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法定节假日只有当天一天,原来之所以放三天是因为挨着周末或者占用了周末,通过调休就变成了三天小长假。而2023年清明节在4月5日,这天星期三,没有挨着周末也没有占用周末,所以就只有一天假期了。
寒食与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两个节日,由于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庆祝活动也颇近似,因此将二者合并起来一起庆祝。我国的清明节是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这个节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它是寸序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5。时,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人们根据它的特点安排耕作,江南人“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耕生产就忙乎开了。二是指节日。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现今具有节日意义的只有“清明”。
据《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这是说,冬至过后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且又禁火三天,如此,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的区分了。到现在,人们已把寒食和清明并称,祭寒食也相当于祭清明。
1、青团子
在清明节的时候食用青团子是属于一种很传统的清明节方式,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的时候清明节的时候食用青团子更是随处可见,其实青团子也就是选择一些青草汁将其置于糯米粉中混合均匀之后,将糯米粉搅拌成绿色之后即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制作青团,有的地方可能会在青团中加入一些馅料,有的地方可能不会,一般在制作青团子的时候都会选择将青团子直接置于蒸锅中蒸熟之后即可食用,制作简单也比较方便的一种食材。
2、艾粄
可能在有的地方也会选择在清明节的时候选择食用艾粄,但是对于艾粄这种食物的话对于一些客家人来说可能会比较熟悉,因为这种艾粄的话就是属于清明节的一种传统的食物,在清明节的客家人会选择采摘一些新鲜的艾草叶将其置于清水中焯水处理之后,将艾草捞起,将水备下,艾草将其切成碎末状备用,再将煮艾草的水将其用来和糯米粉还有艾草末一起用来搅拌和面,等面团和好之后将自己备好的一些馅料置于面团中制作成圆团状之后即可,将其置于蒸锅中蒸制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即可食用。
3、暖菇包
在生活中清明节的时候也有的一些地方会选择食用一些暖菇包,其实暖菇包这种食物的话是属于一种地方传统美食,一般在泰宁地区比较流行,在泰宁这个地方的话会选择在清明节的时候采摘一些暖菇制作暖菇包,但是有的地方的话就会选择直接用暖菇粉,但是都是有着在清明节的时候食用暖菇包的习惯。
4、菠菠粿
在福州一带,清明时节,家家要吃“菠菠粿”这种节令食品。“菠菠粿”又名清明果、蒿菜粑、清明粑,是用福州当地生长的一种名为“菠菠草”的植物汁液,和以糯米温浆、粳米温浆作为粿皮,裹以枣泥、豆沙、萝卜丝、香菇丝等做成的馅料,包成的一种有馅儿面食。菠菠粿包好后,要用印模压出各种动物和寿桃的形状,然后蒸食。菠菠粿翠绿如老玉,味道绵软而甜咸。人们清明食菠菠粿,主要是为了取“吃青”之意。福州人清明时节外出踏青、扫墓时,都不忘带上做好的菠菠粿。
2023年清明节是4月5日星期三
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放假时间为2023年4月3日(星期一)—4月5日(星期三清明节),共3天。4月1日(星期六)和4月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1、清明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www、白话文baihuawen白话文、cn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期间忌讳探亲访友。清明节当天最好不要探亲访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不吉利。
孕妇避免扫墓,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因此不建议孕妇去参加。
常规顺序不可反,扫墓祭祀是有个先后顺序的,一般都是先把墓地打扫干净然后祭祀。祭祀先后顺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别。
忌穿大红大紫,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否则是对逝者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