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童诗教学《月亮》评语(精选5篇)

栏目:办公写作

第3篇1

《我和童诗交朋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聊诗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节课啊李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诗歌王国里的一位小精灵——儿童诗,让我们一起去交交这个好朋友。(板书课题:我和童诗交朋友)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读儿童诗《汽水》

师:看,这是什么?(师拿出一瓶汽水)来,我把它打开!(嘭)呦,他火气还挺大,咱们先把他收起来,让他消消气。汽水虽然没喝到,但是大家一定回忆起自己喝汽水的情景。你们想到了吗?有人把喝汽水这么平平常常的小事写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汽水》这首诗。

汽水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神不神气

你们喜欢《汽水》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师板书:有想象力有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这首儿童诗的诵读、欣赏,唤起了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首诗的语言和内容,去感受、品味儿童诗的特点,使学生感到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潜移默化地变为学生自己写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写诗的方法启迪和语言的熏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写诗的情境。】

三.激发想象,诗意再现

1、过渡:同学们,儿童诗是自由的、快乐的,有着丰富的想象,而且充满了情趣,写好儿童诗最主要的是要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现在老师要测测你们的想象力,先让我们来做个热身运动吧!

2、出示: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竖线,小猴子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根很高很高的竹竿,我顺着它爬上去,就能()!生:就能吃到树上的果子。生:就能摘到天宫的蟠桃。

生: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

出示:熊猫又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曲线,小马急得大叫起来:“()”!

生:哎呀,路这么崎岖,我到不了草原了。生:不好,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我的去路。

3、师小结。

4、让我们走进魔法训练营。

课件出示:o

师:有一个孩子,他用线条画了一个“○”,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

(多媒体呈现诗句)《蛋》:这个皮球不圆嘛!也可以滚吧?滚呀滚„„“啪嗒”。

师:那小朋友们,告诉老师,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你又会想到么?

生:小鱼吐的泡泡。

生: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

生:一轮明月。

生:看到这个“○”,我还会想到眼睛。师:谁会用“眼睛”说一句话?

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生:老师的眼睛很漂亮。

„„

师: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天空的眼睛?

生:白云。

师:白云是天空温柔的眼睛。生:星星。

师:星星是天空调皮时一眨一眨的眼睛。

生:太阳是天空瞪圆了的眼睛。(笑)

生:月亮是天空笑弯了的眼睛。

师:什么是大地的眼睛?

生:湖泊是大地明亮的眼睛。

生:火山是大地愤怒时的眼睛。(掌声)

师: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

生:露珠是草叶的眼睛。

生:露珠是花瓣的眼睛。

师: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

生:我是奶奶的眼睛。

师:你是奶奶的眼睛,你可以帮奶奶做些什么事?

生:我要讲最动听的故事给奶奶听。

生:我可以跟奶奶说窗外风景„„

师: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我要讲最动听的给奶奶听。

【设计意图:“想象”是儿童诗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以线条、“O”为突破,让孩子们自由,大胆地想象,由此及彼,师生合作口头创作儿童诗,降低了创作难度;先进行直接想象训练,而后进行更深层次的间接想象训练,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口头创作简单的儿童诗,学生在亲身语言实践训练中不但有效地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诗话”语言的训练,这就给后面的动笔写儿童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四.尝试创作,步入诗意

1、刚才啊,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全是一个个小诗人,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就由“0”你们想到了什么,动手写一首儿童诗吧!续写(小组讨论合作)

月亮每一个树梢,挂一个月亮,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挂一个月亮()说月亮和我好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到写诗的情境之中,给学生提供了习作空间,使每一个孩子都有的可写而且能写得出来。】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了好玩的儿童诗,儿童诗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多看多想多写,最后我们都能和童诗交上朋友!

附:板书设计

我和童诗交朋友

有想象力

有趣味

第4篇2

四年级上册童诗教学设计——《写儿童诗》6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伴着冷雨,诸城的冬天真的就来了。冬天是一个生长童话的季节,每一丝小雨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个童话,名字就叫——《线条的梦》。

二、故事激趣

1、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竖线,小猴子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根很高很高的竹竿,我顺着它爬上去,就能()!

