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经典心理学小故事优秀(精选8篇)

栏目:办公写作

经典心理学小故事 篇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蒙古的部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部落大使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给皇帝: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全国最好的珠宝匠检查那个金色小人,称重量,看做工,所有测量办法的`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眼……

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经典心理学小故事 篇2

一天,几个学生向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只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滋滋”地吐着信子。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特别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他们刚才都没有看出来。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

学生们没有作声,“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道。“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心有余悸地反问。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心态对行为当然是有影响的啊。”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我们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是吗?

心理小故事 篇3

人生如茶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样用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稍倾,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最终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一样。"

释圆点头:"用水不一样,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

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仅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心理小故事 篇4

聪明的男孩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我拿一把糖果。可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我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必须比我拿的多很多!"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明白自我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别人比自我强。凡事不只靠自我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心理小故事 篇5

两个和尚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一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当他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罗汉拳时。他十分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能够不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一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最终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能够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罗汉拳了。"

我们常常会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我的井,培养自我另一方面的实力。这样在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我们还依然会有水喝,并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心理小故事 篇6

瓦伦达心态

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明白这次必须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之后,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景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我“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间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这项研究从反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事物的法则就是这样:如果太注重成功或失败,结果往往会失败。只要你注重事物本身的特点及规律,专心致志地做好它,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常说:“心态最重要。”

心理学小故事 篇7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经典心理学小故事 篇8

风鸣忐忑不安地拿着手机,她今晚真的会出来和自己见面吗?

想起她,风鸣就觉得缘分是真实存在的。

那是一个月前的晚上,风鸣刚从新开的一家叉烧店吃完饭回到家,正准备洗澡时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的短信: “我们能做朋友吗?”

风鸣好奇之下,便回了一句: “好啊,你是美女还是帅哥?”

几秒钟之后,他便收到了回信: “我是个女孩!”

之后他们便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短信聊天,风鸣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这个女孩了,于是便想约她出来。

一天,风鸣发短信约她。可是女孩回了一条让风鸣莫名其妙的短信:“还有一个星期,我们就能完全在一起了。”

一阵悠扬的短信铃声打破了风鸣的。回忆,他连忙打开手机查看。来信显示正是那个女孩。

“你真的想见我吗?”

“嗯,我是认真的!”风鸣略带紧张地给她回复道。

她似乎有些犹豫,隔了一分钟,她才回复: “其实我们早就在一起了,既然你那么想见我……”

认真阅读着短信的风鸣,有些兴奋和紧张。看到后面的省略号,风鸣突然感到胃部一阵翻江倒海,一下子无数的肉末从他口中吐出,那正是他在那家叉烧店里吃的叉烧,这一个多月他一直都在那里吃。

还没等风鸣反应过来,又一条短信发了过来: “这就是我……我终于完整了!”

  • 上一篇:文明出行宣传语经典(精选3篇)
  • 下一篇:培训学校老师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