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有哪些最新(精选2篇)

栏目:办公写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

1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的灵活切换和合理安排

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是大脑对于知识理解的两个阶段,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经过专注与发散才能真正进入大脑。了解到大脑对于知识加工的机理,才能更有效的达成学习目的。

在我们刚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需要开启我们的专注模式,将注意力投向我们需要学习的材料上,仿佛打开了手电筒,富有穿透力的光柱就打在了你关注的信息上。此时我们需要保证自己能够拥有长时间的专注力,越专注,那么所能吸收的信息就会越多。

同时我们也需要迅速对于信息进行加工,最实用的方法有两个:①尽量简化;②善用比喻,在专注模式开启接受信息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而不是任由信息肆意进入,这样的信息只能属于无效信息会迅速被工作记忆所屏蔽,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自己的理解。在接受信息时,从信息中提取关键概念,简化信息,提取重点,大脑迅速进行联想,尽量能够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和类比,对于信息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加工。

这一步其实就已经很能反映学习效率,有的孩子只限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没有自己加工和理解,那么对于知识的理解必然受限。所以主动的处理信息是我们需要锻炼的第一个学习能力,达成主动学习意义就在于此。

当然,只靠专注模式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而不得思路,对于新概念无论怎样专注都无法获得新的理解时,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往往需要一些宏观的视角,将知识、概念或者问题与大脑中更宏大的知识库相连,获得一些新的灵感和方向。要达到这个目的很简单,放松就好。当你放松注意力时,任由思维漫步,发散模式就出现了!

与专注模式不同,发散模式看起来跟大脑的任何一个区域关系都不太密切,它更像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通常,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理解和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和整合会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可以以砌墙为例来形容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专注模式为学习提供砖块,通过信息的摄入和联想提供了大脑学习的素材,而发散模式为学习提供泥浆,将砖块整齐的粘合在一起。

所以这里想表达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要掌握一个新的概念或解出一道难题,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换言之,得在专注模式之后,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间,让大脑切换到发散模式,因为你得给泥浆留出干燥的时间。急于求成,试图一蹴而就完成学习要求的后果,就是神经结构得不到时间加以巩固,只能砌出一堆歪歪扭扭的墙。

那么,如何进入到发散模式呢?放轻松就好了,不要去想你刚刚专注思考的问题,把它忘掉,大脑自然会把问题转入到发散模式,去无意识的帮你寻找更深层的联系。

而激活发散模式的一般方法有:运动、画画、听音乐、睡觉等等,其中睡觉是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法宝哦!

2尝试独立回想,提取关键概念,避免重复阅读

在开始完成作业之前,先回想一下今天上课讲的内容。不要先急着翻书,只是单纯地回想。我甚至会连同板书在黑板的什么地方写下、老师讲到这里时的动作与神态一起记忆。虽然老师讲课的内容持续了45分钟,但通常只需要1-2分钟的时间就能在大脑中过完这些要点。如果上课的时候没有及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只是匆匆记下了板书的内容,那就更要用心去进行回想。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努力地在学但是成绩却毫无起色;的原因这些知识点根本没有被理解加工进入记忆深处,也许过一段时间,也许就在下课铃想起时已经被遗忘得烟消云散了。

上课的时候我们在书上做了一些标记,试试看,如果不看书能不能回忆起这些重点内容。显然,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及时掌握这些知识的话,回想是很难做到的。这时候请自己阅读教材上的知识点,确保自己理解每一处原理。教材在给出公式之前,通常会有推导的过程,对于任何公式最好的掌握方法一定是自己再推导一遍。

记公式的过程中问自己4个问题:

这个公式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出这个公式)?

每个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它是怎么推导得到的?

它是用来计算什么的?

这个过程会让你深刻地理解公式的内涵,从而在需要用到它的题目中迅速想起它,否则记住了公式的形式可能在做题的时候也不会用。大部分公式都可以通过推导得到,少部分没办法推导的公式,记住它就行。

一定要回想学过的知识,这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讲过没有及时消化的内容,通过自学理解后也要及时回想。洗澡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入睡前,努力回想当天学过的知识。

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你越努力回想学习材料,它在记忆中植入得就越深入。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每次都得从头开始巩固概念。特别是对初次学到、还颇有挑战性的知识。学习任何新技能或者新学科的时候,你都需要在不同背景环境中进行大量的练习。

3梳理自己的学习材料,尝试构建知识框架

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以奥数知识为例,奥数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由七大模块七棵大树所组成的一个知识体系,每个树杈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

