅示范课”正式开锣──
在课前动了一些脑筋,备好了教案,又去请教研组长修改,最后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案,又制作了课件和很多教具,心里总算有了点谱。然后,铃响上课,一路教下来,似乎挺顺利的,但课后反思,好象又有着不少遗憾。
遗憾之一:我着力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比如开始导入以和拼音宝宝玩“摘苹果”游戏的`形式,进入“红苹果乐园”,下面利用情境图进入“故事乐园”,教学新课进入“拼音乐园”,后面学写字母进入“写字乐园”等,都想让孩子们从课堂中得到一个“乐”字,但似乎前面两个“乐园”是让学生“乐”了,后面就只顾着教师的“教”,知道时间很紧,拼命往前赶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没有真正地“乐”起来,只是被动地接收。而从这里折射出来的就是我“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还不是十分深入,我的教学还是更多的考虑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遗憾之二:我的教学设计中还有一些环节,比如最后的“动脑筋乐园”,由于时间关系居然没有得到实施,所以自己觉得有点“意犹未尽”。那为什么会来不及呢?是我前面的环节太复杂了吗?是我的教学语言罗嗦了吗?好象找不到还有哪里可以精简的了呀!
遗憾之三:我尽量多采用激励手段,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悦,如小朋友的掌声表扬,老师的激励语言,赠送可爱的小刺猬等,但好象小朋友的积极性还没有达到最高状态,班级里还是有极少数学生不是很积极地参与,我想可能是因为我请学生发言的面还不是很广,评价的语言还不是特别丰富生动。要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一堂富有童趣的课真是每一个细小的地方也不能疏漏呀!
遗憾之四:上得有点太匆忙,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还不够,有的学生说得不太好,我就马上帮他纠正,没有给他和其他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甚至给学生正音也是很匆忙的草草了事。
这一堂课,我上得并不是太满意。其实自己也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的。就像刚才,我浏览了一下同年级其他几位老师的“千字文”,发现了很多新的好的做法,很值得我学习。看来我这个“师傅”还得再“修炼”几年才能真的名至实归呀!
【教学内容及教学札记背景介绍】
《jqx》是汉语拼音第6课。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图。星期(q)天,妈妈用洗(x)衣机(j)洗衣服,女儿看见了,也端来一盆水洗自己的手帕。情境图一方面引出要学的声母jqx,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jqx的发音,而且以生动的语境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第二部分是声母jqx及其表音表形图,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记住这三个字母。第三部分是声母jqx在四线格中的书写,用以指导学生正确描红。第四部分是jqx与īü组成的音节及相关的图。第五部分是字母形易混淆的几个声母的比较。
【教学札记】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这些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新生,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新课的饱满激情。因此,我在教学jqx一课时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
情境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在开课的认读复习时,设计了猜字游戏,来巩固拼音字母的音形。同时用小朋友喜爱的木偶带着大家来到童话世界──拼音王国,而jqx成了拼音娃娃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童话中的娃娃,一下子就融入了新课的学习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
情境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新课程也十分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我教学jqx和ü相拼为例: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拼读、去观察、去比较、去发现,通过质疑、思考,得到了答案,总结出规律。教师的因势利导,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探究后成功的喜悦,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大大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勇气。
情境三:汉语拼音是口耳之学,学拼音就是练口、练耳,反复练习,达到运用自如。这种练习不是蛮练,教师必须懂学生的学习心理。刚进校的儿童,其实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他们往往把学习、游戏混为一坛,即使在接受学习任务时,儿童也总想把这种任务变成游戏。他们感兴趣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和目的。为此,在学习字形时,我让学生自编顺口溜,用橡皮泥摆字形,学生兴趣盎然,非常投入,字母的形状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节课,我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
1、创设情境:
从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角度来看,他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本课学习的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缺乏具体的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儿童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拼音教学必须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采用多种活泼生动的形式,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了“爸爸带小孩爬山看大佛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本课的四个声母,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
2、联系生活发音:
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字母标识的语音,其实是在儿童口语中经常出现的。因此,教学中,利用情境图,语境歌进行发音练习,并利用组词进行发音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并不难,很有趣。
