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发展自评报告
学校在“改革创新三年发展行动计划“中发展的目标为:学校品牌和特色凸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优秀教师队伍加强;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提高人民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提升办学声誉;努力将学校建成一所有活力、和谐、有内涵、有品位的新农村发展代表学校。根据区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价发展性指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工作与成效,现作学校三年发展自查自评报告。学校以“规范、、人文、服务、发展”实践学校管理,努力体现学校办学特色。2.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制定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办学目标,切实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自觉接受学校教师、社会和家长的民主监督,逐步完善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机制,修改学校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学校特色管理文化,重内涵建设,强校园文化打造,不断提升学校自身形象和社会地位,树立了学校行风新形象。打造一支师德、教学业务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多渠道多形式,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成长”的途径。以“做人民满意教师”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规定,扎实有效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通过隔周一次及寒暑期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树立典型,内强教师博学敬业的品质、外塑教师仪表优雅的良好形象。学校每年出资给每位教师订阅1-2份教育报刊,每学期读一本专著,写一篇以上读后感,鼓励老师们多读多思,并逐渐让读书成为教师发展的习惯和需要,使教师在学习中吸收,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改进,以学习促进教师发展。以认真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为突破口,学校以“外请和派送“的方式,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开拓视野,让全体教师在“充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教育新的发展要求。同时,学校借助街道名师工程建设,用“青蓝”结对途径,促进一部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第一,学校逐步完善学科教研活动制度,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开展对本学科教学特点、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第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课,并利用对本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功能,有效的指导和调整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促进专业发展。第三,加强小课题草根研究,每学期各教研学科组落实1-2个专题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体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逐步增强研究意识,及时捕捉教育教学中的各类问题现象,以追根溯源的态度进行探索、反思、学习、实践、总结,记录教育智慧,交流成功经验。根据学校外地孩子就读占近70% 的现状,在德育工作中,学校立足实际,切实抓好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暑期师德培训及学校工作会议时间,组织教师师德培训,通过学习师德榜样、观看《地球上的小星星》、《放牛班的春天》等影片,阅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等启发教师开展师德反思,探讨德育方法,撰写心得体会,强化师德建设。另外,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1)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2)加强德育特色活动建设,健全与完善德育体系3.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搭建成长展示的舞台个孩子的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展示的舞台。学校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个人秀”、“个人习作展示”、“校园象棋棋师考级”、“校园小星评比”等活动,有一批批有特长的孩子找到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与此同时,学校关注弱势群体,学校建立“后20%”成长档案,开展爱心捐献活动,还为一个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成长中的快乐和幸福。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积极探索轻负高质2.严格学科质量管理,开展有效活动3.教学技能大比武,搭建展示平台平台,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活动,展示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研讨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有利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 学校积极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以科研促教谈,以教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建立六、学校课程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先期开发的两门特色课程——“创意手工”和“低碳创意校园文化”已实施多年,并取得预期效果,其中“创意手工”被评为区优秀校本课程,并已参加省市优秀课程评比。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创意成长,美丽人生。通过“说创意的话,写创意的文,画创意的画,办创意的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掌握基本的创作技巧,发展个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收获美丽人生。学校以“健康生活,低碳校园;创意手工,体验成功;创意社团,激发潜能”三个主要板块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构建以“创意手工”为主体,以“低碳创意校园”综合性活动和个性发展社团建设的校本课程框架,课程设置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低碳创意校园”和“创意手工”,“低碳创意校园”为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创意手工”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选修课程为个性类社团课程。在课程开发实施中,学校积极培训教师,确保设备、场地,落实课时安排,实施科学评价等,保证学校课程正常有序推进。学校立足农村教育工作实际,坚持发展内涵,特色办学。在工作中,以行动实践着“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为学生、教师的发展服务;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的“低碳创意校园”已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文化,同时打造以“爱与成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传承以往发展成效,积极发展体育特色创建中,“中国象棋”取得市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学校的艺术特色创建主要为手工创意为主,这一特色建设已成为学校校本建设的品牌,已被评为区精品课程,已参加省市精品校本课程的申报,并且学校借此课程影响力,开发以“创意成长”为主题校本课程,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我们以打造校园文化为契机,创良好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发展内涵,促进学校整体发展。1.传承学校优秀人文文化精神,搭建“成长”的人文环境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书香环境3.积极开展社团建设,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了创意手工、舞蹈、合唱、田径、象棋、自编操、绘画、篮球、排球、演讲、刻纸等十多个社团。学校的创意手工及象棋社团等成为学校特色创建的重点社团。1.树立提升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全面的质量观,自觉遵守教学“五认真”常规,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积极开展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每学期、每学年区学科抽测中,教学质量逐年有进步,其中音乐、美术、英语、信息等学科抽测中,获得不错成绩。3.学校积极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我校现有流动人口子女284名,占学生总数的1%。在均衡编班、学科类、兴趣类培养,结对帮扶,贫困生慰问,各项先进评选等方面都能公平对待。所接纳的流动人口子女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学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为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学校注重软硬并重建设,努力优化办学条件。学校2010年10月新综合大楼投入使用,2011年塑胶田径运动场投入使用。学校专用教室配备齐全,2011年通过市现代化达纲学校验收。学校布局不断合理,育人氛围正在逐步优化。为了使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学校在环境布置上尽力做到内容丰富,美观朴实,注意体现教育性、艺术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走廊内有学生绘画、手工作品展示、班级特色建设展示,每个班级教室创建文化氛围,体现育人化和个性化。学校操场四周绿树花坛围绕,校园外墙宣传传统文化,图文并茂;校园内墙学生自绘丰富课外生活,校园内橱窗、板报等布置协调,逐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三年来,我校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工作,也存在着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学校教师整体队伍发展的困难,面对名优、骨干教师偏少的现状,如何打造教师发展的梯队;二是如何减少低分率,实现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虽初见成效,但与愿景和设想还有较大距离,特色文化的气息还不够浓厚。
. .