2、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

3、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斜线,小猴子大叫起来:“()!”

4、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曲线,小马大叫起来:“()!”

三、启发想象

同学们,一根普普通通的线条因为有了想象,变得不再普通。如果把这一根根线条交给你,你会编织出怎样的梦呢?请把你想到的事物画在课堂笔记本上。愿意到黑板上画的同学自己上去。(巡视,暗示部分学生上黑板画线条画)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四、试着续写

1、有一个孩子,他用线条画了一个“○”,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

1《蛋》:这个皮球不圆嘛!也可以滚吧?滚呀滚……“啪嗒”。想想看发生什么事了?

2、哈哈,从蛋里跑出的是一个个惊喜!你们的回答让我惊喜!

五、引出概念

1.“○”的联想。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

2.练习用“眼睛”说话。谁会用“眼睛”说一句?

3.试编儿童诗。哈哈,我都成了你们造句的素材了。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天空的眼睛?

4、什么是大地的眼睛?

5、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

6、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

7、你是奶奶的眼睛,你可以帮奶奶做些什么事?

8、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我要讲最动听的给奶奶听。

9、刚才,我们集体创编的就是一首儿童诗。(板书:儿童诗)谁来说说看,儿童诗有什么特点?————儿童诗充满着想象。(板书:充满想象)

六、引导阅读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春天》《露珠》。

《湖》——好大的一面镜子,一只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2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喊: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2.讨论交流。

师:在这首诗里,作者的想象力表现在哪儿?

生:作者把湖想象成一面大镜子。

生:蝴蝶像一个爱臭美的小女生。(笑)

生:青蛙跳到湖水中,湖水漾起一圈圈的波纹,就像把镜子打破了似的。蝴蝶看到湖中的倒影,还以为是自己的衣服破了。

3.小结。

师: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话……

七、感受童趣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不学写诗有坏处》。

《不学写诗有坏处》——小虫写信给蚂蚁,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

2.猜猜练练。

师: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儿童诗还有什么特点?很好玩,充满童趣。(板书:充满童趣)

3.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如果针对这些

3普普通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八、品味真情

1.媒体出示儿童诗《梦中》,师配乐诵读。

《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2.读读悟悟。

师:听完了之后,想一想,你心中的儿童诗又是什么样的?(温暖、感人、充满着真情)(板书:充满真情)

3.小结。这首儿童诗的作者和你们差不多大,她用最稚嫩的小手,写出了最温情的诗作,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是母亲绵绵不尽、无微不至的爱。

九、仿写训练

1.生齐诵《梦》——梦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已经游走了。

3.你的梦是什么呢?请试着用“我的梦像……”说一句话。

十、即兴创作

1.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线条的梦拉长,拉成诗句一行行。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奇思妙

4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创作。当然除此之外的别的儿童诗你也可以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别忘了署上自己的大名。(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生自由选择创作。师巡回指导,随机点拨。

2.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小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真情和快乐来浇灌,相信,我们的梦里梦外,都是春天。下课!

第6篇3

1让童诗之花轻舞飞扬

——浅谈低段童诗写作教学

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

孩子的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长胡须的爷爷,雨点儿是云妈妈淘气的孩子,露珠儿是叶子透亮的眼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有着最纯真的童心,蕴藏着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他们会同情上了一整天班累得满脸通红的太阳公公,会担心夜里小鱼儿在荷叶上睡得是否安好,会为小蚂蚁乘上了落叶船去远航而欣喜……

这就是孩子写诗的优势,只不过这优势如同一颗种子被埋在孩子的心灵花园里,如果作为园丁的我们能给予阳光,施予雨露,我想这诗的种子也许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新绿的枝头就是那轻舞飞扬的童诗。

一、大量赏读童诗,和诗亲密接触。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等等,到处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释放着无穷的魅力,是最适合孩子作为语言学习的短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的话也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进行了解,童诗写作也是如此。让孩子们从欣赏开始,多读一些

2好的童诗作品,让诗和他们亲密接触。关键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孩子们浸泡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诗歌作品之中,体会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感情,从而得到最初的文学的感染。

