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旅行 】
他是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她是中学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两人都错过了恋爱的季节,后来经人介绍而相识。没有惊天动地的过程,平平淡淡地相处,自自然然地结婚。
婚后第三天,他就跑到单位加班,为了赶设计,他甚至可以彻夜拼命,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她忙于毕业班的管理,经常晚归。
为了各自的事业,他们就像两个陀螺,在各自的轨道上高速旋转着。送走了毕业班,清闲了的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婚姻,她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在他心里有多重,她似乎不记得他说过爱他。
一天,她问他是不是爱她,他说:"当然爱,不然怎么会结婚。"她问他怎么不说爱,他说不知道怎么说。她拿出写好的离婚协议,他愣了,说:"那我们去旅游吧,结婚的蜜月我都没陪你,我亏欠你太多。"他们去了奇峰异石的张家界。
飘雨的天气和他们阴郁的心情一样,走在盘旋的山道上,她发现他总是走在外侧,她问他为什么,他说路太滑,他怕外侧的栅栏不牢,怕她万一不小心跌倒。她的心忽然感到了温暖,回家就把那份离婚协议撕掉了。
很多时候,爱是埋在心底的,尤其是婚姻进行中的爱,平平淡淡,说不出来,但是真实存在。
如果有一天,人们都这样恋爱,如果有一天,爱情都和谐如此,看似预言,其实离我们已经不远。
我跨进办公室,同一位笑容可掬的男子握握手:他叫布拉克,打扮得体体面面——当然,是和我比较而言。他比较快地翻动着一叠叠卷宗,就像是翻腾一堆烙饼。
“我担保,你会对她非常满意。”他说,“我们用高效电子计算机,把她从全美国一亿一千万可以入选的未婚女子中挑出来,我们仔细地考虑到了各种条件,年龄、工作、学历和地域背景……”
我坐得笔直,满怀兴趣,心里直后悔来这儿前该认认真真地洗个澡。还有,这办公室布置得蛮排场,可椅子坐上去却老觉得不合适。
“现在——”布拉克先生说着“叭”地打开一扇门,亮出另一间屋子,那架势活像个魔术师,他真该再披个斗篷,而我,则指望会从那间房子里跃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
但我吃了一惊。
里边站着一个姑娘!非常漂亮,真的,她漂壳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达菲尔德小姐,从蒙大拿州拉芬湖来。达菲尔德小姐,这是富兰克林·沃克,纽约人。”
“实际上,我叫富兰卡,富兰克林是大名什么的。”我开口说话,有点紧张,因为她是那样漂亮!
布拉克先生知趣地退出屋子,我们终于能单独谈话了。
“你好。”
”你好。”她答道。
“我,非常满意能够挑选上你。”我说,尽量想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温尔文雅。也许,她不喜欢说是被“挑选”的,我连忙改口,“我的意思是——有这样的结果,我挺高兴。”
她笑了,很迷人,露出一排洁白好看的牙齿。
“谢谢”她说,“我也很高兴。”说着,又露出了羞涩的表情。
“我31岁了。”我脱口而出。
“是的,这我清楚,”她说:”资料上全写着呢。”
看样子,交谈只好到此为止了。因为,一切情况都写在资料上了,还有什么话题呢?我搜肠刮肚地想。
“孩子的问题你是怎样考虑的?”她问。
“三个。两个男孩,一个女孩。”
“这也正是我的愿望。”她紧接着说,“这些都写在了资料的‘未来计划’一栏里,就在那儿。”
我一低头,才注意到自己手里攥着一叠纸,封面上贴着B计算机信息贮存卡的标志,这是一份关于达菲尔德小姐的详细材料。我赶紧一字不漏地埋头细读起来。果然,她也如此,纸张紧张的翻动弄出阵阵并不悦耳的声音。
记录卡上写着她酷爱古典音乐(填在“兴趣与爱好”一栏内)。“你喜欢古典音乐?”我抬起头问道。
“哦……胜过一切。我还有福兰克·莱纳歌曲集的全部磁带呢!”
“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老歌唱家。”我表示同意。
我俩继续阅读材料。知道了她喜欢书本、足球,看电影时常常坐在前排,愿意在靠窗户的床上睡觉,喜欢猫、狗、金鱼这些小动物,喜欢吃意大利腊肠、三明治,穿着朴素,倾向于把孩子(当然是我们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宁愿住在郊外,喜好游览艺术博物馆……
我刚想说我们爱好也相同时,她忽然抬起头说道:“我们好像爱好相同。”
“的确如此。”我应和道,大为我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一句能打破沉默的话还被她抢先说掉而深感遗憾。
我继续阅读“心理状况”一栏,她羞怯,内向,不喜欢争辩,是一个理想的贤妻良母型的女性。
“我很高兴你不喝酒抽烟。”她说道。
“我不抽烟喝酒,我不喜欢。不过,我有时喝点啤酒。”
“资料上可没有记录这一点。”
“大概是我忘记写上去了。”我真希望她不会十分在意。
我们终于读完了彼此的材料。
“我们就像一个人。”她说道。
我们的恋爱一点也不用谈,那叠薄薄的但却像地图一般明细无比的资料为我们省掉了两到三年拍拖时间。
现在,达菲尔德和我结婚已经九年了,我们如愿以偿,有了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区,听了无数遍的古典音乐和福兰克·莱纳的唱片。我们的记忆里,很难寻找出一件彼此看法不同的事,我们事事相合,默契得几天都不同说一句话。她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好妻子,而我,如果不是自夸的话,也可以说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丈夫,如果仅就科技而言,我们的婚姻不愧是最佳组合,但就一个家庭与一份相濡以沫的感情来说,我们的生活过得与其说像生活不如说更像科技。
我们两个准备下个月离婚!无论是达菲尔德和我都已不能忍受这种过于匹配的爱情和过于步调一致的生活了。
夏天到,小白兔和小鼹鼠一起种得西瓜成熟,圆溜溜得,看着真高兴!
