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龟兔赛跑,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由于兔子的骄傲自大,导致他的可悲下场。
早晨,太阳公公迈着轻盈的步子爬上山头,把光和热送给大地妈妈,小白兔蹦蹦跳跳来到小河边散步。动物们也纷纷来到河边,唱的唱,跳的跳,跑的跑,叫的叫……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既像街上卖菜的市场乱红红的,又像斗牛的训练场,紧张有序。
乌龟挺胸抬头,慢条斯理的从小白兔面前走过,还踩了小白兔一脚。按理说他应该向小白兔道歉,可他面不改色,还大声嚷嚷:“挡住我的去路了,还不快滚开!”小兔子很生气,说:“你别骄傲,有本事我们来场比赛如何?”“比就比,谁怕谁!”乌龟爽快的'答应了。
第二天乌龟和兔子找来了小马做裁判,小马喊:“预备——开始!”小兔已经跑的很远了,乌龟还在慢慢的爬着。过了好一会儿,乌龟问兔子你跑这么远了,怎么还没见那棵树呢?兔子听了想乌龟会不会骗我呢?可他喊的声音很着急。于是兔子停了下来,也对乌龟喊:“是啊,我跑那么远了,怎么没见那棵树呢?”于是兔子和乌龟一起寻找那颗树,找了很久,他们也没有发现,却发现一个个枯树桩。原来树都被人砍掉了,他们只好伤心的离开了那熟悉的地方,回了家。
但是乌龟和兔子和好了,他们决定永远都不比赛了,而是要一起保护森林的每一棵树。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成语故事
成语先发制人出处:抢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先发制人抢先动手,以制服对方。这段故事,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
秦末,起兵反秦的将领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起初住在吴中,他们在吴中这个地方有一定的威望。
那时,陈胜、吴广等在大泽乡起义,声势很大。“会稽太守”殷通想趁此投机,便把项梁请去,对他说:“现在江西都反起来了,这是天意灭秦,时机已到,我知道‘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我想趁此赶快发兵,请你和桓楚来带领。”项梁说:“桓楚逃亡在外,只有我的侄儿项羽知道他的去处。”项梁就出去,吩咐项羽备剑,见机行事,随即进去对殷通说:“请允许我叫项羽进来,以便受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了,便叫项羽进来,项梁向项羽使个眼色,说:“可以下手了!”项羽立刻拔出剑来,斩下了殷通的头。项梁便把“会稱太守”的官印取来,佩在腰间。项羽接着又杀死了殷通的部下数十人,其余的.人便全部降服。项梁就继任为“会稽太守”,并宣布了反秦的主张,大家表示愿意服从。不久,就组成了一支拥有八千人的江东子弟兵,为后来渡江西进、大举反秦打下了基础。
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寓言故事,可是在农夫饿死前,神仙曾来过这里。
农夫快饿死之前,是非常后悔的,恨不得回到过去,将这件事的结果告诉好逸恶劳的自己,让他继续种庄稼,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免得遭受饥饿。神仙看到农夫迷途知返,心软了,决定再给农夫一次机会,于是下凡,给了农夫一家人一颗仙丹,让农夫在春天来临之际,去播撒种子,一定有一个好收成,说完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农夫非常的高兴,自己可以得到重新获救的机会。可是,农夫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认为有了丹药,自己的好运就会来了,于是又放弃了种庄稼,继续在那棵树下等兔子。回到家之后,妻子劝他,不能这样下去了,好运是不会再来的,只要踏踏实实种地,才是正途,农夫仍然不听劝说,一意孤行,并且大言不惭的说,有神仙保佑,不会饿死的,就算饿死,神仙会再一次来就我们的。妻子无奈,只有随他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农夫在树桩旁一天又一天的等下去,始终没有等到兔子的到来。到了收庄稼的`季节,别人都满载而归,而农夫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后悔不已。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可能总降临在你的身上,知道自己错了,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到了无法弥补的时候才后悔,这样的话,你终究什么也得不到。
公元前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三国时候,魏王曹操有个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宠爱。曹冲做事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一些连大人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有一天,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礼物。北方是没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问送大象来的人说:“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呢?”来人回答:“鄙国从来没有称过大象,也没有办法称,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听说魏王才略过人,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智慧超群,请您想个办法称称大象的重量,也让我等领教一下北方大国的风范。”
曹操顿时明白这是孙权给他出的一道难题,他可绝对不能丢这个面子,让国威受损。于是他召集群臣,传令下去:能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赏。大家都绞尽了脑汁,苦苦思索。有人说要做一杆大秆,曹操反驳说就是做出来了,也没有人能提得动啊。有人说要把大象锯成一块块地零称,曹操斥责说怎么可能把吴国送的'礼物毁坏成这样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之际,小曹冲忽然走到曹操身边说道:“父王别着急,我有办法,我们可以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达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然后,我们再把石头分别称一称,把这些重量加起来,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听了大喜,众人也对曹冲的聪慧赞叹不已。就这样,大象的重量终于被称出来了。
