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6篇)

栏目:办公写作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在我们家乡有句民谣;过了腊八便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这句民谣说明在我们家乡腊八节是我们的头一个年节,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伴随着这浓香的味道,年喜也便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记忆里,我们这里的腊八节是很喜庆热闹的,不管家里多么穷苦,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准备一些鸡肉、猪肉等,当然还有孩子们盼恋的腊八粥。腊八粥很好吃,做法也简单,把各种杂粮、晾干后的瓜果、蔬菜等收集起来,再加一些鲜花,一起熬煮即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腊八粥选择的食材越来越好,足足有一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比如干果类的,就有红枣、杏干、沙面抽栗、香酥核桃仁、白糯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像江米、花生米、大麦仁、豌豆黄、红薯干等等,当然腊八粥的做法也越来越讲究,不但保留了北方本地的原汁原味,还加进了南方特产,吃起来更加美味。

还有在这一天你不仅要顾着自己和家人,还要记得那些不会说话的哑巴生灵,那这些哑巴生灵是什么呢?他们当然指的是那些鸡、鸭、牛、羊、猪、狗等动物了,这一天他们也是要吃粥的。据说吃了腊八粥,来年他们会长的膘肥体壮。

如今,在很多的大都市腊八节的节日氛围已随着岁月变迁无奈的淡化,但它在我们的家乡依旧是鲜活而深刻的,我也期望未来这些美好的传统能够被重拾,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体会到我们民族节日的魅力。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腊八,扎花,支灶,年下。”小时候,一到腊八节那天,母亲便说这句话。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只记得这天的母亲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过年的衣裳让我换上,仔细地给我梳了头,洗净脸,擦上雪花膏,然后在我的两个辫子上戴上两朵花。花是母亲用一碗豆子从货郎那儿换来的,两朵艳粉的绢花。母亲给我戴花时,嘴里又念叨那句话:“腊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时候盼腊八,不仅腊八那天能穿新衣裳,戴花,还能吃上腊八糕。为做腊八糕,母亲提前好几天做准备呢。

母亲说蒸腊八糕要用江米,江米发黏,口感好。在我看来,那分明是大米,我看不出江米和大米有什么区别,都是白花花,亮晶晶。母亲把江米放簸箕里反复簸几遍,混杂其间的小草叶小石头什么的都随着簸走了,江米更白更干净了。

母亲又开始准备蒸糕用的红枣。红枣是我家枣树结的,枣子成熟季节,那些小的.或是不好看的母亲都让我们吃了,模样好的都留起来,晒干,留着过年时蒸腊八糕、蒸枣馍。母亲拿出干瘪成一团的红枣用水泡上,眼见着那红枣滋滋地喝水,又恢复先前的模样了,又红又亮。忍不住拿一颗放嘴里,甜,但没先前的脆劲。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也快到了冬天,这使我想起了去年吃的腊八粥,现在回味,嘴里还有余味呢。

那天是腊八的前一天,爸爸买了红绿豆,莲子,桂圆,红枣,花生米,果仁等,煮腊八粥之前,爸爸问我,要吃甜的还是咸的。八宝粥都是甜的,咸的怎么吃?我不假思索的说,甜的!

爸爸先泡好红绿豆和莲子,然后去淘糯米。红豆和绿豆像是一对好兄妹,一起遨游在海洋里。过了一会后,爸爸叫我把材料洗干净然后放到电饭煲的里,再放上清水。我问,爸爸,不放糖?爸爸把电饭煲插好,对我说,先放糖会粘锅,所以等煮好以后再放。

腊八粥要煮一个小时,在这期间要不定期的查看和翻搅,才能保证腊八粥不粘锅。一个小时之后,爸爸揭开锅,放进了糖,我再旁边看了一眼,原来粒粒分明的材料都变成糊糊的棕红色,跟我以前吃的红豆汤的颜色一样,看起来十分好吃,飘出的香味引得我想大快朵颐一番,可爸爸说放完糖还得搅拌煮一会,然后盖上电饭煲,烹煮五分钟。