小白兔和小鼹鼠合力把西瓜摘下来,这时候,小白兔说:“这个西瓜应该给我吃,因为瓜苗是我栽得。”
小鼹鼠也不甘示弱,她说:“那还是我给西瓜施肥呢!”小白兔说:“哼!是我给西瓜浇得水。”
小鼹鼠大叫说:“是我给西瓜除得草!”它们争吵着,谁也不让着谁。这时,邻居母鸡大婶看见,问:“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啊?”
小白兔和小鼹鼠将事情得原委告诉母鸡大婶,听之后,母鸡大婶听后哈哈大笑,她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分享,可不能那么自私哦!”
小白兔和小鼹鼠听着母鸡大婶得话,都羞愧得低下头。
过一会儿,小白兔说:“这个西瓜还是给你吃吧!”
小鼹鼠说:“不不不,还是给你吃吧!”
母鸡大婶说:“别争啦!我有一个好办法,将西瓜一切为二,你们不就都能吃到吗?”
小白兔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小鼹鼠说:“母鸡大婶真聪明呀!”
它们都高兴得笑。
故事点评:好朋友,应该是你除家人以外最亲密得人,好朋友之间为什么要去计较那么多呢!有好得东西一起分享,不开心得事情向彼此诉说后也就变成小事。无论是什么样得感情,都是需要用心去经营得,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失去一个朋友,那未免也太划不来哟~
小双是大四学生,她出生于鲁西南一个偏远山村,家里贫困。得以顺利求学,是因为一位名叫徐丽珍的女人一向赞助她。小双上了大学后一向想跟徐丽珍联系,想告诉这位好心人,自己能够凭奖学金完成学业,并把大学期间徐丽珍寄的钱悉数奉还。联系未果,大四的寒假,小双来到徐丽珍所在的城市,边打工边寻找。
当初的赞助活动是由一家报社发起的,小双在报社找到了徐丽珍的身份证号码。她还得知,徐丽珍一年前又捐建了一所期望小学。接下来的调查却让小双目瞪口呆:徐丽珍已在两年前去世。
几经辗转,小双找到徐丽珍的姐姐徐丽娟。徐丽娟并不热情,可当听说有人以徐丽珍的名义仍在资助小双,并捐建了一所期望小学时,她雷击般怔住。半晌,她翻出一个手机号码说,去找找他。就这样,小双找到徐丽珍的丈夫康平。
康平见到小双,眼睛红了。在小双的要求下,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徐徐展开……
十年前,徐丽珍大学毕业,在一所学校当老师。那时她年轻秀美,全身上下都充满活力。康平比她小四岁,是学校的勤杂工,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爱情来了。消息很快传到徐丽珍家里,徐丽珍的姐姐来警告他,不许和妹妹交往。徐丽珍也开始变得冷淡。有一次,她淡淡地说,我们之间注定不会有结果。
康平失恋了。他一遍一遍地想她,可又怕见到她。不堪这种折磨,他辞职离开了学校。之后,他听说徐丽珍嫁给了一个富商,并辞职做了全职太太。
再听到徐丽珍的名字,是在三年前。熟人告诉康平,徐丽珍当初和他分手,是迫于家庭压力。她此刻离了婚,还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全身无力,双手不停地抖动。
康平眼里涌上泪水。他怎样没有想到,徐丽珍当初疏远他是因为家里呢他曾那样恨她!
他去找徐丽珍。眼前的徐丽珍,面色憔悴,脸上也有了皱纹。可那有什么关系,让他感到幸福的是,又能够和她在一齐了。
康平的到来,在徐家又引起轩然大波。徐家认定,康平是冲着她的钱来的。徐丽珍离婚后得了一笔钱。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康平年轻,身体健康,凭什么会爱她他们宁肯给徐丽珍请护工,也不愿让康平靠近。
可徐丽珍有了自己的主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两人领了结婚证。婚后,徐丽珍的病情不见好转,常常晕倒。康平上班时很不安心,不停地给家里打电话。有一天,徐丽珍突发奇想,她想办一个少儿学习班。
在康平的帮忙下,学习班办起来了。说来也怪,只要在学生面前,徐丽珍仿佛变了一个人,表情生动活泼,手也不抖了。康平辞了职在家打理,徐丽珍更专心地当起老师来。
有一次康平去买菜,被徐丽娟当众侮辱了一番,说他不顾妹妹死活,把妹妹当成赚钱的机器。回到家,他没有对徐丽珍说,可她还是从别人那里明白了。那天晚上,她默默流了一晚上眼泪。
那年的春节,康平劝徐丽珍回家看看。可徐丽珍不肯让康平独自过年,更不肯让康平看到她家里人轻视的目光。她多么期望家里人接纳康平,相信他们的爱情啊。她曾写下遗嘱,自己死后,财产归娘家人所有。她期望家里人能够由此改变看法。
可家里人对康平的态度,始终不咸不淡。在他们眼里,康平就是一名长期护工。
去世前半年,徐丽珍忽然改变主意,执意要将自己的房子过户到康平名下。
徐丽珍是在给学生上完课后晕倒的,再也没有醒来。
康平说得很平静。小双听得泪水滂沱,她问,是你以丽珍姐的名义捐的那些钱康平说,是,这是我最后一次为她做事了。她一向期望当一名好老师,期望每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那些钱也是她的,我把那幢房子卖了。
小双表情复杂地看着康平,问,为什么不向她的家人澄清一下你受了那么多委屈。
没想到康平轻轻地笑了。他说,小姑娘,爱,是不会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