所以学习阶段告一段落的时候,把你对于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梳理一遍,建立成一个可视化的知识树,会有利于你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记忆。在构建知识树的时,相当于在强迫自己的大脑把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而且注意这种整理应当是在独立的情况下进行,不借助书本和笔记。

因为我们的记忆有个特质,即主动重复比被动重复让人记忆更深刻。在我们开启了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对于学习材料有了一定理解后,如果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回想,手绘出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得到的效果绝对比再看一遍书要来的好的多,同时整理出来的知识框架有方便于考前的复习,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良好的学习方法 篇2

兴趣很重要,但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都很认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任何学习阶段初期都会给予孩子极大的动力,但兴趣绝对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兴趣往往是短暂的,只有在大脑舒适区内的活动才能引发兴趣,而任何知识进入到高级阶段,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对于大脑会有极大的挑战。如果我们告诉孩子,有兴趣再去学习,那么孩子将会终归成为一个对于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半吊子的状态,永远无法迈入到高级阶段,积累到的也是所有人都能轻易学会的技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变的碌碌无为。

在日常的学习中,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到了社会上进入工作,我们都面临着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和训练,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一定是我们感兴趣的,但我们又必须去面对和掌握。如果因为没有兴趣而一味放弃和逃避,我们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陷入怎样一种境况。

我们更加需要掌握的是高效学习的方法,让学习可以迅速进入正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正向的反馈,让一点一滴的收获去培养我们内心的兴趣和积累成就感,这才是一个更加正确的学习认知。

2拖延源于畏惧,会成瘾的,克服自己初期的畏惧小情绪很重要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棘手的事情放一放再做;。孩子面对每天的作业,下定决心要开始完成了,到了书桌上却不由自主的玩起了橡皮擦。原本想着只是拿捏一会,就开始学习;,不知不觉却已经过去了一两个小时。直到睡觉时间临近,再不完成就搞不定了,这才不得不囫囵吞枣的完成作业要求,然而当明天到来的时候又会重蹈覆辙。

拖延最可怕之处是成瘾。它所提供的片刻兴奋与解脱是乏味现实的避风港。在它的暗示下,你任由自己沉沦于拖延的舒适反应。这种习惯会使你渐渐失去从前的自信,最后干脆不再指望能提高学习效率。人们往往讨厌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但如果你开始对某件事游刃有余,自然就会乐在其中了。

需要帮助孩子所做的第一个改变,是让他们自己相信其实这些科目一点也不难,我也能学好;。既然不得不做,那就不如换个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它,先把不喜欢;的情绪丢在一边,只管开始动手做就好了。把用来讨厌;它的精力放在下决心解决问题上,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当自己觉得啊好难,我不喜欢;的时候,承认不喜欢;这个现象的存在,然后无视这个念头。

当开始学会无视一个坏心情的时候,就迈出了解决方案的第一步。后来就可以无视越来越多的负面因子,包括环境干扰,包括拖延。

3专注力开启学习第一步,训练自己的专注

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开门出去接水的声音、站起坐下时板凳开合的声音、转笔时笔掉落的声音、小声接打电话的声音都会影响到孩子,会影响到孩子进入专注的状态。

专注力是需要练习的,越是放任自己,就越难保持专注,效率也就越低,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不喜欢的东西就会感到愈发困难,它也会给你带来愈多的挫败感。所以要训练自己无视干扰的能力,当内心有一个声音玩一下橡皮吧;,要学会无视它。无视干扰的能力将是一个高效率人士的标志。

同时也要注意,我们每个人的专注力是有上限的,一般情况是25分钟,所以也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学习计划来保证专注力状态,推荐的方法是番茄钟;计时钟,可以设定每25分钟为一段,在这25分钟内保证不受干扰的专心完成一项学习任务,25分钟一结束,就可以无心理负担的放松和休息一下,再进入下一个25分钟工作状态。借助番茄钟工具来给自己一种时间利用上的仪式感,加强专注的可能。

最后也提醒一下,千万不要一心多用,一心多用是学习的大敌,我们的大脑压根无法完成一心多用的信息处理。在同时面对两件事情的时候,大脑的应对是不停切换自己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切换是极为消耗能量的,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件事都没有做好,大脑还不停的告诉自己我很累了!;。

  • 上一篇:工作失误向领导承认错误检讨书(精选2篇)
  • 下一篇:2023乡镇年度总结报告工作(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