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试参加人数39人,平均分80分,不及格的只有李世杰一人,考了58.5分.这样的成绩也是喜人的.在上学期刚接班时班里的平均分是72分,不及格的是5人.以前考试从没有及格过的后进生张艳琴经过一次次的进步,这次竟然也考取了79分的好成绩.反复的分析和思考,这次考试成绩提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字词句子的教学,创好基础知识关。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所学内容中所需要掌握的字、词、句,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会读、会讲、理解并会运用。同时,结合课文和练习,使学生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质。这样,在测试中,学生就很轻松的闯过了基础知识关。当然,这都与平时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课,走好每一步是分不开的。
二、注重阅读教学,创好阅读理解关。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我仍十分重视词句训练,并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且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通过背诵、摘抄、作读书笔记等形式,积累词句和精彩语段。这也是学生轻松闯过基础知识关的原因之一。
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尽量给学生留下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通过朗读加深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时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随之,阅读能力也不言而语,有所提高。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常常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特别是注重预习,充分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之中,把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勤于练笔,闯好作文篇(*) 一、基本情况 五合乡二年级期末水平测试应考人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数644人,参考人数644人,参考率100%,全乡总分57560.72分,平均分为89.4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分,优分率89.6%.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夯实双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之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应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他们终身发展的基础。显而易见,此命题立足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着眼于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夯实双基为本,把扎实学习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命题做到了:卷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检测内容分析 本次检测的内容依托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本次试卷共设计了六大板块,分别是拼音和汉字词语和句子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短文阅读和看图写话。其中,拼音和汉字包括3个题目,有看音节写词语、选择多音字字音、根据偏旁写字。词语和句子包括5个题目,有形近字组词,填写成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选择近义词填空和查字典。句子又分作2个小题,造句和连词成句。 四、测查情况分析总体情况: 从本次抽取的100份试卷中,优秀人数87人,优秀率为87%,及格人数97人,及格率为97%,平均成绩为92.6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原因有客观的,但我们必须立足于教学这一根本,来分析主观原因,找到差距,并进行科学理性的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具体分析 1、拼音和词语:共有3题,占卷面总分的12%,正确率为90%.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努力做到字迹端正美观。考查的是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答题情况普遍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工整的写出来。第二题:选择多音字读音。考查的是学生对多银子的掌握情况。第三题:根据偏旁写字。考查的是学生对偏旁的掌握以及对所学汉字的归纳总结,总体情况较好。 2、词语和句子:此部分有五道题目,问题主要出现在补充成语和选择近义词填空。主要原因是学生识字能力差和不注意审题。 3、阅读短文:占卷面总分的15%.此题正确率为87%. 学生能够熟练要求的词语。但由于没有认真审题,所写的近义词并不是短文中的词语。建议老师们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教材为依托,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触类旁通建构式的学习,而非简单相加累积式的学习。另外还应帮助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多读书,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提高能力。 4、看图写话。本次习作题目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课标要求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从两个方面分析本次习作: (1)审题:多数学生能够仔细审题,联系实际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作文篇(*)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减少遗憾,从试卷中分析命题导向,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二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在批阅试卷后,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卷面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一、理念与指导 本次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个维度来命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欣赏与表达的能力,题型多样,覆盖面广,更加关注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多道试题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学会运用和转化课本知识,建立与生活的'链接。从中老师们发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是以后的命题导向,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听窗外事。 二、问题与对策 (一)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部分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平时对听力训练较少,学生对这一类题型比较陌生,无法在短文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二是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不会在问题中抓住得分点,导致回答问题不完整。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类题型的训练,适当把阅读理解的材料转变为听力材料,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能总结方法,可以带着问题再去听材料,这样更有针对性;其次是训练学生读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能在题目中划分得分信息,做到不漏答。 (二)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道题不是单纯的看拼音写词语,而是在题目中创设了情景,整段话是一条新闻报道内容,所有生字均为课内会写字,但是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别于课本中原有字义的部分词语,让部分学生感到有一些难度,导致出现错别字现象。除此之外,个别学生出现了汉字书写不认真、字的结构不匀称、将汉字写出格、没有做到横平竖直、在田字格里未能居中书写等问题。给阅卷老师的感觉是学生只图完成书写,不求认真和字的美观,书写的态度不端正。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要切实抓好识字教学,讲解到位,做到一字多义、一字多词,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自行归纳形近字、音近字,然后再进行组词,让学生在找与写中加深印象。教师还应自行设计课后练习,创设运用词语的语境,让学生根据句意选取相应的字词,真正把学和用联系起来。还要加大力度抓好汉字的书写训练,在写字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有关自然现象的词语,选词填空。 在选择与现在季节相关的词语这道题中,学生首先要知道现在是冬季以及冬季的季节特点,其次是要在所给的六个自然现象词语中选择完整。部分学生有漏选和错选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对于词语的理解,让孩子会读,会认,还能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会用。 3、照样子,写句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单元要素的落实,四单元的人文要素是热爱家乡,体会家乡之美。四篇课文都是介绍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在学习过程中可用真是个好地方,因为。这样统一的句式帮学生们概括总结。 仿句一:日月潭真是个好地方,因为。这一句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日月潭美在形状,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不同景色,美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风光秀丽、有许多名胜古迹。只要能概括回答其中一点便可得分,这一题得分率较高,个别学生存在错别字现象。 仿句二:太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这一句考察单元人文要素的落实,从课文热爱祖国山河迁移到热爱自己的家乡太原,首先要求学生对本土太原有所了解,二年级的孩子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引导,可以开展相应的地方课程教学,也可以布置更具有生活性的实践作业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关注身边事情的能力,把知识学活,会迁移,会运用。其次是训练学生组织语言时要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时有意提示,在写话训练中常提要求,让学生们形成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子的意识。 4、句子乐园(默写)。 试卷中考察课文内容的背诵已经不是给出上句默写下句这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会给出一个情境,先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情境中应该默写的是哪一句诗或哪一段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句义讲透彻,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画面感,可以是直观地给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也可以是运用优美丰富的语言描述出来,还可以是通过小练笔或口头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方法都能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背诵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快乐读书吧。 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是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书名和作者,这是学生认识书的基本常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拿到书时先观察封面,其中字号最大、字体最醒目的便是书名,在/著前面的是作者姓名,在封面靠下居中的位置的是出版社名称。本题得分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存在错别字现象。 本题的另一个考察点是对于书中主人公形象的认识,这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形象分析能力,不仅要读过这本书,还要读懂书,从书中提取信息,转化成简单得语言表述出来,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这只猫的形象和特点,部分学生回答的不理想,一是因为没有认真读过这本书,二是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三是在理解转述语言上还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感悟 在《狐狸孵蛋》这篇短文中,一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狐狸孵蛋方法的考查,这篇阅读相对比较初级,只要学生多读几次,就会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二个问题是对课文《狐狸粉奶酪》和本文中的不同的狐狸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本学期在第八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两篇关于狐狸的课文,其形象特点都是狡猾、奸诈、阴险,学生难免会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只要是文学作品中的狐狸都是反面形象。而《狐狸孵蛋》这篇童话就给出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只善良、有爱心的狐狸。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更广阔的思维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写话 写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始于应用文写作,因为应用文的行文内容非常简洁明了,而且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和写作框架,因此比较适合刚开始接受写作训练的二年级学生。留言条是最贴近生活,最方便简单的应用文类型之一,上面三个写作目标看似不难,但是却无一不蕴含了重要的基础写作技能。这里首先需要掌握留言条的格式,比如称呼与署名的位置,正文的段落格式等写作细节;其次要对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称谓有基本的认知,以及能否根据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来正确称呼他人和署名的能力;最后考察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题主要存在的失分情况有有以下四点:一是审题不清,部分学生在写话答题前,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当中的对话,弄清写留言条的语言情景,导致没有提取出关键信息;二是不能根据题目当中的对话展开适当的想象,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三是个别学生对留言条的格式掌握不扎实;四是极个别学生语义不通顺,有马虎写错字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还要注重写作格式的规范、整齐。 三、启示与收获 本次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还折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而引导我们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教育质量进行科学的审视,达到了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时间里,我们一定会优化教学,完善教学管理,查缺补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