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1)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2)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
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2.以:因。
3.险衅(xiǎn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险,艰难,祸患;衅,灾祸。
4.夙:早时,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5.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6.凶:这里指他家中不幸的事。
7.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指弃我而死去。
8.行年:经历的年岁。
9.舅夺母志:舅舅强行改变母亲想要守节的志愿。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10.悯:怜悯。
11.躬亲:亲自。
12.至于:直到。于:介词,引出对象。
13.成立:成人自立。
14.终:又。
15.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16.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门:家门。祚(zuò):福分。
17.儿息:同子息、生子。息:亲生子女。
18.期:满一周年。
19.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期功”意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20.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
21.应门:照应门户。
22.五尺之僮:五尺高的小孩。僮:童仆。
23.茕茕:孤单的样子。
24.孑:孤单。
25.吊:安慰。
26.婴: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
27.蓐: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
28.废:废止,停止服侍。
29离:离开。
逮:及,到
30.奉:承奉。
31.圣朝:指晋朝。
32.沐浴清化:恭维之辞,指蒙受清平的政治教化。
33.察:考察和推举。
34.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35.举:推举。
36.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37.辞:辞谢。
38.赴:接受。
39命:任命。
40.拜:授予官职。
41.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42.寻:不久。
43.除:拜官受职。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