3、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声母b、p、m、f的发音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编口诀记忆字母,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地学习。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语文教学反思
jqx与ü相拼省写ü上的两点的拼音规则是拼音教学中的一难点。其难在一是容易忘记省写ü上的两点;二是不知为什么要省写ü上的两点;三是学会了省写规则后,又将其它声母(如:n、l)与ü相拼时也去掉ü上两点;四是省掉两点后又将ü读成u,造成拼读错误。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现有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巧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完成了复习,认读,书写字母jqx后,板书下面内容:
(此处增加板书内容)
板书完毕之后指名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意思。(j与i相拼组成ji……j与ü相拼组成jü……),这时有些细心的学生就发现问题了:
“老师,你右边的`写错了。”我故作吃惊状:“是吗?”然后作短暂沉默。见老师不言语,部分学生就议论开了。此时,学生大概会有这样几种心理状况。
1、我都看出来错了,老师还不知道。(得意)
2、你是老师,还写错。看你怎么办?(看笑话)
3、也许老师没错,但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思考)……
我认为,不论是哪一种心理状态,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激发学生讨论判断
待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问题:你们说这是错的,理由是什么呢?不等我提出讨论的要求,大家就自觉主动地讨论起来。有的说:“n、l与ü相拼时就没去掉上的两点。”有的说:“jqx与i在一起时,i上的那一点就没去掉。”有的说:“如果去掉ü上的两点,就不是ü而是u了。”还有的说:“老师没写错。”(可说不出理由)……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论十分激烈,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全班绝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这个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在争论中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
三、讲故事,揭示规则
学生们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急需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时,老师发言了:“同学们,请大家暂时停止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先听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后,再请同学们来说说老师到底写没写错。好吗?”听说要讲故事,大家更来了兴趣,于是个个全神贯注地听起故事来。我绘声绘色地讲完故事后,从学生们脸上的表情能够看出他们已经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于是让他们齐声回答老师黑板上写的错没错。在一声响亮的“没错!”声中,jqx与ü相拼时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便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四、及时总结,突破难点
当有趣的故事情节还在学生脑际萦绕时,我趁热打铁,总结jqx与ü相拼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写的规则学生已基本明了,读的规则还需强调。即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去掉后仍然读ü,千万不能读成u。让学生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内容说一说,议一议为什么要这样读?启发学生明白因为去掉鱼眼的鱼还是鱼,而没有变成乌鸦,所以还读ü不读u。
五、教儿歌,帮助记忆
在学生掌握了jqx与ü相拼的拼写及拼读规则后,再根据前面讲的故事内容,教给学生顺口溜:“jqx真顽皮,见了鱼眼就抹去。”以帮助学生记忆。这个儿歌顺口好记,学生只要念着儿歌,就会想起老师讲的故事,就会想到jqx与ü相拼的拼音规则。
汉语拼音是识字、写字的基础,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由于拼音很枯燥,所以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厚,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对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第一:充分借助“语境图”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进行识记汉语拼音。在认识新的拼音之前,我总是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这些“拼音小精灵”,拉近拼音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和力,降低学习难度,这样,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尝到了学习拼音的好处。
第二: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不断发现“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初次提笔进行书写,因此,我在书写汉语拼音时,首先请学生认真看书,弄清书写的'笔顺,接着,我进行板书,要求学生掌握书写要领,请学生进行描红,最后,我请学生互相交流,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再次进行书写,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修改,知道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为止。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发现“小小书法家”,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把他们作为榜样,学习他们,超越他们。第三:充分利用课外读物,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能力。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手中的课外读物很丰富,我在学校里为学生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不定时地进行阅读展示,同时,让学生在家里也按时按计划进行阅读,请家长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日俱增,效果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