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各个国家时而战争不断,时而友好往来,而其中就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暂且不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顾名思义,就是有七个国家,分别是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而在公元前266,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赵孝成王接任了他的地位,但当时因为赵孝成王年纪太小了,他的母亲赵威后便代理朝政,赵威后非常能干,在赵国赢得了很大的威信。其他的国家也比较尊重她。
有一次,齐国的国君派遣使者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并送去了表示两国友好的信件。齐国使者到达赵国后,赵威后很高兴的接见了他们,齐国使者在送上了给赵国的礼物后,又献上了齐王给赵威后的信件,赵威后立刻打开信件阅读,读完信后,赵威后问齐国使者:“许久不见,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齐国使者一听赵威后的话就不高兴了,他立刻站起来质问赵威后,气愤的说:“我们国君派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向您问好,为何您不先问候我们国君的身体、两国的交往,反而问起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庄稼了,这分明就是先先贱而后贵,难道我们齐国日理万机的国君,会比不上那些微不足道的庄稼?”
赵威后听完使者所说的.话,并未动怒,只是温和的对齐国使者说:“不,你错了,我先问你们国家的庄稼,并不是什么先贱而后贵,而是在我看来,庄稼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的庄稼长得好与不好,就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是否强大,没有庄稼,请问你拿什么来养活你们齐国的子民呢?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你想让我舍去那些本,而去询问那些末吗?况且,我相信你们国家的国君身体一定很好,又何必询问呢?”
齐国使者听完赵威后的话语,顿时哑口无言,诚然,他们国家的国君身体状况的确很好,他们也的确是一心想与赵国交好的,刚才那些话确实是他冲动了,幸好赵威后没有太过计较,他随即一拱手,向赵威后致歉,对自己刚才的无礼态度表示非常的惭愧。
关于鸡的成语故事:鸡犬升天
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飘飘欲仙。那些仙丹,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鸡犬升天的故事延伸
【注音】jīquǎnshēngtiān
【出处】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汉·王充《论衡·道虚》)
【解释】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用法】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淮南鸡犬
【押韵词】为之执鞭、量能授官、情逐事迁、不次之迁、拔了萝卜地皮宽、元恶大奸、唇如激丹、血国三千、旬月之间、少吃没穿。
关于鸡的成语故事:鸡犬升天点评
许多不为群众着想的官员,自己做了官以后,就把自家亲戚提携上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一些没有能力的也能得到一官半职,对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人是不公平的。所以今后小朋友们可得努力的去改变这种状态哦!
宋国有个农夫,是个急性子,他种了一大块地,经常去田里干活,巴望着禾苗长得快一些,他一天又一天的去田边看,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心里非常焦急。
他在家里走来走去,想:怎样才能让禾苗在最短时间长高呢?绞尽脑汁想遍了所有的办法都觉得不好。一天,他灵机一动,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就兴冲冲的`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他看到拔过的禾苗都张高一截,越拔越高兴,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下,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干得他筋疲力尽总算干完了,才乐呵呵的回到家里。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不过力气没有白费,我们家的禾苗棵棵都长高了一大截,我们家一定能早点收获粮食。”
他的儿子很纳闷,心里想:老爷子究竟有什么高招啊?可以让禾苗很快长高,明天我一定要去田里看个究竟。第二天,儿子来到田里一看,原来绿油油的禾苗现在都无精打采的枯萎了。看到这个情景,儿子急忙跑回家里告诉他爸爸说:“爸爸,你怎么搞的呢?咱家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农夫听了不相信,说:“你不要瞎说,我昨天明明看见都长了一大截。”儿子说:“你现在快去田里看看吧!”
农夫赶忙来到田里,果然看见禾苗都横七竖八的倒在地里,他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说:“怎么会这样呢?”目光里一点表情也没有,他儿子说:“你把禾苗的根从土壤里拔起,这样根就不能再吸收水分和营养,不枯死才怪呢!”农夫快要哭了,他说:“禾苗都枯死了,收不下粮食,我们全家可吃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