组织学生阅读童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既有课内读,也有课外读,既有集中读,也有分散读,可以用眼睛读,也可以用耳朵读。赏读的诗歌非常丰富,既可以是圣野、金波、柯岩、高洪波、梅子涵等名家的童诗;也可以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优秀的童诗,还可以从成人诗中寻找,像徐志摩、顾城等的有些创作就充满了童趣。

孩子们读多了好的诗歌,就会从中受到熏陶,感受到诗的节奏、情趣和优美的意境。这样一路读来,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更是激发了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和写童诗的欲望。

二、积累童诗表象,睁开诗意眼睛。

童诗写作跟所有的写作一样,需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童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折光,是某种比喻”。因此,指导儿童写童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

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都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要多组织儿童去郊游,去寻找,去猜想。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初冬冒着寒气的红日、池塘深处的咝咝声、蜻蜓翅翼上的纹路、春日田野的油菜花、夏日瑰丽的晚霞、秋天飞舞的落叶……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

生活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含有童诗的基因。只要你睁开诗意的眼睛,童诗的神思便会在心海里游荡。从生活中获取童诗

3表象的最大好处是更有真情实感,而真实的情感是诗歌能打动人的灵魂。儿童生活中的各种种样的感受,快乐、生气、伤心、愤怒等等,都是真实的感受。

网络中有些精彩的FLASH片断,也颇具启发性。如《我是一只小小鸟》、《蚯蚓的一生》等,深深碰撞着他们天真、美好、善良的心灵。

三、尝试童诗写作,让诗轻舞飞扬。

当儿童对童诗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头脑中储备了大量新奇的童诗表象时,就要积极地为他们创设条件,激活这种种表象,让儿童尝试写出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诗。

(一)模仿是通往创作的桥梁。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创作童诗也是如此。模仿优秀的作品不仅可以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佳作的熏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的,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当然,指导孩子们模仿并不是机械的,而是促使他们将模仿的对象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发展个性,提高孩子童诗写作的能力。

童诗的模仿可以与诗的欣赏结合在一起进行。刚开始时,读一首诗,我会在与孩子们赏析完诗歌后,选择最精彩的一句让孩子仿写。如,欣赏了金波的《春的消息》后,孩子们仿照“风,摇绿了树的枝条。”写出了“雨,润红了花的笑脸。”然后慢慢过渡到一节诗,一首诗的模仿。读了高洪波的《我想》后,孩子们模仿着写出了自己美好的想象,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我想把爱心,/种在春天的土地上,/汲取甜美的糖浆,/长呀,长——/长

4成一棵爱心树,/将爱心播撒。

(二)创作属于儿童自己的童诗。

尽管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天真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孩子也常会出其不意地吐出很有韵味的话来。但是,孩子们缺少写诗的经验。我们指导儿童进行童诗创作的主要工作在于挖掘孩子潜在的能力,及时捕捉信息,而不必刻意灌输太多专门的写作技巧。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孩子们写诗的:

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诗。生活就是诗,诗就在生活中。儿童写诗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过的事,否则就没有生命,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所以,引导孩子写诗首先就要让孩子找到触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形象、语言去表现它。如,有一个孩子每天听着爸爸的鼾声,心血来潮写了一首《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路上的小火车/使我想起美丽的大草原/爸爸的鼾声/总是时断时续的/我真担心火车会出了轨/咦/爸爸的鼾声停了/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多么有意思的想象,多么纯真的童心,原来讨厌的鼾声也能写得这么美好。

挖掘文本内容写成诗。读了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孩子们都被弱小的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风雨中的野蔷薇而感动着,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把自己曾经有过的这样的经历用诗表达出来,孩子这样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只蚂蚁困河边,/望着落叶直叹气。/轻轻地,我跑过去,/把它送入落叶船。又如学了课文《画风》,孩子们就迷上了写风:风来了,/淘气地来了,/天空中高飞的风筝,/那是风心爱的玩具。/风来了,/快活地来了,/河边转动的风车,/那是风飞快的脚步。/风来了,/急匆匆地来

