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案例分析:幼儿语言规范
教师大多与家长联系在晨间接待和下午放学时,但我们班的特点是爷爷奶奶来接的比较多。因此,与家长的正面联系并不多,爷爷奶奶们又不会说普通话,孙子孙女们就跟着学,到了小班第二学期说的话还是半句方言半句普通话,弄得笑话百出。锐锐就是典型例子。
观察片段一:锐锐有时候说话会“语无伦次”,语句颠来倒去叫人听不懂。跟他奶奶沟通后才发现原来他奶奶不会说普通话,一紧张也开始“语无伦次”。
观察片段二:小朋友们经常会到老师这里来告状:“老师老师,锐锐又骂人了!”锐锐总是对着小朋友说“笨蛋”“去死”之类粗俗的话。通过家长联系册才发现原来他家里是做生意的,他爸爸妈妈也经常在家里说这些话,潜移默化的孩子也就脱口而出了。
分析:
环境对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其中也包括家长的重视程度。有些家长生气批评孩子时粗话就脱口而出,这不但伤害了孩子,也可能成为孩子的负面教材。家长虽然有时是不经意的,但耳濡目染,孩子慢慢也就习惯成自然。古有“孟母三迁”,家长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很难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完全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这首先离不开家长的榜样带头作用,否则,孩子难免也会受到“污染”。其次,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必不可少。
措施: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如果父母们可以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粗话,孩子的可塑性很大,相信只需要不长的一段时间,孩子一定可以杜绝讲粗话。
2. 要让幼儿们规范语言。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的言语在发音上必须正确,吐字要清楚,不仅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示范,还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3.坚持餐前播报习惯,并大胆地用语言进行表达。而且餐前播报最重要的就是语言关,只有清晰的表达才能让听的幼儿感觉既学到了知识也听到了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