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三个寒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寒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三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小学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实践过程: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椽逐步提高—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
第一阶段“夯实基幢:
2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
例:相同的和:1+4= 1+5= 1+19=
2+3= 2+4= 2+18=
4+1= 3+3= …… 3+17=
3+2= 4+2= 4+16=
相同的差:(略)
加减并行:1+2= 8+7=
3-1= …… 15-7= ……
3-2= 15-8=
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课本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认读。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朝”和“变换依存的‘朝”,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复韵母又作了划分:
ai ao an ang en eng ei ie iu ui in ing ……
ai ao an ang ei er en eng iu ie in ing ui un ……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后,又对其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上述两者同步进行,耗时看起来长了一些,但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将后面的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耗时约三周):
由于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实,在“计算”方面,20—100的运算在教其运算规则及少量练习后,5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50— 100的加减法口算略显吃力,而笔算则没有什么问题。唯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在计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进位、退位。单纯的计算题对于该生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知识性的障碍了。
然而,该生却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对其应用题的辅导是整个过程中费时费力最多的一个环节。该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主要障碍是:
①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理解不足;
②对数量关系分析不准确;
③迁移能力较差。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仍然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为其编写应用题的开初阶段:
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20以内;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00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劝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出易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角”。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
第三阶段,“超前学习”阶段(耗时二周):即对第三册内容作一些预习。在这个阶段,我并未对该生作过于严格的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压力。
因为该生下二年级即将接触乘法,所以我初步向其讲解了乘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并让其背诵乘法口诀表。语文方面,主要让他自己通过拼音来识记一些生字。
实践结果:
最后让该生做模拟考卷,语文、数学均能达到90分以上;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诀表的背诵;语文第三册生字识记过半,新课文朗诵流利。基本达到了预想效果。
实践体会: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一年级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个年仅7 岁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我通过这次为时一个半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浅”。
班导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这段时间我们收获了汗水收获了一个个大一新生的激情的拥抱收获了新生小班六十三名新生的美好大学的开始。这两个月的工作使我感受很深。这段时间我们对于新生的影响真的很深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新生都看在眼里对于新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只希望把我身上的所有的正能量传递他们。给我感觉我的班导生工作做的还不是最好,在一些方面做的还是不够。下面就是我对与我的班导生工作这段时间的总结。
班导生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我们作为新任班导生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了班导生培训班。在培训班上由学校名师为我们讲课。在这培训班上我学到了很多,例如为人处事的道理,人活着要像铜钱那样“外圆内方”。经过了多节的培训我们自身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班导生这个词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在课余时间我们还经常向一些上届班导生请教对于班导生的工作与职责更为了解。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新生到来的那一天。
迎新工作的开始也就标志着我们班导生工作的正式开始,迎新工作这对于新生与新生家长来很重要,迎新工作就是给新生与新生家长学校的第一印象。我们工机班的迎新工作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与张赫都有明确的分工。我在接待处组织新生进行报名登记,张赫是在寝室安排新生住宿。这样就不会导致我们的工作发生混乱重复,我们各司其职。在接待处工作
工作是我们与新生家长的一个窗口。他们踏入校门时对于学校的了解这些都是来自于我们。对待每一位新生与家长我们都要以非常热情饱满的态度。对于他们的询问我们都要仔细的为他们解答。对于我们不能解决的,要向老师寻求帮助,绝对不能马马虎虎的一句带过,这对于学生和家长会带来误解,为以后的错误埋下伏笔。在每天迎新结束后对于新生进行汇总上报给老师。让老师对于新生报到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迎新工作我们必须要做到仔细仔细再仔细,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丁点的差错。
在接下来的新生军训生活我们班导生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新生刚刚来到学校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还不是很了解对于学校的环境还不是很了解。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军训中培养新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这期间我们经常深入到寝室当中,深入到连队当中,与新生沟通尽力的去了解他们。鼓励他们尽情的展示自己。在军训中是他们严肃的老大哥,在生活中是他们可亲的大哥哥。当我们真正的去了解他们每一个人时我们都会感觉到他们每个人即使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其实他们心里都是有着善良可爱的一面。只要我们正确的去引导他们,他们也都会表现得特别优秀。此外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给予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温暖。在军训中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们集体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员,集体荣誉与他们息息相关。让他们明白“水桶原理”使他们都去争做水桶的长板。
军训结束后我们班导生工作还是要延续,因为在军训结束后学生的懒惰等一系列的坏习惯都会弹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班导生工作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必须还要一旁督促他们好的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要帮助成立他们自己的班委会。要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自己。我们将自己在军训中每名同学的表现情况向老师回报,再由班级同学民主选举,老师审核,从而敲定班委会成员。在这一阶段我们对于班级的工作转交给班委会,我们只是在一旁辅助他们,让他们有施展能力的空间。回顾这两个月来辛苦的工作,现在看见小班的学生们能在辽科慢慢的成长起来慢慢的熟悉了辽科的环境慢慢的变得更加自立。那两个月的汗水没有白流这两个月的辛苦没有白受。看见他们快乐的成长,那两个月的一切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留在脑海的只有那一个个青春活力的脸庞。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充实难忘的大学生活、
小编精心推荐
工作总结ppt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