5了,/云儿让出一条条小路,/我知道,风就在小路上奔跑。

在孩子的眼里,风就是一个爱玩耍的娃娃,也许只有孩子才会有这么可爱的想法。

把自然界的景物写成诗。在孩子的心目中,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花鸟虫鱼都是一首首瑰丽的诗篇。孩子们这样写太阳:

蓝天上,太阳是白云飘出来的。/“沙漠里,太阳是驼铃摇出来的。/山路上,太阳是竹桶唱出来的。/校园里,太阳是我们笑出来的。

当然,诗歌本身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它是有灵性的。我不奢望所有的诗之花都能结出诗之果,但是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

诗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工作总结诗

童心向党教学工作总结

童心童画教学设计

亿童教学心得体会(共14篇)

第1篇4

童诗教学第一单元:什么是诗

(一)

一、什么是诗?

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蝴蝶是花的灵魂,要飞回来找它自己。

3.用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夹在诗集里。

-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

二、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读诗?

1.心中有感动,看到美的事物总会有一股冲动-写出来。

2.诗本身就是一种美。

3.诗可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动人、有趣。

4.读诗、写诗可从平凡中看出,感觉出不平凡。

三、诗的诞生:

1.心象+物象=诗。

2.例句:

(1)看到妹妹泪汪汪的脸,我好心疼!-心象

(2)花儿好美丽啊!-心象

(3)好久不见,真想念你。-心象

(4)我真气他骗我-心象

-心中的感觉,无论喜、怒、哀、乐皆是心象

3.物象指眼睛所见各种事物如桌、椅、草、木....。

4.当看到外在的物象有所感动(灵感)产生心象便可成为「诗」。

四、例诗:

1.湖

黄幸玲

湖是大地的眼睛

蓝天、白云、青山和绿树都映在明亮的眼睛里

2.夜空

墨黑的海洋上

无数的鱼儿浮在海面

眨着眼睛

一艘金色的渔船

撒下细密的银网

不知捕到多少鱼儿

童诗教学第二单元:什么是诗

(二)

一、诗和散文的不同

(一)范文、范诗比较

1.白云(范文)

星期日下午,我做完功课,到郊外散步。

看见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好象棉花糖。我的手没天那么高,不然

就把那些棉花糖都拿下来吃。

2.白云(范诗)

李倍恩

好多的棉花糖啊!

谁把它举得那样高,叫人看又让人尝不到。

(二)自由发表不同处-归纳

1.诗句简短而意义丰富。

2.诗要分行。

3.诗的韵律感、节奏感较强。

4.诗需要更多的想象,散文较直接。

二、写诗的要点:

1.要写出美丽的想象(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2.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加入感情)。

3.要分行(依句、依意分行)。

三、练习想象、表达情意:

1.以〞月亮:〞星星〞〞花〞....等叫学生想象他(她)们像什么?或有什么可能?

2.同上之例加上自己的情意,如:「月亮亮像香蕉,想把它拿来吃」「星星像钻石,想送妈妈」

四、范诗欣赏:

1.月亮

吴小华

天上的月亮,像母亲微笑的面容。

月亮啊!

请你天天陪伴我──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2.阳光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五、老师或学生以教室或校园环境,利用想象和情意即席做诗。

童诗教学第三单元:诗的格式

一、儿童诗的写作格式:

1.平头-原则上每行第一个字要空两格,每行要对齐,但具特殊意义的诗或句子例外,可用别的格式。

2.分行─原则上每句一行,太长的也可分成两行或三行。

3.分小节─像作文的「分段」依意思、时间、人物、景物、季节等不同因素空一行不写

再另写一小节。

4.标点─可加、可不加,但具有特殊语气之句子最好加上,如疑问句、惊叹句等。

5.押韵─可押、可不押,但押韵较顺口。

二、范诗欣赏与分析1.稻田

稻田

这本书

风好爱翻

太阳好爱读

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再读

一直读到---熟

2.板擦儿板擦儿很爱玩

在黑板上跑来跑去

玩的全身都是灰

老师来了

很生气

叫值日生抓出去

打屁股

3.汗落成米

农夫的手

为稻子

流滴滴的汗

稻子的心

为农夫

结粒粒的米

童诗教学第四单元:诗的写法

(一)

一、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直接比喻

例如: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

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

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

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

二、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例: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

说话特别大声

天花板都会震动

爸爸伤心的时候眼睛呆呆的好象一个木头人

爸爸生气的时候

好象火山爆发

谁碰到了

谁就倒霉

童诗教学第五单元:诗的写法

(二)

四、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在+地方+事情)(微笑+名词+名词)

(微笑比<名词>更<形容词>)

五、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

就高兴的笑了。

汽水

罗青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六、摹声法─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时间真是恶作剧

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

去!去!去!

