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能够快速侧身钻过60厘米以下高度的皮筋。
2、能够双脚跳过20厘米以上高度的皮筋。
3、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皮筋6根,椅子6把,节奏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主要活动头颈部、上肢、胸部、腰部、膝盖和腿部,重点练习侧伸腿、弯腰。
2、请幼儿练习侧身钻。
(1)将皮筋系在椅子把上,距离地面大约60厘米,围成一圈。请幼儿围在外围,就近依次侧身钻过皮筋到圈内,绕过下一把椅子再侧身钻出去。要求身体不碰皮筋。
(2)皮筋降低5厘米,请幼儿再次侧身钻,交流不碰皮筋的做法。
小结动作要领:低头、弯腰、缩身。
(3)皮筋再次降低5厘米,请幼儿再次侧身钻,要求手不能扶地。幼儿交流办法,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师生共同总结动作要领:伸腿、低头、弯腰钻过去、收腿。
(4)放松活动,围绕小椅子外围小跑步一圈,并做放松动作。
3、请幼儿跳过距地20厘米的皮筋。
(1)请幼儿自由练习双脚跳过20厘米高的皮筋。
(2)根据幼儿情况,逐步提高皮筋高度,请幼儿原地双脚跳过。
4、放松运动。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做放松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皮筋,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感兴趣,而且对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螺旋队形,敏捷反应及快跑能力得到发展。
2.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与步幅,保持一定的队形。
3.知道放鞭炮是我国节日的习俗,体验放鞭炮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放鞭炮的经验,并在活动区用彩纸卷制鞭炮。
2.了解放鞭炮是我国人民的节日习俗,有条件可安排幼儿观看节日放鞭炮等热闹场面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模仿动作:动物模仿操。
二、幼儿练习卷鞭炮。
1.幼儿分小组活动(分成4-6个小组),引导幼儿探索卷成一个鞭炮的方法。
2.幼儿集中交流卷成"鞭炮"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全组幼儿要站成一横队,须以排头幼儿为轴心,排尾幼儿带领全队按螺旋形围绕排头幼儿走,这样"鞭炮"会卷得又快又好。
3.幼儿再次练习卷"鞭炮"。
三、游戏:放鞭炮。
1.幼儿卷成"鞭炮"后由教师"点火",幼儿一个接一个发出"兹"声,不能间断,直至排头幼儿发出"啪"的声音后,幼儿四散跑开,排头幼儿去追,捉住一幼儿后游戏结束。更换排头重新游戏。
2.全体幼儿分两组轮流玩"放鞭炮"游戏。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点燃后依次发出"兹"声,当排头幼儿发出"啪"的声音后再跑开。
四、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激发勇敢自信的品质。
2、起跳屈膝、落地要轻,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
1、竹竿10根,高矮不同的竹筒若干(10-20厘米)。
2、动感音乐“大家跳起来”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热身跑步:变速、变向、绕障碍跑。
2、竹竿舞:教师舞动竹竿,幼儿模仿,活动关节。
3、跳竹筒:幼儿练习从不同方向跳过竹筒,引导幼儿前脚轻轻落地。
二、基本部分
1、跳竹竿。师生共同布置场地,引导幼儿选择高度合适的竹筒搭竹竿。
(1)幼儿自由跳竹竿。
教师:“谁跳过去了,他跳得怎样?”
(2)请1-2名幼儿自由跳竹竿,启发幼儿进行评价。
(3)教师示范跳竹竿,讲解动作要领。
(4)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5)增加竹筒高度。
教师:“现在,竹筒变高了,看看谁还能跳过去?”
①幼儿自由跳竹竿。教师与个别幼儿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你开心吗?
②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高度的竹筒搭竹竿,助跑起跳,跨跳过不同高度的竹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③教师小结,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跳竹竿的经验。
2、游戏:站竹筒。
幼儿自由在有障碍的竹筒中跑动,听到哨子声,就站上竹筒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大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
2、教师进行小结,组织幼儿收拾器械、场地,愉快地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手臂肌肉力量,提高幼儿全身的协调性。
2、幼儿喜欢与同伴玩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适当加入了一些模仿开车、推车的动作。
二、让幼儿自由讨论、探索如何“推小车”
根据幼儿探索情况,我请一名幼儿配合,边讲解边示范:前面的小朋友两手支撑地面,后面的小朋友抱起前面小朋友的双腿夹在腋下,前面的小朋友的双手学脚走路,与后面的小朋友同时向前进。
三、讲解完后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在空地上尝试练习
四、“推小车”接力比赛
讲解游戏规则:两个人一组,一人当“小车”,一人当“推小车”的人。听到哨声后,开始往前推,到达终点后两人换角色,再回到起点,然后换另外一组小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在分组游戏时发现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的推车,在集体讲解,观看其他幼儿成功的秘诀。后面推的幼儿要站在两脚的中间提前面同伴的两脚脚踝处,慢慢向前推。在后部分比赛游戏时,要求幼儿在比赛后互相交换位置。让他们更好的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探索用平衡木来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上面平衡走、跑、跳、爬等。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培养运动中的合作能力。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平衡木4根、小动物图片4张:小鸟、乌龟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奶牛舞》:
师:天气不错,我们来跳跳舞吧!(一次)
二、游戏:自由探索玩平衡木的.方法。
师:你们跳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平衡木)
平衡木可以怎么玩呢?你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自由在平衡木上玩各种各样的方法。)
三、用平衡木来锻炼。
1.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在平衡木上锻炼身体,看谁的锻炼方法好而且多呢?
2.幼儿分散在物体中独自或结伴尝试各种运动,如:跳、走、跑、爬等等。
3.教师观察指导,称赞好的锻炼方法,并鼓励幼儿一起模仿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幼儿展示在平衡木上玩的方法。
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幼儿一起进行鸟飞、大步走、乌龟爬等方法。
师: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法,我们现在请一些小朋友给大家表演一下。
鸟飞、大步走、乌龟爬等方法来锻炼。
五、竞赛游戏《小乌龟运粮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乌龟运粮食吧。出示图片让幼儿模仿过平衡木。(游戏1-2次)
六、整理各种材料,离开运动场地。
师:你们帮小乌龟运了粮食它们真高兴,现在你们也累了,现在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到教室休息一下吧!
小百科:在力学系统里,平衡是指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的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简称物体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拍、踢、夹、抛等等的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报纸若干、大篮子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前准备工作,活动开幼儿四肢关节(如:报纸拔河、跳过报纸、抓住报纸等)。
二、想像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前报纸团成纸球想像它像什么?
2、教师对幼儿想像出各种不同物品进行引导性游戏。
3、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活动。
三、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想像出不同的玩纸球游戏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各别指导。
四、小组接力竞争游戏:
运果子。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多。
五、结束,集合
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六、活动延伸:
报纸的多种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