我在一旁看着电饭煲的一缕缕香烟飘出来,钻进我的鼻子,又从嘴巴出来。

五分钟终于过去了,我觉得这五分钟比一小时还要长,像是度分如年。爸爸将插头拔掉,用勺子盛了一碗腊八粥给我,啊,腊八粥是祈求五谷丰登的,喝着腊八粥,闻着腊八香,希望来年是个丰年。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说要给我做腊八粥。只见奶奶把各种豆子都洗干净,有红小豆、绿豆、花生豆、大米、小米、红枣、莲籽、薏米等,再加上冰糖放入锅内熬,半个多小时后,又香又甜的腊八粥就做好了。我吃了一大碗,我感到比买的八宝粥还好喝。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吃腊八粥?”爷爷说:“关于吃腊八粥的传说有好多种,但对人们有教育意义的一种说法是:从前有一户人家,父亲母亲非常勤劳,家中积存了好多各种各样的粮食,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的很幸福。父亲母亲去世后,他们的孩子们不争气,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粮食就被他们吃光了,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他们饿坏了,就把原来存放粮食的地方扫了扫,把各种掉落在地上的豆子和米检起来熬了一锅粥吃了。从此,他们非常悔恨,决心痛改前非,好好劳动。后人为了教育子女,每年腊月初八都喝腊八粥。”听了爷爷讲的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大。

我们一定记住这个教训,不忘祖辈的勤俭美德。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农历腊月初八,按照家乡习俗是要喝腊八粥的。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古时人们又把腊八粥称为“佛粥”,相传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舍弃王位、出家苦行修道,每天只吃一麻一米,终于在那年农历腊月初八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直到现在,每到了这一天,村里附近的“金莲”佛寺里也会分发美味可口的“佛粥”给村民,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当然我们家里也会做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头天晚上,爷爷早就把糯米、红豆、大枣、花生仁、莲子、黑豆等各种谷物放在清水里浸泡。光是看看就让人联想到这粥的美味。

清晨一早,爷爷就拿出的高压锅将早已浸泡透的各色材料放进里面,加上清水,轻轻搅拌一下,于是那些花花绿绿的谷物在水里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爷爷点燃煤气灶,将火调至,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高压锅冒出腾腾热气,热气里散发着各种谷物混合起来的清香。爷爷把火调小了,火柔柔的,轻轻地拱托着锅底,爷爷说这样做出来的粥才好吃。又过了大约半小时,热气似乎比先前少了,但感觉更香甜更粘稠了,锅里也似乎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爷爷高兴地说:“大功告成了,腊八粥可以吃喽!”

一碗糯糯滑滑的、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摆在我的面前,一家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吃起热腾腾的腊八粥,一碗粥下肚,口齿留香,甜甜的感觉沁人心脾,整个人都暖融融的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腊八节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姥姥家去,我听后立马就起来了,随着妈妈到了姥姥家。到了姥姥家后已经快要到中午了,姥姥和妈妈便去了厨房做饭,我便和小弟玩儿,不一会只见妈妈端着一大碗粥从厨房走了出来,我好奇的看了看粥里边的东西,发现里边是一些大麦米、白云豆、赤豆、绿豆,和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以及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等组成。

我问了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腊八粥。”我又问妈妈:“这腊八粥是怎么来的呢?”妈妈说:“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6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

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后在菩提树下静思7日7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我听完妈妈的说法后立即上网查了一些关于“腊八节”的资料,原来腊八粥,民间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腊八粥的'吃法和做法也不同。民间初只是在腊八这天,用红小豆煮粥。

查完后,我不禁感叹起来,原来“腊八节”还有这样的习俗。我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多多了解我们中国的习俗。

  • 上一篇:销售总监年终总结(精选5篇)
  • 下一篇:<云岭工匠观后感范文(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