逗得我们笑嘻嘻

童诗教学第六单元:诗的写法

(三)

七、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例:如果我变了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

我要常常上体育课

免得学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

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八、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生气

老师生气

像火山爆发

把岩浆散在学生身上

妈妈生气

像茶壸

指着我的脸老师老师生气的时候

就像发生大地震

轰隆轰隆

老师高兴的时候

笑声就像驴子碰到鬼

九、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螃蟹

螃蟹!螃蟹!

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皱纹

老人的脸上,有一条一条的皱纹;

大海的脸上,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十、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禳@

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白鹭鸶

飞飞飞

飞到牛背上,歇歇脚

风来了!

飞飞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飞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眭荧P觉更明显

扇子

祖母手上的扇子,画了一只鸟

祖母搧呀搧!

鸟也飞呀飞!

祖母睡着了,鸟也睡着了。

十一、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例: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个的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了半天构不到。

构不到,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十二、图象诗─藉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

例:

湖畔之梦

我是山我才有山

你有我的倒影你是我的幻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绿树是我的罗裙

白云从我头上飘过白云从我脚下掠过

鸟儿在我身上跳跃鸟儿在我身上倒立

我是雄伟的山我是神奇的山

你是骗子你才是骗子

蝴蝶标本

镜框里一只颜色斑斓的彩蝶

陶醉在一枝盛开的小花中

吸取一囊甜甜的蜜汁

忘了回家的路──何尝不想飞起

只因紧紧的玻璃压住

回想起一片繁花的原野

眼泪就像鳞粉一般不停地掉

童诗教学第八单元:诗的写法

(五)

十三、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例: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十四、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例: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十五、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

比、空间对比...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藏在肚子里。

孤独的晚风

在凄凉的夜里慢慢的走着

舒适的家

在温暖的床上

甜蜜的睡着

路灯

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第2篇5

童詩欣賞與創作教學

教學設計/葉惠貞(台灣)

一、教學理念

童詩以兒童觀點寫作,是精簡的語言,是專為小朋友量身訂做的兒童文學作品。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我喜歡讓小朋友多讀童詩,幾句詩就能讓孩子乘著想像的飛毯,進入多采多姿的童詩花園探訪。

教科書是語文教學的主軸,若能配合課文教學,讓學生多讀熟悉的兒童文學名家的作品,則是加深加廣的學習。方素珍老師是國內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其作品亦常出現於低年級課文選文,學生對「方素珍」耳熟能詳。因此,我常挑選方老師的童詩讓學生讀賞,學生也頗有興致。

童詩的形式多精短,內容特色強調注入童趣及創意,是適合低年級學生讀寫練習的體例。欣賞童詩的同時,如果能就童詩的內容、形式加以分析引導,再延伸到童詩的仿作或創作,則學生的角色將從「讀者」提升到「創作者」,是一個更高學習層次的提升。這首<不敢認錯>,口語化的文字搭配生活化的意象,容易引起學生共鳴。

二、教材分析

<不敢認錯>

鏘--------

茶杯破了

真糟糕

拜託你不要告訴媽媽

我的橡皮筋給你

我的一塊錢給你

這枝粉蠟筆給你

這台小跑車給你

這些玻璃珠給你

妹妹

我的東西都給你了

為什麼你還告訴媽媽呢

1相信大家讀了這一首詩都會莞爾一笑,我們都有「不敢認錯」的時候哩!尤其是小孩,做錯事或惹了小麻煩,總是想掩蓋事情真相,就怕被責罰。

這首詩開門見山便以摹聲------「鏘」-------茶杯破了表現立體音效,令人印象深刻,俐落的切入重點,表現哥哥緊張的心情。接著發展的是哥哥想粉飾太平,把平日珍藏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賄賂妹妹,希望能堵住妹妹的口。送的東西夠多了,心想應該可以安全過關了吧!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妹妹還是告訴了媽媽,這下哥哥可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們可以從詩中想像妹妹和哥哥大異其趣的表情,也能感受哥哥心情高低轉折的表現,這是本詩最大的趣味性。

