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的一天下午,xx市xx中学初二(8)班的教室一反平常,学生们伏在桌子上有的沉默着,有的抽噎着。后墙上不知谁贴了一张大纸,上面写着“席妈妈,我们爱你”。对面班级的学生则拥在楼道里,铃声响了也不肯回教室。原来,xx区xx学校将成立初中部,要从其他学校抽调部分优秀教师,这些孩子们的语文老师真的要调走了,他们实在舍不得。这个被称为“席妈妈”的人,就是xx市xx区xx学校教师席xx。
勤工俭学是过去乡村中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劳动中,席老师总想自己多干一点,好帮学生早点完成劳动任务。插水稻,割高粱,削甜菜……她学会了干农活;背学生过河,帮孩子扛工具,给孩子包扎伤口,为减轻在水田里站久了皮肤红肿的疼痛,自己掏钱买棒棒油挨个儿给孩子们腿上抹……她学会了当母亲。深夜,她不顾个人安危,去荒滩野地寻找在劳动中去向不明的学生,直到找见学生才放心。那些年,教育上热衷于改行,对席老师而言,改行相对于调往城区学校要容易得多,可父母看到女儿当孩子王的决心也就尊重了她的选择。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席xx同志在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始终把思想品德教育和理想教育放在首位,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较强的判断力做了大量的努力。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先进人物的事迹,使他们知道了我们的社会因无数这样的无私奉献而越来越美好;利用班会课语文课,关注身边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针对媒体中曝光的不良现象,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丑恶……她评价学生不唯分数论,而是看重品格、思想意识、公民素养和点滴进步。从点点滴滴工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和规范的教育行为的教师。
善于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席老师有口皆碑的地方。掌握爱的艺术,践行公正、公平教育原则,是她潜心钻研的学问。她深知,问题学生是一名教师是否具备真爱心的试金石。对成绩好的学生,她在品格修养上严格要求;对问题学生,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她则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赏识的前提下纠正问题,在肯定的基础上说服教育,每到新学期,总会有很多“怪娃娃”聚集到席老师班上,席老师非但不会歧视放弃他们,反而会倾注更多的爱心。她的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过得很尊严很自信。做班主任工作,她想的不是“模范”“优秀”这些称号,而是想学生需要什么,家长期待什么。她注重细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发展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是她努力的方向。为此,席老师不仅全身心的投入,还善于调动各方面教育力量,尤其是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除了电话网络联系,她还克服困难进行家访。席老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一心为家长分忧解难的思想赢得了家长信任支持,形成了教育合力,受到广泛赞誉。
席老师信奉榜样的力量。个人的修养气质、言谈举止、着装爱好无不被她纳入到自己的职业范围中,由初为人师的刻意约束到如今的自觉无意识表现,她完成了职业素养的历练,小到捡起一片废纸,大到做人处事原则、教育理论研究,不是做给学生看,而是满足自己的内心——“德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的事业追求。正是这样的追求,她始终以学习者姿态行走在从教路上:克服困难完成了学历再提高;主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参加过xx省语文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省级培训,多次参与xx区教师课改培训活动,并承担《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讲座;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学科培训上做专题发言;被“国培计划”——河西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聘为一线专家,完成相关专题讲座和送教下乡任务。
有“工作狂”之称的席老师总是怀着感恩的心把工作做好,作为班主任,她的拼劲有目共睹,但对班级、个人是否在评比中获奖受益并不在意。她在乎和同事们一起做了哪些努力,在乎学生的点滴变化,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思想,主动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仿佛有着无穷体力的席老师不仅完成好分内工作,还能尽心尽力去完成大量临时性工作,对学校上级安排的工作从不推诿抱怨。很多老师记得新教学楼建成后,席老师经常主动清洗卫生间的感人情景。
因为爱心和学识,使席老师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因为舍得“操心”,使席老师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每学年开校前,千方百计进席老师班的学生爆满,弄得学校无法均衡分班。学生以分在席老师的班上为荣,家长以自己的孩子能遇上席老师为幸运的事。但凡做过班主任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班其实不好带,压力更大,工作更难做。可席老师以自己的魅力和教育艺术仍将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以至于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据说当时不少家长打电话,请求教育局留下席老师。优秀的老师很多,像席老师这样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不多,不是什么机遇,而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历练。席xx老师有着她自己朴素的人生观,她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活出端正、活出精彩,要扮演好各种角色:一个好公民、一名好老师、一个位好同事、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儿媳、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也许,在和平年代,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扮演好了这些普通的角色就是英雄。
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