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认读7个生字。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由、冬、汗、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蚂蚁”图,认识它吗?板书:“蚂蚁”,并教学。再出示“蝈蝈”图,板书“蝈蝈”。引导小朋友观察,抓住蝈蝈的外形的特点,并读准字音。小朋友,从外形看,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呢?
(蝈蝈,身上的颜色是碧绿的,而且会唱歌。小朋友都很喜欢它。这样引导,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认识——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它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低年级要十分重视范读。初读课文,最好不要让小朋友自由读,因为自由读,只会是齐读。)
三、教学生字。
1.教学6个生字。
出示“粮食”。问:小朋友知道的粮食有哪些呢?教学“粮”字。
出示“汗”。问:人们在什么时候身上会出汗呢?教学“汗”字。问:什么时候人们会是“满头大汗”?
出示“自由自在”。教学词语的意思。问:什么时候我们觉得自由自在的,很高兴?指导读准“由”字。
出示“冬”。指导读准字音,“冬”,就是冬天的“冬”。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叫“过冬”,小朋友知道它的意思吗?
出示“呼”。老师做呼气的动作,问:老师在干什么?(呼气)气从口里出来,所以“呼”是口字旁。冬天,我们听到北风——“呼呼”地吹。这里的“呼呼”是表示一种声音。
出示“洞”。洞,就是山洞的“洞”,水洞的“洞”。课文中间讲,冬天了,谁住在洞里?
出示“冷”。冬天,北风吹到人的身上,我们感觉怎么样?教学“又冷又饿”。
2.教学6个认读的字。
出示:乘凉刮风躺装。并进行教学。
(生字教学,分两部分进行,突出重点。在教学要求学会的6个生字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精神。)
3.复习巩固。
(1)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
(3)打乱顺序读。
(注意当堂巩固识字的做法很好。)
四、朗读课文。
1.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这一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段读,师生评议。
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好,就自我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学生认真听,听他们字音、句子是否正确、通顺,声音是否洪亮。
3.听课文录音朗读。
⒋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由”、“冬”。注意的“冬”的第二笔。
2.指导书写“汗”、“粮”。注意左右结构。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书写姿势。
(写字指导的安排很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低年级,作业力争在课堂上完成,是对的。)
五、总结。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本文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远看芝麻满地,近看黑马运米。不怕山高路远,都要运到家里。
腿长胳膊短,眉毛盖住眼。有人不吭声,无人大声喊。
(猜出谜底后出示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童话王国里有一棵知识树,树里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这棵知识树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听说我们一年级二班的小朋友都特别爱动脑筋,所以今天它就来到了我们班上,给我们讲一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板书:蚂蚁和蝈蝈,齐读课题。观察课题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虫子旁),蝈蝈的二个字年轻声。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听故事
2、喜欢这个故事吗?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宝宝的帮忙把字音读准。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学生自读。
傻瓜满头大汗神气
乘凉又冷又饿呼呼地
冬天躺在洞里刮起来
自由自在装满粮食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个别词语正音。
(3)去掉拼音同位互相检查
(4)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解释:“神气”“呼呼地”词义。
三、细读课文,比较感悟
1、小朋友们你们已经和词语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带着他们再次回到我们的课文中读一读
要求:(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个小故事都发生在什么季节?
3、学习第一,二段
指名读课文一,二段,思考:夏天里,蚂蚁和蝈蝈都在干什么?
4、出示课件,学生交流思考题。
(1)小蚂蚁在干什么?(搬粮食)
(2)他们是怎样搬的`?
(3)读中感悟小蚂蚁为什么满头大汗
(4)引导学生想象还有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指导学生用“有的背,有的拉,还有的……”说一句话。
是啊,太阳像个大火炉烤着大地,一丝风都没有,树枝都要被烤焦了,在这样的天气里搬运粮食真的很辛苦。
(5)指导朗读:读出小蚂蚁的辛苦,读出天气的炎热。
那你认为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小蚂蚁?(勤劳)
(6)老师读,学生表演。
过渡: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正在辛苦搬粮食的小蚂蚁,那小蝈蝈呢?他们在干什么?
(7)课件出示第二段文字,指名读
(8)相机解释“自由自在”
(9)小蝈蝈对小蚂蚁是怎么看的?
小结:在炎热的夏天里,小蚂蚁在满头大汗的搬粮食,而小蝈蝈只顾着享乐。
过渡:小蚂蚁真的是傻瓜吗?学完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5、学习课文第三段
(1)出示课件: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冬天来了,我们一起去蚂蚁和蝈蝈的家里,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自由读最后一段。
(2)指导朗读,读出他们各自的心情来。
(3)学生对比交流:说出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蚂蚁为什么过着幸福的生活。
6、揭示成语
夏天,蝈蝈只顾着乘凉、唱歌、睡觉,根本就不去想冬天到了该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时间又来到了第二年的夏天,老蝈蝈召集小蝈蝈在一起开会,如果你是小蝈蝈,你会怎么做?请用图画的形势表现。
四、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时间飞船来到了第二年的夏天,老蝈蝈召集小蝈蝈在一起开会,如果你是小蝈蝈,你会怎么做?请用一两句话概括。
五、总结
现在我们知道了勤劳和懒惰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就让我们用动作来体会一下吧!你可以边读课文边加上动作,看谁表演的最形象。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把课文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七、板书设计
蚂蚁和蝈蝈
夏天满头大汗自由自在
冬天幸福又冷又饿
(勤劳)(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