這一首詩是生活詩也是敘事詩,從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和趣味出發,口語淺顯,但簡短濃縮的文字表現豐富的想像和情意,小朋友很快就能融入欣賞,並竊竊私語:「我也曾經這樣呢!」

三、教學活動設計(1)「不敢認錯」童詩美讀與賞析:細品詩味和詩意。(2)彩繪童詩:詩的圖文轉譯。

(3)童詩改編成四格漫畫:表現文學另一種創作形式。

(4)童詩創作及發表:激發學生生活經驗,觸動寫作靈感,進行詩的創作。

四、教學過程

<1>「不敢認錯」童詩美讀與欣賞

1.詩的預測

教師先揭示題目「不敢認錯」,接著提問:「從這個題目你猜想這首詩在敘述些什麼?」預測會來思考與專注,也提起小朋友對教學內容的興趣。2.揭示童詩內容,美讀及欣賞

教師示範美讀全首詩,學生跟著美讀。「用好聽的聲音讀詩」,要能讀出詩味和詩意。3.詩的小小討論會

教師問:「讀完這首詩,你覺得這首詩帶給你什麼感覺?」教師將小朋友的發表記錄下來。

4.詩的段落評選

教師提問:「從自然段跟意義段來看,這首詩分成幾段?你最喜歡哪一段?」

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對詩的感受及喜好,並讓學生具體說明理由,以了解學生的想法。

5.改寫詩名

教師提問:「你覺得還可以為這首詩下什麼標題?」目的是訓練學生抓取主

2旨,同時也是閱讀理解的策略。可以看出學生以不同觀點解讀,便會產生不同的名稱,其實敘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

<2>彩繪童詩

請小朋友再次朗讀童詩,並請小朋友畫下詩所表現的意境。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類型,其中之ㄧ是「視覺型」,這類學生擅長以圖像思考理解。讓學生用圖畫表現文章傳達的意思,也是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低年級的小朋友喜歡畫圖,彩繪童詩的目的,一方面讓他們享受塗鴉的樂趣,二方面可以檢視學生是否理解文意,以圖釋文,更有「圖文並茂」的感覺。

五、童詩創作前的準備

1.事件聯想與小組分享

讀童詩若能從欣賞的角度切入,再到引發讀者的共鳴,繼而創作,則學習框架拉大。低年級學生對文字的御駕能力還不是很精準,可以先引起他們的類似經驗的情境聯想,醞釀寫詩的素材,再一步步進階到童詩的創作。

2.「不敢認錯」事件的聯想

「想一想,你有沒有『不敢認錯』的經驗?」這麼一問,學生開始哇啦哇啦說不停,因為呼應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原本我想扣合在「自己不敢認錯的經驗」之上,但有些學生聯想到的是家人及朋友發生的事。如此觀之,學生有兩種角色可以選擇,其一是自己是主角,寫作方法上將以第一人稱呈現;其二是旁觀者,寫作方法上可能以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呈現。角色不同,觀察不同、感覺亦不同,那麼就以開放的說寫環境讓學生盡情揮灑吧!

3.我來說一說,請你聽一聽

一件事情總有「開始」、「經過」和「結束」,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自己「不敢認錯」的相關經驗,只要就事情的經過情形,以順序法說清楚即可。若有說不清楚的地方,小組夥伴可以提問,以釐清事情真相。

「說是寫的準備」,學生先透過「說」,重新將事件組織整理,說到飽足了,再將口頭語轉換成書面語就容易多了。

4.童詩創作開始學生作品賞析(略)

  • 上一篇:李白写的诗(精选2篇)
  • 下一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