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时代楷模”的平凡大事业
说起崔xx,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一定用过他创办的亨通集团所生产的产品,比如用电和上网的必需材质——电缆、光纤和光缆。这个中等个子的退伍军人,从江苏吴江的乡村起步,历经2年艰辛创业路,打造出了拥有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 每天“烧钱”0万元的决心 这种“玻璃棒”叫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是生产光纤的原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然而历经20多年都没有成功。光棒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制造光纤光缆的“脖子”被死死卡住,市场、价格自然都没有发言权。 崔xx请来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提出要自己研发生产光棒。然而,研发之路充满坎坷。研发团队不断消化改造装备,不断更换材料、调整参数。平均每天的研发成本高达0万元,压力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大。然而自从作出研发决定后,崔xx却再也没有进过科研大楼的门。“对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信任,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研发氛围和环境。”崔xx说。 骨子里想要的“闯大业” 这时,老家吴江七都乡党委书记“三顾茅庐”,邀请他回乡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我是一名党员,现在组织上让我回去建设家乡,我不能回绝!”崔xx说。返回家乡后,崔xx一头扎进丝织服装厂,几个月后,丝织服装厂扭亏为盈。 经过细致调研与分析,崔xx最终下定决心,开始筹办七都通信电缆厂。1991年,电缆不要说在吴江,在全国也是刚刚起步。当年月,江苏通信电缆厂吴江分厂挂牌成立。同年,第一根电缆成功下线,年销售额达40万元,创利税87万元。 199年年底,江苏亨通集团公司成功组建,通信线缆产销量全国第一。2003年,光缆产销量国内第二,亨通光电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在亨通集团总部大楼展厅的墙上,一幅巨大的亨通国际化版图引人注目。崔xx制定了国际化“三部曲”。第一步是市场国际化,先把产品打出去;第二步是资本国际化,在当地建生产研发基地,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充分融入当地市场;第三步是品牌国际化。 2010年底,从巴西传来好消息:全长1100公里、输送能力4000的00V亚马孙河大跨越输电线路技术难题,被亨通解决了。该工程自启动以来,曾多方寻求欧美日世界著名公司为其解决大跨越、重雷区技术问题,但都没有得到承诺性答复。亨通人通过几十次理论验算和模拟试验,凭借全球最长跨度、最大截面的亨通造PG,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目前,亨通已在全球建立了七大研发产业基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相继通过美国UL、挪威、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国际认证,产品及服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