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析】 新年:指 农历正月初一。 故:故意。
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被穿树飞花的春雪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⑴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意思对即可)
⑵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意思对即可)
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到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听说大风雪将至,反而欣喜异常。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临,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此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
②我的故乡虽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一下雪,院子里的那株梅花怒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外公带我去看戏,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着他的钉鞋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得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外公年纪虽大,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样,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外公的话。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
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父亲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写字、画梅花。故乡春雪飘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他边喝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中那株绿梅凝望。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梅蕊幽香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我磨了墨,摊开纸,刘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好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必须勤练书法。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会高。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韵致、风格呢。但我记住了这些道理,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他随画随扔。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能画出梅花的神韵,真是太难了。画梅难,写咏梅诗也难。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的韵事。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还在肚子里呢。父亲随口笑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话音刚落,他们笑声飞起,再次举杯畅饮。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的。那是个清净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读着梅诗,感悟梅品,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
⑤抗战中,杭州沦陷。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飞的雪花中,喜见旧宅庭院中的那株绿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孕育着一个不屈的重生之梦。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就展纸濡墨,画出那株劫后梅花。我写词应和:相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历经家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难以言说。
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台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壁上挂着的那几幅梅花图。其中有我的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爱此岁寒骨,不受秦王封。这是他一身傲骨的 写照。一遍遍凝望这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事,国事就一点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的精神象征,所以民众依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
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爱的是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怎么也不懂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料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14、 文章第②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四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请参照所给示例,概括另外两个情景。(4分)
情景一:在故乡外公教导我要学寒梅傲雪
情景二:
情景三:断壁残垣中我与友人赏劫后梅花
情景四:
15、 文中多次出现对春雪的叙写,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16、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所说的 中国人爱梅的情怀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一)(共14分 )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
情景二:在杭州刘伯伯赏梅吟诗作画 情景四:在台北我品读梅花图
(共4分。共4小题,每空2分)
15、答案示例:
交代写梅记事的时令背景,衬托梅花凌寒傲雪精神,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共3分)
16、答案示例:
外公的教导、抗战后犹见绿梅兀立绽放的画面,以及任老师所画梅花图,写出了中国人心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小而言之,她是不畏艰难的奋斗勇气;大而言之,她是历经忧患而傲然独立、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刘伯伯、父亲与任老师等父辈对梅花欣赏与推崇,表明了中国人对高洁、雅致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共7分。象征意义,4分;结合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中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1、"惊"一词表现了作者突然见到小草发芽,春天到来的惊奇和喜悦。
2、第三句中运用了拟人,赋予白雪人的感情,第四句运用了比喻,将白雪比作飞花,写出了白雪的调皮可爱。
江南的春雪
鲁涛
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子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脱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并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时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层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顶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风烟俱净,山水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
雪虽然下得不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涵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和人们的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依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风花雪月;有了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江南的春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而人们常常把雪当作天使,当作棉被,当作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虽然有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雪、赞赏雪的原因。
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1、文章比较具体地描绘了江南的春雪的下雪过程。从文中看,这个过程可分两个阶段。请找出点明这两个阶段的句子,并概括这两个阶段雪境的特点。
2、关于王子猷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说是雪惹的祸?
3、在文章第六段,作者拿北国的雪与江南的雪对比的用意是什么?
4、作者认为人们都喜欢雪、赞赏雪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中有关信息分项列出。
参考答案:
1、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清脆而又幽雅,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宁静之中也蕴涵着蠕动。
解析:第三段的首句是这两个阶段的过渡句,句中的雪子和小雪两词提示了这两个阶段。关于两个阶段雪境的特点,可看文中有无作者对这两个阶段雪境评价性的词语或句子,若有,可作为答案;若没有,要根据作者的描绘自己总结。
2、雪能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要我们回答雪对王子猷不寻常行为的影响,故应从在文段中找相关句子和意思入手。
3、通过对比,突出江南雪娇小、多情的特点。
解析:文章使用对比的目的一般是突出某一方,所突出的内容应结合全文的主旨理解,不然就会出现偏颇。
4、(1)雪具有洁白、晶莹剔透、纯正的特征。(2)雪代表坦坦荡荡、纯正洁白的人品。(3)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4)向往雪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解析:本题的有关信息主要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解答时注意分项列出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